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保險公司倒閉,資金規模達2萬億,客戶的投保保單該咋辦?

2020-12-23 逸雲財富

文:Jarvan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和風險,而保險無疑就是轉移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及其連帶問題的最佳手段!無論是人壽保險還是汽車保險,都是非常必要的,當事故發生時,保險可以給我們帶來保護,降低財產損失。

保險有助於降低風險,但是涉及的保險金額比較大,人們傾向於經過非常仔細的考慮後選擇保險的類型。為了保證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通常願意投入大量的錢去買保險,以為可以在大樹下乘涼。然而,生活是如此變幻無常,許多保險公司現在都無法保護自己,而一家巨頭最近宣布破產。而這家保險公司曾經是資產高達2萬億的安邦保險公司,相信很多人對這家公司都比較熟悉。

最近一段時間,保險行業最大的新聞莫過於9月14號安邦保險集團發布「擬解散並清算」的公告。一般來說,當保險公司因為資金情況、現金流、償付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的觸發了《保險法》中的接管條件,那麼銀保監會就會對這些保險公司進行接管。而安邦就是因為償付能力問題導致其觸發了《保險法》中的接管條件。

從公眾的角度來看,保險公司一般是一個較大的組織,但實際上,保險公司的規模和類型是不同的。相對而言,大型機構將得到特殊對待,不會輕易破產。然而,在保險發展史上,安邦保險集團並不是第一個踩上「雷」的公司。在安邦之前,另外兩家保險公司也在破產的邊緣搖搖欲墜,最後都被拉了回來。

第一家是新華保險公司。2005年,新華保險公司因管理不善,又挪用管理資金130億元。此後,監管機構迅速採取行動,中央匯金公司接管了新華社的業務。最終,它將公司從破產的邊緣拯救出來,直到它能夠承擔自己的債務。

另一家是中國聯合保險公司,它也出現過危機。因為公司急於快速擴張,但擴張太快,導致管理不善,損失巨大。問題出現後,中聯保險也委託保險保障基金管理,並向其注資60億元,持股91.5%,逐步走出困境。在恢復正常運營後,保險保證金轉讓了全部剩餘股份,中國聯合保險公司恢復了生機。

有些人想知道,當保險公司倒閉時,投保人的保單會怎樣?還有其他人負責嗎?

當宣告破產之後,保監會進行監管,然後資金重組,再交給新的保險公司接手,所以準確說,保險公司並不會倒閉,而是進行兼併重組,而我們的保單也將由新的保險公司繼續承保。

事實上,每個保險公司在成立的時候都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檢查門檻。此外,政府還制定了一個「最糟糕的情況」,即如果保險公司破產,某些機構必然會接管。以這次宣布破產的安邦保險為例。善後工作由「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該公司註冊資金203.6億元。

收購後,該集團將依法接管安邦保險業務,如安邦人壽保險、安邦養老保險、安邦資產管理股權等。此外,還有相應的財產保險須知。

在接管了安邦財產保險的部分資產、負債和保險業務後,安邦的各種保險更名為大家人壽、大家養老、大家資產管理。簡而言之,安邦保險不會再做新業務,所有的業務都將被大家保險公司接管。此次收購將有序進行,隨著社會資本的增加,相信股權重組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總之,無論你買哪家保險公司,即使保險公司破產你也不用擔心。最後,會有人接管。

事實上,保險公司申請破產是有一定條件的,進入保險業並不意味著申請破產後就可以立即解除負擔。破產前,公司的所有保單需要轉移到其他保險公司或由專門機構承擔,只有轉移成功,才能批准破產。如果沒有匯出,將直接由上級銀行監管。

總而言之,保險公司倒閉了,保單還是有效的。一旦保險公司倒閉,我們手上的保單可能會有兩個去處:①有保險公司主動接手;②由政府安排有實力的保險公司接手。總之,我們手上的保單會繼續生效,合同也會按原有的規定執行。

相關焦點

  • 第三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曾超2萬億,客戶保單該咋辦?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保險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有人認為購買保險沒太大意義,只是上交「智商稅」,白瞎了一筆錢,且社會上對保險行業的評價比較負面,不少人失去了信任。實際上,購買保險的人依舊比較多,畢竟它是一種人身保障,能讓大家規避潛在的風險。我國14億人口,保險市場規模龐大,如今有240家正規保險平臺。據悉,從2014年到2019年,我國保險行業資產總額高達640萬億,且持續上升中。
  • 國內已有三家倒閉,客戶的保單該咋辦?
    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主動投保的人越來越多。在很多人眼裡,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都比較大,公司的經營實力比較強。比如我們熟知的平安保險,作為保險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中國平安的盈利能力十分可觀,其業務規模也非常大。我國正規保險公司共有240家,每家保險公司都有豐厚的利潤收入。
  • 2萬億的保險巨頭出事,客戶的保單怎麼辦?
    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對保險的認知也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選擇購買保險,這就讓整個保險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最大的保險集團中國平安,一年營收就超過一萬億,個人用戶數就超過2億,可見這個市場之龐大。 保險行業由於涉及到的用戶數量很多,金額巨大,所以一般都被認為不會出現破產倒閉的情況。
  • 2萬億「保險巨頭」倒閉!公司已成立清算組,客戶保單該怎麼辦?
    目前,公司已成立了清算組。一石激起千層浪,重要的是,這是一家保險公司,資產規模超過2萬億的保險巨頭,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2004年,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財險」)正式成立,並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分支機構,這正是安邦集團的前身。
  • 又一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超2萬億,客戶的保單就失效了?
    又一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超2萬億,客戶的保單就失效了?說到保險大家都不陌生,除了我們常見的一些意外傷害保險之外,還有一些強制險,車險之類的。大家生活中對於各類保險應該也算是比較熟悉了,每個人對保險的看法可能都不同。
  • 我國第3家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達2萬億,客戶的保單該怎麼辦?
    保險公司還能破產?事實上,保險公司是允許破產的,和銀行一樣,目前我國已經2家保險公司破產清算了,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東方人壽和國信人壽。和很多企業一樣,它們都是因為急於擴張,導致出現巨額債務。不過破產歸破產,破產不意味著沒了,只是換了一個公司接管而已。
  • 國內保險巨頭宣布倒閉,規模曾達2萬億元,客戶買的保單怎麼辦?
    銀行接連破產,而世界五百強的保險公司也可以申請倒閉。11月,我國包商銀行破產,這是在我國申請破產的第四家商業銀行了,而且賠付金額最高50萬,超過50萬的要等到全部儲戶賠償完後,再根據所剩金額在決定是否賠付。銀行破產一事已經很讓人震驚了,然而就在今年我國原世界500強的保險集團也申請了破產,董事長吳小暉也被帶走調查。
  • 中國第三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高達2萬億,我們買的保單怎麼辦
    其實不然,我國早已有兩家保險公司破產的案例,第一家是2001年成立的東方人壽,第二家是2005年成立的國信人壽。 2020年9月,又有一家保險公司宣告破產,其資產規模曾高達2萬億元,它就是安邦保險。這實在是令人震驚,在保監會監管那麼嚴格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讓規模如此大的保險公司倒閉?
  • 國內第3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高達2萬億,客戶買的保單怎麼辦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從2014年到2019年間,我國保險行業資產總額不斷積累,5年間增長了近400億元。2019年,我國保險行業資產總額為641億元。而我國保險行業保費收入也是飛速增長,2019年,我國保險行業保費收入突破了4萬億元,達到了4.26萬億元。
  • 2萬億帝國崩塌,全國第3家保險公司破產,客戶的保單怎麼辦?
    大家之所以對商業保險沒有信心,主要還是因為近些年來商業保險負面消息不斷,客戶對於保單的失去信心,覺得買保險就是在交"智商稅"。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等到能夠用到的時候,有沒有保險的差距就出來了。保險本身就是為風險消費,沒有風險買平安,有風險就是在減少風險的發生。
  • 又一家保險公司宣告破產!之前的保單怎麼辦?還有效嗎?
    保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了,也越來越多的人給自己或家人購買保險了,畢竟沒人能預料到意外的發生,大家把保險比作生活的「備胎」,足以說明保險的重要性,我們花大量的資金購買保險就是為了能在危難之際轉移風險,背靠保險公司這棵大樹,已便好乘涼。
  • 保險公司倒閉,保單就作廢了?
    您在買保險時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疑問:保險一買就是幾十年,中間保險公司萬一倒閉了,我的保單會不會損失?這個事網上的說法很多,但很多人講不清楚,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在中國,保險公司倒閉是有多難?如果倒閉咱們的保單會有多大影響?
  • 中國人壽保險支招如何規避網絡投保詐騙風險(圖)
    網絡投保3分鐘可完成支付  網絡保險是保險企業和投保人利用現代電子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實現投保、核保、理賠、給付或賠償全過程的商業活動。電話銷售則是電話銷售人員通過電話對目標客戶呼出進行產品銷售,在線上達成明確的購買意向,在線下通過送單人員完成客戶對保單的籤收以及保費資金收取的銷售方式。
  • 臺灣OIU國際保單與香港保單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剖析:一.政策法律效力香港保單和臺灣OIU都屬於國際保單,國際保單又稱境外保單:指保險公司將其保單發單至本國以外的地區與人民,即其承保的對象不限於本國人民,也包括了他國人民,無論是本國人民或他國人民投保,其保單效力都是一樣的。
  • 山東保戶投保百萬:太平人壽「立保通」十分鐘輕鬆搞掂
    近日,山東煙臺保戶董先生足不出戶,通過太平人壽最新推出的「立保通」電子投保系統,僅僅花費十分鐘時間,即成功為自己和家人投保太平人壽「金悅人生」和「財富定投」兩個保險產品,年繳保費合計102萬元。在親身體驗了一把 「立保通」的同時,董先生的保單也打破了該電子投保系統在山東的最高單筆承保記錄。
  • 保險公司不「保險」,已有三家宣告破產,用戶的保單是否還有效?
    這樣一來,我國的保險行業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根據數據顯示,過去6年裡,我國保險行業的市場規模增加400億元,2019年我國保險費用總額達到4萬億元,同比增加12%。很多人都傾向於在大公司或者知名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畢竟他們的實力強,風險相對較小,而且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他們設立的網點,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去諮詢問題。
  • 別詆毀香港保單——關於香港和大陸保單的客觀認知
    我分三部分來講,先糾正一些基本認識,然後再談各自優劣勢,最後給出本人的建議。1、香港保單是「地下保單」,不受法律保護?首先要弄清楚何為「地下保單」?所謂地下保單就是未經中國大陸保監會批准在大陸經營的保險公司在大陸境內完成籤約手續的保單,此類保單既不受大陸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日)
    2、銀保監擬對人身險保單質押貸款立規:不得用於房產和股票投資財聯社10月29日訊,銀保監會就《人身保險公司保單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保險公司開展保單質押貸款業務,應按《徵信業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向國家設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提供貸款信息。保險公司在籤訂貸款協議時,應要求投保人如實告知貸款用途,並進行記錄。
  • 關於香港保險的25個常用Q&A問答
    香港社會還是一個相對誠信的社會,沒有內地社會那樣層出不窮的騙局,只要客戶按照保險公司指定方式投保,一切都沒有問題。香港正式保單合同的封二頁上,有保險公司總經理的籤名。 7、為什麼投保香港保險時要如實告知?
  • 關於香港保險的常見問題,都在這裡了!
    但,香港保險受香港法律保護。注意,客戶如購置香港保險,其必須親自赴香港投保(父母給未成年子女投保除外)。所有在非香港境內投保的保單,皆為「地下保單」,其不受任何法律保護。不用。客戶只需在投保時親自赴港,其餘任何關於保單的後續服務及支持,都可以通過其代理人處理(某些特殊情況可能需要客戶親自赴港,例如:生效幾年後的保單失效後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