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發布多項研究新成果

2020-11-20 中國新聞網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發布多項研究新成果

2020-01-12 21:08: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發布多項研究新成果。 胡耀傑 攝

  中新網青島1月12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12日在青島閉幕。年會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集中展示了「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開發」等重大任務推進情況及2019年新取得的眾多科研碩果。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在年會上進行報告。 胡耀傑 攝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介紹說,2019年,全球最大的區域海洋觀測網「兩洋一海」定點觀測系統邁入實時化時代,一批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自主研發取得突破,深海多圈層能量與物質循環理論取得重要進展。

  吳立新表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公共科研平臺支撐能力跨越式提升,深遠海科考船隊持續拓展與完善,船隊規模達到27艘,已成為全球功能最全、規模最大的科考共享平臺。此外,建成國內首個海洋特色冷凍電鏡中心,同位素與地質年代測定能力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深海探測基礎逐漸築牢,深海開發能力穩步提升。

深海研究中心正式啟動。 胡耀傑 攝

  吳立新認為,取得科研成果的背後是與時俱進的體制機制創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始終堅持協同創新。2019年,國際高解析度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在美國啟用,港澳海洋研究中心、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啟動建設,多領域、多形式、多層次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與海內外14家涉海機構籤署合作協議,圍繞全球海洋科技重大挑戰,攜手攻關,支撐可持續發展。

  在本次年會上,深海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建設,標誌著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未來,深海研究中心將聚焦深海多尺度動力過程與物質輸運、深海暗生命能量與生命演化、深海探測與資源開發技術等前沿方向。

《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正式發布。 胡耀傑 攝

  會上,《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正式發布,報告對全球25個樣本國家海洋科技創新相關指標進行全面周密的測算和分析,結果顯示2019年位居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前十位的國家依次是美國、德國、法國、日本、中國、澳大利亞、挪威、韓國、英國、荷蘭。其中,中國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各種政策的制定、創新環境的不斷改善,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完)

相關焦點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獲佳績
    原標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獲佳績 記者從此間正在舉行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上了解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來屢獲佳績,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裝備等重點任務穩步推進。
  • 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發布 中國排名第五
    &nbsp&nbsp&nbsp&nbsp青島新聞網1月13日訊(記者 江東旭)2020年1月11日-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隆重召開。近3000人次優秀海洋科技工作者匯聚藍谷,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運行以來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第三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
    >   12月19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第三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在青島召開。海洋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東北大學原副校長婁成武教授,原國家海洋局政策法規與規劃司王殿昌司長,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張海文所長,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潘新春秘書長,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何廣順主任,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發展部何平主任,原國家海洋局科技司曲探宙司長,海軍指揮學院馮梁教授,中國海洋大學趙進平教授、姜旭朝教授等委員出席會議。
  • 2020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人才派遣招聘4人公告
    2020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人才派遣招聘4人公告 2020-12-21 17:23:48| 青島人才網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根據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人才派遣人員
  •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躋身全球第四
    記者 肖芳 報導本報青島訊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召開,現場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0)》。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4位,躋身第二梯隊。該報告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編制,已連續發布5年。報告基於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應用及創新環境4個維度,對全球25個樣本國家的海洋科技創新情況進行指數評價,為預判未來海洋科技創新發展趨勢提供參考。
  • 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 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召開!發布多項考古成果
    ■早報記者 張素萍 許鈸鈸 莊麗祥 文/圖為加強泉州古城保護和發展研究,展示近年來泉州古城考古工作成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昨日在泉州酒店召開。
  • 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12月15日,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暨上海乳業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會議在上海虹橋迎賓館召開。會上針對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2020年度工作、實驗室四個方向工作及優秀成果分別展開匯報,學術委員會及專家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現場展開評價、審議及指導,為實驗室中長期規劃發展和戰略決策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
  • 上海交大應用超導研究中心:讓成果走出實驗室
    日前,本報記者深入海歸實驗室採訪,零距離感受科學家「領跑創新」的銳氣,發現創新活力背後的機制動力。  東方網3月26日消息:回國10年,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聘教授李貽傑從未停止過「奔跑」,在超導研究這條學術跑道上,與國際同行展開了分外激烈的競爭。
  • 中國氣象局—河海大學水文氣象研究聯合實驗室年會召開
    12月5日,國家氣象中心與河海大學在江蘇南京舉辦中國氣象局—河海大學水文氣象聯合實驗室年度總結及學術交流會,總結2020年工作,研討2021年工作計劃。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朱躍龍表示,要更好謀劃實驗室未來發展,特別是「十四五」期間重點攻關方向,細化分工合作並強化業務落地,形成水文氣象領域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典範,為防災減災救災、生態文明、「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與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 第四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學術年會召開
    12月8日,第四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大連市氣象局召開。  此次論壇主題為「推進氣象科技創新 助力東北亞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是大連科協年會分論壇。
  • 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暨未來建設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丁文華;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基礎處處長鄒暉,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基地處副處長李旭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中國發展網訊大批院士專家正在南沙集結,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12月16日至17日,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當前,南沙科學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創新體系,依託一個省實驗室(即廣州海洋實驗室)、兩個大科學裝置(即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三個重大科創平臺(即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深海科創中心、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勇擔海洋強國建設使命,重點聚焦海洋科技原始創新,全力打造國家海洋實驗室
  • 鞍鋼集團海洋新材料成果獲點讚
    12月11日,由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聯盟成員單位鞍鋼集團等聯合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海洋材料發展高端論壇在廣州舉行,18位海洋材料領域的院士專家和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代表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海洋材料與海洋工程裝備的發展戰略和方向,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2019學術年會暨中國電影學派新銳學者論壇即將召開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學派研究部於2018年召開了第一屆以「中國藝術傳統與當代中國電影的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學術年會。201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學派研究部學術年會繼續圍繞「構建中國電影學派」的主題進行深化研究,旨在為海內外新銳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和學術成果展示平臺,以探索中國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建構中國電影自身民族特色的理論話語,形成具有中國美學文化特質的電影學派,增強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袁思陶 邢賀揚)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新聞發布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
  • 上海海洋大學2020年新年獻詞:揚帆新時代,逐夢新徵程
    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一年,我們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發展,強化科技服務能力。堅持「水域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和地球環境生態保護」的學科主線,落實轉型發展和質量提升雙重任務,實踐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雙重使命。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成立極地研究中心、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優化近海、深海、極地學科平臺布局。
  • 湯楠:在忙碌中收穫多項原創性成果
    由於基礎研究薄弱,肺癌、慢阻肺、特發性肺纖維化等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也一直沒有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12年回國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湯楠帶領學生白手起家,在肺再生機制和常見肺疾病治療的科學領域潛心探索。目前,她的實驗室不僅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而且在治療肺纖維化等難治性疾病方面也取得了可喜進展。
  • 睡眠科學與技術分會召開線上線下第二屆委員大會和2020年學術年會
    睡眠科學與技術分會召開線上線下第二屆委員大會和2020年學術年會 2021-01-06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快訊】中國非洲史研究會201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辦
    11月22日-24日,由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非洲史研究會2019年會暨「『一帶一路』與非洲歷史研究新起點」學術研討會在廣外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