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災難片,會首先想到什麼?各種花式虐地球的宏大場景特效還是世界末日席捲而來的恐慌?災難片風格從一家獨斷到百花齊放,題材從單一走向多元,由韓國著名導演金成勳執導、河正宇主演的電影《隧道》不負眾望,從小視角挖掘人性和黑暗,引爆社會形象醜聞。
《隧道》的主人公李正洙(河正宇飾)是一名普通的汽車銷售經理,正值女兒生日,買了生日蛋糕趕往回家的路上,但是途徑河圖隧道時,不幸遇上塌方,被困在隧道下,從驚嚇中緩過來之後,李正洙第一時間撥打了119求救電話。隨之隧道崩塌的消息傳播開來,市民、官員、媒體共同趕赴坍塌地。
無良記者為了得到李正洙的第一手資料,偷偷與被困的男主取得聯繫,視李正洙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在被救援隊長金大慶(吳達洙)發現阻止後,才稍稍收斂,在李正洙被困隧道期間,一直與其保持溝通,極大程度上鼓舞了李正洙的信心,僅僅靠女兒的生日蛋糕和兩瓶水保持體力。
河正宇憑藉自己的高超演技,將被困在隧道之下人焦灼、不安、渴盼的心理表現得入木三分,一邊要完成內心救贖,一邊要配合外方完成自救。在被埋隧道期間,他遇到了同樣被困的將要入職、開始新人生的女大學生,分給她本就所剩無幾的水源和食物,彰顯了人性光輝的一面,此時李正洙既是被營救者也是營救著,當看到女學生最終還是死亡而愧疚不已,也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李正洙的信心。
隧道外面已經擠滿了前來「湊熱鬧」的人,想要秀政績的官員露出令人厭惡的嘴臉,現場跟風的媒體甚至擾亂了正常的營救工作,李正洙的妻子世賢(裴鬥娜)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反反覆覆,不斷和隧道之外的人、環境變化周旋。
救援行動眼見接近勝利的時候,卻發現這是個豆腐渣工程,營救人員挖錯了進口,致使救援行動暫時停止,在得知真相之後的李正洙再一次陷入絕望,經歷思想鬥爭之後,強大的求生欲望讓他為自己贏得了生還的可能。
營救行動重頭再來,可是當救援隊組長在營救行動中犧牲之後,民眾開始跳出來指責李正洙浪費人力財力,還致使人員犧牲,公共利益和個人生存的權力該如何抉擇?巨大的輿論壓力迫使世賢籤下了同意放棄救援的協議。好在金大慶始終沒有放棄營救,最終將被困35天的李正洙營救出來。
李正洙大喊:都給我滾,你們這些混蛋!」,這內心的喊聲大快人心。
《隧道》毫不避諱抨擊揭露吃人血饅頭的媒體和只顧自己形象的高層,不足之處是太多顯而易見的批判,用力過猛稍顯尷尬,也許導演金成勳想用這種方法深刻警醒大眾,儘管這不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卻讓我們有著前所未有的緊迫感、真實感。
如果被淹沒在隧道之下的是你,能存活?且成功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