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導】時常在網上看到有人詢問如何規劃自駕遊路線。自駕遊與跟團遊最大的區別,在於交通工具由自己掌控。既然行動自由,就應以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為主題,並圍繞這一主題設定路線。比如,別克自2014年開始,創造了「寰行中國」,每期活動都有很鮮明的主題,且配有製作精良的記錄片、令人頗感受教的文化講堂。由於內容精彩,這個由汽車企業組織的文化活動,已經超出原本的定位——品牌文化體驗活動,幾乎變成一個全新品牌。
第一個品牌——別克
別克品牌誕生於1904年(大清光緒30年)。當時,大衛·別克創造出第一輛別克汽車,由他的兒子駕駛,進行了一次184公裡的測試。儘管道路泥濘,但僅用3個半小時便跑完全程。這個速度,即使今天的泥濘土路上,也未必一定能達到。
隨後,別克汽車開始量產,輝煌的記錄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比如,1906年,從芝加哥至紐約1000公裡接力賽上,別克是唯一跑完全程的汽車。到了1908年,別克汽車產量達到8820輛,居美國第一。同年的我國,慈禧太后在臨終前立侄孫溥儀為皇帝,而溥儀在成年後買了一輛別克車。那輛車雖然已經不知去向,但如今還能目睹的,是南京美齡宮裡宋美齡的別克車。
第二個品牌——別克艾維亞
1997年,上汽通用成立,新世紀、GL8、GS、賽歐、君威、凱越、君越、英朗等車型,陸續上市。到了2016年,別克又推出以豪華為主題的艾維亞子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2018年,別克已在我國累計銷售超過1000萬輛。
艾維亞首先應用於GL8與君越,後來又延伸至昂科旗、昂科威S。其中,昂科威S的艾維亞版,售價27.99萬元,是艾維亞品牌中售價最低的。所謂艾維亞,不僅是配置提升,更在外觀、內飾,以及乘坐感受、駕駛感受、售後服務、增值服務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昂科旗的艾維亞版,將第二排改為獨立座,全車共3排6座,舒適感更好。另外,第二排座位擁有按摩、通風、加熱等功能。
君越艾維亞版的後排座同樣採用高級皮革縫製,且具備按摩、通風、加熱等功能。另外,該車氣囊多達11個,懸架軟硬可調。
上述車型的艾維亞版都只有一個,而GL8有3個艾維亞版,分為4座、6座和7座。事實上,今年上市的新一代GL8,分為陸上公務艙、陸尊和艾維亞3個系列,價格差異較大,陸上公務艙起步價23萬元出頭兒,陸尊起步價約30萬元,艾維亞起步價接近46萬元。
如果說,GL8的陸上公務艙注重經濟,陸尊注重均衡,那麼,艾維亞版所帶來的,是一種真正的豪華。而這種享受,是同價位的轎車當中,所不具備的。
所謂真正豪華,主要指的是車內的氛圍,靠設計、材質、色澤構成的氛圍。我認為,這種感覺,是艾維亞的核心之所在。
第三個品牌——寰行中國
有了不錯的車型,接下來就得想法子儘可能多賣。幾乎每個車企都會在品牌推廣方面,用盡各種方法。其中的品牌體驗,早已是司空見慣,並不新鮮。但我之所以說「寰行中國」幾乎成為別克新創造的品牌,源於3個原因:1,主題鮮明;2,內容精緻;3,持之以恆。
主題鮮明——每期文化之旅,都會有個明確的主題,行程圍繞主題展開。無論親身參與,還是觀看紀錄片,聆聽文化講堂,都會收穫滿滿。
內容精緻——拉出一支車隊,進行一番品牌體驗的車企並不少。但在內容方面精雕細刻的,卻不多。據我所見,多數還處於初級自駕遊的水平,注重渲染,忽視內容。比如,把一個很簡單的周末遊,包裝成探險與挑戰。這樣做,即使能唬住那些沒出過門的人,傳播力度又能有多強——稍微有點兒閱歷的人,都會笑掉大牙。
持之以恆——前幾年,開展文化之旅的車企,有好幾家,堅持下來且做得有聲有色的,以別克為最。在這當中,決策層的理念,恐怕佔據了主導位置——有人追求「急火短炒」,有人喜歡「文火慢燉」。
靠一個文化活動,雖然無法直接售車變現,但由此建立的品牌形象,印象更深。
上述盤點,用2020年「寰行中國」第7季的內容,能夠進一步說明。這是一支由昂科威S艾維亞、昂科旗艾維亞、君越艾維亞組成的車隊,從貴陽出發,為期3周、行程近2500公裡,在西昌畫上句號。活動主題是「華夏蒼穹」,一方面溯源華夏先民宇宙觀的形成與變遷,另一方面,探訪當代航天科技的前沿成就。
比如,當車隊行進到雲南省,首先前往撫仙湖,拜訪了位於湖畔的太陽觀測站。這是亞洲最大的地面太陽觀測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太陽物理觀測地址之一。
觀測站通過一米紅外太陽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等觀測手段,進行太陽高解析度的太陽成像、光譜以及磁場觀測。
同樣是在雲南省,車隊還來到雲南氣象博物館。這裡由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先生創辦,始建於1927年。
如今,它被譽為「中國百年氣象站」——設備全都換成了最新型,但任務沒變,咱們每天看到的天氣預報,就是這樣誕生的。
當車隊進行到四川省的川南天文臺,不僅從專業人員那裡學習了一些天文基礎知識,更欣賞到了城市難得一見的滿天繁星。
2020年「寰行中國」的最後一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已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座發射場,其中的西昌發射場,是對外開放最早、承擔衛星發射最多、自動化程度較高、綜合發射能力較強的航天發射場。
這裡有2個發射工位——第一是主要用於發射長徵三號乙/丙火箭的2號工位,第二是用於發射長徵三號甲、長徵二號丙/丁火箭的3號工位(1號工位未建)。
在陳列室裡,陳列著一枚長徵三號運載火箭實物。1984年,西昌發射場首次發射的,就是這個型號的火箭。
據介紹,從2014年至今,「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累計行程,已經超過4萬公裡,在求索華夏文明、弘揚文化精髓的過程中,磨礪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體驗平臺,並發展成別克品牌中的又一個全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