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片酬時代將終結?新政實施:臺星進軍大陸不再受限

2021-02-14 騰訊娛樂

點擊上方「騰訊娛樂」並關注,在這裡讀懂娛樂圈

本文由騰訊娛樂原創

id:txent

春節剛過,國臺辦就為臺灣送去了一份「新春大禮包」——2月28日,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牽頭多部門研究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宣布今後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影視作品數量,兩岸合拍劇、合拍電影主創人員比例、投資比例將不受限制,大陸引進臺灣電影電視劇也不再做數量限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瞬間,海峽兩岸娛樂圈都沸騰了。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臺灣的社交網絡瞬間刷屏,正在橫店拍戲的臺灣資深經紀人林志遠一早就聽到了風聲,「我在臺灣的朋友們很快把消息傳開了,大家都很熱烈地在討論」。在大陸生活了十多年的臺灣製片人陶國菁看到消息之後也倍感振奮,忍不住在朋友圈連續轉發了兩條相關資訊,並配上鼓掌和彩花的表情,以表內心喜悅。

大陸這頭也熱議不停,有媒體在報導時打出了「政策利好,臺灣影視行業將大舉北上」的標題,預測兩岸娛樂圈或因此迎來震動。曾製作過《美人心計》、《傾世皇妃》等風靡兩岸電視劇的著名製作人張珺涵看到新聞後也連連感嘆,新規頒布對兩岸影視市場都勢必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臺灣人參與大陸影視將不再受限

臺灣影視引進也將放開數量限制

這個春節,芒果臺時隔四年重新祭出鎮臺神劇《還珠格格》,輕鬆制霸收視榜單,令人忍不住感慨神劇的魔力。其實,《還珠格格》不僅承載著網友們的童年記憶,作為早年海峽兩岸合拍劇的代表作,它更肩負著記錄兩岸文化交流的歷史使命。

▲《還珠格格》是早期兩岸合拍劇代表

據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網站消息,2月28日,國臺辦、發改委、中組部等29個部門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文簡稱《措施》)。這份《措施》涵蓋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共31條,向臺灣同胞提供了大陸各方面的發展機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措施》中的18-20條規定原文

其中,第18、19、20條規定涉及影視劇和電視節目,大大放寬了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影電視的權限。具體條目內容如下:

18、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

19、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廣播電視臺、視聽網站和有線電視網引進臺灣生產的電影、電視劇不做數量限制。

20、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取消收取兩岸電影合拍立項申報費用;縮短兩岸電視劇合拍立項階段故事梗概的審批時限。

儘管只有短短三行字,卻瞬間引發了兩岸影視圈的無限遐想:政策優惠在前,《還珠格格》等兩岸合拍劇的春天要來了嗎?臺劇能否再回大陸市場?大門敞開之後,臺灣演員能否全面進擊大陸?這將對兩岸影視市場造成什麼衝擊?內地演員的天價片酬會因此受創嗎……騰訊娛樂隨即採訪了兩岸多位製片人、經紀人、導演,試圖從中探索方向。

天價片酬將終結?

臺星「北上」片酬比大陸藝人低20%

《措施》頒布前,按照相關規定,一部國產電視劇中,港澳臺人員擔任導演、主要演員、編劇、攝像等主創人員的,不得超過5人,且劇中男女主角不能同時由港澳臺人員擔任;港澳臺演職人員每人受聘參加境內電視劇拍攝的次數,一年內不能超過2部;港澳臺從業人員不能擔任監製、製片人(含執行製片、總製片人等)、出品人、顧問等職務。

因為這些規定,臺灣演員及其他影視工作者在大陸的工作開展很難不受限。常年帶著藝人奔波在大陸的臺灣經紀人林志遠深有體會,「哪怕角色合適,但因為身份,臺灣演員在挑選角色方面也都會有一些限制。」多次與臺灣班底合作的大陸製片人張珺涵則透露,不僅是演員方面,「很多劇組的幕後團隊裡也有臺灣同胞,但因為名額限制,他們只能悄悄工作,連片尾署名都沒有。」

「毋庸置疑,如今一旦放寬名額限制,勢必會有更多的人才可以進入到大陸,臺灣演員的選擇會更多,攝製組人員的權益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以《措施》開放窗口,引進人才,形成良性的競爭,是幾位採訪對象達成的共識。

「對於一些沒有進入大陸市場的人,對他們來說可能會更好。」陶國菁直言,他的許多臺灣演藝圈朋友對此很關注,「他們可以有一個目標進到大陸市場來參與演出」,甚至有些人已經摩拳擦掌開始準備。

市場被良性競爭激活,對於大陸的製作方也是利好消息。

一位從業多年的大陸影視投資人透露,近幾年大陸的影視製作成本,尤其是演員成本不斷抬高,令不少製作方都壓力巨大,「大陸當紅演員片酬動輒數千萬,一些小鮮肉甚至開出過億天價,相比較之下,臺灣演員一般價格都比較合理。」有媒體曾做過調研,稱臺灣藝人到大陸拍戲片酬基本呈5倍以上增長。但即便如此,仍有製作人告訴騰訊娛樂,和同等咖位的大陸演員相比,臺灣藝人的片酬還是大約低20%左右。

▲《三生三世》就是大陸女主+臺灣男主配置

「再加上臺灣的影視工業發展得早,臺灣演員的專業程度也比較高,敬業、吃苦耐勞,比起許多大陸藝人沒有太多的麻煩事情。所以對於製片方而言,臺灣演員無疑性價比更高。」該投資人透露,近幾年大陸很多電視劇男女主角都選用大陸演員搭配臺灣演員,就是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例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楊冪搭檔趙又廷,剛剛開播的新劇《烈火如歌》,迪麗熱巴搭配周渝民等。

▲迪麗熱巴搭檔周渝民也是兩岸演員攜手


除了演員個人的性價比,在大陸打拼多年的臺灣人陶國菁還道出了更多臺灣演員的優勢,「現在廣電總局的政策是想讓戲劇走出國門,而臺灣演員在東南亞的認知程度比較高,對海外的銷售多多少少有些幫助。」

這樣一來,倘若「物美價廉」的臺灣演員大量湧入大陸市場,內地演員的「天價片酬」會受到衝擊嗎?常年穿梭於海峽兩岸的導演文超覺得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有競爭就會有進步,剛剛我還在和一個大陸一線藝人的經紀人開玩笑說,你們該降降價了。」

臺劇能否重回春天?恐怕有點難

除了製作團隊的進擊,臺劇重回大陸市場情形又會如何?兩岸合拍劇的春天是否來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

上個世紀80—90年代,內地電視幾乎是港臺電視劇的天下,包含《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瓊瑤劇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自是不必說, 2000年之後,以《流星花園》、《薰衣草》、《王子變青蛙》為代表的臺灣偶像劇時代來臨,幾乎承包了所有人的青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流星花園》象徵臺灣偶像劇時代來臨

但之後,隨著大陸的影視製作水平不斷上升,從引進臺劇到逐步實現反向輸出,步伐邁得越來越快。大概在2012年左右,以《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宮鎖珠簾》、《傾世皇妃》為代表的大陸劇在臺灣走紅,《我是歌手》等大陸綜藝節目也在對岸廣受歡迎。「相比臺劇和韓劇,大陸劇具有類型豐富、發行價低等優勢,所以即使到現在,臺灣的電視上也時常能見到大陸電視劇的蹤影。」文超說。

▲越來越多的大陸劇風靡臺灣

如今《措施》頒布,僅憑政策支持,臺劇就能實現「逆襲」嗎?恐怕有點難。儘管很希望臺劇能重塑輝煌,陶國菁對此仍不太樂觀,「我認為現在臺劇銷售到大陸越來越難了,因為兩岸在劇作上的製作成本差異高達二三十倍,大陸已經很久沒有買過臺灣劇了。」有媒體人認為,臺灣娛樂環境長期萎縮,影視創作成本受限,從根本上就限制了臺劇創作的格局。

但對於兩岸合拍電影和合拍劇,消息可能就要利好很多。

臺灣資深電影製片人、發行人黃茂昌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在2013年前,臺灣電影在大陸上映會受到等同於國外進口片的配額限制,兩岸合拍電影還需支付60萬新臺幣的的立項申報費,對故事情節和雙方主創也均有嚴格限制:「主演中大陸演員不得少於三分之一,故事情節要與兩岸有關。」

直到今天的《措施》的發布,兩岸合拍影視作品的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的限制才第一次完全放開,兩岸電影合拍立項申報費用也予以取消。「合拍片可以自主選擇一個較為合適的檔期,而進口電影的檔期是由官方調配的。現在合拍片門檻降低,對於很多製作規模不是很大的臺灣文藝片來說,多了很多市場空間和機會。」

臺灣網友:

不是開放就有錢賺,只有身在其中才知冷暖

以相關關鍵詞在微博、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站上進行搜索,可以發現在《措施》頒布的24小時內,兩岸同胞對於新政的討論熱情都在持續高漲。

有臺灣網友認為,新政對於臺灣更多的是機會與挑戰並存,「不是開放就有錢賺,只有身在其中才知冷暖」。還有一些娛樂行業人士以實際舉例,由於兩岸的文化環境差異,娛樂從業者即便「北上」也可能遭遇水土不服,例如臺灣的金牌綜藝製作人王偉忠,到了大陸製作的新節目影響力也大不如前。「而且,製作人、導演、編劇可能都還好些,如果劇組的基層工作人員想要到大陸打拼就更難了,因為大陸在這方面的人才很多,競爭非常激烈。」

但更多的網友對此抱以樂觀態度,認為該《措施》會使得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影視合作達到空前開放的程度,定將在今後為兩岸電影人提供更多合拍交流的契機,「對於兩岸文化交流是絕對大有助益的,也很利於兩岸的融合。」當然,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措施》釋放出的信號顯然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其實文化上的開放,我覺得就離統一真的不遠了。」有網友感嘆道。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娛樂八卦、毒舌辣評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參與大陸影視不再受限?有好戲看了!
    地緣限制致命,有生力量突圍縱觀如今被「唱衰」的臺灣影視市場,限制其發展的無非以下幾個方面:視野受限,題材匱乏從前臺劇的大頭市場——內地如今已能夠自給自足,不再大量引進臺劇,臺劇影響遠不如前,於是漸漸都轉型為八點檔本土劇,一心一意在臺灣市場發展
  • 天價幼兒園一路裸奔的暴利時代,或將終結
    紅黃藍之被稱作天價幼兒園,營收來源主要包括學費、特許經營費、教育商品銷售和培訓等服務費。有學員家長指出,方莊紅黃藍國際班學費為6800元/月,也有家長指出甚至還有每月上萬的天價學費。天價幼兒園的暴利有多大,上海10所天價幼兒園,最貴一年近20萬!北京天價幼兒園,年薪20萬不夠交學費!就算月薪過萬,還是連一學期的幼兒園都撐不起!實際上幼教行業毛利率至少50%以上!
  • 國內天價片酬屢見不鮮 那麼國外如果對待天價片酬能?
    崔永元除了爆料範冰冰陰陽合同之外,天價片酬再次成為人類的焦點,那麼國外也出現天價片酬現象嗎? 韓國: 2007年韓國電視劇製作公司協會,發出倡議,建議製作公司和電視臺實行明星片酬上線制度,大腕演員每集片酬不超過1500萬韓元,許多明星演員積極支持。
  • 不僅拿著天價片酬,還有天價代言費
    前些年,大牌明星出演一部影視劇的片酬,高達1個億,甚至更多。也就是在前兩年,國家有關部門,對於演員的天價片酬,才進行了限制,規定,明星出演一部影視劇的片酬,不可以超過5千萬元。5千萬啊!如果要是普通的老百姓,有了這些錢,就足可以保證全家人,這一輩子衣食無憂。
  • 孫儷《那年花開月正圓》片酬6千萬!但天價片酬從今以後不再有
    天價片酬怎麼說起的「天價片酬」引起關注還要從2014年說起。當年周迅以3000萬片酬出演《紅高粱》;趙薇從電視劇《虎媽貓爸》獲得片酬4280萬元;去年8月,央視在「演員天價片酬」專題中痛批明星天價片酬問題,把「限薪令」問題擺上檯面。霍建華、周迅在《如懿傳》中合計1.5億的天價片酬遭到央視的點名批評。
  • 哪些明星拿天價片酬?又是哪些人有意見?「限薪令」管得住嗎?
    如果要追問具體有哪些娛樂明星在拿高薪片酬,而且至今還在拿高薪?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清楚地列舉出來。就拿這幾年非常倒黴的高雲翔來說吧,他並非是拿天價片酬的娛樂明星,但是,由他而引起的幾起經濟糾紛案可以看出,涉及到好幾個億的賠償金,這也足以說明高雲翔在案發之前有多高的身價,一定是身家不菲。
  • 臺當局為何對大陸惠臺新政荒腔走板?
    臺當局剛對其所謂的「內閣」進行了人事調整,將一幹深綠,甚至有著明顯「臺獨」意識的人員調整進入了「決策層」,試圖以強硬姿態對抗大陸。接著對於美國國會通過「臺灣旅行法」興奮不已,以為可以無顧忌玩弄臺灣民意,加大「臺獨」步伐。這時大陸發布惠臺新政,臺當局顯然沒有想到,顯示出荒腔走板,驚慌失措。
  • 演員天價片酬「屢禁不止」?明星過億收入,其實是場「誤會」
    名義上明星一個人的片酬,其實需要養活一整個團隊,真正分到明星手中的錢遠遠沒有達到媒體報導的天價。縱然如此,明星團隊天價片酬,依然擠佔了影視作品本就不多的預算。特別是隨著流量明星的興起,許多演技欠佳但美貌無雙的年輕演員,拿著高額片酬卻表演僵硬,致使整部劇全被拉垮,還要靠劇組後期配音摳圖來救場。
  • 明星「天價片酬」有人管了
    通知三條還指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這也是朋友圈最受關注的地方,此舉無疑是對明星天價片酬開刀。由於電視劇大部分都是預售,電視臺為了追求收視率「未拍先買」,電視劇預購階段,選取「大牌+名導+名編」陣容更受關注。
  • 王千源的6000萬天價片酬刷屏:戲子當道的時代多久能結束?
    同時也讓演員的高片酬這個話題透明化、公開化的呈現在網友眼前。 拍戲4天片酬就已經達到了6000萬。 天價片酬再一次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 所幸相關部門接連出臺限薪令,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
  • 「限薪令」之後,廣電總局再對演員片酬動手,天價片酬將徹底消失
    最近幾年,關於演員片酬問題的討論一直是社會上一個熱點。眾所周知,娛樂圈演員的收入之高,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他們往往一部戲就動輒幾千萬乃至上億的片酬,堪稱天價,演員們這樣的收入引起了很多老百姓的不滿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 演技不夠還要天價片酬?聘用一次過後,星爺和徐崢表示不再合作
    能夠將角色演活的藝人不在少數,但能夠被稱之為天才級別藝人的明星卻少之又少,周星馳和徐崢都是娛樂圈裡很長優秀的演員,後來都轉型做了演員也是非常的成功而且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喜劇時代,至今也無人可以超越。他才是當之無愧的偶像,這一切源於他的努力和堅持。徐崢雖然不及星爺的成就,但推出來的囧系列喜劇片,也是可以引領喜劇市場走向的作品。作為演員,他也塑造出很多經典的角色。
  • 天價片酬遭最強暴擊,明星們的收入要降了嗎?
    甚至,一些演員會相互攀比片酬,籤約時提前找人從片方那裡打聽搭檔的酬勞,然後坐地起價。電視臺、視頻網站等片面單純以明星論價,客觀上造成了拍攝製作成本結構不盡合理、分配比例失衡,影響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也使得出現大牌明星供不應求,出現天價片酬,滋生出拍戲不專業等行業亂象。因此,天價片酬不僅擾亂了整個電視劇市場,還拉低了電視劇質量。
  • 「限薪令」廣電總局又將在演員片酬重新啟動,天價片酬將徹底消失
    近年來,關於演員報酬的討論一直是社會上的熱點話題,眾所周知娛樂演員的收入是難以想像的,他們一部戲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堪稱天價,演員的收入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和有關部門的重視。當時,演員的天價甚至震動了我原以為央視報導後片酬暴漲的現象會得到控制,但沒想到這之後就結束了。
  • 多家公司發聲明抑制「天價片酬」,業界擔心「落實難」
    繼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之後,各影視平臺和公司紛紛積極反饋。  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製片公司,發出《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下文簡稱《聲明》),共同抑制演員「天價片酬」,抵制偷稅逃稅、「陰陽合同」等違法行為。此次聲明建議演員片酬的上限為5000萬,片酬產生的稅費由演員方承擔,明確了納稅責任人和實施時間。
  • 海南免稅新政實施半月:限流排隊難擋「買買買」熱情 出境替代性...
    這是7月14日全球規模最大的單體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的場景,距離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已兩周。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正式實施,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商品品種也由38種增至45種,引發海南免稅購物熱潮。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新政實施第一周,日均免稅額比上半年日均增長58.2%。
  • 明星告別天價片酬?業內:落地是關鍵!網友:建議500萬封頂……
    他們數百萬上千萬的片酬,可輕鬆傲視眾多創業者以及企業高管的年薪收入。而入榜名人動輒數千萬上億元的年收入,甚至堪比一家上市公司整整一年的利潤。  一部劇賺1個億?一天收入200-300萬?除了近景露臉拍,大段戲份用替身?不好好背臺詞,靠後期配音?……演藝圈裡的這些不正之風或將成為歷史!
  • 明星"天價片酬"有人管了
    通知三條還指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這也是今天朋友圈最受關注的地方,此舉無疑是對明星天價片酬開刀。由於電視劇大部分都是預售,電視臺為了追求收視率「未拍先買」,電視劇預購階段,選取「大牌+名導+名編」陣容更受關注。
  • 27位當紅臺灣演員大陸檔期匯總:片酬低、物美價廉
    有網友戲稱:大陸的劇摳個圖都比這個片酬貴。 前幾年臺灣主持人董至成爆料「臺灣跟內地最大的差異就是片酬一個低一個高,聽完他們在內地的片酬,你會覺得在臺灣工作的演員拿得真的好少好少,跟乞丐一樣。」 著名偶像劇導演劉俊傑透露:「臺灣的藝人片酬,大陸是臺灣的5倍。
  • 27位當紅臺灣演員大陸檔期匯總,片酬低、物美價廉
    有網友戲稱:大陸的劇摳個圖都比這個片酬貴。 前幾年臺灣主持人董至成爆料「臺灣跟內地最大的差異就是片酬一個低一個高,聽完他們在內地的片酬,你會覺得在臺灣工作的演員拿得真的好少好少,跟乞丐一樣。」 著名偶像劇導演劉俊傑透露:「臺灣的藝人片酬,大陸是臺灣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