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港人的大食堂:「飲食王國」大家樂最早竟然是賣漢堡的?

2021-02-07 橙新聞

點擊關注橙新聞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大家樂》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本地連鎖快餐品牌,他家出品的快餐可以用「平、靚、正」來形容,是富有本地特色,又物美價廉的一個選擇。甚至吸引了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自1968年至今,半個世紀以來大家樂見證香港快餐業的成長,同時反映香港城市發展和香港人生活習慣的演變。



咕嚕肉、粟米斑塊、豬扒飯……都是大家樂餐牌家常便飯的菜式,從照料打工仔夥食到照顧市民一日三餐。


這個品牌,究竟是如何發展壯大,又是怎樣在各個時期,承擔起 「香港人的大食堂」這個角色呢?

《香港人的大食堂——再創嘗樂新世紀》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訪問了大家樂的創辦人、家族成員、已退休員工、資深員工及高層管理者,對照香港社會發展的脈絡,追溯大家樂開創、擴張、發展的故事,以及企業文化的累積和傳承。


故事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大家樂的創辦人來自廣東梅縣羅氏家族,為了擺脫窮鄉僻壤,這群客家小子,由貧窮山區、漂泊南洋、接受教育、經歷戰亂,孜孜不倦地創業,將大家樂發展為一個香港招牌。


目前,大家樂旗下近20個餐廳品牌,不論大商場、小屋苑都有大家樂食肆的身影。然而,它的前身你一定猜不到,竟然是賣漢堡的!第一間大家樂只是戲院旁的一間小食店!


大家別看現在香港各種中西快餐店大行其道,每到中午間間食肆爆滿,其實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是沒有什麼快餐店的,上班的人要吃午飯成了難題,畢竟天天外出吃飯,未必人人能負擔。


頭頂著個長方形木盤的是「包夥食」的人,正要把午餐送到中環寫字樓去。


所以,有些體恤員工的公司會提供午餐,請來一位嬸嬸做飯。香港寸金尺土,廚房用地所需要的設施,真的不易解決,於是有人想到找人「包夥食」。


最初的「包夥食」是由大牌檔提供的,後來也出現了一些設在唐樓的住家食物工場。


當時,1969年羅芳祥在銅鑼灣糖街開大家樂小吃店,靠煎香的漢堡包做招徠。公司「包夥食」制度逐漸取消,其兄羅騰祥及侄兒羅開睦發現了打工仔午餐需求的市場,於是在1972年在佐敦道開大家樂,往後被稱為母店。


1975年11月,大家樂在中環雪廠街7E號開分店。


待70年代中,「包夥食」全面取消時,大家樂早已籌備第二家分店,形成快餐雛形。不論在基層深水埗、龍蛇混雜的旺角,還是白領居多的中環,大家樂一樣門庭若市。


當年樓上雅座的客人


70至90年代的新市鎮發展是拓展分店網絡的一大契機。新市鎮發展初期,交通未算便利,「雙職家庭收工回家已經10點,哪有力煮飯?不如吃完晚飯再回家。」


80年代末,原本水盡鵝飛的晚市也熱鬧起來。政府發展新市鎮,大家樂緊隨開鋪,90年代初在新界的店鋪31間,佔分店總數30%;2000年新界分店屬最多。



香港早年無論茶樓、冰室、涼茶鋪,甚至大排檔,進去坐下就有夥計招呼;大家樂則要客人先排隊買票,再自己端著託盤取食物。


這種吃飯方式,初期老一輩的市民是拒絕的,不過隨著經濟起飛,後一輩白領打工族大量增加,這種自助式飲食文化也開始風行。


大家樂最初是獲邀經營會所餐廳,其後放開膽子競投院校食堂,打敗英資和法資公司,中標承辦理工學院食堂,院校、醫院食堂遂陸續成為大家樂另一個舞臺,即使在2003年非典期間,醫院食堂仍維持運作。


大家樂主席羅開光。


然而非典過後,醫院食堂生意未見起色,2007年至2008年政府宣布全面實行全日制小學,成為大家樂的新轉機。


當年48萬個小學生飯盒市場,羅芳祥早著先機,其子羅開彌開辦的「陽光一代」已是學生飯盒市場一哥。而大家樂的「活力午餐」迅速學會競爭對手的技術,現在可以每日生產6萬個飯盒,高峰期達9萬個。


當時的「一哥焗豬扒飯」海報


焗豬扒飯是香港人最熟悉的餐食之一,但沒有人能定義它究竟是中式還是西式,原因就在於這一菜品是經改良過的,目的就是配合香港人的口味。


大家樂的焗豬扒飯經歷了四代創新,廚師根據顧客的口味調整酸甜比例和配菜種類,又在反覆試驗中,發現厚切口感明顯優於薄切,最終才有現在的大家樂焗豬扒飯。


這種改良反映出香港人口味的變化,也反映出香港本地文化的多元性。


 「餐廳總是一間倒下,又有新的冒起。」食客嘴刁,就算是快餐店,也要推陳出新,拓展菜式才能抓住顧客的胃。


大家樂的「一人火鍋」


當時任採購主任的羅德承花了幾年時間研究「一人火鍋」,大家樂成為首家推出「一人火鍋」的連鎖快餐。至於其他燒味檔、豬扒飯等首創菜式,今天已成經典。


「大家樂如阿媽煮飯,日日煮,你們有彈無贊,不煮你們就掛念。」羅德承慨嘆。


香港的食物追蹤機制建立在2012年生效的《食物安全條例》上,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的「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於2006年成立,負責執行上述條例,阻止「問題食品」擴散。


根據《食物安全條例》,「大家樂」集團作為餐飲零售商,必須妥善保存食材來源的記錄,浩大的食物流通量,必須有一套中央化的資訊系統,才可配合法例要求。



早於政府立例要求前,「大家樂」已經設立「分店管理系統」(簡稱BMS),各分店只須將所需貨品的資料和數量輸入電腦中,BMS系統接收到訂貨的資訊後,便會立即將信息傳達至相關部門,安排生產及送貨流程。


這套食材流通資訊,可追蹤食材的方向,包括日期、時間、以貨號表達的貨物、數量、供應來源等;食物的資訊必須由供應商提供,「大家樂」要求所有供應商提供詳細的產品資料,並會定期覆核。



每種食材都是一項獨立的貨品,每項貨品上的電子條碼上,記錄了供應商的資料、貨品批次、產地、加工廠廠號、物流信息、檢驗項目等,工作人員一掃條碼,可以快速追蹤貨品資料。


——這就是有規模的食肆所採用的食物追蹤系統。



一間企業經歷50年,為下一代創建了品牌,培養了人才,構建了管治架構;大家樂CEO羅德丞打過一個比方:「做生意好像處於河流的漩渦中,不是旋向上便是旋向下,你是無法死守在原來的位置的,你的平衡動作做得對了,便可以在漩渦中向上旋,平衡動作做錯了,便會被漩渦卷下去。」


這個傳承理念,未必涉及深奧的理論,一言以蔽之:做人做事都是「不進則退」,要找到平衡。


(文中圖片來自Openrice、星島、大家樂及網絡)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灣仔碼頭」創始人辭世,這位「水餃皇后」的一生是個傳奇……》

《闊別三年,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2.0歸來!》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香港的「公務員」為啥那麼搶手?》


更多香港新鮮資訊,盡在橙新聞


相關焦點

  • 焗豬扒飯、一人火鍋...起底香港人的大食堂
    這個品牌,究竟是如何發展壯大,又是怎樣在各個時期,承擔起 「香港人的大食堂」這個角色呢?《香港人的大食堂——再創嘗樂新世紀》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訪問了大家樂的創辦人、家族成員、已退休員工、資深員工及高層管理者,對照香港社會發展的脈絡,追溯大家樂開創、擴張、發展的故事,以及企業文化的累積和傳承。
  • 歷經半個世紀的「大家樂」,香港人的溫暖「食堂」
    經營了半個世紀的餐飲巨頭「大家樂」,就把自己定位成香港人的「大食堂」,它的企業故事和發展歷程與香港的歷史息息相關,十足耐人尋味。1977年,香港電視史上第一個飲食廣告就是「大家樂」。廣告以卡通人物「大胃王」為主角,由黃霑聲演,唱了一首廣告歌,歌詞的最後一句就是「『大家樂』系香港人嘅大食堂。」這句話就成為「大家樂」50年的企業定位。
  • 港人的「深夜食堂」,走的可不是「老壇酸菜」的style
    去年,內地版的「深夜食堂」為我們演繹了一出「舌尖上的泡麵」,讓不少觀眾忍不住吐槽,「快說,老壇酸菜給了你們多少錢?」今年,wuli港版的「深夜食堂」也要上線了.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香港的「深宵食堂」,一直讓港人暖心又暖胃呢?新香園店面不大,最多只容得下七張桌子,而最常來此光顧的,也多半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深水埗街坊。
  • 任嘉倫暖男食堂,節目裡親自下廚,做漢堡也不會差勁
    任嘉倫暖男食堂,節目裡親自下廚,做漢堡也不會差勁編輯搜圖編輯搜圖暖男食堂已上線。任嘉倫做飯的時候,這個食堂被稱為是暖男食堂,一方面是任嘉倫本來就是一個暖男,另外一方面是任嘉倫做的飯是蠻不錯的。從這個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並不是選擇做正餐或者西餐,而是選擇了做漢堡。這是一個比較簡單,卻也考驗技術的活。編輯搜圖節目裡親自下廚。
  • 你不了解的美國飲食文化,不只有漢堡、炸薯條!
    人們常常調侃美國的飲食傳統,並將美國稱作「漢堡和法式炸薯條的王國」或 「快餐王國」。但如果你真的來到美國,這種粗淺的看法可能會大大限制你開啟全新美食體驗的機會。
  • 今年香港吃貨界的第一個大動作,竟然來自它……
    麥當勞每日選擇一款美食以優惠價發售,前5日優惠如下: 1月1日  限定一天的全日制早餐1月2日  10港幣購買9塊麥樂雞1月3日  16港幣買四重芝士雙層堡一個,蜂蜜梨茶一杯1月4日  10港幣購買大脆雞一件
  • 大家樂集團:兒子企業管理,女婿探索傳承之路,未來如何富過三代
    大家樂製造了香港餐飲業的諸多創舉:大家樂首次引入美式漢堡;1972年首創「半中半西」餐飲;1975年率先使用自助取餐模式;1986年在聯交所上市,成為香港首間上市飲食集團。香港大家樂集團目前業務遍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美國加州及加拿大等地,經營的項目有快餐店、機構飲食、特色餐廳、分銷及海外餐飲業務等。雖然創業時已不再年輕,但是創始人羅騰祥還是陪伴大家樂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他在86歲的時候選擇退休,將公司的日常運作交由女婿陳裕光及兒子羅開光主理。
  • 兩家土生土長的香港快餐店——大家樂和大快活
    大家樂和大快活在香港是怎樣的存在呢?由於價格親民,味道還可以,菜品多樣等等優勢,它們均開遍香港大街小巷,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吃過。最常見的地方是工業區、地鐵站、學校、居民區等,很多香港人也會固定上班中午吃大家樂或大快活。
  • 美國人吃漢堡所以肥胖,為何我們也常吃卻不胖?看手裡漢堡我哭了
    美國人常吃漢堡所以普遍肥胖,為什麼我們常吃漢堡卻不會?看著手裡漢堡我哭了說起快餐我會想起食堂那一盆盆菜,也會想起肯德基麥當勞的炸雞薯條和漢堡的形狀。這就是東西方的快餐,而我們今天說的就是西式快餐。這是世界上被接受程度最大的快餐。
  • 漢堡的身世,其肉餅來源於成吉思汗,蒙古騎兵的低溫烹飪
    這款美式食物代表作跟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比你想像的還密切漢堡包早就已經融入你我的日常飲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應該很少人想過漢堡也有它的身世故事吧。你知道漢堡為什麼叫做漢堡嗎?讓我們先一起探究漢堡包的身世背景,搞清楚為什麼漢堡叫作漢堡吧!
  • 家族傳奇 大家樂集團:兒子接班企業管理,女婿探索傳承之路,未來如何富過三代?
    大家樂製造了香港餐飲業的諸多創舉:大家樂首次引入美式漢堡;1972年首創「半中半西」餐飲;1975年率先使用自助取餐模式;1986年在聯交所上市,成為香港首間上市飲食集團。香港大家樂集團目前業務遍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美國加州及加拿大等地,經營的項目有快餐店、機構飲食、特色餐廳、分銷及海外餐飲業務等。
  • 賣漢堡的麥當勞,竟然辦學校了!?
    作為全球領先的餐飲企業,麥當勞在全球九個國家(包括中國)設立了漢堡大學,是較早建立全球企業大學的企業之一,擁有系統性的管理理論與實踐體系。量身定製的培養方案麥當勞「漢堡大學」的教授為學徒們量身定製近100周的課程與訓練方案,全面涵蓋餐廳運營知識,包括樓面管理、盤存管理、食品安全、人力資源管理,營業額提升以及利潤管理等。此外,麥當勞還致力於傳授終身受用的技能,包括溝通、協調、合作、如何建立影響力、領導力提升等。
  • 英國街頭漢堡小攤,製作過程「粗魯」,這樣的漢堡真的能好吃嗎?
    漢堡起源國外的飲食文化,在我們國家也是引進許久,很多人也是對於這樣一種美食印象十分的深刻,常吃的雞肉漢堡、牛肉漢堡不僅味道層次豐富,就連賣相也是頗佳的,國內尚且是如此了,那國外正宗的漢堡大家又見過沒有呢?英國街頭漢堡小攤,製作過程「粗魯」,這樣的漢堡真的能好吃嗎?
  • 大家樂全家福海鮮大盆菜熱銷中!
    去歲南京香港購物節,大家樂在主題活動中展示了香港盆菜及製作過程,受到了現場市民們的熱烈追捧,今天我們為華東地區的民眾帶來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全家福海鮮大盆菜」。 大家樂精心挑選16款矜貴上乘的食材,配以秘制鮑汁,誠意為您獻上此款,讓您盡享歡聚的時光!即日起可在大眾點評網、美團網、百度糯米糰購頁面購買,也可至門店購買精美禮券。
  • 你以為麥當勞就靠賣漢堡賺錢?那你就太天真了……
    真正的金庫不是來自於連鎖店的分紅,單賣那些漢堡和薯條根本賺不了什麼大錢。實際上麥當勞他們最主要經營的根本就不是吃的東西,而是…….你吃過麥當勞嗎?我相信應該是百分之百的朋友都有吃過吧!這個人間美食,你怎麼可以錯過呢?你還記得你第一次拿到那個漢堡啃下去那一口的驚人感受嗎?我覺得還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有多美好就有多美好。
  • 誰說美國人只愛吃快餐漢堡?鬆軟的臺灣漢堡也來大亂鬥了!
    Shake Shack開到洛杉磯的時候,小分隊第一時間推出了獨家測評 | Shake Shack對決In-N-Out,東西海岸漢堡巨頭你更愛誰?CNN「外國人最喜愛臺灣夜市小吃」調查中,得獎的竟然不是這些:
  • 完善學校食堂建設 保障校園飲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校園飲食安全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係廣大師生切身利益的重要內容,潁上縣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完善食堂硬體設施和配套設施,確保學校食堂功能完備,解決學生吃飯問題,保障飲食衛生安全,促進健康成長。
  • 日本的大學食堂揭秘:日本大學生平常都吃啥?竟然還有餐補!
    要說它到底和中國的食堂哪裡不同,區別還是挺大的,雖然飯點的時候人也是很多的,餐廳的那股味道也是差不多的。價格上比外面賣的同類食品會便宜不少,但大部分味道上肯定不如外面賣的好吃,只能說一般。非常好吃又實惠的當然也有,不過很快就會被搶完。
  • 吃在香港~~的大學食堂
    (圖片來源:遊天下)  還有說,21的那個即炒的小炒飯也不錯,推薦豉椒排骨;涼瓜炒雞蛋非常大份,雞蛋炒的很鬆軟;紅燒豆腐的豆腐是炸過的豆腐,很入味。米飯給的分量非常大,熱檸檬茶特別甜。  另外一個憑藉顏值贏了的就是被港大學生們稱為「太古」的食堂。其實,是學校裡面的大家樂,但因為在太古樓三樓,所以都直接叫太古了。
  • 公司餐飲管理食堂承包源甲倡導綠色飲食、健康生活的新方式
    如今社會中公司餐飲管理食堂承包發展越來越快,不少公司將自己員工的飲食交給了公司餐飲管理食堂承包,不過就目前餐飲管理公司的混亂情況來說,國家制定了一些策略來進行整頓監督,上海源甲餐飲作為國內專業的公司餐飲管理食堂承包,也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完善自己,加強自身的管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其他公司的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