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和風險,而保險無疑就是轉移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及其連帶問題的最佳手段!無論是人壽保險還是汽車保險,都是非常必要的,當事故發生時,保險可以給我們帶來保護,降低財產損失。
保險有助於降低風險,但是涉及的保險金額比較大,人們傾向於經過非常仔細的考慮後選擇保險的類型。為了保證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通常願意投入大量的錢去買保險,以為可以在大樹下乘涼。然而,生活是如此變幻無常,許多保險公司現在都無法保護自己,而一家巨頭最近宣布破產。而這家保險公司曾經是資產高達2萬億的安邦保險公司,相信很多人對這家公司都比較熟悉。
最近一段時間,保險行業最大的新聞莫過於9月14號安邦保險集團發布「擬解散並清算」的公告。一般來說,當保險公司因為資金情況、現金流、償付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的觸發了《保險法》中的接管條件,那麼銀保監會就會對這些保險公司進行接管。而安邦就是因為償付能力問題導致其觸發了《保險法》中的接管條件。
從公眾的角度來看,保險公司一般是一個較大的組織,但實際上,保險公司的規模和類型是不同的。相對而言,大型機構將得到特殊對待,不會輕易破產。然而,在保險發展史上,安邦保險集團並不是第一個踩上「雷」的公司。在安邦之前,另外兩家保險公司也在破產的邊緣搖搖欲墜,最後都被拉了回來。
第一家是新華保險公司。2005年,新華保險公司因管理不善,又挪用管理資金130億元。此後,監管機構迅速採取行動,中央匯金公司接管了新華社的業務。最終,它將公司從破產的邊緣拯救出來,直到它能夠承擔自己的債務。
另一家是中國聯合保險公司,它也出現過危機。因為公司急於快速擴張,但擴張太快,導致管理不善,損失巨大。問題出現後,中聯保險也委託保險保障基金管理,並向其注資60億元,持股91.5%,逐步走出困境。在恢復正常運營後,保險保證金轉讓了全部剩餘股份,中國聯合保險公司恢復了生機。
有些人想知道,當保險公司倒閉時,投保人的保單會怎樣?還有其他人負責嗎?
當宣告破產之後,保監會進行監管,然後資金重組,再交給新的保險公司接手,所以準確說,保險公司並不會倒閉,而是進行兼併重組,而我們的保單也將由新的保險公司繼續承保。
事實上,每個保險公司在成立的時候都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檢查門檻。此外,政府還制定了一個「最糟糕的情況」,即如果保險公司破產,某些機構必然會接管。以這次宣布破產的安邦保險為例。善後工作由「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該公司註冊資金203.6億元。
收購後,該集團將依法接管安邦保險業務,如安邦人壽保險、安邦養老保險、安邦資產管理股權等。此外,還有相應的財產保險須知。
在接管了安邦財產保險的部分資產、負債和保險業務後,安邦的各種保險更名為大家人壽、大家養老、大家資產管理。簡而言之,安邦保險不會再做新業務,所有的業務都將被大家保險公司接管。此次收購將有序進行,隨著社會資本的增加,相信股權重組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總之,無論你買哪家保險公司,即使保險公司破產你也不用擔心。最後,會有人接管。
事實上,保險公司申請破產是有一定條件的,進入保險業並不意味著申請破產後就可以立即解除負擔。破產前,公司的所有保單需要轉移到其他保險公司或由專門機構承擔,只有轉移成功,才能批准破產。如果沒有匯出,將直接由上級銀行監管。
總而言之,保險公司倒閉了,保單還是有效的。一旦保險公司倒閉,我們手上的保單可能會有兩個去處:①有保險公司主動接手;②由政府安排有實力的保險公司接手。總之,我們手上的保單會繼續生效,合同也會按原有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