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郊藍盒子到城市中心店,宜家為什麼在變小?|知料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也變得更靈活,更順應市場。

文 | 彭倩

封面來源|IC photo

虛歲77的宜家正經歷「老年叛逆」,在全球各地上演門店「變形計」。

無論從選址還是面積來看,宜家都在努力打破人們印象中「郊區大倉庫」的形象。以近期在中國開業的城市店為例,這家新店坐落於上海最熱鬧繁華的靜安區,全店不過3000平米,較傳統門店的體積縮水近95%。

宜家上海靜安IKEA City外景圖

拍攝:宜家官方

場景也大變花樣。自2019年起,宜家在中國頻繁試水多個新業態,廣州宜家咖啡館、上海宜家烘焙工坊、上海宜家綜合體驗中心、臺灣宜家快閃酒店,都是全新的門店設計作品。

不過,多場景布局,在帶來更多驚喜的同時,也很可能模糊消費者心中宜家的本來面貌,但宜家暫時顧不上考慮這些。

門店變身,不僅顯示出宜家對「離消費者更近」的渴望,更是為生意服務。一個背景在於,自2018年起,經歷轉型陣痛的宜家,業績開始變得不那麼好看:在截至8月的2018財年期內,宜家銷售額僅錄得同比5%的增長,淨利潤嚴重下滑,同比下降超過40%。

這意味著,過往70多年的門店經營方式不再奏效,宜家不得不變。

2018年底,宜家提出一系列轉型計劃:在全球新開30家距市中心更近的小型商店;2019年至2021年,在「全球地產開發」上投入58億歐元(約合458億元),包括更綜合的體驗中心、創意公寓、宜家酒店與辦公樓等等。

2019年8月,宜家還首次發布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戰略」,預計2020財年,將在中國投資100億元,用於開店、數位化建設和推廣全屋設計服務。例如,宜家專門建立了上海宜家數字創新中心,這是它首次在總部以外的市場開設相關業態。

看起來,宜家在花錢方面變得「豪橫」,僅在2018年,其現金流就下降超過20億歐元,此後幾年,更是不斷追加投入。這並非宜家的一貫風格,以中國市場為例,進入中國超過20年,宜家至今僅開出33家門店。

事實上,「成本意識」曾是宜家得以建立壁壘的核心。

宜家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曾著有《通過設計領導:宜家的故事》一書,向大眾介紹宜家的成功經歷,他寫道:「宜家成功靠的是節儉:在郊區土地便宜的地方建商場;購買打折原材料;將銷售人員減到最少,讓消費者沒有壓力;在家具看不見的表面不用拋光,縮減工藝;使用平板包裝,以便消費者能自己將商品拉回家組裝。」

這一通嚴格控制成本的操作下,宜家不僅成功打造出低價優質的供應鏈,還形成了與之配套的「簡潔主義」設計風格。日本品牌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勢,無論是MUJI、NITORY,他們身上都隱約有宜家設計的影子。

追求極致性價比,為消費者的荷包考慮,這令宜家在可支配收入並不高的年輕消費者心中,成了「家」的代名詞。一條曾在微博引發共鳴的評價是:「感謝,有了宜家,年輕人可以用一個iPhone的錢,把10平米的出租小屋布置出家的感覺。」而在知乎社區,一篇名為《為什麼都在悼念宜家創始人?他讓年輕人有能力創造一個家》,曾被廣泛熱議。

可如今,在郊區售賣「便宜的好設計」,為何不再是一門好生意?

郊區生意不好做

宜家「進城」求變

《經濟學人》曾發問:在傳統零售商紛紛撤離商業街之際,宜家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宜家曾憑藉「低價好貨」,令消費者心甘情願驅車去往50公裡外的郊區,購買便宜的家居商品,但如今他們更傾向於在市中心門店和線上商城購物。

宜家上海浦東新區郊區大店

拍攝:宜家官方

消費者變心,與行業整體變化休戚相關:渠道經歷劇變,電商成為新寵,同時可供選擇的同類品牌不斷湧現。

尤其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增量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中國發達的電商渠道正將傳統零售品牌的線下客流轉化至線上,移動網際網路讓年輕人「宅」了起來,如今他們更青睞這樣的生活方式:結束一周的腦力輸出後,周末在家刷刷網劇、逛逛購物APP。

若要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出去走走,那麼一定得是交通便利、風格時尚的「潮流新天地」,可供其打卡拍照,並能在朋友圈曬一波美圖,具備較強的社交功能。

此外,本土家居品牌不斷改良設計和供應鏈,逐漸崛起,也讓宜家這類外資巨頭的光芒逐漸褪色,事實上,消費各個細分領域的外資巨頭都遭遇了本土品牌的突襲。

宜家正努力跟上潮水的方向。

郊區不再吸引年輕人,宜家可以將門店搬往市中心;大倉庫顯得笨重土氣,那就剝離它,開出更輕更小的門店;年輕人傾向於線上下單,沒什麼電商底子的宜家也開始努力鑽研,自有APP、微信小程序、天貓旗艦店全都試個遍;年輕人嫌郊區太土體驗不佳,那就開去市中心的潮流地標、在門店內增加體驗區、開出更多新業態。

宜家上海靜安IKEA City餐廳

外景是上海知名地標建築——靜安寺

拍攝:宜家官方

計劃起來容易,但落地需要很多智慧。例如轉向市中心,就是個更考驗運營效率和成本計算的決策,宜家必須對門店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SKU、品類、倉儲、場景、面積等問題上做出取捨。

以新開出的上海靜安城市店為案例。為了適應3000平米的門店,宜家城市店精選3500個SKU,數量是大店的五分之一,主要覆蓋幾個核心品類,如廚具、兒童玩具、床上用品等。

由於已剝離倉儲體系,庫存和陳列空間都很小,城市店奉行「多看少買」的原則,鼓勵線上下單。店內一共有3500個SKU,其中約三分之一可直接買走,其他商品,若要購買,需要掃標籤單上的二維碼,進入宜家相關的小程序綁定線上會員線上下單,此後購物流程與網購無異。

不鼓勵門店直接購買,這意味著,宜家城市店需要在有限的門店空間內增強體驗和互動,以吸引消費者到店。為此,宜家城市店設置了餐飲區、兒童玩樂區、全屋設計體驗中心、鮮花長廊、打卡拍照區等。

宜家上海靜安IKEA City專門開闢出鮮花區域

拍攝:36氪

消費者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宜家上海城市店為此設計了全年12個不同的主題,每個月都會更換店鋪一樓「當季熱銷區」的陳列主題。目前陳列的是「美好夏日,嶄新生活」,整體呈綠色調,十分清爽。

宜家上海靜安IKEA City夏日主題區

拍攝:36氪

與此同時,宜家也在想著法變著花樣,通過跨界更豐富的消費場景,吸引興趣多變的年輕消費者駐足。在玩花樣這件事上,宜家並沒有太在意效率這個問題。上海城市店開業之際,宜家中國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種策略和坪效無關,我們希望大家看到漂亮的設計和好玩的體驗區會進店逛逛,我們相信不同形態的門店會互相補足。」

2017年,宜家宣布將在上海虹橋落地首個購物中心,打造線下購物綜合體,該購物中心將於2021年完工;2019年,宜家在廣州天河店引入宜家咖啡館,售賣意式咖啡、甜品,還能買到宜家自營的咖啡用具;2020年年初,宜家在上海徐匯店引入烘焙工坊。

宜家廣州天河店,引入咖啡館場景

拍攝:宜家官方

門店形態也持續更新,2019年,宜家在臺北開出首個酒店業態的快閃店;2020年,宜家還在東京原宿開設全球首家便利店,售賣的品類與普通便利店無異,包括零食、數據線、收納包、筆記本、燈泡等,還設置了咖啡吧檯。

卸下笨重大倉庫

「小而美」更討喜

在「進城」的過程中,囿於成本的限制,宜家拿地也變得束手束腳,門店面積隨之縮水。

36氪梳理了宜家門店變遷歷程:

標準商場(IKEA Store):3萬至5萬平米,開在空曠的郊區,地價便宜,消費者需要開車幾小時才能到達;

小型商場(Smaller Format IKEA Store):5000至8000平米,開在城市次黃地段,地價稍貴,一般內含家居體驗中心,針對年輕消費者;

城市店(IKEA City):3000平米,僅在中國上海市中心開店,地價很貴;

市中心商店(IKEA Shop):2000平米,在全球多個頂尖城市市中心開店,地價很貴;

市中心的訂貨中心 (Pick Up & Order Point),簡稱PUP:2000平以內,均在中國,開在市區,如溫州萬象城店、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店,主打「線上下單,線下自提」;

宜家設計工作室(IKEA Planning Studio):500至1000平米,開在全球一線城市的市中心,提供一對一的家居設計諮詢服務;宜家便利店:100平米,僅開在日本東京,售賣雜貨;十元店:100至300平米,開在城市社區街邊,地價相對可控,整合所有低價商品,價格均控制在23元以下。

在倫敦的市中心新店更是小到誇張。

宜家倫敦IKEA Planning Studio

於2019年開設的倫敦市中心店,坐落在託特納姆法庭街,屬於鬧市的中心。由於地皮價格昂貴,這家新店的面積只有不到50平方米,無法設置任何體驗服務區,更沒地賣餐,這顯然違背了宜家此前「除了肉丸,改變一切」的方針。宜家將這種新型的店鋪稱為設計工作室,僅為消費者提供家居設計諮詢服務。

但家居始終是個十分著重試用和體驗的品類。因此,在開店這件事上,宜家沒法太「摳門」。小到極致的倫敦市中心店僅是個例,同樣是主打家居設計諮詢服務的業態,紐約店的面積在1000平左右。

即使是在中國這個電商滲透率頗高的市場,宜家在「變小」時也十分謹慎。先從8000平米的小型商場入手,再探索3000平米的市中心商店。

無論門店面積如何瘦身,宜家總是想讓你得空了來線下逛逛。今年年初在上海楊浦開設的首家新店,就是一家開在諸大學城附近、針對95後的家居體驗中心。門店內,宜家布置了多個家居主題的場景,希望培養學生群體對「家」的最初印象。

小型店形態各異,大小不一,但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剝離倉庫、鼓勵線上下單、強調體驗、輸出整套設計方案。

其中全屋設計服務,是宜家中國「未來+戰略」中的重要內容。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家居新物種開始搶佔宜家的市場,且老玩家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都開始發力新零售,在體驗上下功夫,目前取得不錯的成績。為了與其他家居品牌做出區分,宜家開始輸出整套的設計服務。

宜家上海靜安IKEA City店三樓設有「全屋設計中心」

拍攝:36氪

門店變得迷你,這恰好也為宜家的電商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更小的門店空間意味著難以承載過多的客流,能激勵用戶的線上下單的行為。

早在2018年,宜家官宣不僅將於2018年年內在中國全面上線電子商務服務,還將下血本自建物流體系,投入巨額資金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僅在在2018財年內,宜家在物流方面花費了28億歐元(約合221億元),其中大部分費用用於支持電商業務的14個新的物流配送中心。

尤其在中國,宜家電商被視為一項十分關鍵的新業務。此前宜家並沒有針對中國市場的電商團隊,但自2019年起,隨著上海數字創新中心的落成,宜家中國的數位化創新不斷加速。這體現在:加速微信和天貓等渠道的鋪設、組建一支200多人的數位化團隊、建設數據中心、在門店推行線上掃碼的數字系統。

宜家中國在電商上破費一番功夫,因其捕捉到了消費者的偏好,而這一洞察經歷了不短的時間。

2015年,宜家曾在溫州萬象城、北京五棵松體育館開設宜家訂貨中心,為中國內地的消費者提供自提服務,但很快發現他們對此並不感冒。這很大程度上與中國內地物流配送服務費用較低有關。為了適應中國內地消費者的習慣,2018年,宜家將這兩個訂貨中心都改為體驗中心,引入餐飲等服務。

宜家中國北京五棵松體育館體驗中心

拍攝:宜家官方

從成立的年齡來看,宜家已是「古稀老人」,但「離消費者心中的家更近」這一原則始終貫穿全程,催促其煥發青春活力。

點個「分享、點讚、在看」

為了留住顧客,宜家花了不少心思

相關焦點

  • 知料|近郊藍盒子到城市中心店,宜家只是變小了嗎?
    以新開出的上海靜安城市店為案例。為了適應3000平米的門店,宜家城市店精選3500個SKU,數量是大店的五分之一,主要覆蓋幾個核心品類,如廚具、兒童玩具、床上用品等。由於已剝離倉儲體系,庫存和陳列空間都很小,城市店奉行「多看少買」的原則,鼓勵線上下單。
  • 宜家,獨樹一幟的地產「玩家」
    logo,構成了宜家家居經典的門店形象,人們對其再熟悉不過,也形象地稱其為「藍盒子」。如今,大家熟悉的「藍盒子」正在衍生出全新形態,7月23日,宜家在中國市場首次開設出全新商場形態——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這意味著宜家開始走進城市核心商圈。
  • 宜家中國城市店開業滿月 當初火熱的場景如今還在嗎?
    到了10時,玻璃門將開之時,保安提醒等在門口的二三十個人:不要擁擠,每個人都能進。   宜家城市店佔據了南京西路華山路拐角處3000多平米的黃金地段,共分為三層,每層各有主題。   不過,絕佳的地理位置也有小小的遺憾,不知道是建築本身緣故,還是因為地處拐角,宜家城市店的入口在南京西路上,出口則設置在常德路上,出入口均略顯狹小,這種侷促感在二樓和三樓的電梯處也同樣無法忽略——也與宜家大店的寬敞設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外觀上,城市店告別了傳承多年的宜家「藍盒子」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大大的落地窗,宜家的logo和主色系在其間並不明顯。
  • 宜家中國首個城市店開業,新策略「搶佔」城市中央商務區?
    7月23日,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正式開門迎客。這也是宜家中國自2019年8月底發布「未來+」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後,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標誌性成果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與外圍區拿地建造大型賣場的模式不同,城市店將成為宜家中國布局城市中央商務區的抓手。
  • 疫情逼出「宜家天貓店」?227個城市不出門也能逛宜家了!
    為什麼我家城市買不了??」爸媽營覺得,既然已經上線了天貓旗艦店,宜家在全國範圍的線上銷售,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爸媽們可以好好期待下!天貓店暫時買不了,你家城市如果有線下店,這個周末就可以安排起來了。下面是各地宜家的復工時間表👇佛山、徐州、寧波、溫州、南通、長沙、大連、瀋陽商場復工友情提醒:疫情期間,宜家線下店的營業時間已經調整為10:00-18:00!另外,宜家顧客餐廳和兒童樂園暫不開放,所以如果你想吃宜家美食,還得再等等。家裡沒有線下店,也不在江浙滬皖的爸媽,不要急。宜家線上商城已經開放了全國227個城市範圍的配送服務。看看有你家沒?
  • 全國首家宜家城市店 上海靜安City即將迎來首個聖誕節
    全國首家宜家城市店在上海開業至今已經快4個月了,再過幾天即將要迎來它的首個聖誕節。1998年上海的第一家,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宜家商場在徐匯萬體館正式開業。當時,這樣自由選購、自行安裝家具的新奇購物體驗,對於國人來說還是非常新鮮的。那時去逛宜家可是一件非常時尚和有面子的事情。
  • 正牌宜家電商來了 河南9城市可配送!那宜家代購店該咋辦?
    河南商報記者 楊曉楠/文 張鬱/圖前幾天,宜家家居宣布網上商城試營業,鄭州、南陽等河南9個城市均在配送範圍之內。如此,宜家與鄭州不再有距離。那麼,已有11年歷史的鄭州宜家代購店將何去何從?其實,從「代購」到「自創」,宜家代購店已經自創了鄭州本土家居品牌「代字行」,主打品質消費。
  • 逛宜家 | 宜家家居(上海靜安城市店)
    「最偉大的品牌之一」—— 來自我的一個朋友我曾用宜家的名義來表達我關於家居配飾領域的想法,「隨著我們收入提升,居住條件改善,我們不再滿足於宜家類的產品,但我們還夠不上高端奢侈品、私人訂製類消費時。」 —— 這裡,我所指的是選品定位。我提出這個說法的時候,有印象的逛過宜家的次數只有2次。
  • 落「滬」靜安,宜家在中國有了首家城市店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曉濤報導 7月23日,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將正式開門迎客。這意味著自2019年8月底發布「未來+」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後,宜家中國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標誌性成果落地。
  • 宜家中國首家城市店後天開業:它特別在哪兒,我們提前探訪
    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將於7月23日正式開門迎客。這也是宜家中國自2019年8月底發布「未來+」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後,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標誌性成果落地。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將於7月23日正式開門迎客。
  • 把門店開進市中心,宜家想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7月份,宜家把全球首家「城市中心店」開在了上海市靜安區CBD核心商圈。疫情期間,服裝品牌old navy關閉了靜安區擁有三層空間的旗艦店,宜家於是盤下了空出來的店面。首次開在市中心地段開店的宜家,為用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你可以在工作日的閒暇時間像逛其他商場那樣逛宜家,再順便買一杯宜家餐吧的咖啡。
  • 250多款商品要降價,在五大城市繼續開新店,宜家在中國將有這些動作
    降低250多款商品的售價,計劃上市2000多個新品,在中國的五大城市開出新店,其中就包括今年剛剛開出楊浦店、靜安店的上海……2021財年,宜家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動作依舊不斷。
  • 77 年了,宜家終於開始賣衣服了!
    拋開大熱聯名不談,日常生活中,擁有「宜家元素」的單品似乎滿大街都是。矚目的「IKEA」 藍黃色 logo,被印上手機殼、衣服、包包、帽子…….看多了吧,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官方出品,哪些是山寨盜用。在時尚界,誰都想蹭宜家的「帶貨體質」宜家之所以會正式推出服飾,大概是終於後知後覺:自家的帶貨體質不該被浪費,畢竟「蹭流量」的太多了!宜家的鎮店編織袋 FRAKTA,便宜、夠大又耐操,去逛宜家的基本人手一個。
  • 宜家中國32家門店暫時閉店
    截至目前,宜家在中國大陸24個城市,共開設30家線下商場、2家體驗店。據宜家2019財年(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財報,28家宜家商場共接待了1.08億人次的訪客,同比增長9.8%;銷售額共計157.7億元,同比增長8%。
  • 宜家30家門店暫時閉店
    截至目前,宜家在中國大陸22個城市,共開設28家線下商場、2家體驗店。據宜家2019財年(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財報,28家宜家商場共接待了1.08億人次的訪客,同比增長9.8%;銷售額共計157.7億元,同比增長8%。
  • 宜家開了天貓店,這些我們心儀已久的 「有娃家庭收納好物」,終於...
    周末好,今天和大家再來看看一些宜家好物。 為什麼想起做這個主題呢?兩個原因: 1、最近,花友們在社區又推薦了不少宜家收納好物; 2、千呼萬喚,宜家終於開天貓店了;終於不用去實體店就能買到它家的大大小小零零碎碎了!
  • 華東商業7月大事件:寧波萬象匯開業 宜家city首店亮相
    city店開業   關鍵詞:宜家 宜家city 宜家上海   7月23日,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正式開門迎客。據介紹,不同於一般開在郊區的宜家商場,宜家靜安店選址在上海靜安寺商圈。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門店SKU約為3500件,其中1200件左右是可直接帶走的商品,將打造集購物、休閒、社交為一體的家居零售新體驗。在未來,宜家中國會繼續通過升級現有商場、嘗試小型市中心門店和小型商場等新的商場模式來擴張。
  • 賣家具的宜家,開起了「便利店」!
    01從賣家具到開便利店宜家品牌「玩出界」從1998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線下實體店,到在大陸22個城市共開設28家線下商場、2家體驗店,遍布北上廣深、成都南京廣州天津等重要城市。引入便利店,這是日本宜家選址向市中心進軍的重要一站。長期以來,宜家的店鋪選址多為市郊,但最近這家「便利店」直接開到了日本東京市中心,雖然此前,宜家曾在巴黎市中心開設便利店,但這是宜家品牌首次在東京這座城市中心的布局。
  • 宜家創始人去世了,中國顧客是他唯一允許到店內睡午覺的
    1953年,宜家的第四位員工Gillis Lundgren在搬家時,想到可以把桌子拆掉、裝進車裡、再到新家重新組裝,就把這個想法分享給了公司裡的同事。這一想法立刻讓坎普拉德意識到,宜家不應該「再運輸空氣」,而是應該利用「平板包裝」的技術,充分利用運輸空間,減少運輸成本,從而實現更低的價格。
  • 福建第一家宜家家居商場開業倒計時!位於晉安福興經濟開發區
    7月5日,據福州本土知名微博主@福州城市建設發布兩則微博透露,備受關注的福州宜家綜合體又有新的進展。圖片來源:福州城市建設從上述兩則微博可以看到,福州宜家項目已經開啟了新員工招聘及培訓工作。海西房產網通過查詢福州土地拍賣紀錄獲悉,2017年12月20日,宜家中國投資公司以3.764億成功競得福州宗地2017-43號地塊,標誌著宣家正式進入福州。緊接著,2018年10月12日,福建省第一家宜家家居商場正式開工建設。福州宜家項目是福建省首個、也是全國首個開業的宜家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