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深夜劇《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9.2!
《深夜食堂》前幾日看了一集美國的餐飲真人秀,地獄廚師來到經營不善的日本壽司店,日裔老闆移居美國多年,餐廳和跨過婚姻都每況愈下,多年來他幾乎不再有笑容,回傳流水線旁的竹籤沾著上一輪的雞肉殘渣,當他被批評管理無方的時候,美國老婆一旁的冷嘲熱諷得連主持的大廚都看不下去。餐館失敗和家庭危機互為因果,攪成一團讓那個瘦小的日本男人變成了一個徹底的LOSER。
日本的深夜劇,一集三十分鐘不到。搖晃的鏡頭裡是日本的繁華夜景,然後慢慢靜下來,轉到深巷一家小小的食店。 食店的設定其實有些做作:菜單上永遠只有一樣菜,但無論你要點什麼,老闆都會給你做。這樣做作的設定一下子把這家小店從現實裡抽離了,我們於是知道,又是聽故事的時候了。 只看了前兩集,赤色香腸,貓飯。獨立的單元小故事,有些傳奇的色彩,但表達得像極了這個民族的特色:清冷,疑惑,含蓄。 我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想嘗試一種浮世繪的風格,想用影像再寫一本浮世澡堂或浮世理髮館。從這兩集來看,每一集都有一個主線人物,愛吃某一道菜,日子似乎平平淡淡,話不多,但身世傳奇。結局總有些憂傷,但非常克制。
開在深夜的小店,老闆說可以點菜能做的一定辦到,但做得最多的還是家常飲食清粥小菜,很常見的日式料理。普通的是:煎雞蛋卷,茶泡飯,烤魚,拉麵,炒麵,拌飯;難得的西式餐飲也不過就是土豆沙拉和雞蛋三明治;最豪華的盛宴是在劇終時的聖誕大餐烤帝王蟹。 飲食口味其實很私人,口腹之慾的滿足說來也容易,但是食物牽引出的故事,在一家簡陋的小店,在來來往往的顧客裡上演,加之特定的時間,就相當容易滲入人心,令人在深夜寂寥淡漠的氛圍裡看出更多的人情味來,平淡中的溫暖猶入細流,輕輕地沁心。
日本的東西,我只喜歡動漫和美食。記得千禧年那會兒,我最喜歡的動畫便是《中華小當家》,它完美的結合了兩者的精華,一邊看電視一邊流口水的情況已經不止一次出現,我甚至在那時就已經立下遠大志向,長大後別做什麼省長或者科學家了,還是低調一些,做個牛逼的廚師吧。可惜我直到去年才真正的學會做飯,目前最拿得出手的硬菜還僅限於紅燒排骨,連魚都不會做。每每想到兒時的理想未能完成,總是令人潸然淚下。
在食堂上演的一篇篇故事都是如此迷人,每每讀完總會在心中泛起一抹漣漪,帶給我無比的溫暖。濃濃的人情味,看似平凡,但在這找得到別的地方所沒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