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
其中1985年-1995年,黃金十年被「雙周一成」所佔領。
以周潤發的「警匪槍戰」、成龍的「功夫加搞笑」、周星馳的「無釐頭」表演,三足鼎立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票房號召力。
而1994年,作為香港電影的轉折之年,也是星爺第一次嘗試做導演。
這一年星爺一共有三部作品分別是《九品芝麻官》、《國產凌凌漆》、《破壞之王》。
作為星爺第一次執導的處女作《破壞之王》,片場的星爺是非常緊張和壓力山大,為了使電影情節更加豐富和完美,星爺會在片場臨時更改劇本。
而我們所看到的導演李力持,只不過是星爺御用掛名導演,說白了「撐場面」。
作為搭檔達叔心疼的說:「以前星仔做演員的時候自由自在,遲到也不怕,但是這次每次都早到遲走,一副緊張樣,悽涼極了。」
但是由於星爺第一次做導演,經驗不足預算超支,拍攝進度延長了好幾個月,原本計劃在聖誕節上映,最後只能推遲至農曆新年。
一、
影片講述了外賣小子何金銀邂逅武術訓練場的校花「阿麗,對其一見傾心,但卻遭到了訓練場教練斷水流大師兄的阻攔和羞辱,自覺弱小的何金銀,便拜師「魔鬼筋肉人」的鬼王達為師,憑藉著自我創出一招「無敵風火輪」打敗大師兄,贏得女神芳心的故事。
《破壞之王》作為周星弛導演的第一部喜劇動作片,同時也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廣告電影。
黑熊為追求阿麗假扮斯文,卻被阿麗一不小心打掉的眼鏡「阿瑪尼」。
身無分文後的阿銀投靠達叔,卻被達叔冷落打發,分別時送給達叔的塑料「swatch手錶。」
阿銀和斷水流擂臺賽的中場休息,所插播的廣告「位元堂」。
這些都很好的貼合劇情發展,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喜劇化效果。
二、
影片剛上映就被指抄襲的風波,在採訪中星爺不避嫌說到:「靈感來源《破壞王》,因為很喜歡裡面搞笑元素,並希望有朝一日能拍成電影。」
影片人物中中斷水流大師兄外號「人間兇器」來自刃森尊的漫畫「《人間兇器》。
鬼仔達「魔鬼筋肉人」外號來自永井泰的漫畫《惡魔人》。
致敬經典,無需刻意掩飾,從《破壞之王》片名就得知,但是在星爺大刀闊斧的改編下,劇情完全不一樣。
三、
本來在合作《唐伯虎點秋香》就和鞏俐訂下好幾部作品,但是在拍戲過程中鞏俐完全無法融入星爺的無釐頭風格中。
比如,星爺要她把頭髮豎起來;被化妝被打腫的樣子。
總是在表演上束手束腳,維護自己的形象,不配合星爺。
作為導演的星爺,一怒之下取消了之後的合作,便換掉鞏俐,取而代之的是新人鍾麗緹。
從1991年的《賭俠2》到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鞏俐和星爺一生只合作過兩部電影。
多年後的鞏俐在回首這段往事中,很後悔當初沒有和其他演員一樣放開,去靠近星爺的表演,如果還有一次機會,一定會把她演的更加精彩。
這成了鞏俐一生的遺憾。
影片中「我愛黎明」這句口號,是根據真實橋段改編而來。
TVB歌手頒獎晚會上,由於黎明的人氣最高,原本以為是黎明會得獎,但有媒體曝光,評委私底下把獎項內定給了劉德華。
結果兩邊粉絲在現場打得不可開交,其中就有一人跑到劉德華的粉絲陣營力大喊「我愛黎明」,被痛揍了一頓。
最後沒想到這個獎項頒獎給了張學友。
作為《終結者》的粉絲星爺,也是向經典致敬。
電影星爺的出場便是《終結者》中的施瓦辛格出場的一個惡搞橋段。
而阿銀和大師兄的這一段打戲,是致敬1982年成龍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
從演員到導演,作為星爺執導的第一部作品《破壞之王》,成績算是不錯的。
上映後,拿下3690萬港幣的票房,年度排名第六,為星爺轉型做導演打下了堅實基礎。
《破壞之王》有著星爺電影的一切元素,「功夫」、「無釐頭」、「勵志」、小人物的「苦澀和辛酸」,也是其開始轉型創作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