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短篇小說

2021-02-15 新語作文

10.技術災難:《太原之戀》《2018年4月1日》《鏡子》

以上三篇小說寫的都是科技可能帶來的災難。

《太原之戀》很有意思,作者進入小說,劉慈欣還是有敘述上的自覺。一個名叫「詛咒」的病毒,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被眾多的網友不斷地升級,儘可能完美地追殺目標人物。小說中的太原是一個魔幻城市,寫得很有詩意,因為所有事物都聯網了,詛咒5.0可以調動所有的資源。結果,引發一場城市大災難,規模龐大的魔幻城市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因為一個病毒而陷入一片火海。

《2018年4月1日》寫得非常好,短小,意蘊獨到。基延技術可以讓人的壽命延長好幾百年,一旦投入市場,會引發一系列的後果。法律失效了,公務人員挪用公款購買基延,即使坐牢一百年也可以賺兩百年;愛情失效了,天長地久,一起慢慢變老的誓言不堪一擊;秩序失效了,買不起基延的窮人不甘心,形成恐怖組織,搶奪核心技術。

《鏡子》這篇小說很奇怪,一開始以為是監獄小說,接著你會以為是官場小說,看著看著又覺得是偵探小說,最後你才發現它是科幻小說。小說的核心情節是科學家製造了一種軟體,可以預演宇宙的歷史。通過設定大爆炸之初的參數,他們找到了人類目前所在的宇宙,然後可以看到所有的歷史細節。歷史沒有迷霧,人類沒有秘密,一切全都暴露在光明之中。而這項技術的結果,卻是將人類文明導向毀滅的結局。

劉慈欣的設定之一是真實的歷史沒有那麼偉光正,必然有人的陰險和私慾摻雜其中,當我們的一切行為和語言全都暴露在陽光下,腐敗消失,正義得以伸張。可是,人性卻失去了複雜和豐富,文學首先消失,所有人都會變得沒有個性,都是木訥呆滯的表情。這個推斷看似合理,實則失之簡單,如果真有那麼一項技術被普遍推廣,人們不會做一套想一套?誰會受得了每時每刻被監視,不會出現「反鏡聯盟」?這麼推演下去,這篇小說還可以擴展出很豐富的內容。

 

11.另類歷史:《西洋》《命運》

歷史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當歷史的車輪稍稍傾斜方向,又會發展出怎樣的景象?

《西洋》這篇小說寫鄭和的船隊並未止步於印度洋,而是繼續前進,繞過好望角,登陸歐洲,返程時又發現美洲,為大明打下大片江山,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東西方的歷史調轉過來,中國人成為人上人,白人被欺負,指責中國人種族歧視。

初看這情節,還以為是意淫的穿越小說,細看之下才知道是對歷史的思考,雖然他這種推斷很不嚴謹。

《命運》則是假設整個人類的命運。當撞擊地球的那顆小行星改變軌道,與地球擦肩而過,恐龍文明得以延續,而人類則成為恐龍爭先觀看的稀奇動物。

劉慈欣丟棄人類中心論,將人徹底打回動物原型,讀來讓人重新思考人類的歷史定位。

 

12.戰爭題材:《天使時代》《全頻帶阻塞幹擾》

沒想到劉慈欣寫戰爭題材還是有一手的,這兩篇小說讀完情節沒給我太大觸動,反倒是戰爭場面的敘述非常獨到。

《天使時代》裡經過基因改造的黑人「天使」降落在美國大兵的航空母艦上,進行一場殊死搏鬥,細節非常充分,讀起來驚心動魄;《全頻帶阻塞幹擾》是寫中國軍隊和北約軍隊發生電子戰,新時代的武器所製造的戰爭場面全靠想像,竟然被描寫得那麼殘酷逼真。

劉慈欣寫科幻也並未固守所謂純真的科幻,而是有意將各種題材融入進去,尤其是為人所稱道的批判現實,這才有了多樣化的小說。

 

13.極端之地:《坍縮》《微觀盡頭》

這兩個非常短的小說氣勢驚人,前者寫宇宙膨脹停止之後開始坍縮,由於時間不能脫離物質和空間獨立存在,所以當宇宙開始坍縮時竟然發生時光倒流的奇妙景象。人死可以復生,覆水可以收回,破鏡還能重圓,歷史的開端又是歷史的末尾,生命的盡頭將會是曾經的開始。在宇宙規則之下,人的利益,人的情緒,是多麼荒謬,多麼微不足道。

後者寫科學家利用超大型粒子加速器去撞擊夸克,那是物質的微觀盡頭,那裡是什麼,實驗一旦有了結果,也將是物理學的盡頭。沒想到,撞擊物質最小的部分卻撬動了宇宙的宏觀結構,整個世界成為「負片」,黑白顛倒,漆黑的宇宙變成了乳白色。當加速器再次啟動,第二次撞擊夸克,世界又回到了原先的模樣。

真理是什麼?世界的終極是什麼?在冷冰冰的科技力量之下,都是庸人自擾的想像。可是,失去了這些意義,世界就會變得更有意義嗎?

 

14.文明可貴:《鄉村教師》

《鄉村教師》是劉慈欣最負盛名的一個短篇,它也確實能承擔如此多的讚譽。

記得是五年前我在書店裡讀完這篇小說,激動得去QQ空間裡更新了一條狀態,今晚翻出來看,是這麼寫的:

今天蹲在書店讀完了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一個窮困潦倒的鄉村教師在彌留之際決定給他面前的小學生講魯迅和牛頓三定律,在老師的要求下,懵懂的小學生背下三定律的原話。而另一邊,碳基聯合艦隊帶著奇點炸彈到達太陽系,整個太陽系處在被摧毀的邊緣。那十幾個衣衫襤褸的小學生還沒意識到,他們將用老師的傳授的知識完成了拯救世界的壯舉。這是一個多麼奇異而浪漫的故事,每一束文明的星星之火,只要薪火相傳,總會光芒萬丈!

這篇小說,結構上借用《最後一課》,寫鄉村教師和一群學生,科技落後,生活貧苦,但重點不在反映落後的農村教育,也不在碳基文明和矽基文明之間展開的星際戰爭,而在於從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角度審視人類文明的傳承,重新發現教師這個偉大的職業。

文明的發展在於知識的有效傳遞。高發達的文明,個體與個體之間大腦是連在一起的,能夠進行無障礙的及時的溝通,大家熟悉的三體人就是如此,所以他們的文明發展速度才那麼快;可人類之間的溝通,竟然還需要文字和語言這種媒介,知識的傳遞還需要教師一句句的耳提面命,如此低效率的傳輸能發展出如此輝煌的文明,簡直是個奇蹟。

奇蹟的創造者是教師,今夜,向教師致敬,向文明致敬!

 

2019年2月6日 夜

相關焦點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其中Joel Martinsen(約翰·馬丁森),中文名周華,是一位中國科幻的超級粉絲,之前劉慈欣「三體」系列中的《黑暗森林》英文版也出自他之手。此外,他還翻譯過劉慈欣的《球狀閃電》和《超新星紀元》(均由Tor出版社出版)。劉慈欣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是什麼讓中國的科幻小說體現出『中國特色』?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
    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本人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創作,並由中信出版集團獨家出版。《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改編自包括《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夢之海》《贍養人類》《吞食者》《球狀閃電》等在內的十四部中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
  • 劉慈欣、郝景芳、米歇爾·法柏……科幻專場!
    小九本期帶來科幻專場書單,作者既有國內的劉慈欣、郝景芳、付強,也有國外的考德維納·史密斯、米歇爾·法柏、莉迪婭·約克納維奇,科幻迷每一本都不想錯過。《2018》劉慈欣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三體》作者劉慈欣科幻系列優秀作品集。在2018年,人類社會擁有了可以改變基因延長壽命的技術,通過延基,人類壽命可達300年。同時,網絡虛擬社會已經及其龐大,實體貨幣逐漸廢除,虛擬貨幣正在興起。不但如此,虛擬的網絡國家還在提出申請加入聯合國。
  • 劉慈欣作品改編漫畫後有啥變化?揭秘來了……
    據悉,這是劉慈欣的作品首次被成系列改編為漫畫。這個消息也迅速讓許多科幻迷和「原著粉」開始討論:哪些作品被改編?漫畫是什麼風格?對原著還原程度如何?圖片來源:《流浪地球》漫畫作品這些作品被改編為漫畫從2015年獲得「雨果獎」以來,劉慈欣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作品相繼被改編,由其同名作品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更是成為爆款。
  • 你最愛的劉慈欣科幻小說來啦!丨蝌學薦書
    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是這樣想的。劉慈欣,1985年10月參加工作,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流浪地球英文版好評如潮,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
  • 為何劉慈欣不想拍《三體》?《流浪地球》票房46億多,他分多少?
    劉慈欣1999年起在雜誌《科幻世界》上發表作品,此後接連創作了多個中短篇小說;在2006年1月發表短篇小說《山》時,許多讀者去信說希望他寫成長篇,於是劉慈欣就決定不再寫中短篇了;劉慈欣是在正職工程師的業餘進行寫作,工作不忙的時候一天寫三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約一年的時間完成;第一部《三體》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取得反響較好於是出了單行本
  • 美劇版《三體》正式鳴槍 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三體》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簡言之,《三體》美劇版已經正式啟動,在製作團隊裡不僅有《權力的遊戲》導演團隊成員,還有大名鼎鼎的布拉德·皮特。
  • 《三體》開播豆瓣9.6高分,《流浪地球》後編劇劉慈欣的又一力作
    而這兩部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編劇,那就是劉慈欣。劉慈欣是誰?相信即使你沒有看過他的書,至少也應該聽過他的名字。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全球首發,劉慈欣最新科幻漫畫
    但我想說,你一定沒有看過他這麼驚豔的新作品——這一次,我為你帶來的是劉慈欣作品的首次漫畫改編。如今,喜歡劉慈欣的人,不局限於科幻領域。各國各行業人士都對他追捧有加。中國的馬雲、雷軍、高曉松,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扎克伯格、喬治·R·R·馬丁都是粉絲。其中歐巴馬為了更快讀到作品,曾親自寫郵件催更。劉慈欣的小說已經是一種世界流行。劉慈欣全球讀者曬單讀大劉的小說,你的想像力會被激活。
  • 《三體》開播:豆瓣9.6高分 繼《流浪地球》編劇劉慈欣又一力作
    19年中國科幻電影票房而這兩部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編劇,那就是劉慈欣。劉慈欣是誰?劉慈欣劉慈欣,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電視劇《三體》官宣,騰訊投資劉慈欣編劇,能否超越《流浪地球》
    《三體》電視劇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根據官博公布的信息,電視劇將會有楊磊執導(《九州天空城》導演),張魯一、于和偉、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一眾實力派演員主演。其實《三體》的版權早在2009年就以10萬的低價賣給了遊族影業,並與新一代電影導演張番番合作。
  • 劉慈欣和《三體》:科幻小說與宇宙情懷
    科幻作家劉慈欣隨著影片《星際穿越》的熱映,再加上《三體》小說的第一部英文版在美國上市,《三體》電影版進入前期籌備,劉慈欣再次成為科幻文學圈子裡最令人矚目的作家。2010年,《三體》第三部出版,將近150萬字的三部曲全部與讀者見面,劉慈欣已然奠定他在中國科幻文學中的地位。他被譽為「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的作家。
  • 劉慈欣、劉宇昆力捧,她推出首部科幻短篇集《莫比烏斯時空》
    這是銀河獎、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得主顧適的首部科幻作品集,得到了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劉宇昆及言情作家丁墨的高度評價。劉慈欣認為:顧適的科幻小說有一種精妙的平衡感,既能滿足科幻迷的期待,又能讓對科幻不那麼感興趣的讀者樂在其中,顧適是一位有潛力「出圈」的科幻作家。
  • 《三體》開播:豆瓣9.6高分,繼《流浪地球》和《瘋狂外星人》後,編劇劉慈欣的又一力作
    而這兩部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編劇,那就是劉慈欣。劉慈欣是誰?相信即使你沒有看過他的書,至少也應該聽過他的名字。 劉慈欣,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 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年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當代》年度長篇小說五佳第三名,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2012年人民文學柔石獎短篇小說金獎,2013年首屆西湖類型文學獎金獎、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上班摸魚」劉慈欣:15歲投稿被拒,57歲獲雨果獎登福布斯名人榜
    殊不知,《流浪地球》改編自《三體》作者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讓人驚訝的是,這部作品竟是劉慈欣20 年前的創意。15歲投稿被拒劉慈欣愛上科幻文學的起源,是那本父親從北京帶回來的凡爾納《地心遊記》。這是劉慈欣第一次接觸到科幻小說,他被書裡描述的地心世界吸引了。
  • 「上班摸魚」劉慈欣:15歲投稿被拒,57歲獲雨果獎登福布斯名人榜
    的同名短篇小說,讓人驚訝的是,這部作品竟是劉慈欣 20 年前的創意。這是劉慈欣第一次接觸到科幻小說,他被書裡描述的地心世界吸引了。後來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劉慈欣領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克拉克一下子就打開了劉慈欣想像的大門,於是這顆科幻的種子開始萌芽。
  • 《三體》《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再出神作!
    如果你是大劉(劉慈欣)的資深讀者收藏過劉慈欣的書或者一直在等《流浪地球》第2部或者在B站訂閱了2021年《三體》動漫那這套書可以閉眼買絕對不會後悔》的「神秘計劃」悄然開啟這是一個劉慈欣親自授權、參與由中國團隊主導,國際團隊合作投資千萬的原創漫畫項目
  • 劉慈欣憾失雨果獎,《三體3》輸給的是科幻還是女權?
    Jemisin)《The Verge》用「女性橫掃雨果獎」來形容本次頒獎典禮,因為不光N.K.傑米辛,「坎貝爾最佳新人作家獎」艾達·帕梅爾(Ada Palmer)、「最佳系列獎」得主洛伊斯·莫瑪斯特·布約德(Lois McMaster Bujold)、「最佳中篇小說獎」得主肖恩·麥奎爾(Seanan McGuire)、「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得主厄休拉·弗農(Ursula
  • 這才是科幻作品該有的樣子,劉慈欣多部科幻作品首次被改編成漫畫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改編自包括《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夢之海》《贍養人類》《吞食者》《球狀閃電》等在內的十四部中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15部漫畫作品的製作周期長達四年半,共有近30位國內外作者參與了不同作品的創作,其中有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阿根廷等1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