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歡
綜藝行業的爆發性發展也就是最近幾年的時間,很多「綜N代」季播節目的後續表現略顯乏力。《快樂大本營》從開播至今已有20年,節目長期居於周六檔收視頭名,始終在用自己的態度和活力做著自己,並感染著一代又一代年輕觀眾。
20年,可以涵蓋好幾代人的青春時光,《快本》也早就與觀眾形成了「約會意識」,每周六晚準時收看節目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就這樣,它也成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的青春印記,從80後、90後到00後。有人說《快本》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長壽綜藝,節目整體氣質充滿青春活力,輕鬆正能量的形象深入人心。
益智遊戲支撐節目體量,
自我更新迭代輸出快樂能量
《快本》的核心模式是由花式翻新的益智遊戲版塊構成。如果把節目比作一個柜子,這些不同版塊的遊戲就像柜子裡不同的抽屜,而且抽屜裡的內容,即單項具體遊戲可以隨時進行更換。這種單元抽屜式組合的編排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通過遊戲的翻新完成自我迭代,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視聽體驗。
在綜藝繁榮的背後,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的速度也在加快,這種模式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可以保證節目作為常態周播綜藝的新鮮感和大體量,而且不會輕易打破觀眾的收視習慣。
《快本》的模式和遊戲為後來的季播綜藝提供了大量的內容參考,甚至有很多節目都在借鑑《快本》的遊戲玩法。在社會快節奏的壓力下,娛樂成為綜藝市場的潮流趨勢,也是螢屏內容的剛需,而不同的遊戲環節讓整體節目始終保持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之下,這也是綜藝所普遍追求的氣質。
談及《快本》的遊戲,很多觀眾都會心領神會,甚至先前有粉絲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總結《快本》十大、二十大經典遊戲的帖子。心有靈犀、快樂傳真、火線衝擊、誰是臥底、請相信我等一系列遊戲,只要一提出來,觀眾甚至都會熟悉地聯想到主持人和一些明星在各個遊戲裡的或精彩或幽默的具體表現情節和畫面。
雖然遊戲本身附帶著娛樂屬性,能感染觀眾,帶來輕鬆歡快的心情,但《快本》二十年的眾多遊戲絕不僅限於娛樂。比如「啊啊啊啊科學實驗站」中進行的「乾冰手套」「液氮大炮」「工業澱粉池(非牛頓流體實驗)」等各種讓人把心提到嗓子眼、驚掉下巴的新奇實驗。還有讓億萬粉絲印象深刻的為韓寒量身打造的外景實驗——賽車扯桌布,堪稱「快本版」的速度與激情。如此,將科學實驗與綜藝娛樂相融合,不僅在行業領域開創了先河,提升了節目品質,更讓觀眾有了前所未有的螢屏體驗,同時寓教於樂,為年輕的粉絲和觀眾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學習平臺。
再有就是一經推出便風靡全國,比拼語言表述能力、知識面與想像力的遊戲「誰是臥底」,不僅有活潑有趣的現場效果,其鬥智燒腦的屬性也俘獲了廣大年輕觀眾。「請相信我」與「誰是臥底」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僅需要玩家有一定的知識素養,更考驗其心理素質,互動性極佳。「我想靜靜」算是《快本》最安靜的遊戲,節目也通過這樣的版塊來倡導公益理念,號召觀眾在生活中降噪。
何老師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做這個節目十幾年,之所以一直都保持濃厚的熱情,很厲害的一點是它在不斷地更新和換代。每個階段的《快本》都有它獨特的氣質和定位。」《快本》的氣質與構成節目的眾多益智遊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娛樂之上,節目遊戲也承載並輸出了更多能量,讓觀眾放鬆身心的同時也能打動人心,使其從節目中獲益。
歡笑聲陪伴觀眾二十載,
成就自身品牌牽動大眾情懷
自1997年始,《快本》至今已走過了20個年頭,經過歲月的打磨和沉澱,這樣一檔嘉賓訪談遊戲秀也成了超級IP,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它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國民綜藝」了。而且,節目的主持團體「快樂家族」以及節目本身都成了獨特的品牌和符號性的存在。
在綜藝行業大多普遍「用力」做節目的大背景下,《快本》始終堅持用「輕遊戲」營造節目一以貫之的氣氛,充實節目內容,輸出「輕娛樂」的態度和能量。和很多大型戶外闖關競技項目所追求的視聽刺激不同,《快本》更像一個陪伴型的朋友角色,用遊戲帶給觀眾歡笑聲,舒緩一周工作積累的壓力,放鬆身心。
當然,觀眾對螢屏內容的訴求是多元化的,《快本》基於自身的定位,在自己的領域內,把所扮演的角色上做到了極致。其實,相較而言,《快本》在遊戲影響和輸出更貼近觀眾,更為生活化。這種「輕遊戲」本身也是一種便於觀眾複製參與的形式存在,據很多節目的忠實觀眾透露,「誰是臥底」「請相信我」等遊戲被反覆使用在公司年會、朋友聚會等日常娛樂生活中。簡單易行,不受時間、地點、場合限制的眾多經典遊戲項目也這樣從《快本》的螢屏上走到了大眾的生活中,節目也通過遊戲與觀眾達成了一種溝通和交流,並藉此將節目的影響力植入人心,使得《快本》長久不衰,二十年來一直是鮮活的、受大眾歡迎的綜藝節目。
行業趨勢在變,市場環境在變,《快本》的遊戲在變,但《快本》的核心堅持沒變。通過一系列或經典有趣、或新鮮好玩的益智遊戲倡導輕鬆、娛樂、積極的生活態度,通過有形的簡單易操作的遊戲和無形的節目影響力,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談及《快本》,很多80、90乃至00後們都有共同話題,而節目也成了大眾共同回憶的一部分,牽動著無數觀眾和粉絲的情懷。
走過二十年,《快樂大本營》已然是一份獨特的螢屏內容存在。對於綜藝行業,它像一個常青樹,又像一座高山;對於觀眾,它像一個有趣而快樂的老朋友,也像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對於社會,「輕遊戲」輸出的「輕娛樂」能量始終伴隨著億萬節目觀眾,引領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傳達社會正能量。
二十年之後的路,我們不做任何預判,《快樂大本營》已經和還將帶給億萬觀眾的歡笑聲,以及一切基於快樂而生的正能量就是最有意義的存在。
推薦文章,點擊標題閱讀
《人民的名義》經典臺詞彙總
揭秘中國綜藝節目職業觀眾
《人民的名義》打了媒體圈老專家一記耳光
電視一時半會死不了
不跳槽真對不起傳統媒體
傳統媒體的春天在哪裡
-完-
長按二維碼識別,一鍵關注傳媒圈公號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傳媒、影視、品牌、營銷等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超過五千萬人次。
如希望交流,請加個人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溝通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