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何東:我再問你一句,除了您說的這些,歲數上了一點兒,再想一想,佛教中"怒氣也是邪氣的一種"。
呂中:對。
非常道何東:歲數越大越知道,它也是邪氣的一種。因為我看到您兒子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看我媽演的《茶館》,一個小太監,這多好玩兒啊!"後來他就說,"我看我媽媽,她不能演的角色好像挺少"。那麼,您感覺自己不能演的,您說演員有所不能的,是什麼樣的角色?
呂中:好多角色都不能演。
非常道何東:比如我覺得您,真正的那種嚼老婆舌頭的女人您肯定不能演。
呂中:我覺得嚼老婆舌頭這樣的角色,一般來說,他們都不會來找我,他們覺得好像我就是應該演一個比較正的。但是其實呢,我也演過反面的角色,也演過。
非常道何東:看怎麼反面了。
呂中:也演過反面的角色,說句良心話,演員,人們一提演藝界,覺得演藝界矛盾特別多,競爭比較大,彼此互相排斥,互相什麼。我可能覺得我本人吧,因為有那樣一段歷史,一般來說好像不大會跟別人去爭什麼,我都是自己在努力,好像不知不覺當中變成了我的一種本性,給了我角色,我會很認真,我不太會去爭什麼。所以,所有的角色,基本上幾乎沒有一個是我去找我要去演這個角色,包括劇院的舞臺戲,包括外面的影視,都是別人來找我,我掂量掂量我能不能演,我演得好、演不好,我再去演。我喜歡演差距比較大的人物,因為什麼呢?就是剛才說的,因為演員的工具就是自己,你老演同一種類型的人物的話,你就會枯竭的,最後大家看就都是一道湯,一個樣子。
當我接武則天的時候,因為武則天的那個導演,他是我們同事的兒子,這個孩子特別聰明,本子是他寫的,他讀了大量的書,他寫了本子,然後他又來導這個戲。我覺得武則天跟慈禧一定要區分開,一方面從她本身,比如說武則天絕對是女中豪傑,造反派,她居然要當皇上,她當成了,慈禧沒有當皇上。我曾經問過張黎導演,我們倆探討過這事兒,"你說慈禧從心裡有沒有過想當皇上?"我們分析,她一定想當過,因為她能,從她的能力上來說,她駕馭得了,但是她沒當。張黎曾經有過一個想法,有一場戲寫慈禧想當皇上,但是後來沒有拿出來,因為從歷史記載上絲毫都沒有過,我們還是尊重歷史,不去寫這個。但是她沒有,就說明慈禧還是比較傳統的。
非常道何東:對。
呂中:她比較傳統,她尊重這個歷史,她可以輔佐光緒,她可以讓光緒軟禁起來,囚禁起來,但是她不當皇上,包括她丈夫死去以後,但是她有比較能夠說得來的相好的,但是她沒有越雷池。武則天就不一樣了,武則天做了皇上以後,皇上是女的還是男的,沒有絲毫分別。所以說,武則天和慈禧兩個人還是有不同的地方的,這是從內裡。
後來導演很有意思,導演說我要求我這個戲裡武則天出現和其他的武則天不一樣,其他的武則天大頭,梳妝特別漂亮,他說既然她想當皇上,而且她當了,在她性格當中有男性的東西,而且武則天到最後說我要立一塊碑,跟她女兒說,"太平,立一塊無字之碑,我的功過讓後人去評說。"這個世界上,只有拿坡侖和她立了兩塊無字碑。所以,我就覺得武則天這個人,她能當皇上確實不簡單,她有當皇上的素質。後來導演就說,我們這個皇上出現的時候能不能男裝?我當時特高興,我說正好區分開!她跟其他的皇上不一樣,他是從皇上的本質上來捕捉的皇上的外形。
另外從歷史考證上來說,那個時期的女人比較胖,好像武則天有些裝束不是那麼特別的什麼,雖然它是神探狄仁傑,它裡面也有戲說的東西,所以不必完全百分之百地按照歷史的考究,所以她的裝束就變成這樣了。恰恰對於我來說,曾經演過兩個歷史當中比較高層次的人,有一些區分。
非常道何東:還有一個您說的,這個武則天所面臨的封建不如到清朝,慈禧是想著不敢。
呂中:對,而且唐朝時候盛世,武則天到最後她衡量了,"我老武家沒有接班的人",她衡量來,衡量去,不夠。所以,這個人從歷史上來說,是不簡單的一個人,非常明智的一個人,有智慧的一個人。所以,她後來就把她的王位又從武家還給了李家。
非常道何東:這兩個都是明白人。
呂中:非常明白,都是明白的女人。
>>>查看完整專題 《鳳凰網·非常道》呂中:大中至正
更多實錄——
>>>實錄1 呂中:我自幼「好琢磨」 曾認為毛主席不上廁所
>>>實錄2 呂中:「拿腔拿調」演不來慈禧 她絕非驕奢淫逸之人
>>>實錄3 呂中:演慈禧穿三十斤戲服 為惡補清史曾暈倒入院
>>>實錄4 呂中:話劇演員更易掌握角色 演戲是「駕馭軀殼走路」
>>>實錄5 呂中:父親曾跟隨張學良 家長身教大於言教
>>>實錄6 呂中:曾與愛人分居11年 歷經坎坷讓我夾緊尾巴做人
>>>實錄7 呂中:演藝圈就是名利場 曾阻撓孩子入行
>>>實錄8 呂中:「人老珠黃」是人之必然 我貴在有自知之明
>>>實錄9 呂中:我最演不來「嚼舌根」 如重複自我定當枯竭
>>>實錄10 呂中:人能認清自己就是活明白了
>>>實錄11 何東訪後訪:呂中是一個很有內心修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