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把貌美女兒嫁給40歲大臣,誰知兩人子孫卻成家喻戶曉的人物

2020-11-18 騰訊網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在歷史上一直爭議非常大,他創辦北洋水師,發起洋務運動,是清朝晚期的股肱之臣,但是他代表慈禧籤訂了眾多割地賠款的條約,因此也被世人罵為賣國賊,其實歷史上的人物從來都是複雜的,尤其是像李鴻章這樣一個身居高位的忠臣,對於他的評價應該更加包容和多面,否則就容易有所偏頗。

雖然李鴻章當時已經權勢顯赫,是慈禧身邊的大紅人,但是作為父親他和所有人一樣都希望自己女兒能夠有一個美滿的姻緣,李鴻章中年得女因此非常寵愛小女兒李菊藕,他不僅給女兒最好的生活條件,還為她請老師教她讀書習字,讓她成為一個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因為李菊藕出身顯赫,再加上她年輕貌美所以許多青年才俊追求,但是李鴻章一個都不同意。

李鴻章在為女兒尋找夫婿的時候,並不看重對方的家世和物質條件,而是看重對方的人品和才學,最終李鴻章把女兒嫁給了已經年過四十的張佩綸,而且他還是二婚,所以李菊藕嫁過去之後只能做一個繼室,很多人都奇怪李鴻章為何要給自己說一門這樣的親事,其實是因為李鴻章非常惜才,他非常看重張佩綸的才華,而李菊藕嫁過去之後婚姻果然非常美滿。

張佩綸和李菊藕都是滿腹才華之人,因此兩個人在一起琴瑟和鳴,感情非常好,經常一起對月小酌,吟詩作對,堪比神仙日子,婚後兩人生下了一子一女,兒子叫張志沂,女兒叫張茂淵,但可惜張佩綸的仕途一直不太順利,晚年抑鬱而終,只剩下李菊藕帶著孩子們生活,雖然丈夫早逝,但是他們的生活依然養尊處優。

李菊藕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但是兒子張志沂並沒有取得非凡的成就,不過他卻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女兒張愛玲,作為民國時期最有名的作家,張愛玲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直到現在張愛玲的作品仍然備受讀者的歡迎,張愛玲的書迷遍布世界各地,恐怕李菊藕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個這麼優秀的孫女。

相關焦點

  • 李鴻章貌美的女兒,22歲就嫁給40歲的丈夫,孫女是家喻戶曉大明星
    今天我們暫時先不講李鴻章的政治生涯,來講一下他的家庭,歷史上的人家基本上都是重男輕女,可是李鴻章不同,他最疼愛的孩子是他的女兒李菊耦。 因為他愛這個女兒,所以給了她最好的教育,這個女孩身上既有西方先進的思想,又有書香門第的淑女風範,但是他在22歲的時候卻嫁給了一個40歲的人,這個人是張佩綸。
  • 三婚男張佩綸憑什麼成了李鴻章的乘龍快婿?
    (三)李鴻章將愛女嫁給張佩綸戰後,給事中方培上奏彈劾張佩綸,朝中也有不少大臣對其群起而攻之。確實把老佛爺的臉丟大啦!1885年朝廷下旨將張佩綸從嚴發往軍臺效力贖罪,遣戍察哈爾察罕陀羅海、張家口等地。儘管他名聲不好,儘管他仕途無望,李鴻章不僅收留了他,還不改欣賞他的初心,也不計較他當過兩次喪偶鰥夫,主動將自己的小女兒李菊藕嫁給他。李菊藕是個黃花閨女,比張佩綸小十八歲哦!為了促成這段姻緣,李鴻章給兩人製造了不少單獨接觸的機會。張佩綸的《澗於日記》中記載,1889年李鴻章生日那天,按照那時代達官貴人的通行作法避客「躲生」,但卻把張佩綸請到家裡,第一次與李菊藕相識。
  • 哥哥太窮妹妹太醜,結果二人結婚,生下一兒子成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隨著朝代的更換,我國的實力也開始下降,直到清王朝時期,我國封建制度開始瓦解,都說亂世英雄多,也是在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很多「知名」人物。談論起清王朝,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慈禧、李鴻章、林則徐等等,這些人都是當時的「風雲人物」。我們今天要講的人就是李鴻章,身為末朝重臣他為挽救清王朝做過很多貢獻,但仍然無法挽救已經腐朽的封建制度。
  • 三婚男張佩綸憑什麼成了李鴻章的乘龍快婿
    張佩綸算得上神童級人物,天資聰慧,反應敏捷,少年時代,就能瀟灑地撰寫數千字的文章。其科考和入仕之路,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相比完全是大相逕庭,一路綠燈暢通無阻。同治九年中舉人、十年中進士、十三年授職編修。光緒元年大考翰詹時,名列二等第三,擢侍講,充任日講起居注官。
  • 評價歷史人物並非只有好人和壞人之分,李鴻章就是個典型
    提到中國的近代史,就少不了李鴻章這一關鍵人物。關於李鴻章的評價向來都有不同的聲音,甚至不少人都將他冠以「賣國賊」的頭銜。但是,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化邁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早在甲午戰爭時期或稍後,孫中山、章太炎還上書李鴻章,把變革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李鴻章是那個時代推進中國近代化的代表人物。同時,我們不能不看到,李鴻章畢竟是個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大臣,他同封建統治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當然也不可能越過封建肌體。
  • 該不該給子孫留錢?李鴻章混血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財不如留德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說這話的是民族英雄林則徐,他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說:「如果子孫跟我一樣有能力,我留錢給他們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如果子孫不如我,我留錢給他們也無濟於事。」林則徐的言外之意是:不要給子孫後代留財產。晚清重臣李鴻章對此似乎不以為意,他死後留給兒子、女兒的財產頗豐。
  • 段祺瑞家族與李鴻章家族的陳年往事
    段祺瑞17歲前往威海投靠叔叔,從站崗放哨做起,漸露才幹。在他20歲的時候,李鴻章創辦的天津武備學堂(陸軍學校)開張了,他去投考,一舉考中併名列前茅,遂進入炮科學習。那時該校招生一共才100餘名,都是從各營考拔出來的優秀者,學制一年,畢業後,仍回各營。段祺瑞畢業後沒有再回威海,而是被分配到旅順港監修海防炮臺。
  • 晚清老照片:油膩中年男人三婚娶李鴻章漂亮女兒
    張佩綸(1848年-1908年)早年中進士,授翰林院侍講,署任左副都御史,以彈劾大臣而聞名。他才華橫溢,慷慨好論天下事,是朝廷中有名的「清流派」大臣。中法戰爭初起,他力主抗戰,以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防事宜,兼署船政大臣。不料馬尾戰敗,他被奪職流放張家口。
  • 從幕僚到北洋大臣,李鴻章是如何做到在晚清官場屹立40年不倒
    提到李鴻章,有些人對他可能沒有什麼好印象,會把他和喪權辱國聯繫到了一起。其實很多人對李鴻章是偏見居多,他從早期一介書生轉變為屢立軍功的大臣,他在軍事、外交、經濟上對清朝做出的貢獻,是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晚清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依然成為清朝不可或缺的人物,那他是如何做到屹立40年不倒的呢?
  • 被誤解的李鴻章:晚清重臣,偉大的外交家,子孫後代個個人中龍鳳
    彈指一揮間歲月已從指尖流逝,曾經風光的李鴻章終究已是紅塵俗世中的一粒塵埃,很多人都好奇這位傳奇人物的後人都去了哪裡呢? 1843年剛剛20歲的李鴻章以優貢生的身份進入曾家,跟隨在曾國藩的身邊虛心求學,經過四年多的刻苦鑽研,李鴻章順利的考取進士,開啟了屬於自己毀譽參半的仕宦生涯。 在那個風雨漂泊的時代,李鴻章有過盛極一時的讚譽,也有賣國求榮的罵聲。
  • 她17歲家喻戶曉,40歲嫁「古惑仔」鄭伊健。
    她17歲家喻戶曉,40歲嫁「古惑仔」鄭伊健,今46歲婚姻甜蜜幸福!她就是蒙嘉慧。蒙嘉慧很多喜歡港劇的朋友都不陌生,她剛出道時就跟郭富城有過廣告合作,青春靚麗的形象很順利的進入了娛樂圈,在香港影視業大力發展時,她又憑藉絕對的演技成為TVB的當家花旦,17歲時就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演員了
  • 他終日沉迷鴉片無大志,卻連娶兩位千金小姐,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說,從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就能大概看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可是能輕易猜中的都不叫人生,比如晚清世家公子張志沂,身為李鴻章的外孫,他從小接受嚴厲的教導,由母親督促學習,從不與別的紈絝子弟同流合汙,任誰看都是一個斯文儒雅的翩翩公子,可誰知他後來卻因沉迷鴉片傾家蕩產,這是怎麼回事呢?
  • 她嫁給了自己的哥哥,一生8個子女,第二個兒子,如今家喻戶曉
    在清朝,有一位便是近親結婚,而且迎娶的還是自己的「妹妹」,這位人物名叫李文安,是家中的第四個兒子,從小便是有天賦,在學習方面也是出色的,然而,身體卻是不行,幾乎常年生病,他的父親在醫學方面精通
  • 這本書裡隱藏著大清最後的秘密 | 李鴻章張佩綸往來信札
    ,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的名字或許現在一般人知道的不多,但他有位孫女卻是家喻戶曉,她就是作家張愛玲。其中李鴻章張佩綸往來信札,是張氏藏札中最為重要、也最令讀者期待的內容。李鴻章(1823-1901),字漸甫,號少荃。在本信札集所涵蓋的年份裡,亦自號儀叟、省心閣。曾擔任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會辦海軍事務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同時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期及1901年庚子之役後,兩次受命擔任議和談判全權大臣。是晚清政壇上最重要的政治家。
  • 李鴻章死後,慈禧賜5000兩白銀作為安葬費,3個兒子都加官進爵
    另外一個人也就是李鴻章的死對頭左宗棠,兩人原本都是曾國藩一手提攜的,不過左宗棠這個人脾氣不好,而李鴻章又喜歡斂財,再加上兩人政治意見不統一,李鴻章主張保守對待戰爭,而左宗棠主張激進對待戰爭,因此兩人晚年基本都在爭鬥。
  • 晚清大臣妻妾老照片:李鴻章的小妾美麗驚豔,袁世凱的姨太聰慧!
    圖為一組晚清時期的朝廷大臣後院的妻妾老照片,百年的歷史影像雖然常見而本組晚清大臣妻妾老照片裡,其中屬李鴻章的小妾冬梅最為美麗驚豔,而袁世凱的姨太則是最為聰慧絕頂。
  • 周六薦書|李鴻章張佩綸往來信札
    其中李鴻章張佩綸往來信札,是張氏藏札中最為重要、也最令讀者期待的內容。李鴻章(1823-1901),字漸甫,號少荃。在本信札集所涵蓋的年份裡,亦自號儀叟、省心閣。曾擔任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會辦海軍事務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同時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期及1901年庚子之役後,兩次受命擔任議和談判全權大臣。是晚清政壇上最重要的政治家。
  • 李鴻章家族罕見老照片:原配溫婉清秀,偏房小妾的容貌堪比佳人
    李鴻章是晚清大臣,很早之前他遭受了連環攻擊,被人認為是賣國賊,但近年來,許多人為他鳴不平。在大家的心中,身處那個時代,李鴻章已經做出了最好的選擇。不過,一生太長,許多人對李鴻章的了解並不到位,更多人了解的是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但他的婚姻家庭鮮為人知。
  • 在李鴻章死後,清政府怎麼對待他?又是怎麼對待他的家人的?
    在二十世紀的第二年,在近現代頗受爭論的清朝大臣李鴻章,在清政府的指使下,開始籤訂了不平等條約。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李鴻章在籤訂條約之後,仿佛是認識到自己活著,那接下來還要被清朝指使做這些事。在回到家中後,就開始不斷咳嗽和吐血,最後在年底不治而亡。
  • 姐妹都是皇后,姐姐侍奉順治,寵冠六宮,妹妹嫁給雍正,幸福一生
    其實,這兩人並不是親姐妹關係,而是表姐妹關係。 話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有一位曾孫,名為穆爾祜,是廣略貝勒褚英(努爾哈赤長子)的孫子。穆爾祜的祖父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當初褚英廣立戰功,一度被立為儲君,誰知卻與眾多兄弟、五大臣矛盾重重,最終被努爾哈赤幽禁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