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非凡(efifan)
有激情,夢想才有實現的可能。
就在今天(5月30日)早上八點,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主播劉欣
與美國福克斯商業頻道(Fox Business),
主播Trish Regan
在國內外千萬網友的關注下,
開始了一場隔空激辯。
短短幾分鐘的言論,
且不論字正腔圓的英語發音,
詞句中的不卑不亢與不急不躁,
就已彰顯中國的氣度。
中美女主播「跨洋對話」視頻來了,速看!
練就這般理性又優雅的氣勢,
卻也不是劉欣一日促成。
所謂水滴石穿,
非一朝一夕之功。
看她的履歷,
簡直就是「別人家孩子」的模板:
妥妥地一路從小優秀到大。
俗話說,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
這話用在劉欣身上最貼切不過。
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的劉欣,
沒請過家教,沒上過補習班,
憑著滿腔熱愛,
天天和大7歲的姐姐
蹲守在電視前等自己心心念念的
英文學習節目開播。
1993年,劉欣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了南京大學英語專業。
而在這之前,
擺她面前的是
保送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機會。
一個人有了目標,
也就有了前進的方向。
放棄名校保送,
憑自己努力做喜歡的事,
這才是人生意義。
在大學裡的劉欣,
待在自習室的時間屈指可數,
她知道,練習一門外語,
說出口才是最有力的突破。
人才濟濟的南大校園裡,
只要有外語活動的地方,
就有劉欣的身影。
各種話劇演出、英文歌唱,
身邊的人都知道,
要找劉欣,
不在排練廳,
就在英語角。
大二時,擔任英語話劇
《鞋匠的老婆》女主角,
穩重的颱風,
標準流利又飽含情感的臺詞,
收穫了一票迷弟迷妹。
上課時,她總是最積極的那個,
每每老師要結束話題,
她總會長篇大論的補充。
她從不害怕犯錯,
只怕自己沒有機會。
因為,只有摔跤了才知道如何走路。
1996年,南大選拔英文優秀的學生,
代表學校去參加首屆"21世紀杯"
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時,
她第一個舉手報名:「我要去!」
最終,憑藉多年來紮實的英文功底,
她成功獲得參賽名額,
並在全國比賽中再一次榮獲冠軍!
更在隨後的5月
去倫敦參加的世界英語聯合會
舉辦的世界公眾演講比賽中
再次奪冠。
連評委都說,
她(劉欣)一上臺,
就被她的穩重大氣吸引,
這對於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
實在難能可貴。
而那時的劉欣,
說不緊張是假的。
從全國的舞臺到全世界,
她一遍遍地告訴自己,
我能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自己一定有別人沒有的優點。
榮耀加身,
劉欣卻從未驕傲一分,
她深信,沒有人是
生而知之,不學而能。
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
從南大畢業後,
她隨即進入了
央視海外中心英語新聞欄目。
這時的英語頻道,
和這個剛出校園的大學生一樣:
都在摸索。
小小的辦公室,
幾個新人擠在
沒有窗戶的角落,
就這麼開始了一個全新的節目。
看起來光鮮的工作,
背後的努力卻如在戰場一樣,
一刻不曾鬆懈。
少有人能相信,
為了自己的熱愛,
這個年輕的姑娘
在十年裡,未曾看過一部電影。
做編譯,她要查閱大量的
文獻和時事資料;
做記者,她會第一時間
衝到前線;
做主播,她在熒幕下
儲備的稿子早就不計其數。
有人曾經說過她,
「從未見過你這樣拼的記者」。
她卻笑著搖搖頭,
既然到了這個崗位,
那就做該做的事情,
事業無窮年。
這個拼命三娘並沒有埋頭工作,
2002年,她只身前往
法國學習法語,
半年後取得了
法語高級資歷證書。
再次回到臺裡,
她的光環又加一層,
而肩上的重擔愈加沉重,
身上的榮譽也越來越多,
她依然不驕不躁,穩步前行。
聲名鵲起時,
她卻放下主播光環,
選擇去做一名駐外新聞記者。
那時,與她同臺競爭的
不乏BBC、CNN的前僱員。
在西方世界裡,
她熟悉的一切傳播方式
遭到了「顛覆式」的衝擊。
仍舊是第一時間衝去採訪,
卻遭到了「很粗暴的對待」,
她至今仍記得,「當時打得我很疼」。
一個曾經被捧著的美女主播,
在異國他鄉被這般對待,
又有幾人能接受。
她咬著牙堅持,
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就要做出讓他贊同的事!
靠著「總在現場」的行動力,
她幾乎從零開始打開
中國傳媒在日內瓦的影響力。
她的人生中,
一直被三個字母支撐著:I, G, O.
也就是innovation(創新),
grit(堅毅),orientation(人生規劃)。
她清楚自己的目標,
而再遙遠的目標,
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
這個世上,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沒有人會一生走運。
有胸有成竹的儲備,才敢出發,
有了夢想,儲備的一切才有所用,
有了激情,夢想才有實現的可能。
我們其它小夥伴
21TechID:News-21
長按並識別關注
ID:jrquan21
長按並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