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韓服,和服的區別

2021-02-19 內師大華裳漢服社

  有些人第一次見漢服的時候會說:「呀~這個好像韓服(和服)哦」。給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就是剛到學校參觀時,玉璣穿著齊胸襦裙卻被講解員誤認為是韓服,走在街上更被人們說是「日本服」。

  其實,追本溯源,韓國的韓服和日本的和服都是由我國的漢服演變而來,經過多年的變化,已經具備了其本土特色,但是,在一些方面仍保留著漢服的一些特點。

漢服與和服

1、總體線條

  漢服的線條是曲線,有些款式展開鋪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暢的曲線,顯得婀娜飄逸,很顯身材。

  和服的線條是直線,展開鋪平了都是直線直角,像幾個大方塊組成的,穿在身上也都是直線,你只要記住,和服就像幾個大方塊豆腐做的衣服。

  因此二者風格不同,漢服飄逸,和服拘謹。

2、領口

  漢服的領子是緊貼頸子的,這個很重要,可以幫助你分辨漢服,和服的區別。

3、下擺

  漢服的下擺寬大,基本上是呈正「八」字,從上往下顯得較為寬鬆,可以行走自如,活動不受限制,可以大步流星地走,所以穿漢服並不會阻礙活動。

  和服的下擺基本上都是緊貼著大腿的曲線往下收,呈倒「八」字。顯得很窄小,走路只能邁小碎步,活動受限制,這個也很重要,穿上和服,腿就像被捆住,不怎麼好活動了,很拘束下擺是直的,不寬大,走起路來步子無法邁大,跑起來則更困難,袖子也是方方直直的,漢服不僅袖子是圓形,整個線條,尤其是衣服的擺,還有襖,裳(也就是說所有漢服的下擺處)都是上窄下寬線條(漢服的長袍子由於下擺寬大,相對和服來說,走起路來步子就可以邁的大一些,跑起來也要比和服方便的多,這也是為什麼說和服沒有漢服大氣的主要原由)。

4、布料

  和服的布料講究平直,顯得厚重,一般用倭緞,比較厚硬,而且布幅很窄,所以不能做長袖子和寬大的下擺 。

5、衣緣

  漢服的衣服領口有衣緣,袖口也有。

  和服只有領口有衣緣,袖口沒有。

  這太重要了,是分辨兩個的最主要的依據,所有的漢服袖口都有有衣緣,如果沒有,說明是假冒的。

6、腰帶

漢服的腰帶較之和服細,用來束腰,多餘部分自然下垂。和服腰帶又大又寬,後面還有個小包(腰帶的打結,看起來像個小枕頭)。

7、袖子

  漢服的袖子下邊是弧形,長度能蓋住手,彎臂時不露手腕。和服的袖子是個方形,長度不及手腕,顯得侷促,袖口縫合,後面卻開口,好像是把漢服的袖子倒過來縫上去的一樣。

好了,說了這麼多區別,其實最簡單的辨別方法也就是看腰帶,後面有無小包。

漢服和韓服的區別

1、交領

  韓服繼承了漢服系統的右衽和襈(衣緣),特別是仿照明朝襖裙的白色半襟和紟(系帶)。最初的上襦長及腰部,直接來源於漢服襦裙上襦的影響。而明亡後,韓服逐漸變化:女上襦越來越短,僅夠遮住胸部;女裙腰線越來越高,並且上衣的交領在胸前,呈現出近於V型而非漢服明顯的y型了。

2、系帶

  韓服發展成高腰定型後,則與漢服的齊胸襦裙(高腰襦裙)相似了,以致誤認。

  因此韓服與襖裙的區別在於上衣的長短,系帶的位置。韓服上衣短小至胸,胸前系長帶,而漢服上衣至腰,於右側腋下系帶。

3、上襦位置

  韓服與齊胸襦裙的區別是:韓服上襦在外,蓋住裙頭;y領近乎V型;下裙膨大。齊胸襦裙上襦在內,裙子系在上襦上;對襟領;裙子自然下垂,沒有韓服蓬鬆。

和服、韓服(朝鮮服)和漢服一樣,其實都是分很多種款式的,上面的比較只是將它們中常見的一些女裝款式中最易混淆的款式進行比較,不能當做學術進行嚴謹推敲,僅作為新人入門分辨。

相關焦點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
  • 終於認識了漢服,比起和服和韓服,原來它們的區別在這裡
    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我說自己穿著漢服出去玩的時候,易被人誤認為是和服和韓服,之前也只是幫大家簡單的糾正,知道因為三種衣服外觀確有相似性,所以會被誤解,但從未深究過它們的區別。文章下面有小可愛問三種衣服有何不同,小編查閱資料後,今天來簡單解答一下吧。
  • 三張圖告訴你,漢服、韓服、和服究竟有何區別!
    再比如,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在古代也同樣影響著周邊國家的穿著,甚至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何謂漢服,何謂和服,何謂韓服了。「漢服」顧名思義,是指漢族傳統服飾的意思,而非狹義上的漢朝服飾。當漢服傳至朝鮮半島之後,與當地本土服飾發生融合,產生了於漢服略微不同的「韓服」。而「和服」的概念則更晚,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早期的和服源自我國三國時期吳國流傳過去的「吳織物」製作而成,並稱之為吳服。
  • 都2020年了,該分清漢服,韓服,和服了
    相信不少人聽到過:XXX,你這件好像韓服呀。或者,XXX,這件好像和服呀。等諸如此類的話。然而,當你問她是否知道什麼是漢服,什麼是和服,什麼是韓服時,她又什麼都不清楚。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高興。
  •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我們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文化也是很源遠流長的。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漢服。漢服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只是漢朝的服裝,其實它是指漢族所有傳統服飾的意思。在古代的時候,漢服傳到了朝鮮半島,於當時朝鮮半島,他們本土的服飾產生了融合,於是就製作出了一款跟漢服稍微不同一點的韓服。
  • (漢服/韓服/和服)你不一定能分清的
    有不少朋友會疑問為什麼漢服與和服以及韓服很像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為什麼會這樣。現代和服與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的線條是曲線,有些款式展開鋪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暢的曲線;和服的線條是直線,展開鋪平了都是直線直角,由幾個大方塊組成的,穿在身上也大多是直線條。韓服,則是唐代時期,新羅(朝鮮半島國家之一)請求唐太宗賜漢衣冠,革除新羅服飾,以同於中國。
  • 漢服、旗袍、和服、韓服、奧黛,美醉了
    ,含蓄雋永的旗袍,優雅靈動的和服,端莊閒雅的韓服,垂蕩飄逸的奧黛……各國極具代表性的服飾不僅為其文化增添了一份靚麗的色彩,同時也將自身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形成一道世界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亮麗風景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天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 教你一分鐘辨別漢服和韓服
    一段時間以前,曾有許多類似於這樣的新聞:有行人穿漢服卻因被誤以為是韓服或和服而造路人唾棄。所以呢,在希望大家了解漢服之前,先把漢服與韓服和服分清。今天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漢服和韓服的區別,下一篇呢就會介紹漢服和服的區別啦~然後就開始慢慢給大家講述漢服的制式等等細節~       最容易讓人弄混的就是漢服中唐制的齊胸襦裙和韓服,所以下面所講的差異主要是這兩者差異。
  •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 和服和漢服關係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 和服和漢服關係 2019-09-19 15:41:5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和服和漢服關係,漢服的風格比較靈動,上衣下裳,衣裾較大,領口是裁剪出來的
  • 漢服、和服、韓服怎麼區分?幾個小細節教你識別
    才子曹植用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了漢服輕盈飄逸之美。在服飾界中中國的服飾有著很高的地位,比如女生的旗袍,還有男生的中山裝,這些衣服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行輩分特高。但漢服不一樣,漢服的品類繁多,對於漢服來說,我們熟知相似的有和服、韓服等,這些和漢服都是較為相似的,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吧。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和服在日本,出席冠禮即成人禮、婚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及慶祝傳統節日時,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然而,此時期不論是日本、朝鮮、越南等國,還是突厥、靺鞨、吐蕃等民族,都沒有自己的正式禮服,因此,他們就仿照漢服的樣子,開始製作自己的禮服。可以說,正是唐朝實行的「穿國服奉禮」制度,極大地促進周邊國家和民族產生了自己的民族服飾。如今,日本的國服叫「和服」,韓國的國服叫「韓服」,它們是在漢唐時期逐漸傳入的。
  • 漢服抄襲韓服?韓國人,拜託別鬧了
    韓服了!用證據痛打韓國網友的臉事實擺在眼前死鴨子嘴硬的網友並不認帳依然聲稱「漢服抄襲韓服」or韓服到底誰抄了誰?被路人大喊「快來看呀,日本人,穿著和服的日本人」十年前在成都春熙路上一群學生錯把漢服當和服當場要求穿漢服的女孩在公共場合脫衣服並燒掉
  • 漢服美了幾千年,千萬別把漢服與和服弄混,這幾點區別一定要弄清楚
    漢服實際上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現代的漢服在古代的服裝上進行了一些美觀改進,保留了主要的文化元素,從而形成了現代意義的漢服文化。別看現在很多人覺得漢服很美,大街上穿漢服的人也越來越多,其實在漢服文化剛剛興起的時候,相當多的人以一種驚奇的眼光看待漢服,因為以前很多人並不知道漢服,甚至還有很多人把漢服誤認為和服。
  • 為何漢服不像和服一樣流行?看見漢服圈規矩後:怕了怕了
    漢服莊重而典雅,穿起來也仙氣十足,內含著獨特的東方審美。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無一不在效仿著它。但問題是,為啥和服、韓服都一直被傳承,漢服卻始終流行不起來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漢服圈了,漢服難以流行,和這個圈子裡的「規矩」是分不開的。
  • 韓服、漢服:你不珍惜女友,最後成了別人的老婆,你好意思去爭?
    ,引起中韓兩國網友的爭議,韓國網友表示那是韓服,於正抄襲了韓國的服裝,而於正則表示那是中國明朝的漢服,這是一個關於服裝引發的爭議案件。對於這個漢服還是韓服爭議到底誰才是正確的?雖然日本和服是引用和改良了中國唐代的服飾,但是卻有別於唐代的服裝,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服裝,也是日本的一個符號,相信全世界的人看到和服都會想起是日本,而很少有人想到是中國,而中國人也不能說和服是中國的,雖然是繼承於中國,但是卻是日本推向世界的。
  • 和服竟然與漢服有著這樣的關係!
    雖然他們的服裝是由漢服發展而來的,但是經過了比較漫長的歷史時期和歲月的洗禮,已經發展出來自己的民族特色了。江戶時期後,女服的腰帶逐漸增寬增厚,慢慢的轉移到了後腰,並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樣式,這個樣式也是我們區別和服和漢服的重要標誌。
  • 作為一個中國人,漢服跟和服的區別,一定要弄明白
    漢服之美,穿越歷史,引得今日美人競折腰。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清明小長假,踏青賞花之際,常見一些身著漢服的倩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及各個景區,儼然成了身邊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近年來,「漢服」在社會上尤其年輕人中漸漸興起,儼然成為一股潮流。但迄今依然存不少爭議,甚至被誤解為日本的「和服」。那麼,漢服作為一種文化,我們今天該如何客觀認識它?又該如何正確穿戴?
  • 韓服是怎麼來的?與漢服有什麼關係?
    所謂「漢服」的衣冠服飾不是簡單的穿衣戴帽問題,是禮儀的載體,思想的體現。「韓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華夏文化」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漢文化」的祖源。「漢文化」的基礎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並且「漢文化」有超越國界的輻射圈。僅從服飾來說,漢服的元素也對韓服、和服等都有過重要的影響。
  • 漢服「抄襲」了韓服嗎?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某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眾多畫師紛紛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