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漢服,想必各位看官的腦子裡應該都有一副飄飄欲仙的畫面,隨著漢服文化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女人也都紛紛投入到了穿漢服的行列。並且漢服分為很多種形制,不同的形制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而說到民族文化,在日本也有一種傳統服飾很受追捧,那就是和服。
和服在日本常出現在各種日常節日,祭祀或是婚禮當中,而在日本也有以傳統文化——花魁遊街,就是穿著和服。那麼,和服和漢服到底哪個略勝一籌呢?今日淘淘就來詳細講解一下,說些你不了解的傳統服裝小知識!
和服:
從歷史上來講,日本的和服實際上是來源於中國漢唐時期的服裝,後來經過了歷史長河和設計改造,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和服樣式。並且和服對於不同年紀的女性和場合,也有著差異化的細節設計,可分為留袖和服、振袖和服、小紋和服和訪問和服等種類,能根據不同場合或是年紀來打造適合自己的和服樣式。
而女性和服的設計,很注重展現身材的曲線美,雖然袖口有留袖、振袖之分,但在肩部以及整體的設計上,都會有很好的束縛性。不僅能緊緊包裹住身材,還能將女性身體的柔美曲線展現出來,顯瘦效果很強。
和服最吸睛的設計,莫過於和服的「腰帶」與「腰繩」設計,從腰繩的系法來看,就有很多種形式,可以根據自己的風格來選擇。並且和服的腰帶十分「寬厚」,主要是在胸部以下就開始裹腰帶,能夠將身材完美的分割成「二八分」的比例,不管是高個子還是小個子,都能完美的駕馭。
除了腰帶這件配飾,再穿和服的時候,還要穿上標配的「木屐」。木屐可謂是造型的點睛之筆,帶有一定的舒適度和設計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見。
很多人都認為和服在日本只會在一些固定的場合出現,其實不然,實際上,因為和服在日本既正式又不會顯得過於正經。所以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選擇穿著和服出行,這也就是為什麼和服在日本的文化中經久不衰。
漢服:
而說到漢服,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可謂是分化出了多種形制,每種形制都有其獨特的美感。經過了時尚的變遷,華夏的漢服文化再次崛起,演變出了更多新鮮亮眼的款式,許多腦洞大開的網友們,也將漢服解鎖了不一樣的新穿法。有的端莊素雅,有的華麗高貴但不管是哪種種類,都會帶有極具中國風的古典美。
由於漢服的形制太多,所以淘淘就挑選一些比較「搶手」的樣式來講解一下。其中明制的漢服在各大漢服原創店鋪中最為常見,明制的漢服大多端莊雅致,比較流行的當屬直袖長衫和馬面裙的組合。大袖款直袖長衫相對來說會更加富貴華麗,配合刺繡馬面裙上下分層的層次感,能給人一種溫柔嫻靜之感。
並且直袖長衫和馬面裙的組合十分保守,會將身材大面積裹住,所以說,不管是微胖身材的姐妹,還是體型纖瘦的姐妹都能無壓力入手。不過在長度上,很多的明制漢服對小個子女生不太友好,很可能會有壓身高的嫌疑,這時就可在鞋子的選擇上選擇帶有厚底設計的款式,便能助你穿出「隱形增高」的效果。
而漢服還有一大不可缺少的元素,就是刺繡的設計。刺繡作為中國傳統工藝,很有寫實的感覺,而重工漢服大多都會有大面積的刺繡,就如圖上這件漢尚華蓮的曇華一夢,就採用了大面積的刺繡工藝。在雙層長襖、馬面裙和雲肩的款式上都有著曇花的刺繡,上身後步步生花,盡顯華貴,這樣的漢服誰能不愛?
不同於明制漢服的端莊,宋制漢服就會顯得更加飄逸靈動一些。宋制漢服大多採用飄逸的大袖衫和襦裙的款式,在面料上更加輕盈,且層次感較強,更能展現女人溫柔嬌俏的美感,能完美地彰顯女性的柔美。
像司南閣的「神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輕飄的紗制對襟衫若隱若現地勾勒出肩膀以及手臂的線條,十分顯身材。而襦裙和吊帶也都是比較輕盈的面料,但貴在層次分明,加上其寬鬆度,還能對身材有一定的修飾效果。
除此之外,漢服在細節上也十分講究,尤其是在頭飾上,不管是髮簪、步搖,或是珠釵都十分華麗貴氣。不僅如此漢服的各種頭飾,更是女子彰顯氣質不可或缺的配飾,可謂是華夏文化的瑰寶。
看完了和服和漢服的拆分講解,各位看官是不是有所獲呢?其實不管是哪一類的服裝,背後都有其傳承的價值,不必踩一捧一,畢竟不管是和服還是漢服,都是從古往的朝代中演變而來。話至於此,各位看官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