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圖告訴你,漢服、韓服、和服究竟有何區別!

2021-01-18 草民有話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你對漢服了解多少呢?

中國文明源遠流長,自秦漢時起,中國就一直影響著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甚至中亞以及地中海地區。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已然成為世界範圍內的超級大國,並且以厚往薄來,不幹預他國內政的懷柔政策,使得隋唐周邊諸多國家向中國稱臣,並接受中國皇帝冊封。

不僅如此,中國文化還以其獨特的魅力改變著周邊國家的習慣。比如,中國人習慣使用筷子來吃飯,簡單方便,成本很低,後來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等地區都逐步採用筷子來吃飯。再比如,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在古代也同樣影響著周邊國家的穿著,甚至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何謂漢服,何謂和服,何謂韓服了。

「漢服」顧名思義,是指漢族傳統服飾的意思,而非狹義上的漢朝服飾。當漢服傳至朝鮮半島之後,與當地本土服飾發生融合,產生了於漢服略微不同的「韓服」。而「和服」的概念則更晚,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早期的和服源自我國三國時期吳國流傳過去的「吳織物」製作而成,並稱之為吳服。

因為這三眾服飾都受中國漢服的影響,在集上20世紀末期至今,日韓的發展一直超強,進入影視市場的年代也較早,這就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一看到漢服便直呼:「你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穿著韓國人的衣服?」好吧,如果沒有和服後面的袋子,你是不是還會說「你怎麼穿著日本人的和服?」簡直貽笑大方。

其實別說外國人了,就連許多中國人其實也搞不清楚漢服、和服、漢服的區別,這裡用三張圖簡單說一下這三種服飾(女裝)的區別圖片,教大家如何一眼分辨出這個衣服到底是中國的漢服還是韓國,亦或者是日本的傳統服飾。

韓服:裙子看起來很蓬鬆,而且上衣非常短,基本在腰部以上,並且上衣前面還會有一個弧形下擺,領交處會有一個很寬的系帶(蝴蝶結)。

漢服:裙子看自然下垂,略顯蓬鬆,上衣一般是交領右衽,即使是方形衣服依然可以保持線條流暢。

和服:整體呈直線線條,上下包裹得很嚴實,腰帶最為寬大,袖子短,但極寬,腰間的綁有「小枕頭」最為醒目(實則為「帶子」。)。

從裙子來說,只要分清一點就好:韓服裙子膨大;漢服裙子自然;和服裙子直且窄。

而單從上衣來說,看準這一點即可:韓服有個很寬的帶子做的蝴蝶結;漢服沒有,切多為右衽;和服袖子最短,袖口極寬,下垂至膝蓋,「小枕頭」必不可少。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一般情況下的服飾特徵,漢服則因為系列太多,因此標準不一,但只要記住漢服永遠是極簡且自然的,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漢服,韓服,和服的區別
    漢服與和服1、總體線條  漢服的線條是曲線,有些款式展開鋪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暢的曲線,顯得婀娜飄逸,很顯身材。  和服的線條是直線,展開鋪平了都是直線直角,像幾個大方塊組成的,穿在身上也都是直線,你只要記住,和服就像幾個大方塊豆腐做的衣服。  因此二者風格不同,漢服飄逸,和服拘謹。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
  • 終於認識了漢服,比起和服和韓服,原來它們的區別在這裡
    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我說自己穿著漢服出去玩的時候,易被人誤認為是和服和韓服,之前也只是幫大家簡單的糾正,知道因為三種衣服外觀確有相似性,所以會被誤解,但從未深究過它們的區別。文章下面有小可愛問三種衣服有何不同,小編查閱資料後,今天來簡單解答一下吧。
  •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我們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文化也是很源遠流長的。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漢服。漢服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只是漢朝的服裝,其實它是指漢族所有傳統服飾的意思。在古代的時候,漢服傳到了朝鮮半島,於當時朝鮮半島,他們本土的服飾產生了融合,於是就製作出了一款跟漢服稍微不同一點的韓服。
  • 教你一分鐘辨別漢服和韓服
    >
  • 都2020年了,該分清漢服,韓服,和服了
    相信不少人聽到過:XXX,你這件好像韓服呀。或者,XXX,這件好像和服呀。等諸如此類的話。然而,當你問她是否知道什麼是漢服,什麼是和服,什麼是韓服時,她又什麼都不清楚。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高興。
  • (漢服/韓服/和服)你不一定能分清的
    有不少朋友會疑問為什麼漢服與和服以及韓服很像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為什麼會這樣。現代和服與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的線條是曲線,有些款式展開鋪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暢的曲線;和服的線條是直線,展開鋪平了都是直線直角,由幾個大方塊組成的,穿在身上也大多是直線條。韓服,則是唐代時期,新羅(朝鮮半島國家之一)請求唐太宗賜漢衣冠,革除新羅服飾,以同於中國。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服飾,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延續到大明王朝,前後傳承4000多年之久。漢服雖然只是一種服裝,但它畢竟是長期經受漢文化濡染的產物,從服裝的設計到款式再到風格,自然而然包含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裡邊,並體現出三個鮮明特徵。其一,寬袍大袖。漢服在外形上類似於戲曲服飾,袖子的標準樣式是「圓袂(mèi)收祛」。
  • 漢服、和服、韓服怎麼區分?幾個小細節教你識別
    才子曹植用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了漢服輕盈飄逸之美。在服飾界中中國的服飾有著很高的地位,比如女生的旗袍,還有男生的中山裝,這些衣服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行輩分特高。但漢服不一樣,漢服的品類繁多,對於漢服來說,我們熟知相似的有和服、韓服等,這些和漢服都是較為相似的,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吧。
  • 漢服、旗袍、和服、韓服、奧黛,美醉了
    ,含蓄雋永的旗袍,優雅靈動的和服,端莊閒雅的韓服,垂蕩飄逸的奧黛……各國極具代表性的服飾不僅為其文化增添了一份靚麗的色彩,同時也將自身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形成一道世界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亮麗風景線。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
  •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 和服和漢服關係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 和服和漢服關係 2019-09-19 15:41:5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和服和漢服的區別,和服和漢服關係,漢服的風格比較靈動,上衣下裳,衣裾較大,領口是裁剪出來的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現代和服改良韓服是中國唐朝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發展而成的服飾。韓服的特色是顏色豔麗以及沒有口袋。在韓國通常自認為韓服擁有三大美,即袖的曲線、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狀。不過很多人常常把韓服誤認為漢服,實際上韓服是在中國唐朝漢服的基礎上改良而來,一定程度上還是承載著中華元素。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
  • 漢服抄襲韓服?韓國人,拜託別鬧了
    哪裡有熱度,哪裡有話題哪裡就有他的死丫頭(於正)又與人在網上撕起來了還邁出國門,撕到國外而且一向反感他撕逼行為的網友竟然稱讚他罵得好太陽要從西邊出來嘍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被路人大喊「快來看呀,日本人,穿著和服的日本人」十年前在成都春熙路上一群學生錯把漢服當和服當場要求穿漢服的女孩在公共場合脫衣服並燒掉
  • 韓服是怎麼來的?與漢服有什麼關係?
    所謂「漢服」的衣冠服飾不是簡單的穿衣戴帽問題,是禮儀的載體,思想的體現。「韓服」也是一樣的道理。「華夏文化」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漢文化」的祖源。「漢文化」的基礎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並且「漢文化」有超越國界的輻射圈。僅從服飾來說,漢服的元素也對韓服、和服等都有過重要的影響。
  • 為何漢服不像和服一樣流行?看見漢服圈規矩後:怕了怕了
    漢服莊重而典雅,穿起來也仙氣十足,內含著獨特的東方審美。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無一不在效仿著它。但問題是,為啥和服、韓服都一直被傳承,漢服卻始終流行不起來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漢服圈了,漢服難以流行,和這個圈子裡的「規矩」是分不開的。
  • 韓服、漢服:你不珍惜女友,最後成了別人的老婆,你好意思去爭?
    ,引起中韓兩國網友的爭議,韓國網友表示那是韓服,於正抄襲了韓國的服裝,而於正則表示那是中國明朝的漢服,這是一個關於服裝引發的爭議案件。也許用一個愛情裡面的角色來概述一下你就清楚了,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不知當說不當說。好比在愛情裡面,韓服是曾經你不珍惜的「前女友」,就是如今韓國的「老婆」。
  • 漢服「抄襲」了韓服嗎?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某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眾多畫師紛紛加入。
  • 作為一個中國人,漢服跟和服的區別,一定要弄明白
    漢服之美,穿越歷史,引得今日美人競折腰。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清明小長假,踏青賞花之際,常見一些身著漢服的倩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及各個景區,儼然成了身邊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近年來,「漢服」在社會上尤其年輕人中漸漸興起,儼然成為一股潮流。但迄今依然存不少爭議,甚至被誤解為日本的「和服」。那麼,漢服作為一種文化,我們今天該如何客觀認識它?又該如何正確穿戴?
  • 漲知識|韓服對明制漢服有哪些傳承與演化
    近日,一些韓國人在某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起「韓服挑戰漢服」的活動,眾多畫師紛紛加入。有些人還指責,中國人竊取韓服設計,稱「漢服起源於韓服」。甚至一位中國畫師在進行繪畫創造時,還被一些韓國人稱其創作的漢服「抄襲」了韓服。
  • 韓國網友狂噴中國漢服抄襲韓服…
    這幾天,韓國網友大肆指控「漢服抄襲韓服」,「中國竊取韓國文化」。就離譜,可真不要臉啊!11月1日,中國漫畫作者@old先 在推特上分享了一組古風混搭圖。在網友的一片「啊啊啊」讚美聲中,沒想到卻引來了韓國網友的圍攻。「你畫的帽子不是中國風,那明明是韓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