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重大災難已經很不幸了,如果還因為這個災難讓你受困災區,不知道等待多久有救援,那麼會是多麼難熬的事情啊。今天要跟大家聊了一部電影跟受困,遭受到災難有關係,是韓國的電影叫做隧道。
演員介紹
韓國影帝,河正宇擔任男主角。 其實早在2013年,河正宇也演出過獨挑大梁的恐怖攻擊直播,這故事描述一位被降職的主播不小心接到一個恐怖分子的電話,正當大家以為是惡作劇玩笑時,結果爆炸攻擊就發生了。由於不敢輕忽對方的要求,所以保持著電視直播的通暢。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他跟這位嫌犯周旋的故事。
而本次的隧道同樣都是獨角戲,但節奏很不一樣,主角受難等待救援的時間漫長又難熬。心裏面壓力恐懼與絕望一秒鐘就增加很多,從期待到救援,心理變化非常的微妙。與死神在做長期的抗戰,從有希望到身心俱疲的轉折都演繹得很好。
吳達洙,韓國的龍套演員之一。大部分都是演男配角,這是飾演的是救援隊隊長,背負著救援受困者成敗與否的壓力,不想放棄任何希望,時刻關注受困者的身心狀況與正確位置等。還要幫助受困者建立長期抗戰的心理建設,與主角一起奮鬥到底。裴鬥娜,扮演在災區外焦慮等待自己的丈夫被救援的妻子,一方面擔心受困先生的安危,一方面還要面對記者媒體的關注和虛情假意。還要背負著濫用國家資源的龐大壓力,心情的糾結與人性的痛苦都演繹的很好,讓我們看了好心疼。
故事簡介
主角李正洙開車進入到了一條開通不到一個月的新隧道,誰知隧道坍塌。男主被困,只好等待救援的故事。故事雖然是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電影裡提到的人性自私與掙扎深入絕望的痛苦與恐懼,以及最後一刻都不要放棄希望,令人感觸很深。劇中加入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遭遇,也加入了很多前後呼應的伏筆,觀眾的心情仿佛跟主角一樣,時而驚恐、時而擔憂、時而充滿希望與鬥志時而崩潰流淚。
耽誤救援的理由
碰到災難時,即使耽誤救援,一個媒體人還是要先報導第一手消息。碰到災難時,身為政府官員,竟然要先拍照上傳網絡,穩定在市民心中的好形象,也耽誤了救援。看到之後讓觀眾諷刺意味非常濃厚。這部電影不但諷刺媒體的無情,政府人員的迂腐,造成了救災人員的辛苦與無奈,受困人員的悲慘,諷刺了現實與人性。一直以來諷刺和揭露黑暗都是韓國電影的拿手好戲,想要看人性有多黑暗的朋友,推薦看這部電影;想要看政府有多腐敗的朋友,推薦看這部電影。
從這部電影可以看出,雖然是健全的社會,但還是有體制的問題。體制本來是因為集體生活而設計,為了要讓大家可以過得更好彼此和平共存。但是體制也有不好的盲點,就是政府或者是有權者操作媒體輿論,弱勢者就很容易成為體制下的犧牲品。當大多民眾認為主角活不下去放棄救援,但如果隧道中的人沒死,人民是否也成為了共犯呢?有時候並非多數人贊同的就是對的,這就是民主的盲點。
人性應是善的
無論在何時,只要是人還活著的狀態下,國家就不能不救。反之有人問,一條生死未卜的性命值得動用社會資源到什麼程度呢?這就非常考驗人性。很多的無辜人因為輿論的壓力被迫走向死亡,也可能因為上級領導階層的一絲猶豫就丟了性命。其實很多時候,在人命關天的時刻,那些制度化的東西是暫時可以被放一放的。
舉一個例子,一個大學裡面,女大學生突發癌症住院,班裡同學自發,眾籌為她籌集救命錢。事情鬧得很大,學校領導在得知事情原有的時刻,卻因為學校正在參與評選先進單位,明令組織同學們轉發此事件。在這個問題上,就是典型情感遇上了制度,女生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可能不是因為學校的組織,但在其中學校的這個態度讓學生們寒心。所以說,小編還是堅定認為,人性應該是善的,我們應該給到別人,給到社會更多的溫暖。
結語
影片,最後的結局也是很諷刺,讓這部嚴肅的災難電影有很特別的收尾,也道出了許多觀眾的心聲,好了,最後非常推薦給喜歡災難電影的朋友們去看著師傅探討各方人性多層次的電影,也非常推薦對於政客嘴臉媒體亂象不滿的朋友們去看也可以達到另類的束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