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租房踩過的雷,都在這檔綜藝裡了

2021-02-13 匠心之城

最近,一檔平平無奇的韓國綜藝《幫我找房吧》大火,節目內容是:明星為素人找房。

噱頭給足,房源驚喜,口號戳心:「為忙碌的現代人,為急需搬家的租客,尋找最合適的房子」,灌倒一大批社畜課代表。

節目很精彩?並沒有。

有趣的是,收視率一路走高,連續24周在同時段節目中蟬聯第一,反轉驚人。

從落地窗到私人影院,是理想被打包並紮上蝴蝶結的樣子。

是什麼觸動百萬網友一集集追下去?心中的房子。

「要搬去的地方,不是作為建築的房子,而希望是我的家。」

 

01

5年,搬家7次

現代人對「居住水平=生活水平」的執念從來沒變過,曾經5年搬家7次的豆瓣網友發文感慨:「搬家是一種生活方式。」


寸土寸金的北上廣,多少人一環環地往裡挪,只為了給拼盡全力的自己一個交代。

《三十而已》的王漫妮,工資卡月流水1萬7,每月豪擲一半薪水租下市中心套間。

孤獨對精神的磨損同樣體現在物質消費觀中,大批網友緊鎖王漫妮「不將就」語錄:「房子的選擇,決定生活高度。」

前段時間,一篇有關「住在武康路的年輕人」文章被瘋轉,房租從3000橫跨10000,各類租客擠在同一棟大樓。

藏在這條「武康路租房鄙視鏈」背後的,則是大城市裡所有租房青年「嚮往的生活」。

電影《喜歡你》中出現的武康大樓

年輕租客們常用「我家」代替「我租的房」,覆蓋上自己從未有過的歸屬感。

從地毯一點點鋪起,添置盆栽和書架,擺上招待客人的餐具,再養一隻貓,不足10平米的空間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

「自己裝修的房子給人一種錯覺,好像這個房子完全屬於自己一樣, 沒有上一任租客的味道,也消解了合同到期後換房的焦慮。」

可大多數租客在探討裝修問題前,首先一腳踩進的是不成文的「潛規則」。

在《幫我找房吧》節目中,有多年中介經驗的嘉賓透露租房潛規則:

先展示低廉的A之後,

再給出更昂貴的B,

這樣我們還能記得住A嗎?

 

果然,面對更貴更精緻的房子,嘉賓甘願被宰,喊出:「貴有貴的道理。」

 

租客與中介(或房東)的心理戰,常常能品出陰謀論的意味。

「你不租還有別人租」

「你上哪裡去找這麼好的房子」

「這套房子留不到明天」這樣的猛男三連。

毫無經驗的年輕人跟中介討價還價,跟二房東算計扯皮,在租房問題上也算被社會教訓得夠早。

甚至有人隔空叫板:「寧可相信房子鬧鬼,也別相信中介的破嘴。」話不好聽,卻也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年輕人租房的辛酸史。

在《幫我找房吧》節目中,出現過非常戳心的一幕。

主持人為姐弟三口之家看房,走進大門,正對面是一條走廊。

主持人解釋:「這是一個單人間。」

嘉賓席瞬間沸騰,紛紛表示不敢相信:「這是參加極限訓練吧?!」

接下來弟弟說的一句話讓人意外:「我很滿意,我一直都想要一個獨立空間。」哪怕是眼前不足3平米的走廊房。

預算決定生活品質,在任何國家都排在第一要位,當節目組接到一位畢業生的租房需求時,屏幕中出現一套「活久見」的房源。

嘉賓說:「就像密室逃脫一樣。」

 

看房團排隊下樓梯,攝像導演們全都被卡在狹小的門口,無法進入。

在韓國,類似的社會現象並不少見,數十萬「身體被掏空」的房客,為嗷嗷待哺的房東提供了不絕的客源。

 

電影《寄生蟲》兄妹在廁所搜尋無線信號的場景,多少人現在想起來還心上一凜。

只要一下毛毛雨,人們就會惴惴不安,地下室的黴味,成了窮人撕不下的標籤。

剝離戲劇效果,半地下既是影片中的階級隱喻,也是韓國社會底層的真實投影。

 

在韓國SBS紀錄片中,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從高級公寓一路搬到半地下室,命運軌跡一落千丈。

白天不開燈,房間裡也可以黑得像夜晚,衛生間要上三四個階梯,所以每次只能半蹲著洗澡。

還有極其狹窄的韓國考試院,也演變為年輕人在走出社會前的「頂層考驗」。

走廊窄到房門無法完全推開,衣架就在床上,人一躺下就無法翻身,除去必要的一張書桌,房間的空地只能站下一人。

節目中一位新婚網友更是在論壇上發出靈魂拷問:「到底是先住半地下,攢幾年錢再搬家,還是向銀行高額借貸,再辛苦地還錢。」

 

現實是,無論做何選擇,都躲不開那道灰色陰影,被現實扼住咽喉的年輕人,正在同光與影共生。

據了解,在香港租房,租約期限多數是「一死一生」,即第一年「死約」,第二年「生約」,雙方可協商改動條款。

棲身於香港的群體,過著港式的「蝸居」生活。

這間站滿兩個人就轉不過身的房間,租金為6800元港幣(約合5600元人民幣)

有人8年來住過四個區,搬過10次家,似乎自己也在這座城市裡貼地飛行,不知道何時有著陸的機會。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亮前盤算好自己的欲望清單,再投身到烈日驕陽裡去。」

02

不期而遇的「成人禮」

有電視新聞報導,杭州吳女士被房東趕出家門,打電話報警,房東依然拒絕開門,理由是什麼?

「沒交房租」。

中介拿錢跑路,房東沒收到租金,這些僅僅是近期「租客被趕」事件的冰山一角。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成了黑心中介作惡的最佳時機。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95後「遭社會毒打」事件,黑心中介攜款潛逃人去樓空,留下一些年輕人獨自面臨無家可歸的威脅。

遇到不靠譜的中介,私吞押金,拉黑好友,撕毀合同都是基本操作,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不得不直面本可避免的危機。

更甚者直接盜取客戶信息申請網貸,有人還沒等到升職加薪,就已經負債纍纍。

前段時間,黑中介捲款跑路事件被新聞爆出,知名房產中介適享科技(原名巢客,後更名「寓意物業」)跑路,「適享科技」為該團夥第三次更名的企業名稱。

得知老闆跑路後,員工主動將「噩耗」告知房東和租客。

 

有房客妻子即將臨產,房東一旦收回房子,就要流落街頭。

新房客潘先生萬萬沒想到,僅住了三天就出事


在詐騙手法問題上,這群人懶得出奇,沿用老一套「差價誘惑」吸引客戶上鉤,換湯不換藥。

或許你想問,洗白方式是什麼?

換殼換城市換法定代表人,換個套路捲土重來,回馬槍殺得你防不勝防。

看到新聞,有人置身事外:「智商不夠才會被騙。」

熱心網友同樣貼出高智商反面教材:北大社會學博士小高畢業後嘗試第一次獨立租房,卻在租房時遭遇套路。

 

得知被騙委屈上訴:「我當年司法考試都順利通過了,沒想到卻在租房上栽了跟頭。」

押金被扣,租金落水,租房成了大型試錯現場,新青年新面孔不斷帶著新的租房需求湧入城市,他們擁抱機遇的絆腳石,不僅僅是空空如也的錢包。

陰謀和欺瞞,到最後終究是一場沒有贏家的「因果」拉鋸戰,危險善於潛藏,也容易暴露在陽光下。

03

你的生活,在慢慢變好

在《幫我找房子吧》的節目介紹中,有段嘉賓介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擁有20次搬家經歷的金淑」。

什麼意思?金淑的生活在慢慢變好。

那些踩過的坑,流過的淚,吃過的苦,都在為你的金色人生畫上重重一筆,每個被稱為「家」的地方,能裝下的東西很多,也很少。

你的生活,在慢慢變好。

相關焦點

  • 治癒「租房族」的節目?你踩過的雷,都在這檔綜藝裡了
    :節目不煽情不炫技,只有滿滿的租房乾貨和避坑指南!面對委託人千奇百怪的要求和眼花繚亂的房子,他們是怎麼做到一邊科普一邊搞笑一邊還能完成任務的?最近,一檔平平無奇的韓國綜藝《幫我找房吧》大火,節目內容是:明星為素人找房。
  • 租房攻略|蛋殼公寓一夜「爆雷」,打工人該如何避坑?
    部分長租公寓在槓桿率過高的情況下,過快地加大規模,前期大量囤房,甚至陷入惡性競爭,但卻沒有形成與之相匹配的管理能力。 除了租房平臺「爆雷」,租房路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坑,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很容易「踩雷」。
  • 你用過哪些踩雷的化妝品?
    具體為什麼粉水是大雷,相信應該很多人有共鳴想不到什麼了,你們有啥不好用的可以補充,說不定我可以幫你找到他們正確的打開方式哦~我有一個化妝討論群~平時就討論關於化妝啥的都到這個歲數了,誰沒踩過幾次雷o(︶︿︶)o 唉,我就分門別類講講遇到的難用產品。
  • 畢業一年,租房的坑,我都踩完了!
    因大多畢業生手頭並不寬裕,這時某些「黑中介」、「房東」會以「打折」為由來引畢業生上鉤,這也是租房時我們常會看到的圈套之一。租房的背後,裡面的坑踩不盡...租房的坑 我都踩了租房這件事,真是太「難」了吧!就在昨天,小編的朋友小娜就忍不住吐槽了她前一年的租房史。
  • 那些年的踩雷飲料,你都中過幾次招?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盤點盤點那些年我們喝過的踩雷飲料,其實客觀方面來講,沒有什麼難喝不難喝,口味都是因人而異,比如榴槤,小編就很喜歡那個味道,但是小弟卻將此物拒之千裡
  • 這幾家網紅女裝店,你踩過雷嗎
    筆者買過的網紅服裝都是自購款,網紅店體驗最差的,就是超長時間的發貨期,還不包括雙休日!也是某一年的雙11踩雷的,這件衣服完全沒有文案寫的那麼好。穿上身一點版型都沒有,腰部褶皺堆積下在一起,肩部都松松垮垮的,整一個變身成大媽形象。直接扔給我媽穿了。試想一下,100多斤-130斤的跨度,這件衣服完全承受住了。你就可以理解我的感受了。
  • 網紅遮瑕測評,遮瑕你踩過雷嗎?
    文/六一 遮瑕你踩過雷嗎?來看看網紅遮瑕測評,絕不踩雷~ 首先,很多妹子都不知道怎麼塗遮瑕遮黑眼圈。用眼影棒,或者遮瑕的自帶刷頭,塗在黑眼圈最深的那條線上,再用更亮的色號塗在眼下三角區那裡,最後用散粉撲在上面就可以啦!
  • 洛麗塔時尚圈公認的「醜鞋子」,很多lo娘都買過,你踩雷了嗎?
    目前市面上專門用來搭配洛麗塔的鞋子越來越多了,但是並不是每一種都足夠的漂亮出色。有很多鞋子,雖然單看著還不錯,但是一旦搭配起來就會顯得十分彆扭,甚至可以用「醜」來形容。本期我們要分享的內容,就是那些洛麗塔時尚圈公認的「醜鞋子」,很多lo娘都買過,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踩雷吧!
  • 黑道砸門、半夜被牆皮砸醒、遭遇公寓爆雷,我的租房風雲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遭遇黑心房東、中介的年輕人,他們之中:有的人懷抱著理想來到深圳,卻受限於囊中羞澀不得不租在城中村,半夜被天花板掉落的牆皮砸醒;有的人遭遇過黑道上門驅趕退房、被黑心房東扣押押金,但最終靠法律的手段討回公道;還有的人第一次租房就被涉及欠下高額租房貸、經歷了公寓爆雷,每個月都要承擔高額房租
  • 澳洲留學租房攻略,看完再也不踩雷!
    說起澳洲租房,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在哪找房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找房子,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房子。 雖然現在澳洲還未開放邊境,但是未雨綢繆總不會錯的。 今天立思辰留學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澳洲租房攻略!
  • 年輕人租房風雲:黑道砸門、半夜被牆皮砸醒、遭遇公寓爆雷
    有的人遭遇過黑道上門驅趕退房、被黑心房東扣押押金,但最終靠法律的手段討回公道;還有的人第一次租房就被涉及欠下高額租房貸、經歷了公寓爆雷,每個月都要承擔高額房租,吃飯都成問題……這期間,我遇到過被收了看房費後,對方把我拉黑的事;也遇到過讓我交80塊錢一噸熱水、一個月電費800元的黑心房東。踩了一些坑後,我決定畢業時直接找房東直租,在網上發帖尋房源,避開中介。看完房,感覺房子質量不錯,再加上當時著急從宿舍搬出來,我很快就決定租下。房東說,房租押一付三,但是第一季度只算2個月,第四季度算4個月。
  • 5款被「熱炒」的網紅美食,實則又貴又難吃,你們都踩過哪些雷?
    導讀:5款被「熱炒」的網紅美食,實則又貴又難吃,你們都踩過哪些雷?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全民網絡」時代,人人手裡都有手機,每天手機上的「爆點」都在更新,人們也都能趕在吃瓜第一線。因為每天有人看,所以任何事物在網絡上爆紅速度就特別快,我們吃的食物也不例外。
  • 倒閉、爆雷、高空置 今年深圳租房難嗎?
    疫情和長租公寓爆雷的交織影響,今年的深圳租房事故頻出,跟隨是時間線,與樂居進行回顧。得不到理解的租客當天買了一包水泥,直接把水泥往廁所裡倒下去,造成了下水道全部堵住了,之後又把房間裡的家電電線剪斷。最後房東報警處理2020年10月01.小鷹找房爆雷10月11日,深圳南山區陽光科創B座2201,一家名為小鷹找房的公司被人群堵的水洩不通。
  • 屈臣氏裡有哪些踩雷的化妝品
    我的小可愛們 晚上好鴨在家禁足這段時間瓶瓶罐罐用的差不多了吧在這個特殊時期>泥萌都去哪裡購物呢今天薇薇呢 在這裡說句拉仇的話了今天俺聽說國家有查查出了很多不合格的化妝品想想是不是細思極恐呢真不知道朋友圈裡哪些依然代購是不是真的靠譜所以保證起見薇薇還是推薦大家去正規的商場或是屈臣氏這類專櫃
  • 半島調查丨長租公寓頻爆雷 年輕人租房有煩惱
    原標題:半島調查丨長租公寓頻爆雷,年輕人租房有煩惱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白菊近日,蛋殼公寓陷入「破產危機」,不用和房東打交道、免去高額中介費的長租公寓受到年輕人熱捧,本應為年輕人提供便利的新型租房模式卻漏洞頻出,為了在這座城市有個「家」,選擇長租公寓的年輕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煩惱。
  • 來這5家東南亞餐廳,隨便點都不會踩雷
    閉著眼睛瞎點都不會踩雷哦前幾天,作為全球福利第一好的公司長相酷似吳彥祖的老闆帶我們去泰國遊了一圈回來我的遊記中只有一句話:那些東南亞國家的吃貨們將熱帶香料和水果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加上各種新鮮海鮮肉類食材可以說你隨便去一家店隨便點哪道菜都不會踩雷
  • 《RM》踩雷「辱華」,自毀10年老口碑,忠誠老粉宣布脫粉!
    這不僅因為國內引進版權,製作了新版本的《奔跑吧》,更由於這檔節目已走過十年春秋,帶領著許多人認識韓流文化。然而,這檔被大家看作「業內良心」、「快樂源泉」的節目,卻在最新一期裡,被曝出「雷點」,節目組竟然在遊戲環節中暗戳戳地插入了令中國觀眾不滿的細節——將我國某省份當作獨立國家,還放上了所謂的「國旗」。
  • 讓你不踩雷的好用身體乳,一年四季都要用
    讓你不踩雷的好用身體乳,一年四季都要用一到夏天季節,氣候乾燥,身體的缺水程度簡直呈直線上升趨勢,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法寶:身體乳,來滋潤滋潤我們的大幹皮,改善皮膚的乾燥狀態,這些年本編用過很多的身體乳,踩過雷,也被種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分享本編
  • 明星穿黑裙子都踩雷,普通人應該怎麼辦?
    踩雷裙子1:蛋糕裙關曉彤的大長腿與好身材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她這樣優秀的條件,穿上一款黑色的蛋糕裙都顯得土味十足。蛋糕裙為什麼醜?踩雷裙子2:蝴蝶袖黑裙無論是胖女生還是瘦高個兒,大家穿衣都是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顯瘦,但是戚薇身上的這件黑色長裙不僅沒有達到顯瘦的效果,反而將人襯託得十分壯實。蝴蝶袖黑裙會踩雷!
  • 如何判斷你是否適合劉海?一般都有這三個特點,不知道就踩雷
    如何判斷你是否適合劉海?一般都有這三個特點,不知道就踩雷很多女孩都試過劉海,但為什麼有些人剪得好,有些人棋差一招?我們應該知道劉海並不適合所有人,但是仍然有一些人拒絕承認失敗而選擇劉海,我甚至懷疑我們是否都踩到了上癮了?為什麼他不適合卻或切割劉海因為跟隨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