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奶油紅富士這個叫法是錯誤的,正確的叫法是奶油富士,因為這是一種表皮泛著金黃色的蘋果。那麼這種蘋果是不是轉基因的?它又是如何生長出來的?以及轉基因食品是怎樣生產的?它真的危害健康嗎?我們分別探討。
奶油富士是如何產生的?
奶油富士和紅富士當然有關係,紅富士原本是日本農林水產省對國光和元帥兩種蘋果品種進行雜交後,選育出的品種,於80年代引入我國。因為該品種個頭大,糖分多,果實緊密,口感清脆,所以逐漸地受到人們的歡迎,這就是紅富士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紅富士是雜交產生的,類似袁隆平採用雜交法培育的水稻,而這跟轉基因根本毫無關係。
通常紅富士在十月初開始成熟,此時要進行摘袋處理,為了避免病蟲害、農藥,生長中的紅富士蘋果都會用兩層袋子套起來,而經過摘袋處理的蘋果,此時表皮顏色泛白。
摘袋後,經過陽光照射,蘋果果皮會慢慢變紅,這就成了我們熟悉的紅富士。那奶油富士說白了,就是表皮呈現奶油色的富士蘋果,這是怎樣做到的呢?
原理很簡單,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採摘果樹上的水果,果子會一直熟透。一般十月份內蘋果就採收完畢了,而為了產生奶油富士,種植人員在十月初也不摘袋,而是讓蘋果一直生長到十一月份,此時摘袋後,在接受陽光照射,蘋果皮也不會變紅了,而是微微泛著金黃色,並且比普通富士蘋果多積累了一個月的糖分,因此更加甜。
轉基因食品是怎樣製造出來的?
經過對奶油富士的介紹後,我們得知這只是紅富士經過特殊的種植方法得到的,類似韭黃的種植,並不是轉基因。那麼轉基因食品是如何製作呢?
基因工程、轉基因和基因操縱是一個概念。Genetic engineering, GMO and
一切生命都是基因的表達產物,所以只要適當地修改基因,就能控制動物和植物的性狀。轉基因食品就是採取這一手段培育的植物產生的食品。比如常見的轉基因大豆油,就是通過轉基因大豆壓榨而成的。為何要改變其基因呢?
通過改變基因,我們可以為植物增加有利的特點,比如提高單株的產量,讓果實變得更大更飽滿,提高抵禦病蟲害的能力等。這也間接降低了農業的成本,因為相同的面積產量增加了,而且因為作物抗蟲能力的增加,可以減少打農藥的次數了,同時食物中殘留的農藥也減少了。
所以轉基因對農業有促進作用,現在我國已經批准種植轉基因的棉花和番木瓜,而轉基因水稻雖然沒有批准種植,但是卻已經頒發了安全證書,說明國家是比較肯定轉基因作物的。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轉基因相關的產品其實早已審圖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上世紀90年代,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棉花,就早已投入種植和使用中,還有味精也是轉基因微生物的發酵產物。
但大眾最關心的是食品安全,尤其是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轉基因食品被生產出來,肯定要經過相關安全部分的檢驗,所以單從構成食品的化學成分而言,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會低於一般食品。
但過去一直有轉基因致癌,或者轉基因可能存在潛在危害的說法,這些說法是否屬實呢?
轉基因致癌是一篇法國科學家發表的論文中提到的,後來被證偽了。但大眾的印象已經完全改變,一般人只記得轉基因可能致癌,卻不知道這後來其實被證明是錯誤的觀點。
那麼科學家能否確切證明轉基因就沒有危害性呢?
其實這無法證明,舉個相同的例子,你能證明天天看電視不會導致癌症嗎?中藥的所有成分都有利於治病嗎?這都很難證明,但我們依然每天看電視,有時候看中醫調理身體。但選擇是否使用含轉基因成分的食物,這其實是一種個人的選擇,比如你可以選擇不看電視,不玩手機。而且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物往往都在包裝上註明了這一點,所以選擇權其實在我們手中。
目前並沒有發現轉基因對人體有危害性。
所以並不能因為這一點不確定,而斷送了利用轉基因農業改善世界的可能性。因為當今世界還存在著糧食不足,種植破壞環境等重要問題,而轉基因作為一個可能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放棄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