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趙迎光:韓都正在大轉型,我要孵化1000個品牌!

2021-02-12 調皮電商

文/大咖網記者 陳冇  

編輯 馮華魁

戲寶說:

三年前,我曾專訪趙迎光,寫出了被趙迎光認為當時最準確表達小組制的文章《為什麼韓都的小組制你學不會?》;兩年前,在濟南,趙迎光詳細描述了柔性供應鏈是如何打造的,我們就「線下店還有沒有未來」討論了一個小時;今年是韓都衣舍十周年,他們也剛剛登陸了新三板,據說他們的百度指數漲了十倍。

我發現一個特點,這幾年,趙迎光對韓都的管理和戰略,每年都會有新的思路,但從不否認過去的思路,所有的發展思路都已經思考成熟,就好像一個齒輪一環扣一環,你無論從哪個角度提問,他都能把自己的整個體系帶出來。

這一次,我們暢談了兩個小時,關於網紅、直播,關於上市,關於柔性供應鏈,最重要的是關於他們的轉型,未來十年,他們要孵化1000個品牌,今年已經60個了,年底要做到100個,這個基於二級生態的概念剛一提出來,就被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派人去蹲點盯梢,總結其理論體系,這可能是下一波電商的大潮流。

文章乾貨太多,起承轉合一波又一波,看此文,需要耐心,若無請走。

當大咖網記者敲開趙迎光在酒店的房門之後,一個意外的情況是他正在跟另外一個人聊天。經過介紹得知,對方是左右家私的汪小康總裁,雙方正在談關於代運營合作的問題。

當時記者也驚呆了,什麼?韓都要做左右家私的代運營?韓都這是轉向代運營市場了嗎?

代運營在業內的口碑並不好,整個代運營市場表現並不佳。韓都此舉打的是什麼算盤?


雖然幹的是代運營的活兒,但老趙並不叫自己是代運營,兩者有根本的區別。

我們回顧一下電商歷史,就會發現,代運營的出現是基於基於運營流程優化的市場需求。

阿里有一個很大的痛點,是他的增長是兩個方向,一是商家越來越多、品類越來越豐富,二是需要提高的轉化率。轉化率太低,是因為整個商家的運營同質化嚴重。

如果說平臺的轉化率提高了,比如說從一個點到兩個點,一下子就翻一倍。但是這一個點到兩個點轉化的提升,談何容易?

阿里自身幾乎做不到,因為作為一個平臺,他只能提供通用型的工具,而每個行業又有不一樣的運營細節,你從1%的轉化率到2%的轉化率,實際上是對整個運營全流程的優化。那麼,整個運營水平提高這個問題,誰來解決?

最早阿里投了寶尊,包括麗人麗妝,希望大力推服務市場來解決運營水平提高的問題。

但是很快發現一個問題,服務市場裡面都是專項服務商。比如說做攝影的,做倉儲的,做客服的,做直通車的,做ERP的,這都是專項的,幾乎沒有集成的,力量用不起來,消費體驗也上不去。

這是因為中小品牌不僅僅是缺運營能力,同時又缺品牌能力。這個品牌能力,專項服務商並不具備。比如說寶尊這樣的代運營服務商,最早是做ERP出身,所以他的核心,他的人員整天想的都是數據軟體的優化,缺乏的是品牌基因,當他代理類似於耐克這樣的大品牌的時候,相對簡單一些,而去代理中小品牌的時候,就發現除了運營,還需要同時做品牌。


而這個能力,事實證明他們並不具備。

這其實是需要集成服務商,有點類似運營上的4A公司,小而美的核心是產品的研發以及對供應鏈的控制,比如說做一個杯子,需要先設計出來,同時需要對供應鏈了解,做的杯子要和想像的匹配起來,這是一個公司的核心,而剩下來的工作事實上應該有集成服務商去做,他的效率會高。但是集成服務商市場上幾乎沒有。這又是為什麼?

歸根結底是基因的問題,比如說一個做網絡拍攝的,從誕生那一天競爭對手就是所有的搞網拍的,會一直想要把網拍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不會去考慮倉儲客服直通車等,你會變成一個非常大的網拍客戶的大公司。同樣,做直通車的,也從來不會考慮其他的事情。每一個服務公司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專業的,他會做的越來越精,卻難以成為一個集成服務商。

一個集成服務商,首先要是一個優秀的品牌商,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自己本身不夠優秀,憑什麼去集成,怎麼讓別人相信你能夠做好?很多代運營公司缺乏的就是這個核心競爭力。作為網際網路土生土長的品牌,韓都相當於從零開始一直做到今天的天貓冠軍,對於全程對全鏈條都非常清楚,人才梯隊裡各個流程的專家都不缺乏。


代運營品牌需要的是耐心,而一個代運營公司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客戶就特別不放心。比如說直通車交給你了,網拍交給你了,做的好還是不好,看銷售不見起色,就會找問題,是不是網拍公司不行?客戶就會考慮是不是換一家網拍公司,因為他不確定這個代運營真的有能力把他帶到一個高度,他無法有耐心總想換。在代運營一方則會想,說不定哪天你就給我換了,我怎麼給你長期投入?則就導致同床異夢,從合作就想分手,互相缺乏信任,因為沒有一個理由給他們信心。

韓帶來的價值正在這裡,作為一個從零開始的品牌商,今天取得的地位就是最好的證據。你看,我韓都是可以的。這是從品牌上轉為服務商的天然優勢。而韓都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品牌,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集成,不僅自己做品牌,同時又是小組制,多品牌,其後臺系統本身就是支撐一個品牌所有的東西的。韓都的基因決定,有可能去給一些和這個行業接近的品牌合作。因為韓都本身孵化了不少的品牌。

韓都本身小組制多品牌下的品牌孵化能力是其競爭力的核心。(接下來是重點)

韓都的小組制體系意味著需要匹配大大小小的小組,是一種一對多的情況,體系是相當複雜的。從小組制變成多品牌,品牌同樣有大有小,韓都自身有18個品牌,大的9個多億,小的才一千萬,從服務小組到服務品牌,再到代運營,代運營的一樣有大公司有小公司,也是要求各異。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無縫對接的過程。小組制的核心在於催出了一個服務體系,針對各種情況各種要求的響應能力在其內部形成了一個體系。


此外,韓都是一家有著貿易公司思維的公司,追求的是總盤口的不斷發展擴充,在這個過程中,韓都打造出了一個能夠讓資源相對合理分配的一種制度。(預警:下面是關鍵)

在正常的一個公司裡面,優勢資源是會傾斜於大的部門,小的沒有資源可用就會死掉,這個孵化系統是不成立的。韓都的體系是穩定的能從所謂的給優勢項目的資源裡邊拿出一部分硬硬的撥給這種需要孵化的小的項目。比如說,一個較大的品牌,你做了1萬件,給1千塊獎金,一個需要孵化的小品牌,只做了100件,只給100塊錢獎金,那麼所有的服務部門都會給你設置障礙,從而導致品牌無法孵化,而韓都的小組制多品牌有一個係數的存在,比如說你小品牌做100件,我覺得需要孵化,那我就給給你乘以8,給800塊獎金,如此才能針對需要孵化的品牌,相對合理的分配資源。係數是浮動的,但正是在這種浮動中決定了資源的相對合理化分配,才給了品牌孵化出來的生長空間。

這種小組制體系之下的品牌孵化能力是韓都能夠做好代運營的根本。而這個體系是很多公司沒有的,比如我們熟悉的海爾,去做創客,為什麼做不好?海爾還是傳統的部門制,它內部有一個龐大的流程,每個部門的人工資加獎金如何考核?創造利潤多的就應該拿到多的獎金。在這個大體系下你無法孵化,因為你任何一個孵化的項目上來就是虧損的,假設別人生產一萬臺冰箱,你這個創客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冰箱,生產了五百臺還可能賣不出去,但是消耗的內部資源是同樣的,如果沒有內部系統的協調,這樣每個部門都卡你,無法成長。這就是體系導致的問題。

有時候,所謂的孵化能力,在運營機制中,就是一個係數的問題。

說白了,韓都去做代運營的工作,不過是相當於自己小組制多品牌的一個規模升級。對一個缺乏這種基因的企業,則需要打破重來。

那麼,從代運營到二級生態如何打造呢?路徑怎麼走呢?

最關鍵的是,網際網路需要這麼多品牌嗎?牌子越多,運營成本越高啊,小而美帶來的是巨大運營成本啊。

更何況,你這麼多牌子,你的供應鏈怎麼打造?你的柔性供應鏈到底怎麼柔的?

呃,文章實在太長了,看到這裡你累壞了吧?休息休息,倒杯水,接下來的內容,我們放在調戲電商孵化的公眾號大咖網上,沒辦法,兩邊都要原創,你可別罵我,小編也是有苦難言,只好分著發,口號是:一個階層的思想與關係。點擊閱讀原文就過去了,記得關注一下。


相信我,你只需要識別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第二篇


趙迎光:現在的網紅品牌,還不如當初的淘品牌--點擊圖片跳轉

你知道嗎?

調戲小編已經成為99%「調戲電商」粉絲的每日必修課,

把想說的話在評論區裡留言,看機智小編與你大戰三百回合。

相關焦點

  • 趙迎光:扎硬寨 打死仗 韓都衣舍要做絕對的老大
    從2012年開始,韓都衣舍開始在內部做多品類的子品牌。截至目前,韓都衣舍內部已經有20個子品牌,包含歐美系的5個子品牌、東方風3個子品牌,其中還有4家是併購而來。趙迎光說韓都衣舍現在想做的就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尚品牌孵化平臺」,不僅包括內部孵化,也包含外部併購。
  • 【LEAD】韓都衣舍要「結硬寨,打呆仗」
    從2012年開始,韓都衣舍開始在內部做多品類的子品牌。截至目前,韓都衣舍內部已經有20個子品牌,包含歐美系的5個子品牌、東方風3個子品牌,其中還有4家是併購而來。趙迎光說韓都衣舍現在想做的就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尚品牌孵化平臺」,不僅包括內部孵化,也包含外部併購。在他的的設想中,韓都衣舍今年要達到30個子品牌,在2020年旗下至少擁有50個獨立品牌,年銷售額突破100億。
  • 韓都衣舍:數位化讓品牌快人一步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韓都衣舍依託網際網路平臺,藉助大數據,形成了基於小組制的前中後臺架構——前臺小組快速反應,中臺提供智能數據系統,後臺搭建品牌運營生態,並逐步向時尚品牌孵化平臺轉型。截至目前,場內孵化項目近37個,助推項目累計獲得3億元投資,項目總估值50多億元,雲孵化品牌超過500個。
  • 【90號茶室】韓都衣舍要「扎硬寨,打死仗」(電商乾貨,推薦)
    從2012年開始,韓都衣舍開始在內部做多品類的子品牌。截至目前,韓都衣舍內部已經有20個子品牌,包含歐美系的5個子品牌、東方風3個子品牌,其中還有4家是併購而來。趙迎光說韓都衣舍現在想做的就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尚品牌孵化平臺」,不僅包括內部孵化,也包含外部併購。在他的的設想中,韓都衣舍今年要達到30個子品牌,在2020年旗下至少擁有50個獨立品牌,年銷售額突破100億。
  • 企業復工故事丨開工就直播、品牌再升級、開拓國際市場……韓都衣...
    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告訴記者,在共同戰疫的關鍵時期,公司各大供應商的工廠開工時間均有延遲,從而導致春季的訂單生產受到一定影響,部分春裝上新產品的貨期會有延遲,第一季度實際產能情況不太樂觀。同時,在疫情期間,由於多數人居家不出,致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有所降低,購買新衣的動力嚴重不足,銷售很不理想。
  • 韓都衣舍「三年陳 五年醇」:員工與企業相互成就
    「公司所有的成績和榮譽,都離不開這些員工」   人才,是十周歲的韓都衣舍最大的財富。   十年來,韓都衣舍從一家淘品牌發展到現如今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品牌生態運營集團,員工從初創時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人,成就了大量的青年才俊,培養了一大批80後、90後的電商界傑出人才。
  • 最火的女裝網絡品牌是怎樣煉成的
    4 很感謝投資方張穎(經緯創投),開車摩託到處玩(也是「學霸」的姿態),這讓裂帛四個創始人也能每年都出去四次旅行,不管有多忙。「我的態度就是,你有沒有勇氣,投資我的時候,認可我就是小眾品牌。我覺得做大不是唯一的要求,對一個品牌來講,對一個現在越來越需要小眾的組群,最多就是小眾品牌。」5 傳統品牌與網際網路品牌之間的不應該進行割裂,並將雙方對立起來看待。
  • 韓都衣舍這麼渣:毀了女神甩掉優衣庫,創女裝銷量第一
    ,那居家服都穿的是Givenchy,然後直接千二就給韓都衣舍代言拍大片,看了這些片片我真心想對全智賢說句:「女神!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品牌介紹:韓都衣舍創立於2008年,品牌定位「韓風快時尚」,致力為都市年輕時尚人群提供最時尚、最流行的服飾。以「款式多、更新快、性價比高」為特色,深受顧客喜愛,被譽為「韓風快時尚專家」。
  • 韓都衣舍為什麼能甩優衣庫幾條街?
    九月份的時候,我在韓都廣告聯盟的大會上,從他們市場部負責人那裡得知,他們今年雙十一要爭第一,而且口氣很硬,後來見到趙迎光,我問他,你們今年真的要爭第一?有多大把握?趙說,這是他們各個運營部門想爭第一,董事會沒有給他們下任務說今年務必要爭第一。其實啊,得了第一又怎樣?雙十一得第一,你就都是第一了?連續三年的年度冠軍更有價值。
  • IPO終止,跌出熱銷榜,曾經的女裝第一淘品牌韓都衣舍怎麼了?
    要知道,在2016年12月28日,韓都衣舍作為淘品牌第一股風光上市新三板。2018年3月1日,僅過了一年三個月,韓都衣舍從新三板主動摘牌,謀求主板上市。而現在,主板上市也暫告一段落了。韓都衣舍怎麼了?或者說,淘系品牌們遇到什麼難題了?
  • 韓都衣舍借最新款發聲:因為時尚,所以年輕!
    文|楊維忠  2020年6月28日,如果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韓都衣舍店鋪不管是視覺還是主題上已經完成全新的升級。「年輕一點,穿韓都!」這是韓都衣舍天貓旗艦店首頁的海報Slogan,更是通過一系列新款,面向千萬消費者發聲:因為時尚,所以年輕!事實上,韓都衣舍所說的年輕,不僅僅是年齡,更是外表、心態。換句話說,身著時尚,必有年輕的身心。
  • 如涵(RUHN.US):深化紅人生態的品牌賦能 重塑平臺化轉型成功後的...
    在意識到直播渠道強大變現能力後,各大平臺都在爭搶、扶持與自己強相關的主播和MCN,開啟直播變現之路。  只是由於當前眾多MCN仍專注於傳統的產品和品牌供應鏈,加之網紅孵化體系的不成熟,使得其更趨向於通過「低價+流量」的方式追求主播價值的快速變現。但這卻進一步損耗了紅人的生命周期,讓行業中網紅「紅顏薄命」現象頻現。
  • 這些誤以為韓貨的中國品牌你可知道?
    在火熱抵制韓貨的同時,會不會誤傷一些看起來像韓貨,而實際上是國貨的品牌呢?又或者說,有沒有突然發覺,曾經大批量購買了以為是韓貨,實際上只是打了韓貨招牌的國貨。別的不說,提到「韓都衣舍」,你的第一印象是不是韓國服裝品牌,又或者驚嘆這居然不是韓貨?為此,小編特搜集整理五大誤以為韓貨的中國品牌,與各位分享,還望讀者朋友們理性消費。
  • 火炬孵化榮獲「江蘇省科技創業孵化十大品牌運營機構培育單位」
    近年來,江蘇省深入實施「創業江蘇」行動,量質並舉,大力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建設與發展,湧現出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的科技創業載體。在本次頒獎盛典中共頒出7大類優秀獎項,火炬孵化成功斬獲「江蘇省科技創業孵化十大品牌運營機構培育單位」。
  • 韓庚、謝霆鋒曾代言的休閒服裝品牌,一度市值腰斬,現在靠童裝翻身了
    與成人服裝市場相比,童裝市場十分複雜,入局者要同時掌握並滿足父母與孩子雙方面的心理與需求。徐波說到,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對產品的需求大不相同,而不同年齡段的產品對於設計、供應鏈的要求也不相同,甚至國家的質量標準都不一樣,所以必須有差異化策略。
  • 1000個買手團遍全球,蘇皮士新品牌計劃將與雙十一擦出多大火花?
    不但將五折房源、6.3折奧迪、原產地生鮮蔬果、超低價海藍之謎等優質商品,列入了蘇寧百億補貼範圍、還有萬物皆可「薅」的貼心super會員,更有1000個買手團遍布全球,只為給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高顏值、高實力的「三高」產品。
  • 拼多多助南康家具打造新品牌矩陣:5年孵化20個十億級家具新品牌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16日,在南康家具新品牌計劃大會上,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未來五年,平臺將聯合南康優秀家具製造企業,通過『反向定製、品銷合一』的模式,幫助南康孵化20個十億級家具品牌。」對此,南康區副區長徐麗清表示:「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我們希望拼多多能幫南康家具打造出更多知名品牌。」在大會上,當地兩大龍頭企業匯明生態與團團圓家具宣布,將聯手拼多多,分別打造家具新品牌「匯明創家」與「優居未來」。
  • 萊萌獎最具孵化價值IP榜路演賽收官,8個項目躋身總決賽
    餘位IP行業權威專家公正、公平的評審後,8個項目脫穎而出:納米核心、天才聯盟、美食大冒險、24節氣藝術、潘戈與帕昆、大地產商、嗜謊之神、龍域獵手。本場路演項目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IP變現模式升級以及衍生創新,都體現了精品化的方向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