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蔣昌忠對詩畫的感悟和作品欣賞

2020-12-23 中華網

藝術簡介

蔣昌忠,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研究員),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申報中心書畫(專業)專家。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北書畫院名譽院長(原院長),湖北省中國畫學會顧問,湖北省中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湖北省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等。曾任文化部中國文化創新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藝術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湖北省文化廳廳長等職,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中國美術館、中華世紀壇、美國紐約亞洲文化中心美術館、日本日中友好協會,韓國首爾、全羅北道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西班牙巴塞隆納、巴西聖保羅、奧地利維也納、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紐西蘭基督城、武漢、濟南、西安、福州、呼和浩特、深圳、東莞、臺北、高雄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和聯展。

他的《箭竹頌》參加了第十屆全國美展,《神農架箭竹》和《寒玉》參加了全國畫院第二屆和第三屆優秀作品展等,《徵途萬裡》獲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創作獎(美術最高獎),《風雪大別山》獲文化部第十四屆群星獎金獎,《野趣》獲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工藝美術書法大展特別金獎,《面竹圖》《在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國寶圖》獲義大利首屆中國書畫藝術節特別金獎,《愛師竹篇》獲第十一屆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項目獎等。2008年、2011年和2018年三次榮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其作品被中國人民大會堂、美國史密森尼國家博物院、美國亞洲文化中心、奧地利國會、日本九州市國立美術館、《日中藝苑》、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香港文化康樂署等單位收藏。

自1998年以來出版多本畫集,撰寫的論文多次榮獲全國、文化部和湖北省的一、二、三等獎。由於他率先推出旅遊農業的理念、理論和實踐,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人才中心評為全國第五屆跨世紀人才十大新聞人物。

▲《疏影》

冷眼向洋看世界

有不少朋友問我,你畫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什麼樣的畫畫了以後心情最舒暢?

要談這個問題,我前面先說幾個小故事。

一是1944年,即日寇投降的前一年,齊白石預感到敵人已經日暮途窮了,所以畫了一幅水墨螃蟹。據齊白石的孫子回憶,日本人幾次向齊白石求畫都遭到拒絕,這一次他卻欣然應允,畫完以後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句:「看你橫行到幾時」。

我認真地思索了一下,當齊白石寫這一行字時,心情是多麼舒暢!因為它噴薄而出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對不懂中國文化的日本人也是一番奚落。特別是一年後抗日戰爭勝利之時看到日本投降的情況,回想起自己畫的這幅畫,那心情應該是無比的興奮,這應該就是他感到最舒暢的時候吧。

在我的畫畫生涯中,像這種令自己感到欣慰的事也遇到過幾次,當然,事情的作用遠不能與白石先輩相比,但是給我個人的感覺應該說是很好的。

第一件事是姑娘結婚以後,幾年沒有要小孩。我和她媽多麼想要有一個外孫啊,所以我就畫了一幅《秋望》給她,以表達我內心的心意。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經過春天夏天的努力,我們盼望著秋天該豐收了!沒想到當年的秋天她真的就懷孕了,第2年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外孫,此時真是感到十分的高興。當願望和現實碰到一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因果關係,但心情就是不一樣。

▲《秋望》68×68cm

第二件事:去年我回武漢,中建三局董事長·黨委書記陳華元同志請我去吃了一餐飯,吃飯以後他要我到他辦公室去看一看。看什麼呢?到辦公室以後他就指著我十幾年前給他畫的一幅畫,高興地說就是看這幅畫。我說這麼多年,這幅畫這麼舊了,你早就該換了,為什麼不換呢?如果找別人畫不方便的話,我再給你畫一幅。陳董事長說,我退休前肯定不換,並說,自從掛上你這幅畫以後,我和我們的企業就一直順風順水,工作就和你畫的竹子一樣「節節高」。

回想起十幾年前我和他初識的時候,他還是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經理,我感到他待人誠懇真實,朝氣蓬勃,工作認真負責,能力強,而且嚴於律己,勇於奉獻,在朋友交往之中沒有感到有任何的虛偽,所以當時我就主動畫了一幅《高潔圖》送給他。在畫這幅畫的時候,當然從畫作中表達了我對他的認知和心意。

▲陳華元董事長在誇讚《高潔圖》

畫的主體是一叢翠竹。對於竹子的寓意,中國一千多年來的竹文化大家心知肚明,就不多說了;畫的背景是群山,太陽還沒升起來,群山後面是初升的曙光,喻意他們的事業將蒸蒸日上;群山中瀑布傾瀉而下。中國人把水寓意為財,但是一般的企業家要求把瀑布瀉下來的水都流到一個水塘裡,而且進的水多出的水少,認為這樣才能聚財,但是我沒有這樣畫,陳總也沒有叫我這樣畫,而是把瀑布瀉下來的水流入一片廣闊的田野,意思是財富應該造福於廣大的人民群眾,和辛勤的勞動者共同富裕。同時,我對前面竹叢中的竹子和竹叢間的石頭也作了另類的安排……這是當時我對他們集團公司和他的事業的一個衷心的祝願,沒想到他們事業的發展印證了我當時的願望,我也知道他們的發展與我這幅畫沒有什麼關係,但當時看到這幅畫以後,我的心情又感到了特別的舒暢。

以上就是我畫畫以後心情最舒暢的例子,僅舉這兩例,不多佔用各位好友的時間。

第二是畫畫的最高境界問題,元代畫竹名家吳鎮有一首五言絕句:「始由筆墨成,漸次忘筆墨,心手兩相忘,融化同造物。」我覺得這應是畫畫的最高境界。在我畫畫的實踐中有時也有過這種感覺,因而在寫詩時留下了「揮毫信手人發痴,夢入仙山逸韻留」的句子。

上個月我到深圳以後,除了應酬和其他一些事情(如申請到個人微信公眾號並發了四期圖文),其他時間也畫了一些畫,其中有兩幅畫的創作過程使我有了一點這種感覺,畫完後心情很好。

第一幅畫《朱竹報喜送平安》,畫的是在我國初步戰勝新冠肺炎後的報喜圖,創意是在背景一片硃砂竹的映襯下,一隻小熊貓正興高採烈地向伏在一個樹墩上的大熊貓報喜。大熊貓在高興之餘仍伏在樹墩上,思念在這次抗疫中犧牲的烈士,回憶著廣大醫療戰士、志願者和全國人民在這次抗疫中的英勇付出的場景。

畫中的主體是熊貓,因為熊貓是中國國寶,是中國人民的象徵。最重要的是竹報平安的竹子不是畫的墨竹,也不是色竹,而是畫的硃砂竹。硃砂竹起源於北宋,是蘇東坡首創。由於自古以來硃砂在我國人民眼裡就是避邪的一種物品,所以硃砂竹不光是代表竹的各種被人們廣為頌揚的優點,而且它還有避邪的寓意,紅紅火火一幅竹畫掛在家裡又好看又避邪,自此以後硃砂竹便成為登堂入室的首選,價格也較其他的竹畫高出許多。抗疫勝利的喜悅加上對硃砂的自由揮灑使我在畫這幅畫時情意盎然。

▲《朱竹報喜送平安》68×68cm

第二幅畫是《冷眼向洋看世界》。新冠肺炎在世界流行傳播以後,川普、蓬佩奧之流不但不認真抗疫,反而向中國不斷潑髒水,以極其卑劣的謠言來詆毀中國,向中國甩鍋,甚至要在世界上組織反華聯盟向中國索賠。只要想到這一點,我內心就氣憤萬分,於是就畫了這幅畫。

畫的創意是在一塊柱石上匍匐著一隻小熊貓,兩眼憤憤不平的看著遠方,圍繞柱石的是一叢生意盎然的翠竹。柱石代表基礎穩固,翠竹是大熊貓的食物,寓意中國堅如磐石,物資充沛,不管特郎普們如何挑釁,都無法撼動我們強大的祖國。

▲《冷眼向洋看世界》68×68cm

第三幅畫是《俯瞰天下疫情,風景這邊獨好》。由於這幅畫在題畫題的時候多寫了一句話,所以這幅畫就變得比較平淡了。如果只寫前面一句「俯瞰天下疫情」,就給讀者留下了暇想的空間,而我加上的這句「風景這邊獨好」就畫蛇添足,太直白了,使畫變得索然無味,我也就不贅述了。

▲《俯瞰天下疫情》68×68cm

本來我畫這三幅畫之前,就想了一首詩:「朱竹報喜送平安,心繫五洲降魔難。冷眼向洋看世界,定叫狂徒肝膽寒」。想圍繞這首詩來畫幾幅畫,但是由於第三幅畫的不足,起初的設想無果而終。

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西洋畫是崇尚寫實,很直白,而中國寫意畫是崇尚寫意,在畫中含而不露,意蘊深刻,在創作中不重形似而重意蘊,重個性,就是齊白石說的,要在「似與不似之間」,一幅簡單的作品可以反映作者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寄託。

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給世間萬物賦予了各種寓意,所以使畫家們不是在畫物,而是在畫思想,抒發自己的情感。如畫竹寓意人的高風亮節,竹報平安,節節高升等;畫魚寓意年年有餘;畫荷花寓意「出汙泥而不染」;畫松鶴寓意松齡鶴壽;畫紫騰寓意紫氣東來;畫石榴、青蛙寓意多子多福;畫柿子寓意事事如意;畫白菜寓意清清白白;畫牡丹寓意富貴榮華等等。哪怕是身帶多種病毒,長相醜陋的蝙蝠,就因為它有一個與「福「同音的字,也把它畫在紙上,年年春節掛在各家的大門口。

詩言志|我的詠竹詩以及背後的小故事

原創 蔣昌忠

在上一篇推文中我發了一首詩,一個好友看了以後打電話和我聊起了詩的問題,引起了我的一些回憶。

在學生時代,我確實喜歡看詩、聊詩,寫詩。不過和畫畫一樣,參加工作以後因工作實在太忙,這個愛好就沒有堅持下來,後來把畫畫的愛好撿起來了,「詩畫同源」,不知不覺又寫上了幾句詩。

中國畫是離不開詩的,特別是畫寫意畫的畫家,因為我覺得,「寫意」之源就是「詩意」,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寫意的畫寓意不深,而沒有詩意,一首詩就只能平平淡淡。

▲《扇面竹》34×68cm

據說蘇東坡有一次晚上在月下觀梅花來了詩興,吟了一句「明月照梅花」,吟後覺得平平淡淡,完全沒有詩意,琢磨著又改成「新月映梅花」,還是覺得詩意不夠。但當時怎麼想也想不出一句好的詩來。過了幾天他晚上又去看梅花,這時候在淡淡的月光下,梅花忽隱忽現。他終於找到了靈感,把這句詩改成了「淡月失梅花」的名句。前後對照,前面寫的是「死」的,太直白,後面寫的「活」了,意境就完全不一樣了。有意境的詩才是好詩。

不光是詩,就是在有些戲曲裡面甚至在平常說話中,用詞不一樣,意境就不一樣。京劇《沙家濱》原來有這樣一句唱詞:「蘆花白,稻穀黃」,平淡直白毫無生氣,後幾經修改,改成了「蘆花放,稻穀香」,意境不一樣了,人的感覺就產生了質的飛躍。

▲《詠竹》68×136cm

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誰?很多人猜說是李白、杜甫,但都不是,歷史上寫詩最多的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比歷史上任何一個詩人都多,但為什麼他的詩一直沒有在社會上流傳呢?原因很簡單,是他寫的詩水平不高啊。不過,沒有意境的詩,有時候冒出一句有意境的句子,這首詩就成了好詩。

民間傳說,有一次乾隆和紀曉嵐、和坤幾個人在花園裡散步,此時正是桃花花謝的時候,樹上的桃花花瓣一片片掉下來,乾隆看到以後詩興大發,於是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吟到此,紀曉嵐,和坤在心裡暗笑,這哪是吟詩啊,明明是在數數嘛。此時,乾隆吟了最後一句:「落入草叢都不見」。這兩人一聽連說,「好詩,好詩!」好在哪兒?好在最後一句有了意境。

▲《扇面竹》34×68cm

寫詩不易,特別是律詩,現在寫的人已經很少了。中國詩詞的巔峰在唐宋,所謂「唐詩宋詞」。為什麼宋朝的詞超過了唐朝,而詩就超不過呢?就是因為唐詩是古體詩,宋詩是律詩。古體詩對格律要求並不嚴,而宋詩對格律要求非常嚴,平仄、對仗、韻腳等一點都不能亂。嚴格的格律束縛了詩人用字用詞的空間,使詩人豐富的想像力無法表達,也使不少詩人一輩子都出不了好詩。比如宋代詩人宋祁一輩子就是「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詩出名。

寫詩不易,連詩仙李白也不能隨時應對自如。傳說崔顥為黃鶴樓作詩後不久,李白上黃鶴樓開懷暢飲,詩興大發,準備題詩一首。此時他看到崔顥留下的《黃鶴樓》詩,讀完後頓時覺得這首詩寫出了他自己也無法表達的感情,自愧不如,只好在崔顥的提詩旁邊題了一首打油詩:「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前面兩句充分反映了李白此時的心情壞到了什麼程度。沒想到堂堂的詩仙也會陷於如此尷尬的境地。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前面這兩句,可能是不讓詩仙丟醜,而崔顥卻憑藉這一典故而成為唐人七律第一。

現在寫律詩的人太少了,認為寫律詩太難,也出不了名。我想我們現在寫詩主要是表達好自己的心意就好。

閒話說了半天還沒說到我自已,我寫詩也只是表達心意,水平不論。

2008年,我在平時積累的詩詞中選出了100首詠竹詩,將這些詩請書法家寫成了書法,同時選了自己多年拍攝的竹攝影作品100幅和竹畫100幅,編了一本書《愛師竹篇》,當年即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同一題材自創詩、畫、攝影作品最多的出版物」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因為專家們都認為這一本書的文化含量很高,所以2009年又被評為第11屆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項目獎。

這一百首詩與平常比較隨意的情況不同,我是嚴格按格律創作的,所以減少了很多樂趣和內心的表達,顯得比較枯燥無味。分為觀竹、畫竹、頌竹、學竹四個層次,都是我真實生活的寫照,有不少詩的背後都有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今天拿幾首和朋友們分享,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春筍

掀石頂巖誓不停,未曾出土志凌雲。

歷經地底千重險,又向蒼穹起巨霆!

▲《春筍》-原湖北省文聯主席、美協主席周韶華書法

▲《掀石》

我在學生時代寫了一些詩,但是現在全部沒有了,因為1969年長江最後一次發大水決堤就在我們軍營附近(我大學畢業後在8233部隊鍛鍊),當時除了人逃出來了以外,所有東西都衝到長江和大海裡面去了。記得的僅是長江決堤後有感而發寫的一首,因記憶比較深所以回憶起來了,後來按格律修正後,就把原來的詩意衝淡了很多,如最後一句原來寫的是「又迎太空起巨霆」,但因幾個字的平仄不對,就改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首詩反映了我青年時代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我大學期間,正趕上全國上下掀起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在大二下學期學校就停課鬧革命了。當時我們原來在學校表現好的這一批學生,因為無書可讀,也沒有去「造反」,十幾個人就組織了一個「新紅軍第一方面軍」,沿著當年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的路線開始「長徵」。從江西瑞金出發,歷經江西、湖南、廣西、貴州,一直走到遵義,一路十分辛苦。每天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中,翻一座山就是100多裡,平均每天行程100裡以上,每天都是兩頭摸黑。儘管這樣,每到達一地,晚上我們都要去走訪當年的老紅軍。可惜我採訪的三大本日記在1969年發大水的時候被衝走了,要不然確實是一本真實的「重走紅軍長徵路」的回憶。

因為一路太辛苦,我們走到遵義時15個人已經只剩下3個人了。到了遵義,另外兩個人也想回武漢,但我還是想一直走到延安。正當我準備一個人出發的時候,中央文革發通知禁止過雪山草地了,這種情況下,我也就和他們一起回了武漢。

我們這一批莘莘學子本來想在大學學好本領建設祖國,沒想到當時的環境卻不如人願。在即將離開軍墾農場的時候,我想到幾年的大學沒有學到本領,馬上將要面臨的工作將如何面對?內心有感而發,就寫了這首詩。

竹氣

何因五鬥把腰彎,擲去烏紗不作官,

當效前賢存正氣,一枝江上作魚竿。

▲《竹氣》-原武漢海關關長、全國書協會員何署坤書法

▲《臥虎藏龍》

這首詩作於上世紀末我擔任隨州市市委書記期間。在一次省委召開的工作座談會上的一片讚揚聲中,我尖銳地談到了當時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當時省委主要領導頗為惱火,但在會議上沒有說什麼。當天晚上,在省委工作的一位處長打電話告訴我,這位主要領導回到省裡以後拍桌子罵我,把手都拍紅了。得到這一消息後,讓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忠言逆耳」一詞的理解。當時給我打電話的處長說,你趕快和領導溝通一下,我說我又沒有說錯、做錯了什麼事,溝通什麼?當晚就寫了這首詩。詩中之意,請各位朋友去理解。

箭竹

年至花甲壽便終,漫山挺立屹長空。

三年力抗風和雨,只為新竹更鬱蔥。

▲《箭竹》-中央電視臺副總編、書畫院院長趙立凡書法

▲《神農架箭竹》

▲《直上碧雲天》68×136cm

第三首詩寫於2001年。2000年我調任湖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為了拍攝《驚情神農架》這部電影,我數次到神農架,每次去都為神農架高山箭竹成片死亡而感慨。當地農民告訴我:箭竹六十年一枯榮。年至花甲,生命將止,開花結子後枯而不倒,為子孫後代佔住地盤,防止其他植物侵入。直到三年後新竹長成,才倒下化作肥料滋養新竹,使新竹長得更好。聽後,我深感自然界的植物尚能如此,何況我們人類?我們已經到了向箭竹學習,為子孫後代留住方寸地的時候了。所以有感而發當即寫下了這首詩。

自此以後,箭竹的精神使我久久不能忘懷,因此就畫上了它,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參加全國第10屆美展,全國畫院第3屆、第4屆優秀作品展和中國第8屆藝術節的作品等都是以箭竹為題材,也因此獲得2007年全國群星獎金獎,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創新獎(美術作品的最高獎)等。

就寫這麼多吧!不知怎麼,話匣子一打開就剎不住了。因覺得已寫的內容太長,只好虎頭蛇尾,丟掉了一些有趣的細節,即使這樣也耽誤了朋友們太多的時間。實際上這些年經歷了許多事,每一件事我都可以寫一本書了,也曾經有人建議我寫回憶錄,但是我想,現在回憶錄都是「大人物」來寫,我們這些小人物寫的有誰看呢?豈不是浪費時間!所以我一直沒有動筆。今後如果有機會,可以再把一些事情的有趣的細節在公眾號上寫給大家,也謝謝大家每次看到推文後給我的鼓勵。

最後,附上畫的其他一些作品,很單一,都是竹子配熊貓,希望朋友們多提寶貴意見。

▲《竹林護寶》138×68cm

▲《美食》68×46cm

▲《望遠》68×46cm

▲《母愛》68×46cm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展望2021——著名畫家蔣昌忠的詩情畫意
    【畫家簡介】蔣昌忠,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研究員),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申報中心書畫(專業)專家。哪怕是身帶多種病毒,長相醜陋的蝙蝠,就因為它有一個與「福「同音的字,也把它畫在紙上,年年春節掛在各家的大門口。詩言志|我的詠竹詩以及背後的小故事原創 蔣昌忠在上一篇推文中我發了一首詩,一個好友看了以後打電話和我聊起了詩的問題,引起了我的一些回憶。
  • 【畫作欣賞】心若明媚,畫作生輝——女畫家劉淇芳作品欣賞
    心若明媚,畫作生輝 生活是浪漫的詩 生活是最美的畫 生活是優雅的歌 生活是盛開的花 在詩情畫意生活,有說不盡的快樂,每天的油鹽醬醋、每天的日出日落,
  • 著名畫家張松作品欣賞
    華夏萬裡千古秀   揮墨神州氣象新「藝術心靈的衝動來自我眼中的世界」——畫家張松作品欣賞欣賞完張松的畫作後,深深感到,張松的畫是靠他的全部修養和人格,豐富厚實的生活底蘊及全部激情創作出來的,所以,他的畫不僅特具藝術感染力,而且深含思想、精神、文化和生活的理念。「魚兒離不開水,同樣,離開藝術,我也將無法生存。」邁入高齡的張松坦言自己一天也離不開筆墨。時光倒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 「藝展中國」著名女畫家郭蓉華繪畫作品欣賞
    因當時政治環境需要,初中生參加學工、學農勞動,所以那時我和班上同學一道被安排去幫忙布展」。郭蓉華說,這次展覽規模較大,在布展期間匯集了一大批國內書畫名家。中途休息時,她就在旁邊看這些畫家作畫。「看著看著,我也隨手拿起筆勾畫起來,所有畫的畫被老師看到後居然還誇我畫得好,並說我有繪畫方面的天賦,還叫我抽空經常過去看他們畫。」
  • 畫家朱峰作品欣賞
    書擅篆、隸、行,畫擅竹、蘭、梅、荷,兼攻山水。現為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西精於翰墨者歷代不乏其人。比如宋代有董源,元代有方從義,明末清初有八大山人,現代有陳師曾、傅抱石、黃秋園、陶博吾、彭友善等。他自幼年時代就受到江西文化氣息的薰陶,亦似聞到遠古傳來的墨香,孕育著書法、繪畫的夢想,從小就開始結合周邊的青山綠水開始塗鴉和磨練,奠定了堅實的美術基礎。
  • 【名家推薦】--著名畫家鄭春華作品欣賞
    先後畢業於北京教育學院藝術系國畫專業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國畫專業;2008年拜著名畫家王振中先生為師,潛心研習中國寫意花鳥繪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孫其峰寫意花鳥畫工作室助理導師。作為花鳥畫風格,清雅理念主要是指涉清新秀雅、清高拔俗、雅致莊嫻、清靜幽雅等方面意向;而怡和理念之中,怡主要是包含和悅、愉快、神爽、情閒和舒暢的含義,和則具有和易、和諧、和合與祥和之意。畫家春華全部作品把握起來,首先,堪稱最為著力於其畫作的將自然生活與生活自然相互契合所生成的內在情趣之美,及其派生的清雅怡和國畫風格和生命生態的四溢活力。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徐銘作品賞析
    其畫作大多以鹽鹼地,牛羊等老家風物入畫,濃濃的故鄉情愫力透紙背,他赤心報桑梓,為繁榮和引領商丘文化藝術事業慷慨解囊,捐贈一百二十幅作品,這是葉對根的深情厚誼。為褒揚徐銘先生關愛家鄉的義舉,為珍藏徐銘先生的繪畫藝術瑰寶,商丘市政府在商丘市博物館設立徐銘藝術館。讓更多的家鄉父老欣賞這一百二十幅畫,放飛思緒,聚集情感。感知商丘的美好,增進對家鄉的熱愛。
  • 好美的畫,粉紅色的誘惑,女畫家斯維特蘭娜12幅作品欣賞
    《蝴蝶》,俄羅斯女畫家斯維特蘭娜繪畫作品欣賞。看過許多俄羅斯繪畫作品,很醇厚,很凝重。如此輕快靈動的畫面,倒確實是很少見到,俄羅斯畫家也與時俱進了。俄羅斯現代女畫家斯維特蘭娜的畫,乃神來之筆,如同粉紅色的誘惑,令人驚喜、痴迷。《惆悵》,俄羅斯女畫家斯維特蘭娜繪畫作品欣賞。
  • 著名畫家張金生2018年上半年山水畫作品選編
    2014年受教於著名畫家張守濤先生。2016年進入文化部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學習。現進修於人大中國畫研究室杜平工作室。其作品《山重水複》在「2010瀚海當代書畫專場拍賣會」被成功拍賣。在「2012年中泰文化藝術交流年水墨畫展」中其作品《太行情深》和《燕山深處》被泰國皇宮收藏。2015年在「慶祝聯合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暨首屆全球華人詩書畫中國大賽」中榮獲金獎。2016年國畫作品《氣正山河壯》入選『』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 詩傳畫情,詩畫合一——方金爐花鳥畫賞析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中國畫的一個重要特色,詩畫合一能使畫面增添更多的意境。晁補之曾言:「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度。」方金爐喜歡讀詩,寫詩,他對詩畫合一的領悟與理解頗有獨到之處。欣賞方金爐的花鳥畫讓我們聯想到陶淵明的「田園詩」,作品中反映出他平淡歸真,熱愛生活的精神訴求。
  • 畫家劉麗虹作品欣賞
    早年曾受於長安世代著名國畫大師宋伯魯之後宋曾詒老師的指點親傳,擅長工筆花鳥兼寫意。她的觀音、釋迦牟尼、大象等。筆法特技,畫風嚴謹而不滯呆,活潑而不俗氣。在博採眾長,兼收並蓄的同時,追求畫技、畫材、畫法、用筆、用彩上大膽探索。將傳統畫技與現代畫技有機的結合,線、墨、色的完美結合,筆鋒清新甘暢細膩。使作品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在嘗試探索求新過程中,不斷總結,求得發展。
  • 水墨春色,花開如詩。書畫家馮德祥作品欣賞
    水墨春色,花開如詩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閃耀在你我的身上,當清脆的鳥鳴啁啾在你我的耳畔,當芬芳的花兒向著你我的方向綻放,新的不平凡的季節來了。春天,花開如詩的季節。塞上耳機,聽聽美妙的音樂,體味幸福,感悟人生。在這樣的季節裡,快樂人生,笑對生活,擁有著這樣一份簡約的情緒,果真讓人無牽無掛、無拘無束。眼神裡洋溢著青春的色彩,身邊除了寧靜,剩下的就只有慢慢留下的祥和。春天,是一個適合隱藏秘密的季節、更是一段讓我們流連忘返的完美時光!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阮勇作品賞析
    文人畫家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學問、敏捷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唯有此才能將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和抒情性三大特徵集合在繪畫作品上。安徽當代青年畫家阮勇以藝術創作為生命,以生命為藝術載體,追求文人畫之風骨、之精神,一躍成為當今畫壇融匯古今、兼長中西的實力派青年藝術家。  山水、花鳥、人物是阮勇表達藝術人生的寄託,是表達他的遠方和學術理念。
  • 超物象外——畫家包洪波作品欣賞
    對於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後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 著名畫家戴成有作品欣賞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作品入選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美展、第四屆全國山水畫展、首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獲第二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優秀獎,入選第三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關東畫派中國畫人物畫進京展、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中國畫名師作品展、煙臺之夏-中國畫名家提名展,第六屆「牡丹杯」中國畫名家提名展,榮獲2007走進經典優秀畫家作品邀請展卓越成就獎,入選中國山水畫百家畫集、中國書畫百家精品集
  • 美女畫家周曼竹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花鳥作品欣賞
    現居北京,師從著名國畫家王勝先生、石齊先生、黃格勝先生、宰令石先生。年國畫作品《工筆水仙》在北京隆榮2013迎春藝術品拍賣會『丹青雅匯(當代書畫)』拍賣2013年國畫作品《清塘遺夢》入選第六屆全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2014年國畫作品《水仙》入展大寫意藝術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中國當代名家國畫邀請展2014年《溯》入選「博鴻杯」首屆遼寧青年畫家優秀作品展2016年《愛蓮說》入選「2016藝術北京成就夢想」第四屆北京文學藝術品展示會
  • 加拿大畫家,卡羅爾·埃文斯Carol Evans,水彩畫作品欣賞
    卡羅爾·埃文斯(Carol Evans),加拿大女畫家,以畫風景水彩為主,其系列「水景」畫作,被全球私人或機構頻頻收藏,同時,也贏得了眾多國際讚譽。還是畫出來的?是油畫?還是水彩畫?手法盡可如此獨特!她的作品,尤其用水彩形式表現不同氣候條件下海水、湖水的光影效果,堪稱一絕。卡羅爾·埃文斯的「水景」畫,周邊環境大多以灰褐色為襯託,但海水、湖水可以顯現不同的深綠、碧藍、灰白、灰綠、淺褐等等,在異常氣候及光影條件下的,或激情壯觀、靜謐安寧、 或微微泛漪的形狀和色彩變化。
  • 【畫作欣賞】向暖而生,向美而行,畫家楊雪紅作品欣賞
    ,其作品清新雅致,意蘊悠長。尤擅長中國人物畫、侍女、佛教等題材的創作,併兼寫花鳥工筆和彩鉛藝術畫。曾多次參加中、省、市畫展並獲獎。其作品先後被中國城鄉金融報、陝西日報、鹹陽日報和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中國農村網,中國華西網,陝西網,廉政陝西,三秦視點等多家網站刊載,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龍的傳人寓新意華夏龍梅續華章—著名畫家李緒剛《華夏龍梅》欣賞
    龍的傳人寓新意,華夏龍梅續華章——著名畫家李緒剛《華夏龍梅》欣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龍脈佑九州!正所謂國有龍脈,人有龍心,龍的傳人,傳承千年的龍之精神,早已是深入到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內心,成為了眾人心中所堅定的精神信仰。
  • 千黛詩畫欣賞:我追著母親的皺紋
    千黛送給母親的畫我追著母親的皺紋千黛母親在我前面走得緊風催著她如水的面容波紋生得急我千黛女士近影作者簡介:千黛詩人畫家千黛家學淵源,幼承庭訓。其父為著名國畫家王廣才,母親為樂隊指揮兼作曲家。千黛自幼習染詩書畫藝,對色彩與韻律,翰墨與書寫,哲思與妙悟時有會心。就讀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師承碩學,醉心傳統文化,日修夜讀,手不釋卷。北大師友評點其詩文博雅而醇厚,嚴縝而靈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北京大學教授程鬱綴先生說:「千黛的詩作源於勤奮和真誠的愛。聞一多先生曾說詩人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千黛詩作的'自然吟唱',也具有濃濃的愛,發自她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