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氏在《知否》中,外表面慈心善,背地裡是個虛偽惡毒的女人。初看時,對於她只有恨意,恨她的歹毒,恨她的虛偽至極。可再回頭看,才發現她也是個可憐人,嫁給顧偃開,不過是被命運玩弄了,實在可悲。
小秦氏為何會嫁給顧偃開,其中的緣由也令人心疼,秦家為了省下陪嫁的錢財,將她嫁給顧偃開做續弦。本來她的娘家東昌侯府也是顯赫貴族,她從小被富養著長大,若一直發展下去,她大可以直接嫁給貴族男子,何必又去做了顧偃開的續弦。可是她家中,父親揮霍無度,母親不善理家。再後來她父母親死了,由兄嫂掌家,更是一蹶不振,逐漸落魄了。最後她的嫂子為了省下陪嫁的錢財,她才嫁到侯府。
更可悲的,她在外的名聲被她的姐姐大秦氏毀於一旦,才致使她已到出閣年紀,卻無人問津,又因要為父母親守孝,更是把自己的婚姻大事耽擱了。
為什麼說她的婚姻被大秦氏耽擱了呢?大秦氏嫁給顧偃開,二人十分恩愛,從後面也可以看出顧偃開一生只愛了大秦氏一個人,可大秦氏雖然是當家主母,卻沒有一絲的主母風範。她身子虛弱,婚後很久都未能為顧家開枝散葉,顧家人想納幾個小妾。可她太愛顧偃開,希望他也只愛自己一個人,不準他與妾室親近。她和母親一樣,在管家上也是一竅不通,本來孝順婆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她偏和婆母抬槓。久而久之,她在外界的名聲極差,是個不賢不孝的妒婦。
由於大秦氏的臭名遠揚,汴京城裡的達官顯貴們,以為小秦氏應該也像她的姐姐一樣,是個不賢不孝之人,到了該出閣的年紀,都遲遲無人上門說姻緣,時光不待,她已經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秦家已經沒落,兄嫂不願給她陪嫁,又想讓她嫁給貴族,才想到了嫁給顧偃開為續弦。本就覺得命運不公,所以她在到顧家便打定了主意要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爵位。顧家大哥兒,和他娘一樣,是個病秧子,對小秦氏威脅不大。但是顧廷燁不一樣,所以小秦氏聯合家裡的其他幾房一起對付顧廷燁。
表面上她這個繼母對待顧廷燁極好,處處維護他,偏袒他,不管犯了什麼錯,她都幫助他。顧廷燁也被她迷惑了,以為這是母愛的溫暖,可是這卻是最狠的「捧殺」。在顧偃開死後,小秦氏將他逐出了顧家,他才知道了這個面慈心善的繼母有多惡毒。
在顧廷燁後來加官進爵,又娶了明蘭之後,她還是不停作妖,不讓她們好過,真的可恨極了。可在吳大娘子辦的馬球會上,她的那一眼,又覺得她可憐極了。在馬球會上,看著遠處笑嘻嘻的顧廷燁和明蘭走來,就是愛情的模樣,小秦氏的眼神裡很複雜,有一絲的羨慕,又有一絲的遺憾。他們兩當時的樣子,便是她沒有遇見過的愛情模樣。不管多大,誰不希望有一個相愛的夫君執守一生,可顧偃開的心裡從來都只有大秦氏,在小秦氏嫁過去沒多久,又病逝了。小秦氏的人生在男女之情方面,始終是不完整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是小秦氏也不是一出生就像攻於算計的,如果能做父母的小公主,能有疼愛自己的丈夫,她又何必把自己折磨得那麼累呢?她本是聰慧又懂得管家之人,可因為姐姐,落得個壞名聲。本可以選擇嫁一個清流人家,幸福過一生,可又因兄嫂不捨得陪嫁,無奈嫁給顧偃開。
說到底,她也不過是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