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和大快活都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快餐店,但在遊客群體中的知名度並不是那麼高,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這兩家家喻戶曉的快餐店!
小編剛來香港的時候,一直很好奇大家樂和大快活為何如此相似。原來這和它們的歷史有關,它們的創辦人分別是羅騰祥及羅芳祥,倆人是親兄弟,他倆還有一個哥哥,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怎麼樣,這一家子是不是很666。
大家樂和大快活在香港是怎樣的存在呢?由於價格親民,味道還可以,菜品多樣等等優勢,它們均開遍香港大街小巷,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吃過。最常見的地方是工業區、地鐵站、學校、居民區等,很多香港人也會固定上班中午吃大家樂或大快活。
生活在廣東的朋友們可能經常在內地看到這兩家快餐店,確實,他倆都已經進軍大陸市場。經營模式和店面布置和香港的店大致相同,但在菜式和味道上和香港版本不太一樣。
兩家店在香港的規模都很大,如果真要作比較,小編表示還是大家樂更多見一些(大家樂創辦較早)。
大家樂和大快活實在太像了,就如同創辦人一樣,用兄弟餐廳來形容他們再合適不過了。他們的營業風格類似。一進餐廳就能看到一面顯眼的餐牌牆,每一個套餐都是一塊長方形餐牌,方便員工在早餐、午市、下午茶、晚市間更換餐牌(現在有些店已經採用電子屏幕了)。餐牌旁邊就可以點餐,點餐完成後會有一張收據,拿著這紙去取餐處排隊就好啦!如果要打包,要在點餐時和工作人員說哦!
其實,這種經營模式在以前的香港不多見,羅騰祥日後回憶時就曾這樣表示:香港早年無論茶樓、冰室、涼茶鋪,甚至大排檔,進去坐下就有夥計招呼;大家樂則要客人先排隊買票,再自己拿個託盤取食物,初期很多市民不接受,不過隨著經濟起飛,後一輩白領打工族大量增加,這種自助式飲食文化也開始風行。
大家樂和大快活超級符合香港大眾口味,以午市為例,菜品分為燒味和套餐。燒味一直是廣東地區深受喜愛的美味,在香港以及廣州,街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燒味店,店裡排列著新鮮燒好的燒味,如叉燒、燒鵝、燒鴨、油雞等,油光鋥亮讓人食慾大振。大家樂和大快活也不例外,一般都會設有自己的燒味窗口,食客除了可以點燒味飯以外還可以用麵粉搭配燒味。
至於套餐方面,食物會隨著一年四季的更替而變換,像夏日裡會有消暑清熱的湯飯,到了冬天就肯定免不了小火鍋了。但有兩種明星產品是兩家店都有且一年四季供應,就是茄汁系列與咖喱系列,茄汁系列指的是茄汁焗豬扒,茄汁意粉等,而咖喱系列最為常見的莫過於咖喱牛腩與咖喱雞飯了。
正如上文提過,很多大家樂和大快活都開在學校附近,對於學生們來說,他們可以享用學生優惠,其實這一點在香港很多餐廳都適用,身穿校服或者出示學生證,即可享受學生價午餐。
對於遊客來說,嘗試一下香港本土的快餐店也是不錯的,如果你只知道翠華茶餐廳,就OUT啦!大家樂和大快活,不會讓大家失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