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中學 李胤宣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只有一直往前方奔跑,永不停歇,道路才會不斷向前延伸。於是,給浮囂以寧靜,給燥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安。唯其這樣,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
影片《阿甘正傳》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移步換景,詳細敘述了阿甘如何在奔跑中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的勵志故事。片中阿甘是一位普通人,出生在美國一個平凡的家庭。他擁有平凡的身軀,平凡的面孔,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那麼,阿甘是如何生於平凡卻又不甘平凡呢?
「洗盡鉛華獨匠心,梅花香自苦寒來」,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正是阿甘永不停歇的阿甘精神。全片以阿甘與貓王的相遇為始,就此揭開了阿甘永不停歇的奔跑。本片以光影為形,聲音為骨,輔以相應的意象描述,將奔跑與阿甘交融一體,宛若天成。阿甘作為一位平凡的美國公民,可以說是不聰明,甚至於有些遲鈍,於是他只能夠咬定一個目標,死死抓住,然後永不停歇。當阿甘在部隊服役之時,阿甘被長官所表揚,這是阿甘第一次被表揚於智力方面的長處。正如影片中所提到的,部隊正是最適合阿甘的地方,因為他只要回答「是,長官!」就夠了。
「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電影《阿甘正傳》的音樂與同期聲,也是頗令影片增色的一點。影片開始之時,阿甘伴隨著吉他聲一起起舞的歡快,並踩出了與貓王相似的步伐節奏。又抑或是在影片中部,阿甘伴隨著音樂一路奔跑,跑出了橄欖球冠軍,跑進了大學,跑獲了博士學位。這裡充滿著歡欣與榮光的交響樂,更加表現出了阿甘永不停歇的奔跑之意義所在。阿甘所追求的,不是奔跑所帶來的成果,而是奔跑本身,是代表著一種永不停歇的人生態度與生活追求。於是,奔跑的阿甘,一路狂奔,永不停歇。
而全片最令人所驚異的是,對於《阿甘正傳》的中部,阿甘在越戰之時伴隨著炮火的紛飛與硝煙的瀰漫於陣地中奔跑,配樂卻不是沉重得令人喘不過氣來,而是相對歡快的曲調。這曲調雖與炮火紛飛的戰場並不著調,但是也無嚴重的違和感。因為全片的情感基調是樂觀向上的。只因為設計了戰場的沉重與配樂的歡快間反差,反而給了觀眾一種新奇之感。這種畫面與配樂風格對比蒙太奇的情況,雖在意料之外,但也於情理之中。這裡的視聽衝擊更加賦予了觀眾新鮮感,更拔高了影片的藝術水平。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電影《阿甘正傳》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極為成功的。阿甘作為貫穿全片的人物形象,他與奔跑緊密聯繫在了一起,渾然一體,宛若天成。阿甘是一位平凡的美國公民,他擁有著一副平凡甚至是虛弱的身板,但他以奔跑的方式,拋卻了自身的平凡,褪去了一身塵埃,最後超越了自我。阿甘在片中有過多次奔跑,正如他在影片中所說的「我無論去哪兒都是用跑的」。至此以後,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般蹀躞,以此為歸。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阿甘再次奔跑。這次可不一樣,他遵循了自己內心的本能,永不停歇,從加利福利亞一直奔跑,他翻山越嶺,跨過人山人海,終於明白了自己奔跑的意義——那便是不斷地超越自我。於是,阿甘回來了,他回來在一個十分強健的人格高度上。
電影《阿甘正傳》的敘事技巧與手法,也是獨具特色的。全片是以回憶錄的形式,而阿甘作為一個敘述者來開展影片的。阿甘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身邊的行人來了又去,他的聆聽者也換了一批又一批,而阿甘仍坐於其上,不為所動,因為他不是說給行人聽的,而是說給自己,說給那個奔跑著的、永不停歇的阿甘。
也行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奔跑」的意義,但是我們已經為奔跑付出了太多代價;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已經為夢想流下了太多淚水。我們能做的,便是一直奔跑,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