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也會破產?2萬億的保險巨頭出事,客戶的保單怎麼辦?

2020-12-23 數字財經智庫

銀行、保險、證券是我國金融的三大支柱行業,都是關係到老百姓的錢,所以,對這些行業的監管也非常嚴格,成立了專門的證監會、銀保監會來管理。這些企業也基本都以國有為主,特別是銀行和保險,有了政府的託底,一般都會比較安全,出問題的情況比較少。

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對保險的認知也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選擇購買保險,這就讓整個保險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最大的保險集團中國平安,一年營收就超過一萬億,個人用戶數就超過2億,可見這個市場之龐大。

保險行業由於涉及到的用戶數量很多,金額巨大,所以一般都被認為不會出現破產倒閉的情況。然而,這種情況卻還是發生了。保險公司本來是為其他人提供保障的,沒想到連自己都沒保住。這家倒下的保險巨頭就是安邦保險,資產超2萬億。

安邦保險是保險行業的一匹黑馬,2004年成立,不過十幾年的時間,成為了中國保險業的巨頭之一。然而,野蠻成長的背後卻是諸多違規,董事長被抓,安邦保險被接管,這是它的結局。

實際上,安邦被破產清算也是早有徵兆,被銀保監會接管2年,在今年2月接管結束,此後就進入到了處理的最後階段。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麼大的保險巨頭都破產了,那客戶的保單怎麼辦?這個其實不用擔心,因為它破產了,又成立了一家叫大家再保險集團,由它來接管客戶的保單,確保客戶不遭受損失。

保險公司出現問題後,成立再保險集團,是一種接管的方式。實際上,還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直接停業,另一種是由同行接管。

2005年成立的國信人壽,註冊資本達5億,但是並沒有好好經營,一份保單沒有開出,卻出現了高管出逃、資金抽走的情況。最後,這家公司被責令解散。另一家是東方人壽,註冊資金為8個億,因為各種原因停業至今。

還有就是出事被接管的,第一家是新華保險,2005年出現挪用130億資金的問題,最後被中央匯金接管。現在發展得還挺順利,2019年營收1746億元,淨利潤146億元。還有一家是中國聯合保險公司,因為經營不善,造成虧損,被保險保障基金代為管理,目前也發展得還不錯。

為了保護客戶的權益不受到損失,保險公司想破產並沒有那麼容易,不是說按照公司法,想破產就破產,它必須徵得主管機構銀保監會的同意,才能破產。而且是必須有處理方案,要麼被其他保險公司收購,要麼就是成立新的公司來接管。總之,客戶的保單是不會受到損失。

即便是真的出現了沒有任何接管,直接破產了,國家也有專門的保險保障基金,據了解,5萬元以內會以全額賠償,5萬元以上會有90%的賠償。所以,保單也不用太擔心。

作為保險行業的監管機構,中國銀保監會成立於2018年,是由原來的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而來。主要職責是監管銀行業和保險業,讓這兩個行業的企業合法、規範、穩定運營,維護金融穩定。

因此,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的監管也是非常嚴格的,每年會有季審、半年審、年審等等,通過這些來了解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以減少風險,確保良性運營。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有這樣一個機構在,也不用太擔心。但是,在投保時,我們還是儘量選擇一些規模比較大,具有深厚國資背景的保險公司,更加安全。

相關焦點

  • 2萬億帝國崩塌,全國第3家保險公司破產,客戶的保單怎麼辦?
    大家之所以對商業保險沒有信心,主要還是因為近些年來商業保險負面消息不斷,客戶對於保單的失去信心,覺得買保險就是在交"智商稅"。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等到能夠用到的時候,有沒有保險的差距就出來了。保險本身就是為風險消費,沒有風險買平安,有風險就是在減少風險的發生。
  • 又一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超2萬億,客戶的保單就失效了?
    又一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超2萬億,客戶的保單就失效了?說到保險大家都不陌生,除了我們常見的一些意外傷害保險之外,還有一些強制險,車險之類的。大家生活中對於各類保險應該也算是比較熟悉了,每個人對保險的看法可能都不同。
  • 國內第3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高達2萬億,客戶買的保單怎麼辦
    然而,保險雖然可靠,但有的保險公司卻不可靠,因為他們有可能也會破產。國產保險巨頭「安邦」破產提到保險公司破產其實也不是一件新鮮事,曾經國內就有兩家保險公司宣布破產,他們分別是東方人壽和國信人壽,其中國信人壽僅僅只存活了4個月。
  • 中國第三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高達2萬億,我們買的保單怎麼辦
    其實不然,我國早已有兩家保險公司破產的案例,第一家是2001年成立的東方人壽,第二家是2005年成立的國信人壽。 2020年9月,又有一家保險公司宣告破產,其資產規模曾高達2萬億元,它就是安邦保險。這實在是令人震驚,在保監會監管那麼嚴格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讓規模如此大的保險公司倒閉?
  • 2萬億「保險巨頭」倒閉!公司已成立清算組,客戶保單該怎麼辦?
    一石激起千層浪,重要的是,這是一家保險公司,資產規模超過2萬億的保險巨頭,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2004年,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財險」)正式成立,並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分支機構,這正是安邦集團的前身。後來,安邦財險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保費就已經突破了10億元,同時與上海通汽等公司都有合作,並在國內開設了22家分公司。
  • 我國第3家保險公司宣布破產,規模達2萬億,客戶的保單該怎麼辦?
    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我國保險行業的總資產已經可以用萬億計算了,一方面是中國的人口多,一方面是保險本身的作用的確挺大,特別是從中受益的人,感觸會更深。因為保險公司的數量多,所以很難避免「魚龍混雜」的情況,大家在選擇保險公司的時候要謹慎一些,說不定哪天它就破產了。有人就會問了。
  • 保險公司也能破產?國內已有三家倒閉,客戶的保單該咋辦?
    在很多人眼裡,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都比較大,公司的經營實力比較強。比如我們熟知的平安保險,作為保險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中國平安的盈利能力十分可觀,其業務規模也非常大。我國正規保險公司共有240家,每家保險公司都有豐厚的利潤收入。不難看出,國內保險公司的實力仍然很強,盈利能力也很強。
  • 國內保險巨頭宣布倒閉,規模曾達2萬億元,客戶買的保單怎麼辦?
    在前幾年,挨家挨戶推銷的保險產品讓國民對保險行業深惡痛絕,但是現在已經是民眾主動尋求適合自己的商業保險了。尤其是家裡的頂梁柱,往往會購買大病險或者意外保險。畢竟天有不測風雲,如今人均壽命增長之後,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夾著的人會更加惜命,否則這一大家子可怎麼辦啊?中國人其實對銀行和保險公司這些行業都有著極大的信任,銀行保護我們的存款,而保險公司保護我們的安全。
  • 第三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曾超2萬億,客戶保單該咋辦?
    實際上,購買保險的人依舊比較多,畢竟它是一種人身保障,能讓大家規避潛在的風險。我國14億人口,保險市場規模龐大,如今有240家正規保險平臺。據悉,從2014年到2019年,我國保險行業資產總額高達640萬億,且持續上升中。
  • 又一家保險公司宣告破產!之前的保單怎麼辦?還有效嗎?
    殊不知世事無常,現有保險公司都保障不了自己,宣布破產清算。這家保險公司就是安邦保險集團。 2020年9月14日,一則令人沸騰的消息引爆了保險圈,安邦保險集團公告,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股東大會,會議決議解散公司,並成立清算組。下一步,公司將按照法律法規向中國銀保監會申請解散,在取得相關行政許可後及時組織清算。至此 一家資產規模超2萬億的保險巨獸,就這麼退出了歷史舞臺。
  • 保險公司倒閉,保單就作廢了?
    您在買保險時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疑問:保險一買就是幾十年,中間保險公司萬一倒閉了,我的保單會不會損失?這個事網上的說法很多,但很多人講不清楚,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在中國,保險公司倒閉是有多難?如果倒閉咱們的保單會有多大影響?
  • 又一保險公司倒閉,資金規模達2萬億,客戶的投保保單該咋辦?
    保險有助於降低風險,但是涉及的保險金額比較大,人們傾向於經過非常仔細的考慮後選擇保險的類型。為了保證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通常願意投入大量的錢去買保險,以為可以在大樹下乘涼。然而,生活是如此變幻無常,許多保險公司現在都無法保護自己,而一家巨頭最近宣布破產。而這家保險公司曾經是資產高達2萬億的安邦保險公司,相信很多人對這家公司都比較熟悉。
  • 保險公司不「保險」,已有三家宣告破產,用戶的保單是否還有效?
    這樣一來,我國的保險行業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根據數據顯示,過去6年裡,我國保險行業的市場規模增加400億元,2019年我國保險費用總額達到4萬億元,同比增加12%。很多人都傾向於在大公司或者知名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畢竟他們的實力強,風險相對較小,而且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他們設立的網點,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去諮詢問題。
  • 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會影響你的保單理賠嗎?
    對此,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或是信用評級下降,會影響自己購買的保險產品的理賠嗎?我們先了解下償付能力,所謂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能力,是衡量其經營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其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險公司資本的總體充足狀況,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險公司高質量資本的充足狀況,達標線分別為100%和50%。
  • 安邦解散清算:保險公司破產,後續保障成謎?
    2018年2月,吳小暉因涉嫌經濟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訴。同日,中國保監會會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為期一年。 2018年5月,吳小暉案件一審判決,吳小暉構成集資詐騙罪和職務侵佔罪,數罪併罰。二審維持原判。
  • 鼎鼎大名的安邦集團倒閉了,老百姓的保單是不是失效了?聽專家說
    2、不是說保險公司不會倒閉嗎?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一些業務員跟你說過一句話:保險公司不會倒閉,放心吧。但是,極難倒閉不意味著不會倒閉!我們先來看看保險法中對此是怎麼說的:保險公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規定情形的,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保險公司或者其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對該保險公司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
  • 真的有保險公司倒閉了!萬億安邦解散清算,買的保險還算數嗎?
    很多保險營銷員開始瘋狂轉發此條信息,意在引發消費者恐慌,從而強調自己所在公司經營的穩定性、不會破產解散。 對待這一事件,我們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 針對此問題,我們可以看下《保險法》的第89條、第92條是怎麼規定的: 第八十九條保險公司因分立、合併需要解散,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後解散。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 別詆毀香港保單——關於香港和大陸保單的客觀認知
    ,如果此時你購買的100萬保額,十年以後美元(港幣)升值了50%,豈不是等於你的保額增加了50萬嗎?這種說法不嚴謹 ,不管是依據大陸保險法還是國際慣例,持有長期人壽保單的保險公司都不能自行解散,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企業瀕臨破產的時候都有兩種選擇,第一是重組,其次才是清算,依據大陸保險法和國際慣例,自人類有人壽保險公司以來,人壽保險公司破產清算的案例歷年鮮見。不
  • 買的保險停售了,我該怎麼辦?
    正文共:1727字,預計閱讀時間: 5 分鐘大家都知道,收到電子保單後,基本上就算投保成功了。在保單的後續管理中,有人突然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停售了,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2)產品銷售情況慘澹監管文件對產品的銷售也有硬性要求:保險公司要對年度累計規模保費收入少於100萬元且年度累計銷售件數少於5000件的備案個人產品進行主動停售(產品使用未滿一年的除外)。
  • 上市險企開門紅分歧加劇;平安革命傳統壽險丨保險周報(2.17--2.23)
    634.58億  2019年70家壽險公司合計淨利同比翻番,保費收入2.96萬億  2019年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近三成  專家測算今年流入A股增量資金規模或達5000億元  2019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0.6萬億元,增長12.2%  今年1月保險資管機構債權投資計劃註冊規模超500億  56家險企超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