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和你分享的是,6大全新思維能力「三感三力」中的「共情力」,是如何重塑醫療業,對行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的。
《全新思維》這本書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左腦時代已經結束,全新的右腦時代需要人們擁有不同於過去的6種能力,其中,共情力就是個人和企業必須具備的一種核心競爭力。右腦時代,人們對情感連接的需求會變得越來越迫切。可以提供情感價值的工作,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
很多行業都深刻地認識到了共情力的重要性,醫療行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過去,醫生們憑藉精準的儀器以及豐富的經驗為患者診療,卻從來沒有興趣了解患者身上發生過的事情。當患者在講述自己病情的時候,醫生會很快打斷患者。雖然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出現醫療偏差的概率越來越低,但是只靠藥物治療仍然不能幫助患者解決所有健康問題,這時候醫務人員有沒有共情力、能不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信息,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下面為你講講,共情力為什麼那麼重要,醫療行業是如何將共情力應用到診斷和治療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這不僅是醫療行業從業者需要的技能,更是所有行業必須提升的軟實力。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你的直覺。這和釣魚的道理是一樣的
共情力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之前談到的3大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密切相關。共情力是設計感不可或缺的因素,優秀的設計師總是以消費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設計。
共情力還與交響力息息相關,具有共情力的人都明白情境的重要性,他們會從整體上審視一個人,這與具備交響力的人會綜合把握全局的行為是一致的。最後,故事力也涉及共情。在敘事醫學那一部分我們已經看到,故事是提升共情力的有力途徑,對醫生來說尤其如此。
與此同時,共情力也正在以更直接的方式重塑醫學。醫學界領軍人物力主醫學應該有所改變,用生物倫理學家喬迪·哈爾彭(Jodi alpern)的話來說就是,從「淡漠」向「共情」轉變。他們認為,淡漠的科學模式並非不適合當代的發展需求,而是已不足夠。
正如之前所說,大量醫療實踐趨於標準化,演變為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可重複性公式。雖然有些醫生對此大加指責,稱其是「食譜式醫學」,但它確有自身的優勢。
規則式醫學建立在逐漸累積起來的成百個,甚至上千個病例的基礎之上,這樣,醫學教授就不用對每名患者都重新制訂一套醫療方案了。
其實,電腦也可以做同樣的工作。然而,但電腦沒有共情力,一旦涉及人際關係,電腦就有點「獨行其是」了。在醫學界,共情力可以發揮極大的威力。
全新思維案例
幾年前,有兩個在郵局工作的人患了同一種病,他們分別去了不同的醫院就醫。其中一個人告訴醫生說,他感覺全身隱隱作痛、不舒服,覺得自己患了炭疽,而且最近在他工作的郵局有人染上了這種病。隨後醫生打電話給公共衛生部門,部門負責人告訴他說,炭疽並不會造成威脅,所以在藥方裡他不必開抗生素。於是,醫生聽從了公共衛生部門給出的建議,只給患者開了一些泰諾讓他服用。幾天後,該患者不幸身亡,死因正是炭疽。
另一個人去了另一家幾公裡外的醫院。在急診室裡,醫生對他進行了一番檢查,懷疑他可能染上了肺炎。但是,這名患者告訴醫生,他所在的郵局正陷入一場炭疽傳染的恐慌之中。所以她又做了一次檢查,但還是認為他並沒有患炭疽,這使她十分困惑。但她還是給患者開了一些治療炭疽的西普羅,以防萬一。而且她沒有讓患者即刻回家,而是讓他住院觀察,並把情況匯報給一名炭疽研究專家。
結果表明,這名郵局職員的確患了炭疽,這也說明,如果醫生能理解患者,他們的傾聽、直覺和不墨守成規的態度就意味著生死之間的巨大差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這位醫生說:「我只是聽取了患者的陳述。他說:『我了解我的身體,就是有哪裡不對勁。』」共情力,即醫生憑藉直覺判斷患者感受的能力,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哈爾彭說:「醫生表達其共情力的方式,不僅在於對病人的感受作出正確的判斷,還在於他們說話的節奏、語調、停頓以及全面了解患者情感的能力。共情力是醫生知識、醫療技術以及其他醫療工具的有益補充,可以幫助醫生作出準確的診斷。」隨著這一醫療新觀點日益為人們所接受,共情力在醫學界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像上述急診室醫生那樣的新一代保健專業人員將越來越受歡迎,他們能夠將客觀規則和主觀情感相結合,從而開創一項全新的醫療事業。
現在,對醫學院進行審核的機構已將與患者的溝通和對其感受的理解,確定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的一大因素。也許這看起來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變化,但事實上,在極其注重左腦思維的醫學界,這卻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舞臺演員梅根·科爾(Megan Cole)到美國的各個醫學院講授「共情技巧」。在課堂上,她指導這些醫學院學生如何利用非語言的暗示,如面部表情、語調、肢體語言以及其他表演技巧,來更好地診斷患者哪裡不舒服,更好地表達對患者的關心。範德堡大學醫學院的學生要學習一門關於交流錯誤,以及如何為自己所犯的錯誤致歉的課程。在第3章我曾提到過費城的傑斐遜醫學院,現在該醫學院甚至還開發了一項共情力測試,即「傑斐遜醫生共情量表」(JSPE)。
雖然剛問世不久,但JSPE已經有了一些有趣的收穫。比如,共情測試得分高的人往往在臨床護理學上的得分也很高。因為在其他條件都一致的情況下,患者更願意與能理解病人的醫生交流,而不願與性格冷漠的醫生接觸。此外,共情力測試得分同醫學院入學考試或醫生資格考試的成績沒有關係,這說明傳統的醫生能力測試,未必能決定何為最優秀的醫生。JSPE得分較高的人之間存在的差異也頗為有趣。女性通常比男性得分高,某些護理人員的得分比其他人高,比如護士的得分通常比較高。
共情力在醫療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可,這也是概念時代護理將成為關鍵職業之一的一大原因。當然,護士的工作並不只是理解患者的感受,但她們所提供的情感護理是不可能被外包或自動化的。在班加羅爾,放射科醫生們能讀懂X光片,但是光纖電纜卻很難擁有共情力,如碰觸、撫慰患者。現在,發達國家人口逐漸老齡化,人們對護士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在美國,未來10年,護理業的新增工作崗位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多。護士也會抱怨工作太累,因為她們常常要同時看護多名患者,但是理解他人的天性使她們備受尊敬,也讓她們的薪水越來越高。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美國,護理業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最真誠、最具美德的職業,同時該職業的工資增長速度幾乎比其他任何職業都要快。
共情力的崛起,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產生了影響。最近,澳大利亞對一些信息技術管理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0%的人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選擇注重左腦思維的軟體工程行業。那麼,他們希望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呢?雪梨一位電信公司職員詹姆斯·麥可斯(JamesMichaels)說:「我想讓我的孩子從事護理業,因為無論在當地還是在全球範圍內,這一職業都有著廣泛的需求。」
《全新思維》
作者:【美】丹尼爾·平克
譯者:高芳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精選的內容,推薦你閱讀《全新思維》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