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助推50個億級新品牌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助力化妝品國貨品牌崛起

2020-11-20 騰訊網

11月2日,拼多多聯合國內化妝品領軍企業丹姿集團,共同推出國貨化妝品新品牌「萃潤」。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

從去年10月以來,這些本土巨頭已經聯合拼多多打造出以「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為代表的美妝個護新品牌。除此之外,拼多多平臺上還湧現出一批以自然使者、肌膚之食為代表的產業帶國貨新品牌。

「預計到明年10月,將有超過50%的本土一線化妝品企業加入新品牌計劃」, 11月2日,拼多多副總裁陳秋在「廣州化妝品新品牌計劃大會」上表示。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介紹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攝影:安舜)

陳秋還透露,未來兩年拼多多將紮根中國化妝品產業帶,培育50個億級化妝品新品牌,其中10個10億級化妝品新一線品牌,更好滿足國民的消費需求,讓每個國民都擁有『美』好生活。」隨著新品牌計劃實施,拼多多正成為中國化妝品國貨新品牌發源地。

此次「廣州化妝品新品牌計劃大會」在廣州市白雲區舉辦,當地的優勢產業之一就是化妝品產業,擁有1300家化妝品生產企業、4000多家商貿企業,化妝品行業企業數量佔全國三分之一。

當天出席活動的白雲區副區長蔡勝表示:「新品牌計劃有助於製造企業建設自主品牌,推動自身轉型升級,希望拼多多成為帶動白雲區化妝品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廣州市白雲區副區長蔡勝致辭。(攝影:安舜)

個性化消費需求加強,新品牌計劃助力國貨崛起

據統計,2019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年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超10%,線上銷售增長超過20%,其中拼多多增長超過3位數。

拼多多憑藉覆蓋中國最廣大消費者的7億用戶群體,聯合本土化妝品龍頭和產業帶優質製造企業,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化妝品。拼多多「多實惠」的平臺定位,與主打性價比的本土化妝品企業不謀而合。

從2019年10月開始,拼多多聯合珀萊雅、歐詩漫、上美和百雀羚等本土化妝品集團,打造出「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等美妝護膚新品牌。截至2020年10月30日,已推出上百款定製化產品,部分商品上線之前,就被商家預訂一空。

據陳秋透露,拼多多將持續推廣「反向定製、品銷合一」的新品牌孵化模式,幫助本土化妝品企業融入國貨新潮流,批量孵化化妝品國貨新品牌。

「一方面,聯手企業基於用戶消費數據,推出高性價比定製化產品,快速打造行業爆品;另一方面,提升企業運營能力,推動其持續參與各種站內活動和站外傳播,推動企業品牌獲得充分曝光。」陳秋表示。

▲萃潤品牌負責人蔡江南(左一),廣東化妝品學會會長杜志雲(左二),拼多多副總裁陳秋(左三),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春宇(右三),臻顏化妝品董事長張慶林(右二),肌膚之食創始人周鑫(右一)在活動上分享品牌建設相關經驗。(攝影:安舜)

反向定製催動高性價比產品,一流製造打破品牌「空氣牆」

新品牌計劃的實施,為產業帶製造企業開闢了品牌崛起之路。

自然使者的品牌方廣東臻顏化妝品有限公司是白雲區化妝品龍頭企業,公司擁有4萬平方米廠區,高標準的十萬級無塵車間和34條現代化生產流水線。

▲廣東臻顏化妝品公司工廠,工人正在進行化妝品封裝、檢測。(攝影:安舜)

製造實力雖強,卻因為沒有知名的自主品牌,公司始終不能進入發展快車道。臻顏董事長張慶林說:「在代工生產中,公司給一線品牌代工,獲取的只是百分之幾的工業利潤,產品在貼上一線品牌商標後,身價上升了10倍。」

傳統製造企業和品牌中間仿佛有一道「空氣牆」。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拼多多的運營團隊對自然使者進行了系統性幫助,在選品、產品運營、廣告投放方面都進行了細緻指導。

張慶林說:「自然使者定位的消費人群是學生和初級白領,在和拼多多溝通後,我們在產品宣發上,更加突出成分、突出性價比;在定價上,我們依靠工廠優勢,採取平價策略,讓利消費者。」這些策略取得很好的銷售成績。數據顯示,自然使者產品電商渠道復購率超過35%,70%的消費者是90後。

▲廣東臻顏化妝品公司工廠,質檢員正在進行產品檢測。(攝影:安舜)

臻顏化妝品公司基於拼多多的消費數據,在一些細分品類做產品創新。今年8月,臻顏向消費者提供了兩款手膜和足膜產品,客單價在20元左右,短短兩月,已經成為類目銷售前兩名。

品銷合一打破推廣困境,拼多多修建新品牌「高速路」

在品牌建設中,動輒數億元的營銷費用,讓不少專注於產品的製造業企業犯愁。傳統化妝品品牌營銷往往需要投入巨額預算,極大壓縮產品的研發預算,長期形成了一種「本末倒置」的業態,導致企業產品的性價比不斷降低。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意圖打破這種循環,讓「營銷費用流入研發實驗室」,讓聚焦在產品的化妝品企業不吃虧,讓消費者不吃虧。

肌膚之食品牌創立於2011年,是一家專注於護膚產品的化妝品品牌,主要做電商渠道。每天,肌膚之食的工廠都要發送上萬個包裹到全國各地。

但隨著傳統電商平臺策略的改變,留給肌膚之食這樣的新銳品牌資源減少,與此同時,化妝品品牌建設的門檻在逐年提高,動輒數億的廣告投放,讓品牌建設成為一個巨大的負擔。肌膚之食創始人周鑫認為,拼多多的出現,創造了一個「普通玩家」的場景,給新銳品牌、中小品牌修出了一條路。

周鑫表示:「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品銷合一的策略讓我們獲益很大,相較其他電商平臺,拼多多獨特的拼購模式、推薦算法,讓肌膚之食這類的中小品牌能夠更好地獲客,廣告投放能夠精準地找到我們的消費者。」

路有了,這條路快不快?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給這條路進行了升級、拓寬、綠化。周鑫表示:「拼多多運營會系統地幫助我們提升電商運營能力,拼多多的消費數據能夠幫助我們做更好的市場分析。」通過在站內的精準投放,肌膚之食的護膚產品銷量大漲,以海鹽皂、牛奶皂為例,這兩款產品的月銷量超30萬。

廣東化妝品學會會長杜志雲表示:「拼多多通過新品牌計劃推動了中小品牌、新銳品牌的崛起,有利於改變當前化妝品產業小而散的局面,通過資源整合,降低研發成本,推動中國化妝品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國產品牌彎道超車。」

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我們會持續加大對新品牌計劃的投入,包括百億補貼、站內流量傾斜、幫助新品牌企業定製推廣,讓消費者看到國貨化妝品製造企業的實力,推動國貨品牌崛起。」

(責任編輯:康玲華)

相關焦點

  • 5年助推50個億級新品牌,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助力化妝國貨品牌崛起
    11月2日,拼多多聯合國內化妝品領軍企業丹姿集團,共同推出國貨化妝品新品牌「萃潤」。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從去年10月以來,這些本土巨頭已經聯合拼多多打造出以「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為代表的美妝個護新品牌。
  • 國產化妝品品牌進入「戰國時代」:借力拼多多謀劃彎道超車
    近年來風頭正勁的國產化妝品品與有著廣泛用戶基礎的新電商平臺,撞擊出了更多的市場可能性。國貨美妝也由此成為新的戰場。「化妝品一直是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類目之一,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拼多多聯合國貨龍頭企業打造子品牌,希望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幫助這些企業擴大市場。
  • 拼多多挺進化妝品產業帶:定下千億增量市場KPI,是梁靜茹給的勇氣?
    至於周鑫口中所說的中小品牌崛起機會,其實就是指——擁有7億用戶規模的拼多多,正通過百億補貼、新品牌計劃等合作方式,聯合本土化妝品龍頭和產業帶優質製造企業,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同時,低成本低風險地助力企業打造新品牌。 過去,基於「社交裂變+分布式推薦算法」創新模式下,拼多多獨創了一套「貨找人」的去中心化打法——「拼購」。
  • 化妝品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國貨新品借新電商平臺爭天下
    創立近十年的護膚品牌肌膚之食以前就主要做電商渠道,但隨著傳統電商平臺策略的改變,留給創始人周鑫的資源也不多。通過新品牌計劃品銷合一的策略,肌膚之食獲益相當大,也讓周鑫堅定了走定製化的道路。 一個是老牌代工廠,一個是新銳品牌,這是拼多多為廣東美妝行業打造的兩個樣板。通過「新品牌計劃」,拼多多計劃批量孵化化妝品國貨品牌。
  • 新青年愛「拼」新國貨,北師大報告顯示拼多多95後用戶比例達32%
    根據《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90後用戶在2020年7月達到3.62億,超越了80後成為網際網路的主要使用人群。周小希是北京某家新媒體公司的繪圖師,剛從某家985大學畢業,作為初入職場的「打工人」,她從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頻道購買MAC子彈頭口紅「入坑」,發現LA MER海藍之謎面霜等女生喜歡的商品,在拼多多的價格補貼後,往往低於市場價。
  • 國貨美妝欲通過拼多多「超車」
    更多還處在中下遊近期在拼多多舉辦的「國貨新妝·廣州化妝品新品牌計劃大會」上,廣州市白雲區副區長蔡勝表示,白雲區有持證化妝品生產企業1300多家、商貿企業4000多家、工商個體戶6000多家,化妝品行業企業數量佔全國三分之一。
  • 剛出道就讓年輕人瘋狂氪金 這屆新品牌「不講武德」!
    來源: 自媒體11月初,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丹姿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同時也掀起了其未來兩年培育50個億級化妝品新品牌的序幕。緊隨其後,拼多多又將觸角伸向家具行業,計劃打造10個「線上版宜家」。不久前,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在2020年天貓新品牌發布會上表示,新消費品牌的崛起是中國未來5-10年裡最確定性的機會,未來10年是網際網路創造新品牌的10年。現實也的確如此。
  • 滬上鍋具代工大王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 3000口定製鍋具「日光」
    自2009年品牌創立,喜時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都承受著「代工廠併發症」之痛。  直到今年6月,在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推動穩外貿系列舉措的背景下,喜時入駐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成為「新品牌計劃」的戰略合作夥伴,並快速起勢,最多日銷3000多口不鏽鋼煎鍋,才向成為國民品牌邁出了第一步。
  • 再造新品牌,拼多多扣動經濟新「脈搏」
    細究這份聚焦133家民營物流企業的調查,其年收入小於5億的企業數量與高於5億數量之比為7:3,抽樣結構亦較為合理。但與拼多多積極數據相比,上述物流企業並沒有那麼樂觀。截至2019年12月31日,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為5.852億;APP月活躍用戶達到4.815億,佔中國網際網路活躍用戶的42.4%。巨大用戶背後,是拼多多順應低線城市消費升級,高線城市追求性價比需求兩大勢能,積累起不同於傳統電商的新消費群體。
  • 89元電餅鐺養活一條生產線 外貿工廠推網紅爆款造國貨品牌
    拼多多近日宣布全面升級2018年底啟動的「新品牌計劃」,將在2021年-202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一萬億銷售額。鍾嘉良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希望生產更多實惠且優質的產品,讓國貨老字號重獲生機。   據了解,『新品牌計劃』啟動以來,一年半時間,參與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定製研發的企業已經超過1500家,累計推出定製化產品達到4000多款,訂單量突破4.6億單,今年三季度日均定製化商品銷售量超過200萬單。
  • 拼多多助南康家具打造新品牌矩陣:5年孵化20個十億級家具新品牌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16日,在南康家具新品牌計劃大會上,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未來五年,平臺將聯合南康優秀家具製造企業,通過『反向定製、品銷合一』的模式,幫助南康孵化20個十億級家具品牌。」而拼多多持續擴大的用戶規模、龐大的下沉市場基本盤以及家具類目三位數的年增長率,吸引著南康企業積極布局。面對商家的期待,陳秋披露,平臺除了深入開展新品牌計劃,幫助企業研發新產品、培育新品牌之外,還將推出針對家具行業的三大舉措。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攜手JVC電視,開啟智能大屏「下半場」
    該批產品將於8月18日零時正式登陸拼多多「限時秒殺」、「大牌駕到」等日活躍用戶過億的專區。▲「新品牌計劃」聯合JVC研發的首批定製化大屏電視,將於8月18日零時正式登陸拼多多「限時秒殺」、「大牌駕到」等專區。
  • 南康家具打造新品牌矩陣 千億產業「拼」升級
    繼10月下旬宣布新品牌計劃全面升級後,拼多多迅速吹響中國家具行業品牌建設的「集結號」,江西南康成為首塊試驗田。   11月16日,在南康家具新品牌計劃大會上,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未來五年,平臺將聯合南康優秀家具製造企業,通過『反向定製、品銷合一』的模式,幫助南康孵化20個十億級家具品牌。」   對此,南康區副區長徐麗清表示熱烈歡迎。
  • 助力國貨品牌的崛起,國產化妝品的空間將更大
    從需求端看,我國化妝品市場已然需求龐大。2019年規模達到2992億,同比增長13%,相較18年的同比增速9.6%再提速,過去十年複合成長保持在12%左右,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最新數據上,在疫情影響之下,我國2020年1-10月累積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5.9%,但化妝品累積消費額仍同比增長5.9%,增速超越零售品整體增速近12%,並在10月份達到同比增長18.3%,凸顯出化妝品的需求強勁。整體對標成熟市場,我國的化妝品需求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 「浙江製造」借力拼多多轉型:從外貿代工到發展自主新品牌
    為幫助外貿企業紓困解壓,作為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今年初專門搭建了針對「外貿轉內銷」的綠色通道,並加大力度實施2018年底推出的新品牌計劃,一方面助力外資品牌的代工大廠打開銷路,另一方面也幫助這些企業培育自主品牌。
  • 「我們沒有淡季」:加入「新品牌計劃」3個月,這家廣東燈飾廠日均...
    在一條生產線上,一盞盞LED充電燈正在進行最後的組裝,這個在拼多多上售價兩元多起的產品只需充電一小時,就能照明長達五六小時。「今年夜經濟火爆,根據拼多多大數據,我們加大了這種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力量,每天可以買出3萬盞,夜市的經營者買得最多」,他說。2017年登陸拼多多,今年10月加入「新品牌計劃」,頂者工廠從三年前不足500平方米擴展到過萬平方米。
  • 台州「廠二代」借勢拼多多 打造高端智能家居新品牌
    2019年,潔安惠加入新品牌計劃,通過為拼多多上的高客單人群反向定製創新產品,加速品牌成長。目前,華萍是美的、京東京造、佳幫手、寶家潔、震旦、特力和樂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垃圾桶生產商,同時,旗下品牌潔安惠也已推出兩百餘種高端垃圾桶產品,整體銷量大大超過以往。作為台州「廠二代」接班的成功樣本,周挺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同行的讚揚。而這也是拼多多助力台州製造轉型升級的現實樣本。
  • 當來勢洶洶的新品牌,看中了4400億的內衣生意
    在幾輪促銷大戰中,翻看各垂直類商品的銷售業績,內衣品類的品牌銷量排名變化極為明顯——如果說,2019年這一榜單還是由南極人、優衣庫、恆源祥等擁有數十年知名度的傳統品牌所把持的話,今年的業績榜單,則被幾個創辦時間僅4-5年的新興品牌搶去了光彩。但是這樣的熱鬧背後,是否意味著新品牌的真正強大?
  • 性價比品牌報到!國潮美妝如何抓住新紅利?
    表現突出的國貨美妝品牌,既有完美日記、花西子這樣的新品牌黑馬,也有珀萊雅、歐詩漫、上美和百雀羚等煥發新生的本土大牌,還有萃潤、自然使者、肌膚之食這些依託拼多多崛起的工廠直供新品牌。中國手機市場,曾經是諾基亞摩託三星蘋果等外資品牌主導,智慧型手機時代華米OV等本土品牌與「洋品牌」平分秋色,今天「洋品牌」徹底淪為配角,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在全球市場共舞。美妝市場會上演類似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