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人物譜之司馬光: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2020-12-24 出欄

《清平樂》司馬光有幾場戲,主要刻畫的是一個古板固執不解風情的形象。

名人嘛,大家看到的都是放光的那一面,其實另一面跟大家差不多。司馬先生是比較嚴肅一點點,不過老先生寫起情詩情詞來一點也不含糊,那小情調兒玩的,柳永都趕不上。

有例為證,來看一首司馬光的《西江月》: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司馬光砸缸」作為中國的一個機智故事流傳很廣,不過在世人的眼裡,成年後的司馬光卻是一位道學先生的典範。這首《西江月》寫的柔情無限,因此也讓許多人不理解,搞不懂司馬先生為什麼要寫這種卿卿我我的小曲兒。

其實只要是人都會有七情六慾,出家人尚難真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司馬光有他的感情思維,何足稱奇?

《詩經·鄭風·風雨》:

關於「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這一句,一向有著一悲一喜兩種完全相反的解釋。一種是「既已相見,怎會不樂」,一種是「既已相見,怎麼我還不快樂」?

當自己朝思暮想情有獨鐘的,卻被別人收入囊中,或者當愛已成往事,「既見君子」,有何可喜?此時的心緒,大概就像「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信手翻翻詩卷,很多描寫感情的詩詞多多少少都脫不了這種影子,李之儀的《謝池春》,「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龔自珍的《浪淘沙》,「獨自悽涼還自遣,自製離愁」;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黃景仁的《綺懷》,「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然而,縱有生花妙筆,也寫不完世間相思之苦;任你劍氣如虹,既斬不斷情絲,也削不去孤獨。

相關焦點

  •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她的髮髻是隨便挽起來的,臉上的脂粉是淡淡的、薄薄的一層,在那些濃妝豔抹的姑娘中顯得與眾不同,有種「清水出芙蓉」的別樣美感。不僅如此,她的舞姿身段也高雅脫俗——「青煙翠霧罩輕盈」,那種自內散發的氣質、神韻,就如三春裡的遊絲、飛絮,和柔纖麗,飄忽迷離。
  • 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不以詞作著名。然而,北宋詞風甚盛之時,一些名臣如韓縝、韓琦、範仲淹都能事業之餘寫出很好的詞,司馬光也不例外。他的詞作不多,遺留下來的只有三首,多系風情之作。其詞不加虛飾,直抒胸臆,繼承了「國風好色」、「《小雅》怨悱」的優良傳統。此詞中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即是寫情的佳句。這說明,司馬光並非假道學,而能表達真率的感情。
  • 每天一首古詩詞|司馬光: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宋·司馬光《西江月》這是一首豔情詞。詞的上闕寫宴會上遇見的舞姬美豔的姿容。此番一見不如不見,多情不如無情。笙歌散後,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掛,四處無聲。「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見了後徒惹相思,不如當時不見;人還是無情的好,無情了就不會為情而痛苦了。詞人以此襯託出這女子的美麗,惹人情思。
  • 司馬光的愛情詞那也是寫得很感人,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宋朝時期的文人其實是很有才華,也比較有社會責任感,司馬光除了編撰了這部歷史巨著之外,還寫過很多的詞作,畢竟宋朝的文人都喜歡填詞,偶爾在休閒之時,都會寫上一兩首詞,這種原本是消遣之作,隨著大量文人的參與,最終形成了一種文學奇觀,把宋詞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從而可以媲美唐詩。
  • 先發制人》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出自宋代司馬光的一首西江月。訴說著兩個人的小埋怨,相見就會相愛,有情就會受傷。日影《君主!先發制人》就刻畫了這樣的一種場景。濱邊美波飾演的佐丸阿由葉,是剛升入高中的女生,感覺自己姿色平平,智力一般,因此希望在高中時代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不辜負自己的青春。因此四處主動出擊,然而屢戰屢敗,但依然越挫越勇!她的這種行為,在這裡我們形象地稱之為「花痴」。
  •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下闋的頭兩句陡然轉到對這個姑娘的情上來:「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上句謂見後反惹相思,不如當時不見;下句謂人還是無情的好,無情即不會為情而痛苦。以理語反襯出這位姑娘色藝之可愛,惹人情思。最後兩句寫席散酒醒之後的追思與悵惘。  這首小令只幅之內把驚豔、鍾情到追念的全過程都反映出來,而又能含蓄不盡,給人們留下想像的餘地,寫法別致。
  •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13、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14、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15、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 16、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17、月色穿簾風入竹,倚屏雙黛愁時。 18、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 19、駸駸嬌眼開仍,悄無人至還凝佇。
  •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寒山潛龍》有感
    她們兩一個鄉土氣息十足,是一個什麼都不懂,只知道持家的小女人;而一個卻是風情萬種,心狠手辣的青樓女子。看完整部戲後,不得不感嘆一句,李詩韻的演技越來越好了。而媚娘的出現,也使得劇情有了更多的戲劇衝突。由於劇中各人,均被扯進了朝野爭鬥,所以,桃花最終香消玉殞,死在了奸人的箭下。桃花,本是被她姐姐媚娘活埋,後來媚娘良心發現,將桃花救了出來。正
  • 司馬光這首愛情詞寫得纏綿悱惻,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我們從這麼一個小故事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智慧,一個小孩遇到了困難臨危不懼,能夠從容地去面對一切,最終把困在缸中的小孩救出,從此人們記住了這個司馬光。而他此後也是大起大落,雖然後來反對王安石變法,兩人的關係一度如同水火,不過他們之間只是君子之爭。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為後世留下了一部經典的著作《資治通鑑》,成為了《史記》之後又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 《言葉之庭》,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言葉之庭》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動漫,也是非常具有新海誠個人特色的一部動漫。無論是音樂還是畫面,全部都是那麼的美,給人一種安寧的感覺。想來新海誠還真的是特別擅長運用景色抒情呢,從電影的一開始,青翠欲滴的嫩柳和綠葉,連綿不絕的陰雨綿綿。
  • 《清平樂》中司馬光的幾副「嘴臉」
    熱播的《清平樂》有一組鏡頭:身穿紅色官服的司馬光一本正經坐在朝堂盤的案幾,提著筆,記下朝堂上皇帝和大臣間議事內容。當有大臣拿皇帝愛女袞國公主微柔夜扣宮門,則棄筆持,走到皇帝座前,更是濃墨參奏說公主輕視駙馬,刁難婆婆, 私情內侍,有失婦德,要求調查梁懷吉為何不穿內侍服飾,說其惑主求榮,要求嚴懲,整肅宮禁。擺出死諫姿勢,一副忠心耿耿的嘴臉。
  •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為了還債,來世再不相見
    導語: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今生相見,為了還債。 「相見不如不見」的詮釋是什麼?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有一種愛情叫相愛相殺
    新郎是詩人徐志摩,風流才子,新娘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陸小曼,證婚人是梁啓超,主持是胡適,參加者族繁不及備載,總之都是在中國近代史上響噹噹的人物。        婚禮很浪漫,現實很骨感。徐志摩陸小曼婚後在徐志摩故鄉浙江寧波硤石這座別具一格的住宅中種草弄花,過著一種「草香人遠,一流清澗」的超然生活。可惜,好景不長。
  •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作者:關如是《清平樂》的熱播,火了一個朝代,宋朝。火了一個帝王,北宋宋仁宗趙禎。更是火了「請熟讀並背誦全文」的才子天團,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晏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範仲淹。隨著電視劇的走向,觀眾開始心疼被親人推進火坑的福康公主徽柔,心疼是公主影子的懷吉。
  • 電視劇《清平樂》 全集69集 劇情介紹
    該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北宋皇帝趙禎得知將自己養大的當朝太后劉娥並非親生母親,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當年的婢女李蘭惠,深感愧疚。為了報答李家,趙禎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徽柔嫁給了李家的子孫李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