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奈國有一長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緣

2021-02-22 紅塵作菩薩

 

孝養父母──波羅奈國有一長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緣《雜寶藏經》卷第二:

白話解釋如下:

我阿難聽佛陀親口這麼說:

佛陀在舍衛國時,曾這樣告訴眾比丘說:「若有人想要得梵天王在家中,能孝養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想要得帝釋在家中的人,能孝養父母,即是帝釋在家中;想要得一切天神在家中的人,只要供養父母,當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只要能供養父母,便是和尚已在家中;想要得阿闍梨在家中的人,只要供養父母,即是阿闍梨在他的家中;若想要供養諸賢聖及佛,只要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

眾比丘讚嘆說:「如來!世尊!您才能做得到這般的希有恭敬父母之事!」(以敬佛敬僧敬賢聖敬天敬神之心,來恭敬父母)。

佛陀繼續說:「不單單今日能極為希有的來恭敬父母,在過去世時,也曾經這般希有的來恭敬父母。」(未成佛之前,世世行菩薩道時,就已經這樣做了,不是成佛之後,才有能力這樣做。)

比丘們追著問:「過去恭敬父母的事跡是怎麼樣呢?」

佛陀接著說:「從前波羅奈國,有一戶貧窮人家,只生了一個兒子。然而這個兒子長大結婚後,卻生了好多個孩子,由於家裡很是貧窮,當時又在鬧饑荒,這獨生子就把父母給活埋了,以便從父母親那兒節省下來的糧食,用來養活孩子們。有一天鄰居問他說:『你的父母去那兒了?』答說:『我父母年事已老必定要死,所以就把他們活埋了。這樣可以把父母每天吃的食物省下來,給孩子們吃,好把他們扶養長大。』第二個鄰居也聽了這件事後,覺得很有道理,也依樣畫葫蘆,把父母給埋了。就這樣像瘟疫一般,傳染遍及了全波羅奈國,大家有樣學樣,把非法視為正法來奉行。」「又有一位長者,也生了一位獨生子,這位長者子聽到了這樣的事,認為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於是就想:『當施設什麼方便善巧,把這個錯誤的風俗給糾正過來?』想妥後,便一五一十的向父親稟白,並建議父親:『父親大人,今天能答應孩兒的請求:遠行去學經論,以充實正知正見?』父親答應了,便離家遠去求學,稍微學得一些知見後便返回家中。隨著歲月流逝,父親的年事也漸漸老大,兒子便為父親掘好了地,作好了屋舍,把父親供養在這地窖中,並給予上好的飲食,然後作這樣的思惟:『誰當共我,除此非法!』天神一聽隨即現身,對著這位長者子說:『我今天與你,願同心協力作為伴侶,共除非法!』」

「天神取紙來即書寫疏文,考問國王四件事:『若能解答此疏文上的四件事,當擁護國王您;若不能解答,七日後,當剖開國王您的頭顱分成七塊!四個問題如下:一者,何物是第一財;二者,何物最為樂;三者,何物味中勝;四者,何物壽最長。』天神即貼牓示於國王的門上。國王看過天神的牓示後,心生大恐懼,催促著大臣們趕快向全國探詢:『誰能解答此四個問題?若有能解答的,有任何請求,皆隨其所求,滿他的願!』長者子看到國王的告示後,便揭取此一書文,解答其含義如下:『信為第一財,正法最為樂,實語第一味,智慧命第一。』解答後,書寫成文呈上,被貼回國王的門頭上。」

「天神看後,心大歡喜!國王也大歡喜!就問長者子說:『誰教你的?』

答說:『是我父親教我的。』

國王詫異的問:『你父親還健在!』

長者子趕緊解釋說:『願大王施展無畏布施,能令百姓免於恐懼!我父親確實是老了,我違反國法未把他活埋,反而把他藏在地窖中,願大王靜聽臣民陳述:

大王!父母恩重,就好像天那麼高、地那麼廣!母親承受懷胎十月之苦,出生後懷抱噓哄,清理屎尿令兒乾爽,細心哺育扶養長大,教導授予人情世故,此身能成立,皆來自於父母,才得以見日月,而且生活的種種,也都是憑藉著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走滿一百年,並且作種種的供養,還是無法回報父母的恩澤!』

國王聽後問:『你想要請求什麼?』

答說:『只願大王下令廢除這個活埋父母的惡法,更沒有其它的請求了!』國王許可他所陳述的道理,即宣令下達國內各地:『若有不孝於父母的,當重重治罪!』

想要知道那時的長者子是誰嗎?就是今天的我啊!我在那時為國家除去惡法,成就孝順之法,以這樣的因緣,自然而然很快的就成就佛果。是以今日,也再次的來讚嘆『孝順』這一個法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言:若有人慾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即是帝釋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當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養父母,便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中;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若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諸比丘言:「如來!世尊!極為希有恭敬父母!」佛言:「非但今日極為希有恭敬父母,於過去世,亦曾希有恭敬父母。」比丘問言:「過去恭敬,其事云何?」佛言:「往昔波羅奈國,有一貧人,唯生一子。然此一子,多有兒息,其家貧窮,時世飢儉,以其父母,生埋地中,養活兒子。鄰比問言:『汝父母為何所在?』答言:『我父母年老會當至死,我便埋之。以父母食分,欲養兒子,使得長大。』第二家聞,謂此是理,如此展轉,遍波羅奈國,即以為法。」「復有一長者,亦生一子,此子聞之,以為非是,即作是念:『當作何方便,卻此非法?』遂白父言:『父今可應遠行學讀,使知經論。』其父便去,少得學讀,而便還家。年轉老大,子為掘地,作好屋舍,以父著中,與好飲食,作是思惟:『誰當共我,除此非法!』天神現身,而語之言:『我今與汝,以為伴侶。』」「天神疏紙,問王四事:『若能解此擁護;若不解者,卻後七日,當破王頭令作七分!四種問者:一者,何物是第一財;二者,何物最為樂;三者,何物味中勝;四者,何物壽最長。』牓著王門上。國王得已,促問國中:『誰解此者,若有解者,欲求何事,皆滿所願!』長者子取此文書,解其義言:『信為第一財,正法最為樂,實語第一味,智慧命第一。』解此義已,還著王門頭。」「天神見已,心大歡喜!王亦大歡喜!王問長者子言:『誰教汝此語?』答言:『我父教我。』王言:『汝父安在!』長者子言:『願王施無畏!我父實老,違國法故,藏著地中,願聽臣所說:大王!父母恩重,猶如天地!懷抱十月,推幹去溼,乳哺養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見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至百年,複種種供養,猶不能報父母之恩。』時王問言:『汝欲求何等?』答言:『更無所求,唯願大王去此惡法。』王可其言,宣下國內:『若有不孝於父母者,當重治其罪!』欲知爾時長者子,今我身是也!我於爾時,為彼一國,除去惡法,成就孝順之法,以此因緣,自致成佛。是以今日,亦復讚嘆孝順之法也!」】

相關焦點

  • 佛說:孝順 ,孝了你就順了!
    古語有云:「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孝為德之本,孝道為先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謹慎遵守的。因為別人會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你。百善孝為先,孝是為人之根本,孝是內心的溫度,順是內心的底色,不盡孝道之人,不僅不配為人,也不配為人父母。
  • 25.子夏問孝
  • 清水河縣:「孝扶共助」讓老人安享晚年
    為幫助貧困老人穩定脫貧,促進子女對父母盡贍養義務,清水河縣從2018年開始對60周歲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採取子女贍養與政府補貼獎勵的方式開展「孝扶共助」。建立扶貧基金。由各鄉鎮建立「孝扶共助」扶貧基金,資金實行專戶管理。籌資方式採取扶貧資產收益、幫扶企業及單位捐助、社會人士捐資等方式解決。基金每年一籌,本年度結餘部分,滾動投入下一年的基金中,作為下一年度籌集基金。
  • 緣子小姐的杯緣運動
    緣子小姐是日本漫畫家田中克己創作的人物 —— 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小飾物。因為她的作用就是治癒身處高壓下的日本白領們。
  • 24..孟武伯和子遊問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也是孟孫氏一家,他是孟懿子的長子,他也來問孔夫子,問孔子怎麼樣盡到孝道。那就是說作一個孝子,要處處使父母稱心如意,不要使父母為自己來憂心。可見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讓父母寬心,不讓父母憂心,這就是講究孝道的一種。 下面是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中國的脫貧智慧】內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孝扶共助」讓老人...
    為幫助貧困老人穩定脫貧,促進子女對父母盡贍養義務,清水河縣從2018年開始對60周歲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採取子女贍養與政府補貼獎勵的方式開展「孝扶共助」。建立扶貧基金。由各鄉鎮建立「孝扶共助」扶貧基金,資金實行專戶管理。籌資方式採取扶貧資產收益、幫扶企業及單位捐助、社會人士捐資等方式解決。基金每年一籌,本年度結餘部分,滾動投入下一年的基金中,作為下一年度籌集基金。
  • 孝老三字經
    孝老三字經孝之道,百善先;能養老,可盡年。昔虞舜,曾感天。老萊子,娛親前。羔跪乳,鴉反哺,遵大道,法自然。為兒女,當事親;勸孝老,讀此經。注釋孝之道,百善先;能養老,可盡年。〇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圍爐夜話·百善孝為先》昔虞舜,曾感天。老萊子,娛親前。
  • 《清平樂》與「孝」
    「非誠無孝,大孝必誠」,「孝之心」與「孝之行」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可見和可感的,並且是非常及時的,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悔也晚矣!對照當今的中國,儘管時代不同了,社會制度也不一樣了,但許多國人仍然會遇上「真孝與假孝」、「大孝與小孝」的兩難選擇。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為了那個「站起來」的夢想,曾經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夢想,同樣有許多人需要「個體服從群體」、「局部服從整體」,而有所抉擇,甚至默默地付出與全部捨棄(奉獻與犧牲)。
  •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孔子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子孝父心寬。——陳元靚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 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忠乎?孔子發怒「你好糊塗啊!」
    孝是自然表露的感情,是普遍的倫理規範,它體現了家庭內部的上下關係,而兄弟之間的橫向互助關係,則稱為「悌」。所以,「孝悌」作為聯稱,共同指代血緣性分家庭與家族倫理。作為中國文化的精神代表,孝的起源要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在那個時候,專制皇權實行宗法封建制度,天子作為天下的共主,按血緣聯繫的親疏遠近,分封同姓諸侯至各地建立政權。
  • 奇譚俱樂部 10 周年,緣子小姐已經成了大阪大媽?
    都說歲月是殺豬刀,我們眼看著多少童星長成少女,然後……這次輪到了人見人愛的「杯子上的緣子小姐」。
  • 234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餐,涉債訴訟30億,能從天神娛樂要回9億元?
    如今,涉天神娛樂案產品踩雷金額9億元,雖已凍結交易對手7家子公司,但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即便官司勝訴了,9億投資款要得回來?234.6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餐,朱燁為什麼如此坑股民?與巴菲特共餐的天神娛樂第一大股東、原董事長朱曄(右)「天神」變「雷神」!
  •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有無道理?老祖宗的忠告不得不聽
    其實老一輩人說的很多話,都是進過實踐流傳下來的,而且很多都被寫在書中,比如在《增廣賢文》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就算是現在說來,也是很有道理的。 這句話就是:「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那麼在如今的時代中,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兩句話呢?
  • 草彅剛又扮杯緣子|這些治癒系杯緣請給我來一打!
    這不,成員草彅剛在目前唯一SMAP五人聚齊的綜藝節目《SMAP×SMAP》裡又再次扮起了「杯子上的緣子小姐」……那究竟這個身懷絕技、可以在杯沿上肆意凹造型的「緣子小姐」究竟是何許人也?從第一套6個造型的緣子小姐開始,每年奇譚俱樂部都會推出不同造型的緣子小姐。比如感覺集齊之後可以召喚出七龍珠的彩虹緣子小姐。
  • 孝道故事~有一個美麗的字符名叫:孝
    「百行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自古以來,孝是千百年來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三字經》上,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  今天,更有許多著名人士為我們作出了孝的楷模。文學巨匠魯迅一生孝敬母親,因為孝敬母親迎娶朱安而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偉大領袖毛澤東在外地收到母親病危的特急家信,急急忙忙往家趕,可當他趕到家時,他的母親已入棺兩天。毛澤東內心極其悲痛,長時間默默無聲地守在靈前,寫了了情深意切的《祭母文》;陳毅元帥在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外交部長期間,工作十分繁忙。
  • 大黑天神
    直到今天,瘟神神話仍有心理安慰、族群凝聚和審美等實用價值。  雲南大理各個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保護神,稱為「本主」。這些本主的來歷、神通及各種逸事,都以口頭傳說的方式傳承。其中,洱源、劍川等縣流傳的《大黑天神》,是一個十分著名的神話:  玉皇大帝偏聽巡天神的謊報,派天神到人間散布瘟疫,天神來到大理,看見人們辛勤耕織,善良純樸,不忍心加以毒害。
  • 杯子上的緣子小姐,原來你還有這麼多頑皮的小夥伴(內含彩蛋)
    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杯子上的緣子小姐」,哦不對,是緣子小姐的小夥伴!以OL造型擺出各種 pose 的緣子小姐,可以被放在水杯的邊緣上,又囧又賣萌,堪稱絕對的治癒系。「杯子上的緣子小姐」到底出過多少款?數學不好的我真心數不清啊!隨便在日亞上一搜,就檢索到以下這些不同主題:
  • 關於緣子小姐,讀完這一篇我保證你就不能自拔的愛上她了
    話說,為什麼這個叫「緣子的小姐」這麼招人喜歡呢?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她一見鍾情呢? 緣子小姐到底什麼鬼?我做個搬運工搬來一些網絡上的資料跟大家分享:「杯子上的緣子小姐(コップのフチ子)」是由日本著名的扭蛋公司——奇譚俱樂部,與漫畫家田中克己(タナカカツキ)共同創作出的漫畫形象。
  • 大黑天神發財之要(四)
    在漢地本土有諸多命理學大家,能夠推演一個人的吉兇禍福,這也間接性導致了很多人對於命運有一種理解上的偏差,簡單來說,命和運二者本不是一個共體,如同大地上生長百草,有的為良藥,有的就僅僅只是野草,這個就是與生俱來的命,天注甘雨,有藥的地方或許會以雨水少而旱死,野草反而會吸取到更多的水分越發茂盛,這個也就是運。
  • 唐文明:仁感與孝應
    人被天地生我之仁愛所感通才有孝,故孝以愛為主;對於天地生我之大恩大德,人懷著感恩之心領受之,故孝以敬為要。(10)這樣,我們對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就有了一個明確的回答:孝就是人對天地之心的切身感應。理解這一回答的要點首先在於:天地之心乃是孝的終極根源。天地之心流向人心,即人心體會到天地生生之仁;「感而遂通」,天地之心再從人心流回父母,此即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