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聲行業怎樣才能拜「名師」?郭德綱:根據兩個條件明碼標價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這個名師有兩層含義。第一,在本行業中有本事,是行業內當之無愧的內行,有獨到的見解和很深的造詣,這樣才能為徒弟們解疑答惑。第二,所謂的名師,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授徒方式,能夠把這些知識教授給徒弟們,實現知識的轉移。
-
74歲侯耀華獲終身成就獎,撈金曖昧女徒,他到底是不是相聲大師?
侯耀華作為出身於藝術世家的相聲演員,在我們看來,如今似乎根本和相聲演員這樣一個身份搭邊。可作為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後、侯耀文的兄長,他的身上畢竟有太多光環。所以還是會忍不住疑問,他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代相聲大師?
-
徐錦江是影視演員,從不說相聲,唐傑忠為什麼收他為徒?
除了不能說相聲,唐傑忠對這個徒弟還是比較認可。另外其實相聲圈充滿江湖氣,很多相聲演員也都收過並不表演相聲的徒弟。唐傑忠一輩子當好綠葉唐傑忠是一位老相聲演員,年輕時在部隊文工團工作,後來成為一名專業相聲演員,30歲之後進京拜相聲大師劉寶瑞為師。
-
品常寶華收侯耀華為徒妙處,看相聲三大家族紐帶為何是常家
我們常說的相聲三大家族是馬三立開創的馬家、侯寶林開創的侯家和常連安開創的常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真正說起家族來,馬家似乎相聲人丁並不興旺,侯寶林下一輩中說相聲的人也不算多,真正能稱得上「家族」二字的,莫過於百年常家。
-
姜昆手下的相聲大師,當年卻連叛4次師門,到央視也沒能說好相聲
現在要是說到相聲大師,很多人應該想到的是郭德綱跟于謙吧,其實在主流相聲圈的姜昆也很厲害,但是他不願意炒自己的人氣,所以郭德綱現在是比他要紅一點,而姜昆手下的相聲大師,也沒有郭德綱的徒弟紅,當年卻還連叛4次師門。
-
2018年,相聲大師常貴田離世,「乾兒子」陳寒柏一身紅衣代言撈金
就是說人過了40歲之後,經歷了很多事情,也逐漸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不再迷茫,而陳寒柏實實在在的印證了這句古話。在41歲之前,他一直是工廠裡的一位普通工人,人過不惑,突然想換一種人生來過,當時他特別喜歡相聲,就琢磨著能夠向這個行業發展。
-
相聲大師侯耀文離世13年,愛妻被「侄兒」戴志誠「截胡」16年
說起相聲,我們會想到在相聲界具有影響力的郭德綱、于謙、馮鞏等人。其中郭德綱在2004年拜在了相聲大師侯耀文門下。2004年剛出道的郭德綱在相聲界受人排擠,沒有人敢收郭德綱為徒但他又愛說相聲。這時侯耀文便打電話來「我想收個徒弟,你看你行嗎?」
-
相聲演員曹雲金想拜一個新師父,相聲界應該是沒人敢收的
文/娛樂圈說相聲相聲演員曹雲金如今在相聲界應該算是「海清」,有師承但無師門,雖說曹雲金他也收了很多的徒弟,但到現在他的徒弟是誰有知道的嗎?即使相聲演員曹雲金現在想拜一個相聲師父,相聲界也是沒有人收的。其實,小編覺得是沒人敢收他為徒。說實話,誰敢把他放在身邊?畢竟他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不定哪一天就爆發了啊。
-
相聲門最純血脈?馬三立回憶相聲祖師爺,當時要拜長鬍子唐明皇
相聲泰鬥馬三立,出生於1914年,是相聲世家的第三代。他回憶說一八六零年,也就是清朝鹹豐十年,英法聯軍攻打北京,鹹豐皇帝逃到熱河;當時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鬧得很兇,所以民間又有「長毛趕鹹豐」之說。兵荒馬亂,運河上的糧船燒的燒,沉的沉,我的曾祖父賴以幹活謀生的路也就斷了。
-
相聲恩怨江湖:西北相聲圈與京圈相聲淵源
常寶華有個哥哥叫常寶堃,12歲時曾拜焦德海為師。侯寶林的好幾段相聲都是以新社會的視角去諷刺舊時代。當年去給毛爺爺說相聲的時候,主要就是說這些段子逗毛爺爺開心,侯寶林也是毛爺爺最喜歡的一個。他諷刺極左的相聲《如此照相》名震全國。1983年,姜昆成為第一屆春晚主持人,主持之餘,春晚上他連說三段相聲,一時風頭無兩。1984年,在山東青島,師勝傑寫了一個講女廠長改革的相聲作品參加評比,但是評審嘉賓是侯寶林。當時侯寶林特別欣賞師勝傑,三話說不完就說道了師勝傑身上,30年沒有收徒弟的他,留下想收他為弟子的口風。
-
相聲恩怨江湖:西北相聲圈與京圈相聲淵源
因為當時郭德綱為了師父侯耀文還曾和侯耀華打過官司。其實郭德綱和鄭宏偉還有一些關係,鄭宏偉父親是鄭文喜,師父是鄭小山,鄭文喜和鄭小山是親哥倆。相聲圈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能收自己兒子做徒弟。王聲的搭檔苗阜也是鄭小山的徒弟,還是鄭文喜的乾兒子,夾中間也不容易,說啥都不好。
-
歐弟拜郭德綱為師,學習說相聲,怎麼沒見到他上臺演出?為什麼?
歐弟拜郭德綱為師,郭德綱欣然收他為徒,賜名歐陽隆基,是德雲社的一員,族譜中有他的名字。歐弟加入德雲社以後沒有怎麼說相聲,什麼原因呢?,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他當時是心血來潮,後來發現自己的的重心還在應該在娛樂行業上,不能在相聲上。
-
他演過三級片,爺爺是醫仙自己是畫聖,當明星還是相聲大師的愛徒
他生於黑龍江,卻一口港臺腔普通話;他出生於醫學世家,卻陰差陽錯的學了畫畫,最後又進入影視圈發展;他在影視圈創造了無數經典角色,卻是拍三級片起家;他曾於90年代風靡香港,卻只能流行於我們街角陰暗的錄像廳;他用三句話就追到美女太太,見面三次就結婚,恩愛至今不分離;他普通話都說不好,竟然是相聲前輩唐傑忠
-
相聲大師常寶華!
相聲大師常寶華時常拿這句話來總結自己的舞臺生涯。9月7日上午10點46分,88歲的常寶華永遠退出了相聲舞臺。臨終之時,他神態安詳,宛若安睡,家人及徒弟等皆隨侍在側。他的孫子常遠在訃告中稱,爺爺福滿歸去,未曾留有遺憾。出身相聲世家,拜師馬三立1930年12月,常寶華出生於天津。
-
相聲與電視的媒人,兩位相聲大師爭奪,一手創辦馬家班
在1983、84、85三年間,馬季都是春晚的策劃班子中一員。在第一年任春晚首屆主持人的時候,馬季就想過要把相聲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認識這門藝術。隨後在1984年,馬季就創作了關於相聲的段子。作為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大弟子,馬季的出身卻並不是很優秀。馬季是北京普通人家的孩子,當過紡織廠的工人,新華書店的營業員。馬季原名馬樹槐,10歲時在北京西皇城根子小學讀四年級,一次放學時,同班的同學吳長坤問馬樹槐:"你想去聽相聲嗎?我可以帶你去,不花錢的。
-
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有多遠
愛其者覺得他的相聲貼近生活接地氣,笑料十足,說學逗唱樣樣精通。恨其者認為他的相聲低俗,特別是倫理哏尺度過大。不可否認可郭德綱已經成為現在相聲第一人,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有多遠呢?差距在哪裡呢?其代表性作品如《大保鏢》、《文章會》、《誇住宅》、《白事會》、《賣掛票》、《黃鶴樓》、《開粥廠》、《家傳秘方》、《學說瞎話》、《逗你玩》等等,無不從各個側面體現著他的表演風格。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馬氏相聲」。馬氏相聲雅俗共賞,更有「無派不宗馬」的說法。
-
馬氏相聲再折一員大將,他是趙靄如「過繼」給馬三立的高徒!
繼去年馬三立大師親傳弟子常寶華、尹笑聲相繼病故後,時隔不到一年時間,馬氏相聲傳人再損一員大將。
-
他是被師父常寶堃「寵壞」的徒弟,一輩子的摯愛就是相聲和麻將!
在文字輩相聲藝人中能被賦予「文哏大師」的殊榮,足以證明盛名之下無虛士。歷數相聲界名家前輩,偏愛使文哏活的大有人在,但唯獨蘇文茂成為了觀眾們最認可的那一位。倘若把今日的成就完全歸於祖師爺賞飯,天賦使然,顯然是不客觀的。更多還是得遇名師指點和「山後練鞭「下的苦功。
-
李金鬥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郭德綱當初為什麼不拜他為師呢?
因為師承不明,所以他一直受到同行們的打壓。那麼,趕快拜個師父,就應該是燃眉之急了。 關於郭德綱拜師李金鬥的事,傳言一直很多。甚至有的言之鑿鑿:說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郭德綱提著禮物,找到李金鬥家。見面後,倒頭便拜,說一定要拜其為師。
-
2004年,在反對聲中侯耀文為何執意要收,被排擠的郭德綱為徒
如果沒有這樣的師父,任憑你有再大的本事,也會受到相聲界的集體排斥。郭德綱當年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侯耀文是相聲界的大師,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師從趙佩茹也是一位相聲大師,侯耀文可謂是根正苗紅,在相聲界地位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