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小說與電影的反差:時代賦予的命運與自己掌控的命運

2021-01-07 騰訊網

《阿甘正傳》小說在改編為電影之前只賣了3萬冊,被電影帶火了以後成了暢銷書,但卻被電影擋住了諷刺的尖刺,塗上溫情的黃油。

小說作者溫斯頓·格魯姆是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確切地說他應該是戰爭歷史學家,參加過越戰,他的小說是能夠讓讀者「看到」的敘事方式,所以好萊塢很喜歡。溫斯頓·格魯姆敘事能力引人入勝,善於把戰爭歷史編輯成為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片。

溫斯頓·格魯姆出生在華盛頓特區,家裡有位出色的律師父親,生活並不像《阿甘正傳》小說裡「白痴」阿甘一樣曲折,破碎,荒謬。

溫斯頓·格魯姆大學畢業後參加了越戰,回國後從事編輯工作,在他32歲的時候辭職開始專職寫作,創作《阿甘正傳》後的兩年《阿甘後傳》也出來了,兩部小說都是屬於黑色幽默系別,具有極強的諷刺,而後溫斯頓·格魯姆並沒有跟隨著電影火了以後暢銷書再創作,而是從事自己喜歡的戰爭歷史研究,偶爾喜歡客串下編劇與演員。2020年9月18日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

溫斯頓·格魯姆所經歷的美國社會是從孤立主義(不參與外界紛爭)到保守主義(為國家爭取榮譽)。對於經歷過戰爭的作者來講,他認為很多人對現實社會中和平思想更加模糊了,戰爭過後要清楚的東西很多,包括了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如何更好的照顧自己家人?怎麼為善良發聲,正是這些才引導作者創作了《阿甘正傳》。

我挺喜歡小說《阿甘正傳》封面是羽毛的。純潔、正義、輕盈的天使之羽背後卻承載著命運之變,隨風而飄那就是命運了。

小說裡阿甘問過自己:「我做過許多事,但是大都沒做好。還有,我總是在事情開始好轉的時候,惹上麻煩。這些,我想,就是你們所說的,當白痴要付出的代價。」

那麼這個代價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命運呢?它與電影《阿甘正傳》相比有沒有呼應呢?

今天我想談一下《阿甘正傳》的小說人物所表達的命運,因為命運扮演著奇蹟的創造者,但又現實中往往受到時代的約束。對比電影中的「阿甘」小說的人物命運比較尷尬,但很真實。

電影《阿甘正傳》充滿命運的偶然

大多數人是先看了電影,所以從電影說起,電影中我們受到的引導是:人性主導命運,自己可以把握命運,過著一個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命運成為電影安排好的目標,而後發展的事件只是在安排好的命運之下的偶然驚奇。

電影裡阿甘雖然突出自己的命運,但也是被大時代下保守主義約束與保護的,阿甘在電影裡充滿著機遇,堅持奮鬥衝破任何屏障走向成功。阿甘代表著傳統思想,無論經歷著什麼都可以自主地創造優化自身價值。

他與另外一「自由者」、「機會主義者」、「小人」嚴格的對立著,電影開始就從上帝視角觀察每一個人的行為舉止,首先給我們傳達了受害者的信號,阿甘成為了受到重點對待的一個「白痴」。此時,很多人內心會想到自己小時候因為長相、學習、貧窮等而被欺負,受到了屈辱。人們想像越是無助越是能迸發出「善意」,要揚善懲惡。

而當一個「白痴」面對了一群非主流的「自由者」,我們的情緒則高漲起來,不希望阿甘被帶壞了,認為這是不平衡的競爭環境。

在電影的背後保守主義浪潮的引導下,阿甘是正直、憨厚、純潔,幾乎接近完美的人,所以壞運氣在他身上並沒有產生。而「自由派」的壞事情卻一個接一個的敘述著,我們看花了眼,但只要最終主人公是好的就行,所以到頭來對時代的反思自然被消滅了,自由派只不過成為了一個消極意義的配角。

小說充滿偶然的命運

小說裡阿甘從第一視角開啟,雖然智商不高,但起碼不笨,只不過被標籤化了「白痴」。這裡的不笨源於阿甘的活力,他有很多的興趣,參加各種活動,在各方面取得了榮譽終於被改稱為「天才白痴」。

阿甘在小說裡的經歷與電影反差很大,也可以說更接近於一個普通人的成長環境,他因為自己的天才能力被重用後,欲望也不斷膨脹,他也會用髒話表達不滿,後來他這樣罵狗屎的戰爭。

阿甘因為吸 毒被送進了監獄。珍妮卻因阿甘與其他女孩親熱被傷害,此後故事更是圍繞著諷刺的事件展開,在每個大事件敘事的過程中,小小細節描述都會表達一種戲劇性的無奈,留下了很多味道給讀者,可以直接品嘗的是酸苦辣,就少有甜。

在小說中阿甘曾經被這樣描述:「你眼睛裡不時會出現一種東西,一個小小的火花,多半是在你微笑的時候出現,我想這是人類思考、創造、存在的能力之源頭。」這句話雖然只是感悟,卻是可以喚醒很多人內心的思考。文字總是在較為平靜的環境中引起我們的注意,小說裡充滿著平靜之處的反思。

這些偶然的感悟成為了對時代命運的反思,也引導著偶然的事件發生,但是偶然的幾次成功是主導不了命運,而失敗可以直接讓你順從命運。所以回頭阿甘還是要面對殘酷、瑣碎、真實。

小說的回味與電影不同,不僅是主人公視角裸露的信息太多,還有很多面對摯愛逃脫不了的心理活動。

溫斯頓·格魯姆所經歷的戰爭比阿甘的奮鬥要殘酷的多,為什麼要回頭來寫一個小人物呢?

這就和每個人眼睛裡那個偶然出現的火花有關,溫斯頓·格魯姆生活應該很不錯,去了越戰後也受到戰爭後遺症的影響,他發現了一些人意識到社會出了問題,而這些觀點似乎越來越普遍了,只有寫了小人物,才能更讓在家裡看書的讀者感受到害怕,從而能夠反思。

事實上小說等待著電影上映後才成為暢銷書,命運開了個玩笑,偶然的反思被電影吸收了。

但是根據作者所論述的「自然法則」會把這個玩笑分配給經歷過命運的人。如今的美國就是經歷著之前的反思,溫斯頓·格魯姆卻再也不能看到人們如何度過這次偶然事件了。

如何選擇視角

無論是看電影或者小說,我們都在試圖選擇一個視角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結合目前短視頻風口來講。

大家如何看待風口這個詞呢?除了流量、利益,風口還會帶來什麼?是法則嗎?

因為當下短視頻與圖文正在經歷著被選擇。時代在說:「短視頻是風口」。所以很多人去製作短視頻,接著唱衰圖文創作。

而只有經歷著文字創作與視頻創作的人才真正懂得,自己親身經歷是向前走,而不是只是面對選擇,視角在我們經歷的命運中,而不是設計好的目標裡。

阿甘白痴?誰不是「白痴」呢?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反差,造成了觀眾的認知錯誤
    阿甘的電影和書都是很典型的右派宣言,電影是溫和右,書是極端右。傳統觀點,包括影評人,都喜歡把阿甘視為勵志代表,高中時看了長篇累牘的議論文撰寫方法,很多都把阿甘作為案例,什麼智商只有75的孩子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有這般理解的人,顯然並不知道先天的智力殘缺到底意味著什麼,當然這不重要。
  • 電影 I 阿甘正傳:美國歷史的血與淚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阿甘正傳》,《阿甘正傳》(英語:Forrest Gump)是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於1986年出版的小說,1994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羅伯特·澤米基斯導演,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蓋瑞·辛尼茲、麥卡提·威廉森和莎莉·菲爾德主演。
  • 《阿甘正傳》之所以成為經典:傻小子的命運與大時代的無縫焊接
    成功的影視作品都離不開親情、友情、愛情這三條主線,《阿甘正傳》卻將這三條主線一併進行,因而成為經典電影。當然,這還不是這部影片成為經典的關鍵。關鍵是個人命運與時代命運的無疑焊接,從而擊敗《肖申克的救贖》,獲得第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攬下最佳導演、最佳男主等多項大獎。
  • 【電影記】阿甘正傳——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本期,咱們接著聊聊1994年,這個電影奇蹟年中的另一部佳作,它是少有的被學院派與觀眾都一致打五星的電影——《阿甘正傳》。
  • 五十部經典電影之一,《阿甘正傳》小說版
    本期給大家分享的經典電影叫《阿甘正傳》阿,美國"反智電影"的代表作 充滿著好萊塢電影回歸的保守主義精神 展現歷史與個人的約定,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美國政治社會史的史詩片 1994年出品 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 主演:湯姆·漢克斯 加裡·西尼斯 薩莉·菲爾德 ·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佳導演等六項大獎 ·第十六屆電影金雞獎最佳譯製片獎
  • 《阿甘正傳》的作者去世了,死因尚未證實網友感慨一個時代結束了
    《阿甘正傳》的作者去世了,死因尚未證實,網友感慨一個時代結束了說起電影《阿甘正傳》相信很多的網友都應該看過,就像電影中的一句經典的臺詞一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而創造阿甘這個故事的人,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根據媒體報導《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
  • 《阿甘正傳》「上帝看電影」年中的最佳影片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 。
  • 書與影:《阿甘正傳》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以為這是在對電影《阿甘正傳》那句知名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的解構和化用?然而這句話卻是原著小說的開頭。原先我總以為改編總是要沿著原著的脈絡,所以往往也總是有和原著相同的氣質,但是在我最近讀了這部小說之後卻驚訝的發現小說和電影間的反差卻相當之大。
  • 阿甘正傳——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它是少有的被學院派與觀眾都一致打五星的電影——《阿甘正傳》。,包括政治、流行、文化、音樂等一網打盡,阿甘正傳可以算是一部有人物串場的光榮與夢想。,一身正裝卻穿著一雙破爛不堪沾滿泥土的鞋,他坐著講述自己的故事,卻不知道身邊坐著的人已經換了多少個,有的人以為阿甘精神有問題,也有的人甚至不屑於理他,而他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 阿甘正傳:人生必看的好電影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很好看的老電影《阿甘正傳》不少人看了《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以後,都說這是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像阿甘這種弱智兒,最後也能夠獲得成功。其實從這部電影裡也不難理解出導演對人生的一種思考。
  • 《阿甘正傳》:把原著的辛辣諷刺改編成了勵志傳奇!
    1994 年, 電影 《阿甘正傳 》 首登大銀幕,斬獲次年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等著名電影獎項的多個大獎,被 《時代》周刊讚譽為「20 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阿甘正傳》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作品,但不同於原著中對現實的辛辣諷刺,電影以一種頗為溫情的視角將故事娓娓道來,講述了智商只有75 的智障者阿甘誤打誤撞地在多個領域屢獲成功的傳奇勵志故事。
  • 永不停歇——試析電影《阿甘正傳》
    影片《阿甘正傳》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移步換景,詳細敘述了阿甘如何在奔跑中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的勵志故事。片中阿甘是一位普通人,出生在美國一個平凡的家庭。他擁有平凡的身軀,平凡的面孔,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那麼,阿甘是如何生於平凡卻又不甘平凡呢?「洗盡鉛華獨匠心,梅花香自苦寒來」,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正是阿甘永不停歇的阿甘精神。
  • 《阿甘正傳》教我們的3大啟示:人生的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這句經典臺詞出自《阿甘正傳》,這部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在1995年的奧斯卡上力壓《刺激1995》、《黑色追緝令》等片奪下6項大獎的電影,如今已經是影史上最著名的經典電影之一。主角阿甘雖然不聰明,卻靠著善良憨厚的性格和一股腦衝到底的毅力,最終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美滿人生。
  • 電影《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逝!重溫不可錯過的成長經典
    根據《阿甘正傳》改編的同名電影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在1995年奧斯卡頒獎禮上斬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6項大獎。儘管電影的改編力度很大,但影片的知名度還是幫助原著小說賣出了170萬冊。
  • 致敬經典《阿甘正傳》Ⅰ:同原著作者一起,回顧阿甘的傳奇一生
    電影《阿甘正傳》絕對可以稱得上電影史上的傳奇經典,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影片中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不向命運低頭,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了無數的奮鬥中年輕人。影片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 《阿甘正傳》:它曾打敗《低俗小說》,教會了我們這三個道理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電影《阿甘正傳》。這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在那一年參加奧斯卡評選時,一舉打敗了《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低俗小說》等三大神作,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主角獎,以及13項提名和6項大獎。
  • 重溫奧斯卡獲獎影片《阿甘正傳》,解讀專注與堅持的故事
    這部電影製作精良,通過主人公阿甘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阿甘正傳》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 《阿甘正傳》:影史上最成功的「愚人」
    今天我們一起品讀《阿甘正傳》。此部影片作為一部反智電影,在1995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在各個網站擁有極高評分,在電影屆有著一定的地位。什麼是反智電影?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的反智情緒高漲,好萊塢就勢推出了一系列貶低現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歸原始的影片,美國媒體稱之為「反智電影」。此系列電影除《阿甘正傳》以外,還有《雨天》、《第七天》《我是山姆》等。
  • 《阿甘正傳》值得一看再看!是阿甘的單純,讓複雜變得簡單
    這幾天,再次把《阿甘正傳》(電影&小說)看了一遍。配著清脆的鋼琴聲,一根白底帶有褐色V形條紋的羽毛從天空緩緩降落,最後,飄飄蕩蕩地落在阿甘的腳邊,揭開了電影《阿甘正傳》的序幕。這是演員湯姆漢克斯遠近馳名的作品之一,自1994年上映至今儘管已過了近18個年頭,但阿甘所宣揚的理念——單純、不求回報的付出、分享、堅守承諾、無畏世俗眼光,這些精神所蘊含的價值並不因時代的演進而有所減損,反而顯得更加難得!他所擁有的美德,或許是他75的智商,讓他不懂得計較,但我更相信這是源自於他善良的本性,大智若愚的人生態度引領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
  • 從電影《阿甘正傳》看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
    【看電影聊歷史:阿甘正傳】#世界史 #美國史 #現代史說到《阿甘正傳》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這部1994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已經成為世人眼中的文化經典。有些人會質疑阿甘的成功太幸運、缺少自己的主見和想法;畢竟連阿甘自己都覺得有些事太過不可思議 (例如丹中尉去投資蘋果公司股票)。不過阿甘並沒有因為一夕致富,改變自己一直認真善良的生活態度。電影一開始,阿甘就說「人生像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個會拿到什麼」人改變不了無常的命運,只能決定自己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人生。即使像丹中尉那樣遇到巨大的挫折,也還是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