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百無聊賴之際,點開了這部劇,尋思著畢竟也是央視八套推出的,鑑於十年前也是央視八套推出的《新流星蝴蝶劍》「高度還原」就深得我心,這次的《絕代雙驕》既然也標榜了「高度還原」,應該錯不了。果然,一看就停不下來了,一口氣追到28集(當時更新到28集)。
簡單概括地講:小魚兒就是我心中的那個小魚兒,花無缺的人設也沒有被魔改得離譜。不過可能因為胡一天的粉絲對花無缺的戲份期望挺高的,所以有些失望。
但我看來,胡一天在劇中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吐槽他這版花無缺的人們,可能並沒有沉下心來細細品這部劇。
我閨蜜是胡一天粉絲,甚至也跟我吐槽胡一天在劇裡沒有演技,然而全劇看下來的我卻認為,胡一天對於表演細節的處理和拿捏即便不敢誇有多精彩吧,也絕不至於差到被吐槽。花無缺本就是很低調謙遜的翩翩公子,謙謙君子,你要他招搖,耍帥,那便不是花無缺了。
花無缺永遠懂得包容別人,不屑於炫耀實力,與世無爭,初涉江湖將「民生多艱」記在心上,處處手下留情,一度忘了「江湖險惡」。用小魚兒的話說,花無缺太老實了,什麼人都信。但他不是蠢,他只是不曾想到過人性有多惡,當他發現一條條線索都指向真相時,他也是有謀略的,善於迷惑對手,徐徐圖之,絕不操之過急。他騙過了江別鶴,識破了屠嬌嬌的易容術而不動聲色,騙過了十大惡人,足以證明他的智謀和穩重。這樣的花無缺,胡一天的演繹是成功的,不驕不躁。
相比花無缺的低調、謙遜,剛出谷的小魚兒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狂放不羈,自稱「天下第一聰明人」,只因他從小在惡人谷經歷了太多「惡」,他知道人可以惡到什麼程度,所以提防心重,同時也懂得偽裝自己,讓對手低估自己。就好比長期做慣了奧數題,你給他一套高考數學模擬題,對他來說就跟玩兒一樣,所以難免自滿得意起來。
但小魚兒的短板是懶於練功,原本憑著自己的「聰明」常常化險為夷,遇著奉命來殺他的花無缺時卻無能為力——因為花無缺不笨不貪,小魚兒的小聰明唬不住他,而小魚兒的武功又不如花無缺。
初期的小魚兒是個灑脫、逍遙、張揚、不羈的少年,當他的實力被花無缺「吊打」,甚至於他心愛的女孩鐵心蘭為此做出的令他痛心的犧牲時,他才決心要改變,他再也不願意逃避了。但到底是少年人,容易犯矯枉過正的錯誤,他鄙夷自己耍小聰明以至於徹底否定自己的聰明(直到海紅珠一番話提醒了他)。
小魚兒的成長還滿讓我心疼的,那個天不怕地不怕、鬼靈精怪的野小子、小壞蛋江小魚,居然也有獨自黯然神傷的時候,看到那樣的小魚兒時,真想過去拍拍頭鼓勵鼓勵他,抱抱他安慰安慰他,告訴他,其實他很好,是個善良的赤子。
飾演小魚兒的陳哲遠,在此之前我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但這次的小魚兒,他真的演到我的心坎兒上了,我一度覺得他就是小魚兒本魚。
至於劇情,其實不必贅述。確實是高度還原了古龍的原著,有多「高度」?各位若有興趣,可以去翻翻原著,和電視劇對比一下,人物的對話還原就不提了,居然還有場景(建築)的高度還原,我覺得這個是比較牛的。
還有細節,舉個例子:小魚兒落入深潭前,被碧蛇神君的小青蛇在脖子左側咬了一口,他在深潭邊遇見綠衣女子時,脖子左側還留著小蛇的牙印;小魚兒用拳頭連連砸向樹幹,後來和黑蜘蛛吃酒時提起花無缺,義憤地將拳頭砸在桌上,指節上還隱隱能看得出疤痕。
總體來說,這部劇算得上一部好劇。2020年的《絕代雙驕》將和2010年的《新流星蝴蝶劍》一樣,成為我心中的經典還原之作。
—————————分割線—————————
我看完電視劇,又去把小說原著看了一遍。我一邊讀小說,一邊腦補電視劇畫面,發現還原度確實很高,不能說百分之百的還原,但主線劇情確實也達到九成左右的還原了。
小說裡是以小魚兒的經歷為主線,描寫得很詳盡,電視劇也儘量都拍出來了。
1、小魚兒和鐵心蘭分開後,鐵心蘭與花無缺相處的細節在小說裡用墨不多,但電視劇拍出來的情節也算是做出了比較合理的推斷。
2、小魚兒和花無缺一起過生日的橋段在小說裡並沒有,但電視劇增加這個橋段我很滿意。
3、小說裡慕容九是被羅三羅九綁架,電視劇改編為魏麻衣,但共同之處都是小魚兒將慕容九帶走並用她設陷阱陷害江別鶴,小魚兒因此被慕容世家纏住也都是被屠嬌嬌易容救走(小說裡是易容為慕容九,電視劇是易容為小仙女,都是劇情改編後的需要)。
4、小說裡小魚兒墜崖遇到金猿星和沈輕虹的橋段被電視劇改編為花無缺和鐵心蘭遇見他們二人,我覺得比較善意地保全了沈輕虹的性命,沒讓他死於蕭咪咪之手。
5、電視劇將蕭咪咪的出場方式做了改編後,騙到小魚兒引他進地宮似乎就更能說得通,我個人是這樣感覺的。
6、鐵戰的出場方式也做了較大改編,小說中雙獅鏢局滅門和鏢銀失竊的實施者應該是江別鶴親自動的手,但我覺得電視劇改編得也合情理,劇中也就因此沒有出現「無名島」上的那些怪人。
7、電視劇後期配音口型對不上,很明顯是刪減了一些情節,臺詞做了調整。比如路仲遠臨死前,小魚兒追問路仲遠的原本應該是真的燕南天在哪裡,電視劇本來也是這麼拍的(看口型和小說裡問的應該是一樣的),但後期改了臺詞,變成追問誰是江琴。再比如,蘇櫻把小魚兒關在山洞裡不給他開門,有一句說「我一開門你就會逃跑」其實看口型應該是原著裡「我一開門你就會衝出來」。
8、有人吐槽為啥都是江楓的兒子,既然是雙胞胎怎麼花無缺和江楓一模一樣,小魚兒就不是。吐槽這點的就是故意抬槓了。小說中路仲遠初見花無缺時就驚訝他竟和江楓一模一樣(劇中對這個橋段也做了還原),至於為什麼小魚兒沒有長成和江楓一模一樣,小說裡給出的解釋是小魚兒臉上已經有道疤,不會一樣(移花宮宮主對話提到的)。相比這種解釋,我更傾向於劇中設計的解釋:兩個嬰兒擺在一起時,江楓就對花月奴說「這個像你,眉清目秀。這個像我。」也就是說雖然是孿生兄弟,但一個長得像爸爸,一個長得像媽媽。
9、段三姑娘的人設在小說裡是一個壓抑自己身為一個女子的天性,因家中兩位兄長早夭,她讓自己背負了一份撐起家業的責任重擔,我覺得是比較沉鬱的一個人物。劇中將其改編為一個性格大大咧咧的「女漢子」,使這個人物增添了喜感,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設計。
總體對比下來,我覺得這版《絕代雙嬌》雖然改編了一些細節,但絕對也配得上「高度還原」這個標籤了,可以作為一部經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