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人海四季,在電影中取暖

2020-10-03 終南影話

引子:不,多多,這不是電影對白,這是我的心裡話。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要辛苦多了。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等主演的的劇情片,《天堂電影院》以一個叫做多多的小男孩成長視角出發,講述了的他與鎮上亦師亦父的的電影放映員阿弗雷多之間的過往。

電影通過一場葬禮將故事拉入回憶,關於那個義大利南部小鎮,關於美好和遺憾。


「電影」作為這個故事中一個重要的紐帶,成為聯結多多一生從童年到中年的重要存在,也成為了電影中每一個階段轉折的見證。

童年的小多多因鎮上教堂的電影院與放映員阿弗雷多熟識,樹立了成為像阿弗雷多一樣放映員的理想。「電影」伴隨著多多的一生,也成為了多多不可或缺的一生。


電影敘事發展中,每次情節的跌宕都離不開「電影」所帶來的意外,阿弗雷多將電影院的放映機轉向廣場牆面,光影在居民樓牆上的流動,廣場上民眾的歡呼跳躍,電影情緒氛圍被推上了高潮。

而這次露天電影放映上膠片著火引發的悲劇,成為了阿弗雷多一生的悲劇。失明受傷失去了放映工作,多多成為了真正和電影打交道的放映員,電影院的主心骨。


青年時期遇到從外地來到小鎮短暫生活的心動的女孩,銀行家的女兒愛蓮娜,初識用鏡頭偷偷記錄下心儀女孩的言行,到效仿艾佛特所說的電影裡「士兵和公主」的愛情故事去追求心儀的女孩,在新年等待無果後失落的回到電影院發洩苦悶,愛蓮娜追到電影院接受多多,在放映機的見證下二人在電影院確認關係,愛蓮娜跟隨父母離開前錯過與多多的見面,前往電影院在放映室裡留給多多的便條。

二人從甜蜜到分開,一場純潔悸動的戀愛,都在「電影院」的見證下被儀式化,愛蓮娜和多多戀愛的無果,也因為身為銀行家父親對多多放映電影寒酸工作的不滿,產生了隔斷阻力。傳統電影院和普通電源生產方式的終結,也成為了多多在小鎮生活的終點。


阿弗雷多作為多多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電影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阿弗雷多像一個「父親」一樣,影響著多多的選擇。從電影啟蒙到人生領路人,對多多在麵包和愛情選擇的面前,自私的扼殺掉懵懂的愛戀,替他做出了無法做出的選擇。

而影片中伴隨多多成長的女性角色,沒有存在感一直默默無聞的母親,純真而又遺憾的初戀女友,兩位女性角色代表著陪伴和離開,美好和現實。多多人到中年事業有成之後,難以面對過往人事背後的根源和需求,都與童年周遭密切相關,讓自我缺席處在一種全新的狀態,重新建構起來的個人世界是刪除快樂後的空虛。


「生活並不像電影,生活更加難,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阿弗雷多命令式的勸說下,多多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的電影夢,多多被電影所成就,也成就了很多優秀的電影。

三十年外在漂泊因為阿弗雷多的去世,再次回到小鎮近鄉情怯的中年多多,成為了成功知名的電影人。在影片的結尾收到了阿佛雷多所給他的一盤電影膠片,成為了打破整部電影平緩敘事,振奮動人的高潮扭轉。


這盤電影帶來了一些過往被隱瞞的「真相」,多多事業成就背後的代價,是在阿佛雷多的幹預下失去愛情,悽冷一生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阿佛雷多隱藏起來對多多深沉的期待和關愛,將二人之間多多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拼湊,那些被剪下的不宜觀看的禁忌片段,那些在多年後多多在外拼搏麻木疲憊後,伴隨著一種童年時期熱忱和安慰,重新燃起對生活美好希望的存在,帶給了多多最深刻的愛,這種盪氣迴腸的溫暖在結尾蓬勃迸發。


一個小男孩圍繞「電影」長大的背後,是關於選擇和命運的人生哲學。電影將感情中的友情、親情以及愛情涵蓋,見證了美好和痛苦,成長和失去,「電影」是一個故事過程的呈現,本身也成為了見證多多成長的過程,將一種對人生深刻的感觸輕描淡寫,平淡中的深厚洶湧。

轉動膠片是轉動的命運齒輪,在太多無法解釋和不被理解的生活裡,遺憾或者得償所願的愛與被愛中,多多度過懂得了人生。


影片最後引出了多年後初戀情人重新相見的這條線,是影院版所剪輯去掉的部分。三十多年之後,多多遇到了愛蓮娜的女兒,跟著這個女孩重新鼓起勇氣見到了曾經的戀人。與多多獨自一人的寂寥清冷相比,愛蓮娜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另一番人生,再次回憶往昔,二人情感真摯的訴說唏噓,抱頭痛哭埋怨對方,讓這份感情更加的真實純粹,有了一種真情至性的盪氣迴腸。

被剪輯掉的這場再次相聚回首過去,讓電影多了一份浪漫的纏綿,多多心中的遺憾最終釋然放下,完成了內心的成全。而剪輯掉浪漫之後的影院版,隱藏起來的這條感情線,重在將多多和阿弗雷多這條主線交代的清清楚楚,更像是生活,該有主次之分的篩選,多出來的原版像「電影」一樣,充滿浪漫和遺憾。


影片也將一個問題留給觀眾,電影的意義是什麼?導演冷靜克制表現手法,將純愛的悸動美好和現實的遺憾展現,影片所傳遞出來一種對命運妥協的接受,在深刻和共情的情感流露之後,更多的是一種悵然若失的豁達。

電影文本所帶給觀眾對自我的體悟,正是電影的意義所在,像《天堂電影院》中,小鎮民眾會因為一部電影熱鬧或者沉默,在起鬨吐槽或者流淚中共情,實現一種分享和傳遞,電影實現了它作為文本存在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天堂電影院:有光的地方,就是天堂
    於是「分眾晶視」的程城和他帶領的團隊自發組織起了「天堂電影院」這個公益項目,「他們很多人都沒有在電影院看過電影,於是我們就想,為什麼我們不在這個地方建一座影院?」 「天堂電影院」是一個公益項目,他們與大地探美合作搭建起作為半永久場地使用的大型帳篷、配備好所有放映設備,並提供上百部正版片源。一切就緒後,電影院即全權移交給當地人使用。 過去程城帶著他的團隊走遍世界並完成了各自的願望清單,現在他們開始思考在旅行中是否還能為別人貢獻什麼。
  • 它是寫給電影的情書,也讓我愛上電影——《天堂電影院》幕後趣事
    我曾在網上有人這樣形容《天堂電影院》,他說:「沒有哪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會公然宣稱自己不喜歡《天堂電影院》。也再也沒有哪一部片子,可以像這部1988年的經典之作一樣,以電影的方式致敬電影。它是託納託雷「回家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也是口碑最好的一部。它連繫著童年,連繫著夢想,連繫著鄉愁,也連繫著愛。」
  • 電影放映——天堂電影院
    >『內容簡介』 義大利南部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多多(薩瓦特利·卡西歐 飾)喜歡看電影,更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菲利浦·諾瓦雷 飾)放電影,他和艾佛特成為了忘年之交,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 電影 |《天堂電影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家天堂電影院
    該片講述了主人公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後來多多遠離故鄉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搞了一次露天電影,結果膠片著火了,多多把艾弗達從火海 中救了出來,但艾弗達雙目失明。傷心的多多在艾佛特的鼓勵下,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30年後,艾佛特去世,此時的多多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他回到了家鄉,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追憶往昔,唏噓不已。
  • 賞析電影《天堂電影院》
    仿佛是預言一般,薩爾瓦多後來也重複了故事中的士兵一樣的等待,只是結局的悲情是來自於艾弗雷多的「狠心」拆散——在公映版中則是來源於女主人公艾蓮娜父母的反對和她的絕情。縱觀全片,歷史其實也是影片在無聲地默默刻畫講述的一大重點。《天堂電影院》其實隱藏著人生命價值意識的覺醒和發展歷程。片中坐在天堂電影院裡欣賞電影的人們,和我們一樣是電影觀眾,同時又是我們眼中的演員。
  • 膠片電影推薦《天堂電影院》
    · · · · · ·天堂電影院的劇情簡介 · · · · · ·  義大利南部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多多(薩瓦特利·卡西歐 飾)喜歡看電影,更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菲利浦·諾瓦雷 飾)放電影,他和艾佛特成為了忘年之交
  • 淺析「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
    淺析"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原創 牧心微筆記 2020-02-14 10:13:28文/牧心圖/網絡《天堂電影院》是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01 什麼是「蒙太奇」?「蒙太奇」是音譯單詞,來源於法語單詞Montage,本來是建築學的一個專業術語,意思是重組、裝配。
  • 今日電影推薦《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電影如天堂,天堂非電影。《天堂電影院》導 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編 劇:吉賽貝·託納多雷、Vanna Paoli類 型:劇情片,於1988年11月17日在義大利上映。小多多在艾弗達的指導下學會了放電影,小多多把那些在轉動中帶來神奇影像的膠片視若珍寶,他的理想就是成為像艾費多那樣的電影放映師。電影承載小多多童年的所有樂趣。青年時期的多多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艾弗多勸小多多離開小鎮:「不要在這裡呆著,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裡就是世界的中心。」
  • 【電影資源】15. 天堂電影院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西西里島上寧靜的吉安加村,在這個村子裡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電影院」。因為父親的失蹤,8歲的小多多不得不到教堂去幹活,在教堂裡古靈精怪的多多的認識了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艾費多。童年的小多多不但喜歡看電影,還樂於看艾費多「剪」電影。
  • 為什麼《天堂電影院》是此生必看的經典電影?
    圖/重回電影最黃金的澎湃年代如果你還沒看過《天堂電影院》,那一定要趁這時刻細細品味1988年,義大利(Italy)電影《天堂電影院》(Cinema其實,《天堂電影院》之所以引人入勝,最關鍵的地方便在於它十分貼近你我的童年,甚至會在借景的浪漫中,彷彿回到兒時的精彩──家鄉、初戀、年邁家人,總是會有那麼源遠流長的情懷,填滿了你我的回憶,但卻也往往在某些猶記的觸動上,有著近鄉情怯的感慨。
  • 義大利電影《天堂電影院(1988)》高清中字
    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法國語言: 義大利語上映日期: 1988-11-17(義大利)片長: 155分鐘 / 173分鐘(導演剪輯版) / 124分鐘(劇場版)又名: 星光伴我心(港) / 新天堂樂園(臺) / Cinema Paradiso義大利南部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多多(薩瓦特利·卡西歐 飾)喜歡看電影,更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
  • 編導藝考電影《天堂電影院》影評
    《天堂電影院》的諸多成就都銘刻在了1988年的劇場版上,導演託納多雷在世界影壇的地位也由此而得以奠定。在劇場版中,託納多雷以多多與電影放映員艾弗特之間的忘年交為主線,以回憶的形式著重講述了多多童年及青年時期在西西里成長的那段往事。在這個偏僻的小鎮上電影是人們唯一的娛樂活動,而天堂電影院便是他們唯一的娛樂場所。
  • 「天堂」在記憶中發酵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如果人間真有天堂,便要依託回憶,存於另一空間,當蔓延於心時,苦難的日子便也成為一個時代的「天堂」。 ——題記再看《天堂電影院》,兒時的回憶(當時「電影」就是一種幸福,一個「天堂」)再一次來到身邊。當多多功成名就,再次回家,陷入回憶時,我的情感與多多完全融合。一種感覺,真實而又奇妙地存在。有無法修補的缺憾,無法複製,無法重新來過,這就是記憶,是幸福的本源。
  • 《天堂電影院》: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天堂電影院
    鎮上的人們生活單調而清貧,去天堂電影院看電影就是他們最好的娛樂,甚至是精神寄託。《天堂電影院》有著導演極強的自傳色彩。他既拍給自己童年記憶中的電影,也是拍給家鄉西西里島。多多身上一定有著託納多雷自己的影子。
  • 《天堂電影院》:電影與人生,人生與電影,可人生不是電影
    《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被稱為「時空三部曲」,三部片子孩子的童年都起著很大的作用。《海上鋼琴師》和《天堂電影院》比較接近,一個和音樂有關,一個和電影有關。》講述的是義大利南部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多多喜歡看電影,更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他和艾佛特成為了忘年之交,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 ​每周電影:《天堂電影院》
    「     這是我學編導的地方牆上的一句話,出自1988年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雷納多執導的電影——《天堂電影院》 而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可以引用影片中弗雷多評價卓別林《摩登時代》的話:「經典名片是不可能被遺忘的。」《天堂電影院》就是這樣一部永遠不會被遺忘的電影。
  • 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因為疫情宅在家的這段時間,終於有時間看看追喜歡的電影和電視劇了,前兩天看了《天堂電影院》。電影的結尾部分,成名的Toto回來向他的老朋友Alfredo做最後的告別。Toto收到Alfredo留給他的禮物——當初被鎮上的檢查員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Toto獨自看著影片,百感交集。
  • 紀念電影《天堂電影院》&《龍貓》上映29周年
    《天堂電影院》電影金曲原聲重現音樂會,2017年1月21日 19:30在津灣大劇院驚喜呈現。
  • 天堂電影院丨電影與生活的不規則辯證
    「生活和電影不同,生活,難多了。」這句被我們經常念叨的言語出現在了《天堂電影院》的對白中。心被狠狠地感動了一下,隨即左眼與右眼不自然地分泌出絲絲鹽澀。故鄉在淚水中隱約依稀,有羊,有初戀,還有電影院。朱塞佩·託納託雷的《天堂電影院》力量巨大,驗證了影像是情感的凝聚體,是思緒的發散體。
  • 《天堂電影院》:記憶與鄉愁
    本周推介的佳片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最為經典的電影之一,上映於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該片講述了電影放映師艾佛特和小男孩多多之間亦師亦友的情感。這是一部有關電影的電影,卻牽出每個人的兒時記憶與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