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網劇「逆襲」要靠過硬品質

2020-12-28 新浪科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部分網絡劇劇照。

原標題:網劇「逆襲」要靠過硬品質

因疫情宅家的你看劇了嗎?雲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網絡劇有效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8%。根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網絡劇已告別粗製濫造的刻板印象,成為新發展方向,湧現出不少優秀作品。

明星也來演網劇

在北京工作的肖女士最近愛上了「煲劇」。工作日的午餐時分、通勤路上,她都會用手機看看網絡劇。「一開始是同事給我推薦《慶餘年》,後來我發現有挺多好看的網絡劇,朋友們都在看,還一起交流劇情、討論相關話題。」據統計,網絡劇的女性觀眾佔比為58.5%,視頻平臺一般選擇工作日上新,平均30到40分鐘一集的網絡劇佔比最高。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反對內容「注水」,要求規範劇集長度,電視劇網絡劇拍攝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網劇不僅集數在變少,而且單集時長也在變短。

網絡劇曾因製作成本低、班底業餘、題材單一、劇情注水等諸多問題,一度成為「粗製濫造」的代名詞。隨著移動端快速發展,視頻網站在網絡劇領域的投入逐漸加大,一些專業影視製作團隊開始介入網絡劇製作,網絡劇品質日漸提升。業界認為,網絡劇正朝著精品化製作、大牌演員參與、去偏見化等方向發展。

以騰訊、愛奇藝、優酷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視頻平臺,參與了越來越多的主控、主投、獨播產品,成為行業內重要的出品方和優質劇的推手。如騰訊的《奔騰年代》《光榮時代》《慶餘年》,優酷的《在遠方》《大時代》《長安十二時辰》,愛奇藝的《破冰行動》等,其中不乏知名演員參演。

網劇「出圈」也「出海」

今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首設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涉及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三大類。業內人士認為,網劇創作納入「重大題材」項目,將帶動網劇劇本創作水準的提升,為大眾帶來更多製作精良、品質有保證的網絡劇。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組織參加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獎工作的通知》,評選範圍為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在中央電視臺或各地衛視頻道播出的電視劇,其中包括在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這是「飛天獎」首次將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評選範圍。

無獨有偶,將在6月舉辦的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已於去年底宣布開設網絡劇參與通道。而早在2018年,金鷹藝術節就將網絡劇納入了評選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參評這些重要獎項,是對網絡劇近年來發展的積極肯定。

網絡劇「出圈」的同時,也成功揚帆「出海」。《河神》《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被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網飛採購,《扶搖》成為巴基斯坦的「網紅劇」,《鶴唳華亭》落地海外多個平臺,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與國內觀眾同步追劇……

首都影視發展智庫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未來網絡自製劇在形態、類型、產品方面會更加創新,比如互動劇、短劇、迷你劇,還會將電視劇與遊戲結合,將電視劇與移動終端結合,這是影視、網際網路與科技的強大聯合,更是觀眾與創作者的全新互動,將為整個影視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付費模式仍需優化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網絡視頻付費用戶規模擴大,內容付費佔比逐年提升,已成為各視頻平臺營收的重要來源。

與網絡劇質量提升並存的是製作成本的提高,視頻平臺已經開始探索一些新的內容付費模式,比如超前點播等。此類新的付費形態也曾引發爭議。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表示,隨著5G廣泛應用,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觀看視頻將成為未來文藝消費的主要形態之一,這就需要平臺方在兼顧文藝作品的公共性和商業性基礎上,探索更加普惠、可持續發展的付費模式,而當務之急是優化會員制度及內容付費規則。

相關焦點

  • 中國網絡視頻用戶8.5億 網劇"逆襲"要靠過硬品質
    明星也來演網劇  在北京工作的肖女士最近愛上了「煲劇」。工作日的午餐時分、通勤路上,她都會用手機看看網絡劇。「一開始是同事給我推薦《慶餘年》,後來我發現有挺多好看的網絡劇,朋友們都在看,還一起交流劇情、討論相關話題。」據統計,網絡劇的女性觀眾佔比為58.5%,視頻平臺一般選擇工作日上新,平均30到40分鐘一集的網絡劇佔比最高。
  • 《人民日報》公開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近日,《人民日報》就點讚了2019年到2020年上線的11部網劇,分別是《破冰行動》《門風傳》《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我是餘歡水》《龍嶺迷窟》《不完美的她》和《十日遊戲》。我們這裡為大家重點說說其中五部值得一刷甚至二刷三刷的好劇。
  • 《人民日報》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近日,《人民日報》就點讚了2019年到2020年上線的11部網劇,分別是《破冰行動》《門風傳》《獨家記憶》《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我是餘歡水
  • 《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微博、微信「俠客島」商標遭惡意註冊
    來源標題:「俠客島」商標遭惡意註冊 「俠客島」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官方微博、微信名稱,但一上海廣告公司卻將其申請註冊為自己的商標。
  • 《絕殺慕尼黑》口碑過硬 教練靠智慧逆襲中年危機
    《絕殺慕尼黑》教練加蘭任勇敢克服「中年危機」加蘭任因材施教讓球員對自己充滿信心用實戰經驗助長蘇聯隊自信:美國不是不可戰勝的人生總會陷入困境,如何成功逆襲著實是一門學問。最近正在熱映的2019第一票房黑馬《絕殺慕尼黑》就讓很多觀眾受益匪淺。
  • 人民日報海外版:直播不能什麼都播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直播不能什麼都播(雲中漫筆)目前,網絡直播行業蓬勃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達5.6億,佔網民整體的62%。當然,要想從根源上治理直播亂象,光靠階段性的整改還不夠,出臺標準規範也只是一個新起點。相信隨著相關政策法規的頒布落實、監管部門的重拳整治、直播平臺的審核監管、商家主播的嚴格自律以及消費者維權意願的不斷提升,未來的直播平臺會讓人們看得更開心、買得更放心。
  • 臨海這家咖啡店被《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注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臨海攜手在臨臺企同心戰「疫」目前在臨臺企有序復工復產3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了「對於臺企的幫扶,我們要做到『電話打一遍、臺企聯繫一遍、實際困難了解一遍』。」浙江省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浙江多地已出臺涉及法律、金融、關愛服務等多項幫扶措施,幫助臺企解決融資慢、用工難等問題,與有困難的中小企業一道共渡難關。在杭州臺協會長周鮑華看來,此次疫情對臺企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考驗。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帶一路」之歌成為新「神曲」
    這首聽起來「正經又魔性」的「神曲」,正是人民日報推出的《「一帶一路」之歌》。5月2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題為《「一帶一路」之歌成為新「神曲」》的文章。同期,新華社、中新社兩大通訊社也各自發布了「神曲」,用不同的曲風歌唱「一帶一路」,把政策傳播與民眾生活完美結合起來。
  • 打破刻板印象 《萬界仙蹤》漫改網劇的王道逆襲
    提到漫改網劇,給大家的印象往往是劇本架構粗糙、演員表演僵硬等一系列負面的詞彙。而近年來,國產網劇似乎在用實力告訴觀眾,網劇不等於「爛劇」。從十年前以其優秀的劇情吸引大批粉絲的初代網劇《毛騙》,到前一陣爆火到全民皆知的《隱秘的角落》,國產網劇似乎總有一股特殊的逆襲氣質,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陳情令》豆瓣評分大逆襲背後,品質與真心並蒂
    但用品質完成口碑的逆襲,《如懿傳》用了一整部劇,而《陳情令》用了兩周時間。從視頻網站上的實時彈幕,到接連湧現的微博熱搜條目,《陳情令》的網絡討論主題逐漸熱烈。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場景,甚至是「陳情令101」,都有大量的擁躉。毋庸置疑,《陳情令》正在迎來了一波「自來水」式的熱議狂歡。
  • 人民日報海外版:冒牌公眾號「出沒」,請小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冒牌公眾號「出沒」,請小心!(雲中漫筆)網際網路時代,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推陳出新」。最近,一種新型詐騙悄然出現:隨著微信公眾號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冒充正規機構,或通過造假、借用他人工商執照、法人信息註冊微信公眾號實施詐騙。
  • 文山那奪村有個「彩雲媽媽」《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版聚焦雲南這位...
    12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版聚焦了雲南這位女性到底是為了啥事?此後的每個寒暑假,張萍夫婦都要前往那奪村教孩子們跳舞,平時則請當地的老師和志願者免費來教課。2019年,那奪村全村脫貧。也是在那年,張萍從北京辭職回到家鄉,在那奪村創建「彩雲計劃公益志願服務中心」,讓所有「彩雲孩子」和志願者們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的最大威脅恰恰是美國自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美國的最大威脅恰恰是美國自己(觀象臺)最近,美國炒作「中國威脅」上癮。美國對中國的指責可謂煞費苦心。指責中國共產黨,是要挑撥中共和人民的關係;渲染中國軍力,是為美國擴張軍力、增加軍費製造藉口;強調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其險惡用心無非是要遏制中國發展。美國將中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其根本原因或許正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所說的:中國構成了威脅,是因為中國沒有按照美國的指示棒在國際舞臺上起舞。中國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 每經8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疫苗也搞「美國優先」,這種吃相太難看...
    每經8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疫苗也搞「美國優先」,這種吃相太難看;電影《素媛》原型兇手出獄,韓國大批民眾抗議,高喊「判他死刑」 每日經濟新聞
  • ​【Mirror頭條】《陳情令》豆瓣評分大逆襲背後,品質與真心並蒂
    但用品質完成口碑的逆襲,《如懿傳》用了一整部劇,而《陳情令》用了兩周時間。從視頻網站上的實時彈幕,到接連湧現的微博熱搜條目,《陳情令》的網絡討論主題逐漸熱烈。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場景,甚至是「陳情令101」,都有大量的擁躉。毋庸置疑,《陳情令》正在迎來了一波「自來水」式的熱議狂歡。
  • 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及《日本新...
    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及《日本新華僑報》聯合專訪 2020-12-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漂亮逆襲,看「超級網劇」的行業新標準
    應該說,處於2017-2018年相交的時間節點上,視頻平臺提出的「超級網劇」概念,也被注入了新內涵。回想一下2015年,當時年度網劇TOP10榜單上,流行的還多是《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等幽默「段子」劇,而愛奇藝當年憑藉一部《盜墓筆記》,引爆了網劇的行業新標準。僅僅時隔兩年,如今的超級網劇,品質過硬、「電影級別」已經不再是一句空談。
  • 靠「演技」逆襲的5位明星,宋茜、鹿晗上榜,最後一位才是真王者
    靠「演技」逆襲的5位明星,宋茜、鹿晗上榜,最後一位才是真王者第1位:宋茜論年齡,已經33歲的她,絕對不算什麼「年輕演員」,但她一開始的演技,並不算好,尤其是在《上古情歌》這部劇中的表演,讓她備受質疑,此後的一段時間,基本上她演什麼角色,都不被認可,但最終宋茜還是靠「演技」逆襲,不管是《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還是今年熱播的《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都成為了爆款。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讀懂時代變遷中的社會活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讀懂時代變遷中的社會活力(新視角)寒暑輪替、冬至陽生,站在2020年的歲尾回望,一個又一個社會熱點事件交織構成你我的共同記憶,拼湊出過去一年的脈絡圖景。
  • 人民日報海外版:房子的意義,就是讓人有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當然,房子本身也可以算是一種資產,但我對它的預期不是說一定要升值,不要太貶值就可以。」在上海生活的李心笛認為,房子投資升值的空間越來越小,如今理財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沒有必要為了增值而花很多錢去買房子。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可期房地產企業也在積極主動轉型,在增量上更關注房屋品質,同時聚焦租賃房;存量上則下更大功夫,以優質服務、打造智能社區等謀求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