長沙和虎頭比鄰,地勢和氣候卻全然不同,從而造就了兩地人完全不同的性格。戳圖↓見分曉~但川黔總是一家親,好兄(姐)弟(妹),一起走!
長沙人道別:「李老師,慢走哦~~哦~~」有時候還加一句,「慢走哈……」
虎頭人道別:「……鬥楞個。」………………走了。
晚上回家晚了,男人一敲門,長沙婆娘RI媽倒娘的一陣亂罵,罵得你想尋死,但是15分鐘後保證都鑽進被窩。
晚上回家晚了,男人一敲們,虎頭婆娘不罵,溫柔的說,「回來了所?你還回來爪子喃?耍三,哎呀外面的妹妹那麼溫柔的,耍夠了才回來三……反正家庭5年要實行一個改制三……」結果到凌晨5點還沒進門。
問路:「妹妹,雲天會所雜個走喃?」
長沙妹妹:「哦,雲天會所索……」邊說邊走。或者,嘀咕「……怪眉日眼的,雲天會所都找不到,沒的話找話說……」
問路:「妹妹,仙女洞雜個走喃?」
虎頭妹妹:「這兒倒拐過切,RImaB不是仙女洞又是哪點兒喃?」……嚇退了……
長沙司機伸頭出去,對著前面數十輛同行的車祖宗十八代一頓亂罵,罵完了,又坐回來,很禮貌的對客人說,「誒,你到哪點兒喃?」
虎頭司機不罵,坐在車裡嘀咕,「堵嘛,卡過去皺起三,反正今天我跑夠了,隨便你雜個堵……」過一會兒,一個騎車子的女娃子橫穿過來,把司機嚇一跳,司機悶起不開腔。等過了半條街,司機開始說,「龜兒瓜婆娘,男人死了嘛朗個嘛……」車內僅有客人和司機,客人汗……
長沙人罵人:鬼兒子,媽的批!
虎頭人就要乾脆的多:哈兒 寶器!
長沙人:一個女的打毛衣,另外一個人明明看到是打毛衣要問"在打毛衣挖"(這不是廢話,不打毛衣打內褲啊)
虎頭人上廁所,見了面問"吃了沒有"(好噁心嘛),一個大男人箍(蹲的意思)臉掙得非紅,有人問"改大手挖"(大男人蹲倒不改大手改小手??人家都要笑你)
長沙人:兩個人打在街上扯經,"你敢打老子",一個人上去就是一耳死,他會囊個說"是你打的挖"(不是我打的是他打的?)"你敢打老子"(打都打了)"打老子的人還沒生出來"(打你的人是哪個?)
虎頭人:打架精髓在於出招要結合著韻律!一般來說,手一定驚爪爪亂舞結合那嘴中「咋子嘛」三字必同時響起,且要尾音綿長,讓對手摸不清套路噠腦闊!而出腳的節奏則需同腳法一樣充滿爆發力,所有這聲「弄我撒」一定要叫的清脆,明快,乾淨利索!高手如我等,法功結束後還會附加「你跳撒,信不信打死你個寶批龍,一腳zhua你龜兒出切!」的高傲言語,持續蔑視對手,打不過的時候也不能漲班子,一句老子喊人!你有本事姑倒不動!漲翻你個哈卵!
長沙人:"潑求煩哦"(哦字帶尾音)
虎頭人:"煩"(語速短快、氣勢兇)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品長沙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