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是一部上世紀的經典電影,我想電影中的阿甘應該是大多數女孩子的白馬王子吧!原因是他的愛是純潔的,純潔到他只知道自己愛誰,而且無論愛的人變成什麼樣,他依舊可以奮不顧身的去愛。
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在於一個智商只有75的人,是如何逆襲取得大多數人都不能取得的成功的。電影中看似荒誕的劇情卻折射出無數的人生哲理。首先,阿甘能取得成功並非是偶然,而在於他擁有著常人無法擁有的專注,比如說少年時的他只知道自己跑得很快,所以他就不停的奔跑,也正因為如此,他跑進了學校橄欖球隊,跑進了國家的橄欖球隊,跑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巔峰。當兵時的他只知道服從命令,打桌球時他只知道盯著球看,他心無旁騖。或許正是這樣的專注力使他能夠參加中美友誼的桌球交流賽,登上他人生的第二個巔峰。此後他種種的成功,我想與專注力也是分不開的。阿甘的生活在他看來是那樣的簡單而又平凡,但他卻因為專注而超越,因為超越而不斷成功。這部影片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珍妮放下所有,決定好好的生活之後的某一個清晨。她獨自離開,然後失落的阿甘,開始了他長達三年的奔跑。他從小鎮跑到州,從州跑到全國,一刻也不曾停歇。奔跑路上,有許多的人問他為什麼奔跑,並為此做出了無數的猜想。阿甘覺得很奇怪,周圍的人為什麼這樣問他?因為在他看來,奔跑不需要理由,他只是因為想奔跑,因為這是珍妮對他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跑。而且奔跑這個片段不僅很好的展示阿甘無與倫比的專注力,同時也寓意著阿甘的一生,是不停的奔跑的一生,不斷的超越的一生,他代表了阿甘一往無前的勇氣,雖然他的智商只有75。上帝為他關了一扇窗,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扇門,讓他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專注力。因為專注,所以他超越;因為專注,所以他純潔。他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生活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萬事先行動總好過空想。
影中的除了阿甘之外,丹中尉和珍妮的角色塑造也具有很鮮明的特色。丹上尉,一個驕傲的男人,一個視軍人榮譽感至上的男人。他認為他就該死在戰場上,像一個軍人一樣,從不後退。可他沒有想到,他被阿甘救了下來,但活著的他卻永遠的失去了雙腿。自此之後的他,是頹廢的,墮落的,沒有尊嚴的苟活在這人世間,他失去了一個軍人所擁有的驕傲。從他隊阿甘的這段對話中也可以看出來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這是和阿甘退伍後相遇的時候,他問阿甘,他是否會下地獄?。阿甘回答道,反正我想上天堂,阿甘還告訴他,他要去開一個捕蝦船,完成布巴的心願。當丹上尉,聽到這個話之後,他告訴阿甘,如果阿甘開了捕蝦船。他就去給阿甘當導航員。雖然丹上尉,過著頹廢的生活,但他沒有失去一個軍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準則------信守諾言。所以當阿甘成功的開了一個捕蝦船之後,他信守諾言,去做了阿甘的導航員。有一天,當他們捕完蝦之後,,丹上尉對阿甘說,我好像從來沒有對你說過,謝謝你救了我的命,話剛說完,他便縱身跳入大海,向著夕陽落下的方向遊去。阿甘看著此時的丹上尉,他知道丹上尉已經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其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丹上尉的一生其實是我們絕大部分人的一生。我們在經歷社會的一次又一次摧殘,經歷著一次一次的失敗之後,我們丟失了年少時的夢,丟失了曾經的自己,向社會妥協,過著毫無尊嚴而又頹廢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終點。丹上尉其實很幸運,他遇見了阿甘,遇見了這個改變自己一生的人。可生活中的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遇見屬於自己的阿甘。還有影片中珍妮的一生,代表著年少時迷茫的我們,追尋著不知所以然的夢與自由,不論對錯,不計代價。然而當有一天,我們幡然醒悟的時候,才發現,時光已經遠走,留給我們的只是落日。看著遲暮的西山,我們餘生只剩下孤獨與悔恨。影片中的珍妮無疑也是幸運的。她一生,有阿甘愛她,守護她,當她無家可歸的時候,她知道,在那彼岸,始終有一個人在等她回家,當她幡然醒悟的那一天,阿甘,還守在她身邊,陪她走完餘生的路,給她的一生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這部影片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是阿甘的媽媽臨終的時候告訴阿甘的一句話,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這句話也是該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之一,主要是為了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永不放棄,永不言敗,一往無前的向著前方奔跑,人生就永遠還有希望。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太在乎別人說的話,因為你的生活與他人的評價無關。不要活在他人的流言蜚語當中,只有我們自己相信自己,我們才會成功。因為明天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就像巧克力一樣,下一個什麼味道,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