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改撞上東進,龍泉驛正引領中心城區的發展!

2021-01-11 中華城事

這些年龍泉驛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從一望無際的農田搖身一變成為西部矚目的「汽車城」,千億GDP的產值牢牢的佔據全市第二名,2016年成都市正式代管簡陽市,隨後成都的發展空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局,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東進戰略。

很多人還沒意識到東進將帶來了什麼?而龍泉驛將扮演什麼角色?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成都的發展都是圍繞南門進行的,從高新區到天府新區,成都圍繞南門深耕了三十餘年,但2017年4月這個夏天對成都來講絕對是意義非凡的日子,成都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東進,拉開了東進發展的序幕,東門首次成為成都發展的「主旋律」。

成都自築城以來就被束縛在龍泉山以西的成都平原,而東進讓成都的城市發展首次來到廣袤的川中丘陵,一山連兩翼的城市新格局展現在世人面前。東進的主戰場雖然是龍泉山以東的東部新區,但緊鄰五城區的新中心城區龍泉驛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東進正讓龍泉山成為成都新中心,無數利好正不斷湧向這座以驛站為名的城市。

龍泉驛|成都製造高地|汽車城

1959年原簡陽縣的龍泉驛與華陽縣的大面、洪河、西河等共同籌建了「龍泉驛區」,1979年原簡陽縣的洛帶區劃入龍泉驛區,形成了今天的龍泉驛區。

龍泉驛區雖然是新中國以後成都最早的轄區但其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龍泉驛早期是個典型的農業區,全區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以農業為主,隨著成都的發展,成都金融等新興產業在西部地區處於龍頭地位,但成都工業十分薄弱,為了改善這一局面,在成都早期發展論證「向東南發展」的思想影響下,成都在90年代向南開闢了「高新區」,向東則設立了「工業區」。

隨著重慶的直轄,成都則加快了發展工業的腳步,1996年四川省汽車產值約13.6億元,但重慶在1997年直轄後直接帶走11億,這使得四川汽車業基本被「摧毀」,而龍泉驛作為成都的工業區,便被寄予了發展汽車業的重任,在全省、全市的支持下,龍泉驛已經成為集聚:大眾、吉利、野馬等諸多汽車工廠的西部汽車都市了,2019年龍泉驛GDP高達1318億,雄踞全市第二。

此時的龍泉驛雖然很風光,但龍泉驛的發展狀況與許多二圈層區縣十分相似;城建、商業、醫療、交通等還有很大的短板,此時的龍泉驛還是典型的「小城市帶大農村」城市結構。

而成都東進戰略,讓龍泉驛的發展迎來了全面提升期,如果說以往的東進解決了龍泉驛的飯碗問題,那今天的東進將賦予龍泉驛一次新生,一次全新的城市品質提升,一次融入五城區的巨大機遇。

東進機遇|城市品質全面提升

今天成都的東進受益最大者是:東部新區,一個站在時代之下的未來之城,嶄新的成都,未來的成都。但東進同時也極大的造就了龍泉驛,從成都城市發展格局來看,龍泉驛已然成為成都發展的地理中心。

從未來成都城市空間形態來講,龍泉驛一面受到天府新區的輻射,向東直連東部新區這座未來成都,而向西則緊接傳統五城區,這意味著老成都要與未來成都實現互聯互通,只有兩個選擇:向南經天府新區對接新成都,向東經龍泉驛直連新成都,成都只有二選一。

而這而二選一給足了龍泉驛發展空間,當前成都正全力向東其很大一部分受「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影響,而雙城圈作為國家級城市群被賦予了內陸開放新高地、帶動西部大開發、拉動內需等巨大使命,而龍泉驛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了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

巨大的使命需求正讓成都資源不斷的向東傾斜,東進直接讓成都將「大運會」主戰場拉到了龍泉驛,大運會作為成都衝擊「國際賽事名城」的開幕之作,承載著成都世界超級城市的夢想,大運會對於成都的發展有著裡程碑似意義,而作為主會場的龍泉驛接機大運會將撬動千億產業,世界的目光將聚集到這座西部汽車城之上。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舉辦國際賽事必定要動城市發展,最直接的便是基礎設施的更新,而龍泉驛也是如此,蜀都大道東延線開建、成洛大道等藉機改造,東安新城呼之欲出,東安新城的建設將為成都東進打造堅硬的基礎。大運會極大的帶動了龍泉驛的城市發展,有效的改善了龍泉驛落後的基礎設施,刷新了龍泉驛落後的城市面貌。

大運會是龍泉驛發展的裡程碑。

東進撞上新北改|城市荷爾蒙的大爆發

前段時間,成都新北改正式起航,此次規劃北改規劃拓展到:新都、青白江、金堂三個核心北改區縣,而金牛、成華、龍泉驛、彭州為四大協同區。

此次北改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原來北改以舊城改造為主,新內容則拓展到了:改造、改善、改革,重點推動:形態改造、產業重構、功能提升。這意味著新北改政策不僅要推動城市更新,改善城市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還要重塑城市的產業等方面,一次城市由內到外的「新生」政策。當東進撞上北改,一次城市荷爾蒙的大爆發,全新的龍泉驛正行駛在這片蜀都大地上。龍泉驛新中心城區的領頭羊2017年成都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成都重塑城市發展形態,東進戰略的開啟。另一件便是成都主城擴容(11+2)的成都中心城區全面開啟。

成都這兩大手筆其深刻的含義就是:打破圈層發展結構,開啟大主城時代,集聚資源向東進擊。龍泉驛站在了成都發展的風口之下,而能夠如此享受到東進的紅利的在新中心城區內也獨此一家。能夠和龍泉驛發展潛力匹敵的也僅有雙流了,今天的雙流行政版圖內發展的很驚豔,天府新區、高新區都有雙流的基因,但高新區和天府新區都是雖不是行政區,但「卻是行政區」。雙流目前最大的資本是:機場和緊鄰高新和天府的區位優勢。而龍泉驛將在未來10年繼承這樣的優勢。

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於明年運營,屆時成都大部分航班都將轉移至新機場,這肯定會直接大幅度削弱雙流機場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而龍泉驛的13號線二期將直連新機場,這使得龍泉驛與新機場的地理空間大幅度縮減。同時龍泉驛也緊鄰高新和天府,但過去路網不成熟導致龍泉驛與高新、天府的聯繫不是很緊密,隨著五環路等主幹道工程的建設,龍泉驛受到南門的輻射將會日益明顯。雙流的優勢即是龍泉驛的優勢,而龍泉驛還坐擁東進和未來成都城市發展空間的「中心」的優勢,剩下的溫江、郫都、新都、青白江等新中心城區的競爭力更難以與龍泉驛相提並論。你覺得龍泉驛是新中心城區發展潛力最大的區縣嗎?

私信回復(成都)獲取更多成都發展資訊

相關焦點

  • 荊州中心城區一路向北,文旅區跨過長湖,紀南鎮區大手筆東進西擴
    荊州中心城區的範圍,在過去長期位於荊沙大道以南。隨著荊北和沙北兩大新區的開發,城區迅速向北擴張。  隨著荊北新區的開發,荊州區中心城區的範圍延伸至引江濟漢渠。位於荊北新區西側的城北片區,就是目前開發新的熱土,屆時引江濟漢渠以南就將被填滿。  即便發展如此之快,紀南鎮就位於引江濟漢渠之北,但還是沒有人會把紀南鎮當做荊州的中心城區。因為心裡都有一種感覺,紀南鎮距離城區太遠了。  但隨著紀南文旅區的開發,城區的範圍一下就擴展到了廟湖北岸。武王大道、新318國道、雨臺大道等道路的建設,基本已經與紀南鎮鎮區內的道路連通起來。
  • 我們為什麼要「北改」?
    「北改」區域自古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商賈雲集,是川西傳統的工業商貿中心。工業文明時代,北部區域更是城市發展的產業標杆。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產業變遷,提及包括青白江在內的「北改」區域,老物流基地的塵土漫天、老工業基地的高爐煙雲是第一印象。曾經在不少市民眼中,「北改」區域依舊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 成都北改為什麼改不動?中優進場能否挽救北門呢?
    有新便有舊,新老交替城市也不例外,北門一座生與鐵路牽緣的城市,鐵路開闢了北門,商貿成就了北門,但今天北門這片起步早,時代局限性大的區域正逐漸成為成都發展的窪地,不甘心的成都在2010年曾啟動聲勢浩大的北改,但數年的北改成效十分明顯,以至於民間對成都北改政策稱為「白改」,那事實真的如此嗎?
  • 深圳高質量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戰略
    作為深圳東進戰略的核心區和主戰場,近年來,該區堅持規劃「東進」,優化提升空間發展格局,通過強化重點區域引擎驅動作用,實施雙核引領、多輪驅動戰略,全面推動「4+9」重點區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並同步推動項目「東進」、交通「東進」、產業和創新「東進」等各項工作,高水平建設東部中心。正在崛起的深港中心將成為深圳東部新地標。
  • 成都東南西北,北門發展最差?別讓北門成為貧民窟!
    ,成都後拆除了蜀王府便在原址上修建了「天府廣場」;從此天府廣場便是成都的中心,以天府廣場為中心成都從一環修到了六環(二繞)成都的發展一直是「環形放射」的單中心、多圈層的發展模式,但成都的東進、南拓正打破成都傳統的發展理念。
  • 龍泉驛—只要你來了,就有10000種方式讓你愛上它!
    其實,從成都「東進」開始,龍泉驛區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就利好不斷,再加上這次有世運會的鼎力相助,經濟騰飛也就分分鐘的事!不得不說,一張以「龍泉」為名的城市名片正在走向世界,每個龍泉人都應引以為豪!以前的龍泉或許並不起眼,但現在你只要來逛上一圈,就一定會驚嘆於它亮眼的成就。
  • 成都(龍泉驛)大運會文化產業發展劇院取名「湖岸風帆」
    成都(龍泉驛)大運會文化產業發展劇院項目招標。劇院效果圖據悉,大運會文化產業發展劇院項目將運用「地景化方式」把建築與東安湖公園景觀融為一體,多個逐漸升起的緩坡如同一組湖岸邊升起的風帆,極具標誌性,方案設計取名
  • 南方眼|從東部中心到都市圈中心,重新理解龍崗的城區價值
    從東部中心到都市圈中心,我們需要重新理解龍崗的城區價值。 都市圈幾何中心 誕生全新資源樞紐 從地理位置上說,龍崗位於深圳東部,東部中心也是龍崗區的發展目標。但如果將地理版圖從深圳拓展到深圳都市圈就會發現,地處深莞惠幾何中心的龍崗則從深圳的東部城區變成了整個深圳都市圈中最為中心的城區。 從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到深圳東進戰略、深圳東部中心,從深莞惠試驗區再到如今的深圳都市圈,這些年來,產業大區龍崗和周邊莞惠地區的經濟聯繫正日益緊密。
  • 成都龍泉驛 聚焦道路整治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龍泉驛市政中心道橋維護負責人湯世良介紹,人行道改造面積共5.1萬平方米,為避免長期佔道對周邊居民出行帶來不便,施工隊採用高頻次滾動流水作業方式,將工期從60天縮短至50天。如今紅嶺路、怡嶺路已相繼進入驗收階段,其他路段正按施工計劃穩步推進。除了對「面」上重要道路進行改造外,作為城市「毛細血管」的背街小巷也有了新變化。
  • 給龍泉驛打分~您「滿意」就好!
    社會治安、交通出行、食品藥品安全、生態與環境、醫療衛生、基礎教育、社區治理服務、文體活動、法律服務、社會保障、政務公開、辦事效率、農業保障服務13個方面(其中中心城區不涉及農業保障服務)。  測評的對象是哪些?
  • 「雲端」共享機遇、「屏端」共謀發展,網絡推介+雲籤約!明天這場...
    小夥伴們都來參加吧,讓我們在「雲端」共享機遇,在「屏端」共謀發展,攜手謀劃合作共贏的新篇章!主要內容據悉,此次活動不僅將對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的投資環境以及氫能產業園、龍凌科創中心、智能網聯創新中心、一帶一路產業園等高品質產業空間進行推介,還將舉行相關項目籤約儀式。
  • 打造國際音樂之都 龍泉驛是怎麼做的?
    鄭鈞、樸樹等30多個音樂人及團隊,赴約而歸,為全國樂迷獻上了一道期待已久的「史詩級」盛宴。近年來,隨著春浪音樂節、日落春浪音樂節、仙人掌音樂節等一個個高規格、高品質的音樂超級IP陸續登陸龍泉驛,這座城市的音樂產業也漸漸邁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更為成都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打造國際音樂之都譜寫出了動人的龍泉驛樂章。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 借RCEP東風重塑膠州灣東岸開放發展的「市北力量」
    市北區委書記張新竹講話更重要的是,當前的中國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又恰逢「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刻,RCEP的籤署對中國的發展整體來看都是「如虎添翼」:新的自貿體形成勢必推動國家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市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仉元明介紹《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方案》同時,市北搶抓RCEP重大歷史機遇,更代表著其奮力引領膠州灣東岸城區向海而興、開放發展,對於城市內部發展而言,市北的率先奮楫,更有利於提升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及價值鏈的穩定性和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影響力和成效。
  • 帶你穿梭蓉都大道,體驗新成都北中心城區,新、都在這裡哦!
    現在都流行一句新都是成都北境之王,開車從成都市區出發,沿蓉都大道經過駟馬橋、昭覺寺、動物園、熊貓大道、天回鎮即可到達新都境內。隨著新都從衛星城到都市核心區再到中心城區中的新中心城區,新都應該從城市品質、公服公服、基礎設施與中心城區標準保持一致。
  • 徐建兵赴樂成中心城區調研時強調 精美規劃 精緻建設 精細管理
    昨天上午,樂清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建兵赴樂成中心城區調研時強調
  • 中和老碼頭改造、智慧醫療醫學中心…成都高新33個項目面向全球招商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中優"各區嚴格落實市委"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戰略,堅持"優功能、優產業、優形態、優空間、優方式",著力優化城市空間格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經過三年不懈努力,城市功能全面優化、產業層次全面提高、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社區發展治理全面深化,"中優"戰略深入人心,高品質高能級生活城區建設成效顯著。
  • 源城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揭牌
    12月2日上午,源城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區文體中心舉行,標誌著源城區婦女兒童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肖麗花,副區長範志君出席活動並為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揭牌。肖麗花對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的啟用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好婦女兒童服務中心這個新陣地的作用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引領,把中心建設成為思想引領的新陣地;二是始終牢記囑託,服務中心大局,把中心建設成為婦聯工作的新品牌;三是加強日常管理,充分發揮作用,把中心建設成為聯繫服務婦女兒童的新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