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修復如此重要 | 電影知識

2021-02-14 強氧Cgangs

電影從工業革命誕生到現在已經經歷了100多年的歷史,從最早的《火車進站》到後來的《阿凡達》,電影無處不體現著科技的進步,但也有那些被塵封在歷史裡的電影,我們能有幸的看到它現在的版本實屬不易,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電影修復師。

有很多為電影做了巨大貢獻的人,像化妝師、攝影師等許多的幕後職業。他們不像光鮮亮麗的演員,不像靈魂主導的導演,我們對他們的工種不熟悉,但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看到像「小鞋子」、「肖申克的救贖」、「教父」等被時光遺棄的電影。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我們將不會看到電影原本的影像,也因此美國皇家海洋電影學會將他們稱做無名的英雄。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電影修復的重要工作。(PS:由於中國的電影發展並不是很久遠,所有國內對於電影修復還不是很重視,故我們參考的是美國的電影修復工作。)

膠片電影修復

電影膠片數碼修復過程修復工作有很重要的兩點,首先是要保證膠片存放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以防止電影膠片收到外界的損害。(香港設有一個零下18度的冷藏庫存放影片,可以長久保存硝酸片。)另一方面,因為硝酸片非常易燃,甚至有自燃的危險,從1950年代起已不再生產及採用,故此必須儘快把內容翻印在比較穩定及安全的聚酯片上,以作保存。

首先要替影片做詳細的狀況檢查。它的各項資料,包括物科狀況及轉場資料等均詳細記錄。下一步是修補菲林的所有損壞,否則菲林通過印片機時,可能會受到進一步的破壞。進行印片之前,所有駁口必須重新檢查,以防駁口在印片過程中鬆脫。接著是徹底的清潔菲林,務求令印片過程順利以提高畫質。

數碼修復工作室修復人員會把一卷菲林裝在菲林清潔機為減低片基劃痕的影響,採用全浸式溼印片技術翻印新片,新印一條翻子和一條底片。

翻印新片進行校色等畫質修復工序,修復前的畫質嚴重偏色,修復後的畫質色彩豔麗。對於年代久遠而產生的畫質噪點,一般可採用工作室所設置的去噪程序清除。對於剩餘的較大無法去除的噪點,可採用數碼手寫板進行類似PS的修復工作。但是需要一幀一幀的清除,還需要反覆多次的對比,確保畫質的完美。 下一步是聲片的數碼修復。把聲軌部分輸入電腦,經過數碼技術的處理,降低了噪音,提高了訊噪比,改正了聲調及調整了聲音的播放速度,修復後音質得到改善,並修正了聲音的調子和播放速度。

聲軌修復,把修復後的聲音轉錄成一條新的聲片。最後是新拷貝的印製,把新印的底片及聲片同步化之後,印製一個新的保存拷貝及一個放映拷貝。

PS:有些電影修復工作室是把電影膠片內容轉成數字格式儲存與電腦硬碟再由特殊軟體(通常是在UNIXL/LINUX環境下的軟體)計算出去噪點的參數後,自動處理畫面。經典奧斯卡電影《羅馬假日》就是這樣的,動用了一個由幾百臺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電腦組成的工作站對畫面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與時間賽跑的電影修復師,如何讓老電影「重生」?
    12月10日至30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1個城市舉辦「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珍藏和修復的《枯木逢春》《五朵金花》《李雙雙》《錦上添花》《上甘嶺》《英雄兒女》《祝福》《龍鬚溝》《烏鴉與麻雀》《早春二月》10部國產影片重返銀幕。「第一次在大銀幕看修復版的老電影,經典永不過時!」有人評價道。老電影是怎樣修復的?電影修復的標準是什麼?
  • 揭密4K修復:給老電影換臉還是美容?
    眾所周知,「開國大典」對新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向全世界宣告了一個嶄新中國的成立,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每每回望時都不會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在許多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影片中都會用到「開國大典」的歷史畫面,可我們也發現,「開國大典」的畫面是黑白的,觀眾從未在大銀幕上看到過這一時刻的彩色影像。據悉,1949年的開國大典原來是有彩色影像的。
  • 1956年的老電影《祝福》是這樣被修復的
    基於此情況,一群熱愛電影的電影修復師積極採取搶救措施,保留住那些珍貴的光影記憶。電影的修複流程通常分為三步: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和藝術修復。物理修復主要指的是指對膠片的接補、清潔等工作。中國電影資料館有位於北京和西安的兩個電影膠片資料庫,分別存放著電影拷貝和電影底片,在西安臨潼驪山腳下,有一支團隊自1972年開始就一直從事膠片的修復工作,手藝傳承至今。在物理修復完成後,電影修復師便開始著手數字修復,先將膠片上的影像通過掃描的方式轉換成數字文件,再一步步處理掉色、劃痕、黴斑、抖動、閃爍、噪聲等問題。或許有人會問,聲音也可以修復嗎?
  • 電影修復的秘密
    上影節、北影節於2014年開設「修復經典」單元,每年展映的經過高清修復的老電影都吸引了眾多影迷的目光,電影修復這個行業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對於深度影迷來說,CC(美國標準收藏公司)修復版肯定不陌生,經過修復並由CC製作藍光碟發行的電影,似乎煥發了第二次生命。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電影修復工作依舊是一個神秘地帶。電影到底是如何被修復的?
  • 解密電影修復十三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西安臨潼(中國電影資料館西安電影資料庫所在地),有一支從建館以來就傳承下來的物理修復團隊,修復老電影的這門手藝,在他們之間代代流傳。 而在位於北京的中國電影資料館的數字修復中心,有一群熱愛電影的年輕修復師們,對老電影進行數字修復。
  • 電影到底是如何被修復的?
    上影節、北影節於2014年開設「修復經典」單元,每年展映的經過高清修復的老電影都吸引了眾多影迷的目光,電影修復這個行業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對於深度影迷來說,CC(美國標準收藏公司)修復版肯定不陌生,經過修復並由CC製作藍光碟發行的電影,似乎煥發了第二次生命。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電影修復工作依舊是一個神秘地帶。電影到底是如何被修復的?
  • 「醋酸症候群」與色情電影修復
    著名的「醋酸症候群」創始人喬·魯賓認為,修復那些經典的色情電影,除了可以給老去的男青年們「致青春」,還能有益於防止某種「文化失憶」,因為他始終堅信,「一部電影只要拍出來,或多或少,必能反映它所處的那個時代。」
  • 為什麼電影如此迷人,看看這些獻身給電影的人們就會明白
    利昂·維塔利,庫布裡克背後最重要的那個男人。一個陪伴、協助庫布裡30年的助手兼戰友;一個將生命獻給庫布裡克和電影的偉大《Filmworker》。 也正因為如此,他獲得了庫布裡克的電影《巴裡·林登》中的試鏡機會。
  • 電影是如何被修復的
    過去儲存電影的介質主要是膠片,而早期膠片都採用硝酸片基,這是一種比紙更易燃的物質,(雖然在1960年之後基本被醋酸片基、滌綸片基取代),但不管是哪種片基,都很難在常溫下保存很久。褪色、撕裂、髒點、黴變、劃痕、酸變、收縮、扭曲,一旦這樣,珍貴的影像就容易離人遠去。一般來說,電影修復分為物理修復、數字修復、藝術修復三大步驟。
  • 1927年電影《盤絲洞》回歸中國 揭秘老電影修復
    雙方通過交換資料圖片比對,半年後,確定了這部電影是但杜宇的《盤絲洞》,隨後挪威開始修復殘片。世界上的膠片電影修復大致都是一個流程:電影拷貝或原版底片經過清洗、修補等準備,用膠片掃描設備逐格掃描成數字文件存入硬碟,對每幀影像進行自動或人工數位化修復,聲音修補和聲畫合成,調色,製作數字拷貝或膠片拷貝。
  • 關於色情電影修復那些事兒
    文 | 韋伊 編輯 | 程曉筠 Agnes對關心經典電影的保護和修復的影迷來說,今年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義大利博洛尼亞電影資料館推出的「默片喜劇大師」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全作品修復計劃。有著近百年壽命的傑作將被賦予新的生命,然而像這樣的好運氣,在浩瀚的影史星河中卻並非常態。
  • 文物修復師 相比高學歷專業知識儲備更重要
    高珅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從事紙質修復工作已經兩年了,而自己的性格屬於比較「坐得住」的,很適合這一行,「每天都會遇到新的問題,所以不會覺得枯燥無趣。每次看到修復完成後的作品,我會很有成就感,也會仔細溫故修復的過程。」
  • 那些被積家協助修復的老電影現在怎樣了?
    積家致力於經典電影拷貝的修復工程,這並非第一次。早在2011年,積家剛剛與上海電影節達成官方合作夥伴關係的時候,就宣布將修復多部中國經典老電影,並在修復完成之後在電影節上進行展映。 這是修復前後的對比圖:
  • 電影畫面劃痕修復
    由於電影製作設備本身的一些欠缺,以及電影膠片在反覆的拷貝、播放和存放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些損傷,保存下來的影片會出現諸如閃爍、斑點
  • 為什麼這部電影如此受歡迎
    為什麼這部電影如此成功不僅是情節,而且是演員人對這個角色的刻畫,這真的很像在你身邊。我們先談談電影的日程安排吧據估計,只有《八佰》的困難就在於此。柏林電影節緊急退出,定於與《蜘蛛俠》一起爭奪暑期檔,電影節被緊急撤銷,錯過了暑期檔作為中國的第二個檔案。
  • 「電影修復」到底怎麼修 一篇讓你懂!
    但更重要的是,這次放映的是4K修復版。實際上這些年,我們在影院看到的修復版電影,遠不止《現代啟示錄》一部。     不過,4K修復這碼事,誰都明白它是幹嘛的,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是怎麼幹的。修復過的電影有啥差別?具體又是怎麼修復的?4K修復和普通修復的差別又是什麼?所以作為一個靠譜的公眾號,小帝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電影是如何修復的。
  • 電影修復:匠心、傳承、創新
    26日在蘇州舉行的「2020致敬經典·修復電影主題論壇」上,業界人士給出了答案。把傳統膠片數位化,並修復其中的劃痕、斑點、顏色失真等問題,電影修復讓經典電影重現精美畫面,部分影片在修復後甚至煥發新生。「電影修復是電影後續流程幕後中的幕後,對時光的還原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要了解這部電影和這段時光當初的時代背景、歷史原貌、人文風情,一部電影90分鐘、十幾萬幀,一幀幀處理是非常熬人的事情,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專注、敬業、熱愛的匠人精神。」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數字修復中心主任肖博說。  修復也是彌補膠片介質局限導致某些藝術缺憾的機會。
  • 【有益思】4K修復讓老電影光彩重生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丁友東表示,電影修復的用意一方面是「修舊如舊」,藉助數字修復技術,讓老膠片上損耗的影像儘可能恢復到影片最原始的樣貌。另一方面是讓老影片能夠滿足如今大熒幕放映的要求。  事實上,據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主管王崢解釋,4K修復電影並非是「用4K技術修復的電影」,更貼近事實的含義是用電影修復技術把老電影修復到4K的解析度。
  • 揭秘4K修復:老電影模糊不清 換臉還是美容?
    膠片老電影是如何保存到現在,又是如何通過4K修復技術展露新顏的呢?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到了位於如皋的江蘇華夏電影膠片修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新,深度解析膠片物理修復的「老手藝」和數字修復的高科技。
  • 2000小時的專注,只為修復一部電影
    當我們坐在電影院裡觀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它們帶給我們的視覺刺激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往往很難意識到這些燦爛的光影是極其脆弱的。而另一方面,一旦成為一部老電影,哪怕再經典,也往往只有在電視上被偶爾播放的機會,它的保護和修復是一件公益性的事情,往往需要由國家或者公益性的藝術基金來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