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唐裝、和服、漢服怎樣區分?

2021-01-12 北青網

3月24日,武漢大學教學樓附近,一名身著類似和服服飾的男子因被保安禁止入校賞櫻與校方保衛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現場視頻顯示,校方保衛人員將身著類似和服服飾的男子與其同伴按在地上,並稱穿和服的不能進。而該男子則大聲質問保安「憑什麼打人?」同時再三強調自己穿的不是和服而是唐裝。

該男子穿著的到底是和服還是其自稱的唐裝。

唐裝通常分為唐制漢服和滿式唐裝兩種,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滿式唐裝並不是唐代服飾,而是由馬褂加入立領與西式剪裁改良而來的滿清時期的服飾。這種服飾之所以被稱作「唐裝」是因為海外華人自稱「唐人」,其實與唐朝服飾毫無關聯。而唐制漢服則指唐代人所穿著的服飾類型,其特徵包括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制漢服的主要代表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從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出,該男子身著的服飾顯然不是滿式唐裝,而他身上的服飾是否是唐制漢服則還沒有定論。

和服在奈良時代通過對唐裝進行改進演變而來,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僅從視頻中模糊的影像難以直接判斷該男子所穿著的到底是哪一種服飾。目前區分男士和服與唐裝主要通過觀察腰帶和衣領進行判斷。男士和服的腰帶較寬,而且系在胯部,男士唐裝的腰帶較細,系在正常的腰部,且腰帶在腹部有繫結與飄帶。男士和服與唐裝的衣領都是右衽,但漢服衣領斜度到腰部就會明顯的收斂,有種上衣下裳的感覺,而和服是直接斜到了腰下部,與浴衣較為相似。

3月25日,當地派出所表示調查重點在於:「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同時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稱將會發布通告公布事情始末。因此該男子到底身著何種服飾,是否確實因服飾與保衛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等具體情況,還需等待進一步調查確定。

北京青年報實習生方文靜、唐瑤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穿「和服」賞櫻被打?男子:我穿的是唐裝!
    視頻截屏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記者獲得的一段1分34秒的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
  • 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反轉!一文教你分辨唐裝與和服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場衝突中的其中一個焦點——「唐裝」和「和服」,產生了一些困惑。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包括但不限於傳統服裝,都受中國漢唐兩朝的影響十分深遠,特別是唐代。因此,中國服飾和日本都是一脈相承,不少都有十分雷同之處。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傻傻分不清」,究竟哪件是唐裝、漢服以及和服。
  • 男子穿和服武大賞櫻疑遭保安打?網友內訌,傷痛歷史被揭開?
    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具體原因尚未公布,但是據當地警方回應,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遭到武大保安拒絕。在相關視頻中,能夠清楚地聽到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被四名校方安保人員掀翻在地後,該男子又接著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
  • 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打?校方回應:17年前就曾禁穿
    近日,有網友爆料,一男子因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毆打,引發熱議。
  • 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花疑遭保安毆打 被打男子:我穿的唐裝
    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 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打,小夥:我愛國,穿的是唐裝吳服
    近日,有網友爆料,一男子因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毆打,引發熱議。圖為武漢大學事發現場,左圖男子為被指身穿和服。視頻截屏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打?爆料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在其身旁,穿休閒裝的男子被保衛人員勒著脖子,保衛人員鬆手後,他倒地不起。
  • 穿疑是「和服」去賞櫻的男青年,下次別穿混了!
    有時是攜帶假學生證想省20塊錢門票的摳門遊客,有時是攀折櫻花的無良遊客素質,有時是遍地垃圾給人家學校帶來的巨大麻煩,今年是穿疑是「和服」的男青年被拒之門外。 男青年辯駁:「我穿的不是和服,是唐裝吳服!你憑什麼不讓我進?」 武大說:「沒不讓你進,只是你沒有預約。」 而我說:你沒事穿什麼容易混淆成和服的衣服去看櫻花啊?
  • 從武大櫻花和服事件聊聊日本和服發展簡史
    說起賞櫻,除了日本,國內武漢大學成了當仁不讓的賞櫻第一名所,每年的這個時節武大的櫻花總會上熱搜。這不,這兩天武大櫻花和服事件就在網上鬧得不可開交。今天,我們也不評論這件具體的事情,只單純地聊一聊和服!明治時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裝,而與這個詞相對的是洋服(ようふく),指來自西洋的衣飾。後來此詞的詞意逐漸單一化,通常單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裝。昔日吳服與和服兩種概念是不同的(因貴族所穿的和服樣式大多不是源自東吳而是源於唐朝,而該類服裝以前亦被稱為「唐服」),但今天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日本各個時期服裝發展的簡單歷史。
  • 男子穿和服遊武大挨打,委屈?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一視頻:男子穿和服在武大校園晃悠,被保安推搡,該男子甚感委屈。「你不知道穿和服不能進嗎?」委屈嗎?學大漢,武立國。武漢大學保安打「穿和服男」。「打」之過急,有失包容。但身為保安,就該保一方平安,愛國之心,蒼天可鑑。「穿和服男」何許人也?若是日本人,咱淡然視之,坦然處之。若是中國人,咱嗤之以鼻,躲之如瘟疫,避而遠之。泱泱中華,地大物博,服飾文化源遠流長,民族服飾千姿百態,風騷各異。
  •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 和服和漢服關係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 和服和漢服關係 2019-09-19 15:41:5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和服和漢服關係,漢服的風格比較靈動,上衣下裳,衣裾較大,領口是裁剪出來的
  • 漢服、和服、韓服怎麼區分?幾個小細節教你識別
    才子曹植用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了漢服輕盈飄逸之美。在服飾界中中國的服飾有著很高的地位,比如女生的旗袍,還有男生的中山裝,這些衣服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行輩分特高。但漢服不一樣,漢服的品類繁多,對於漢服來說,我們熟知相似的有和服、韓服等,這些和漢服都是較為相似的,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吧。
  • 都2020年了,該分清漢服,韓服,和服了
    或者,XXX,這件好像和服呀。等諸如此類的話。然而,當你問她是否知道什麼是漢服,什麼是和服,什麼是韓服時,她又什麼都不清楚。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高興。因此,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區分這三者,而非僅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點印象就來斷言,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區分這三者吧。
  • 日本街上那些「和服小姐姐」,穿的其實都不是和服
    從漢朝起,日本就跟中國建立屬國關係,開始向中國朝貢,同時也會學習中國的一些知識;到唐朝更是大量派遣遣唐使學習中國的所有知識,甚至還有日本人在唐朝為官。在去日本旅遊的時候,你能從日本的很多方面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比如日式料理中的生魚片或者叫刺身,其實就是中國古代的魚膾,三國演義中就有廣陵太守陳登因為吃魚膾導致染上寄生蟲而病死的事。
  • 武大的櫻花,日本的吳服
    你覺得武大被打的男子穿的是和服,你覺得去京都清水寺外租來拍照的那些鮮豔亮麗的日式服裝就是和服,你還覺得和服不就是唐朝傳去日本的,說起根源來也算是我們的文化
  • 正視武大櫻花「日本性」
    在昨天有新京報整理髮布的衝突視頻中,女保安清晰無誤地對旁觀學生說:「他穿和服能讓他進嗎?」保衛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明確說,櫻花季禁著和服進校:這種規定有淵源。2002年,武漢大學《關於櫻花開放期間校園管理的通知》,「不允許在校內穿和服照相」。
  • 為什麼日本和服後面有個「小枕頭」?漲知識了!
    為什麼日本和服後面有個「小枕頭」?漲知識了!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代表服飾,中國的旗袍,日本的旗袍,各自代表著一個國家特定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特點!讓小編好奇的還是日本的服飾,因為小編發現,日本的和服背後都有個小枕頭!
  • 當漢服和服走進景區,「勾引男人,侮辱歷史」,穿錯地方就該罵!
    身著漢服女生在景區「撩腿」被指責「勾引男人」近日,在一個熱門景區一名身著漢服的女子因拍照的時候將衣服潦倒了大腿部位而被路過的遊客厲聲指責並對其進行辱罵,大聲喊道「保安在哪裡,你有病嗎,在景區搞這些動作,勾引男人對不對,並稱這名女子衣服都穿錯了,不要給漢服抹黑」。
  • 漢服,韓服,和服的區別
    給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就是剛到學校參觀時,玉璣穿著齊胸襦裙卻被講解員誤認為是韓服,走在街上更被人們說是「日本服」。  其實,追本溯源,韓國的韓服和日本的和服都是由我國的漢服演變而來,經過多年的變化,已經具備了其本土特色,但是,在一些方面仍保留著漢服的一些特點。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
  • 漢服火出圈,還有人對漢服和服傻傻分不清楚?
    然而,漢服復興的同時,仍然有很多人對這一傳統國潮文化存在誤解。自打300多年前清朝入關,頒布「剃髮易服」令以來,漢服就斷層了,幾千年的發展史漸漸被遺忘,我們也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感到陌生。▲清朝末期身著漢服的越南官員隨著漢服復興,在商業街、公園、校園裡……時常看到翠袖紅裙、青衫白褂的年輕人,但仍然有不少人錯把漢服當和服,其中最有名的烏龍事件莫屬當年春熙路「燒漢服」事件了↓↓↓▲漢服愛好者被圍攻要求脫掉「和服」由於錯把漢服當日本和服而引發的這起烏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