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最讓我揪心的新聞就是樂業縣隧道塌方事故導致了九人被困。
至今為止救援依舊沒有進展,甚至還未探測到生命跡象,但是救援任務卻一直沒有放棄!
眾多救援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就是為了那生命的希望。這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的精神,也是令人為之動容。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了2016年上映的韓國災難電影——
《隧道》。
該片也是講述了隧道塌方下的救援,但卻展現了韓國各界在生命面前的冷漠人性以及追名逐利的本性!
在這一比較下,我心中只有一句話——此生無悔入華夏!
今天就再次帶大家回顧這一部揭露韓國社會黑暗的力作!
主角李正洙(河正宇 飾)買著蛋糕,在回家陪女兒過生日的途中,經過一段新開了一個月的隧道時,遇到了隧道塌方,整個隧道像豆腐渣一樣崩塌。
而他也是被困在隧道中狹小的空間內,焦急地等待救援。
這部影片說起來故事十分的簡單,但卻實實在在的向觀眾展現了各界在生命面前的人性!
隧道塌方?這對媒體來說可是熱點!熱點那就代表著利益!
在救援現場,媒體記者甚至比政府還關注救援的進展!因為這第一手新聞能夠給他們帶來不可估計的流量和效益!
當得知被困者河正宇的電話時,媒體也是立馬撥通電話,只為了那獨家新聞!然而卻絲毫不顧這些電話是否會對被困者造成影響。
在救援隊準備利用無人機進入洞內搜尋生命時,眾多媒體也是為了分一杯羹,拿著自己的無人機器一同進入。也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對救援產生影響。
當在救援17天時,地鑽打通隧道,在被困者有可能被救出來時,沒有媒體去關注被困者怎麼樣了。
只是在討論他被困幾天了,能不能打破救援被困記錄?在他們看來再多困幾天,對他們媒體記者才有更多的價值!
在生命的面前,這帶血的饅頭,他們吃的心安理得!
除了諷刺韓國媒體之外,本片最大的諷刺就是韓國政府的不作為!
對他們來說,這不是一場救援,而是一場&34;。
一邊為了在觀眾面前宣傳政府的形象,大肆宣揚一個人的生命比地球還重要,會動員全國所有資源救援被困者!
而背後卻討論救人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當被困者的妻子(斐鬥娜 飾)來到現場時,也是被在場的官員依次合照,完全當成了為自己樹立形象的工具,卻不顧及作為被困人家人的感受!
當第一次救援失敗後,韓國政府討論的竟然不是失敗的原因,而是在討論繼續救援下去所造成的損失。
當救援班長在救援過程中意外犧牲,政府和群眾竟將責任歸咎被困者!
以此造成輿論,逼迫被困者家人放棄救援!
這是多麼的無恥!
在利益面前,在他們眼中一個人生命竟如此渺小!
然而人性本善!
影片在揭露韓國媒體和政府無良知的冷漠下,也是給我展現了人性的善!
在面對同為被困者的女孩時,河正宇飾演的李正洙,依然分享了自己為數不多的水和食物!要知道,在不清楚自己要被困多久的情況下,能做出這種事,絕對是了不得的事情!
另一方面,救援隊長(吳達洙 飾)自始至終都在努力救援被困者,也是和韓國政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直至政府決定放棄救援,準備爆破廢墟時,他卻依舊沒有放棄。
也正是隊長最後這一次捨身親自下洞探查,也確認了生命的存在。
最後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救出了被困者!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結局同樣是充滿了諷刺。
在李正洙被救出來後,一幫官員竟然依舊流程似的想去擺拍合影一番以顯擺一下自己的作為,而不是第一時間送他去救治。
在面對&34;後,竟然還在思考是在說誰,這臉皮也是厚不要不要的。
而最後被困者李正洙的豎起大拇指,竟也被媒體解讀成了對他們的感謝……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充滿了諷刺意味的電影!但正是這樣的電影才充滿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