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我們繼續講問孝。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也是孟孫氏一家,他是孟懿子的長子,他也來問孔夫子,問孔子怎麼樣盡到孝道。
子曰,孔子就說了,父母唯其疾之憂,唯其的其字,是指孝子來講,就是兒子有了疾病的時候,才能令父母來擔憂。除了自己有疾病,其餘都不能夠讓,父母為這個兒子來憂心。那就是說作一個孝子,要處處使父母稱心如意,不要使父母為自己來憂心。
可見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讓父母寬心,不讓父母憂心,這就是講究孝道的一種。
下面是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遊是孔子的大弟子,他姓言,名字叫做偃,偃就是風行草偃那個偃字,遊是他的字。
子遊向孔夫子請問,怎麼樣來行孝道,孔子就答覆他,說了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孔子就說現在一般人講行孝,就是對父母怎麼樣盡到孝道,祇說能夠奉養父母,這母,能養(樣)是什麼呢?就拿飲食這些食物來奉養父母。
下面孔子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你拿飲食來奉養父母,與拿飲食來養犬馬,這有什麼不同呢?
不敬,何以別乎。犬馬替主人服務,也就是奉養主人了,犬馬與人不同的是什麼呢?犬馬不知道恭敬,如果說一個孝子,祇拿飲食來奉養父母,而對於父母沒有恭敬心,這與犬馬有什麼分別,不敬,就指的孝子,孝子對父母沒有恭敬心,祇拿飲食來奉養父母,何以別乎,與犬馬能養有什麼分別呢?
關於孝道,專門講孝的,有一部孝經,講得非常透徹,也非常圓滿。就在論語裡面講,很多地方孔子的學生問孝,孟氏前面講孟懿子,孟武伯都來問孝,可見這個孝是非常重要,而且講孝也不那麼簡單。
所以前面孟懿子問孝,孔子答覆無違,孟武伯問孝,孔子說他要唯其疾之憂。答覆都不一樣,子遊問孝,注重的是對父母要敬,敬這個字也是要合乎禮。為什麼呢?禮記開頭的曲禮,曲禮開頭那一章就是毋不敬,開始就講不要不敬,禮特別要講恭敬。所以在這裡子遊問孝,要注重一個敬字。
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繼續。
【每天學一講,長按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