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中國人自稱「漢人」也是因此而得名。提起漢服,很多人就以為是說漢代服飾。其實就好比唐裝並非指唐朝的服裝一樣,漢服也並不是專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統稱。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左傳·定公十年》。
漢服莊重而典雅,穿起來也仙氣十足,內含著獨特的東方審美。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無一不在效仿著它。但問題是,為啥和服、韓服都一直被傳承,漢服卻始終流行不起來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漢服圈了,漢服難以流行,和這個圈子裡的「規矩」是分不開的。
漢服是沒有圈子的,一件衣服而已大家想穿就穿不想穿就不穿,但是穿漢服的人是有圈子的,就像古風圈、cos圈一樣,那些「漢服愛好者」們也組成了一個圈子。
漢服圈成立的初衷自然是為了復興漢服,期待它能像和服、韓服等傳統服飾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的穿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人視為奇裝異服。事實上,早期的漢服圈的確為此而努力著,為漢服的復興奔走吶喊。
但後來漢服開始復興,漢服圈也隨之壯大,圈內的人員魚龍混雜,漸漸地變味兒了。如今漢服圈儼然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很多萌新對漢服也望而卻步,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是個古風愛好者,對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有次過生日她閨蜜買了套漢服給她,結果她很喜歡。
穿上漢服的她開心得像個得了糖果的孩子,拍了好多張照片,又跟古風圈的朋友們安利,她還老是問我穿上漢服之後會不會顯得怪怪的。後來她興致勃勃地將幾張自己最中意的照片發到漢服貼吧裡,下面的評論卻出乎她的意料,讓她非常傷心。
評論裡當然也有誇獎和一般交流的,但很多都是:
「秀衣黨!」「你不是真的愛漢服,只是喜歡一件漂亮衣服而已!」「知山買山?(山寨)喜歡漢服不會買正版的嗎?」「穿山甲!」(穿著山寨衣服的人)「你穿漢服下面卻配一雙小白鞋是什麼意思?不倫不類」「頭髮都不盤起來,這樣還配穿漢服?」「這麼low的漢服,是要去Cosplay嗎?還是去農村表演節目?」……
說實話,這些評論讓我這個外人看了都非常氣憤!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網上的言論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人家本想曬曬照片跟大家交流一下,分享一下對漢服的喜愛之情,等來的卻是這麼多的譏諷嘲笑。後來她把穿漢服的圖片都刪了,我也再沒見她穿過漢服。
為何漢服那麼美卻不能像和服那樣流行?看見漢服圈規矩後,萌新:怕了怕了
老向一直覺得漢服難以復興原因很多,但漢服圈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現在喜歡古風、漢服的基本都是年輕人,很多還是學生黨,根本沒有多少經濟實力購置整套精美漢服。而且現在漢服多是手工製作,質量好點的沒個幾白上千下不來。所以她們也只能穿一下普通布料的,難道這也要被嘲諷嗎?
而且需要正視的是,漢服目前還是小眾服飾,很多人都不了解它。喜歡漢服的人也不可能全部都對它有研究,有人喜歡它的顏值,有的喜歡它的內在,都無可厚非。很多人區分不出來山還是正(山寨還是正版),覺得好看就買了,這又有什麼錯呢?
但現在漢服圈的某些人,總是持著一種以高看下的態度,優越感十足,對新人指指點點,顯得他們「很懂」。以至於很多萌新都望而卻步: 「怕了怕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漢服又該如何復興呢?
老向認為,漢服復興還是很有必要的。 漢服不能只是亮相於各大服裝周,也不能僅存在於古裝劇中或是網紅們的短視頻裡。就像和服、韓服一樣,它也可以在婚禮、畢業典禮等重大場合中出現,甚至是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