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雄安新區,是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兩年前,京雄城際鐵路正式開工建設,京雄城際鐵路是連接北京市、大興國際機場和雄安新區的重要幹線,承載著千年大計使命任務,支撐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京雄城際鐵路自北京西站引出,經過既有京九鐵路至李營站,接入新建線路,向南抵達雄安新區。全程設北京大興、大興機場、固安東、霸州北、雄安五座車站。
京雄城際鐵路分兩段建設運營,其中李營至大興機場段設計時速250公裡,已於2019年9月開通運營,大興機場至雄安段設計時速350公裡,預計2020年底開通運營。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作為雄安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是聯繫雄安新區、北京新機場和北京城區最便捷高效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後,從北京到雄安只需1小時左右,它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京津冀區域高速鐵路網,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有助於雄安新區加快產業聚集,對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具有重大深遠影響。
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鋪軌用時25天,受疫情影響,河北段線路較長,鋪軌時間持續了75天。據了解,每塊軌道板嵌入擁有唯一獨立信息的RFID卡,可以實現終端查詢,進行質量追溯。採用國內領先的鋪軌作業運輸調度智能化控制平臺,極大地提高了效率。軌頂面平直度控制在了0至0.2毫米以內,使得高鐵在行駛中更加平順穩定。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擬採用CTCS-3(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ATO智能高鐵列車控制系統、智能高鐵調度指揮系統等,基於智能控制、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可實現列車無人駕駛、在途運行實時調整,在提高行車管理效率的同時,保障行車安全。
近幾年,我國高鐵快速發展,運營裡程不斷增加,不僅構成了我國交通的大動脈,而且成為一張「國家新名片」。中國鐵路在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初步構建了我國智能高鐵的技術體系,為世界鐵路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基於大數據分析控制、多系統協同融合、全設備自動管理的智能車站,配備刷臉進站、5G覆蓋及電子客票系統,將全面提升旅客出行的體驗。人臉、身份證、護照、港澳通行證,都可作為電子票「刷」進站,高鐵換乘、機場值機都會非常方便。
高速鐵路的發展是我國的一場交通革命,以其快速、準時、密集、舒適和可接受的票價,密切了城市之間的商務往來和經濟聯繫。目前,我國高速鐵路總長度居世界第一,其中「十三五」期間開通了1.7萬公裡的高速鐵路,2008年規劃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提前建成運營,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高鐵連片成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實現高鐵互聯互通。
還有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高鐵投資回報」,就是我們修鐵路賠錢嗎?資料顯示,中國高鐵網的投資回報率為8%,遠高於中國和其他多數國家長期大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資本機會成本。高鐵帶來的效益包括縮短出行時間,改善出行安全,促進勞動力流動和旅遊業發展。隨著部分旅客從汽車和飛機轉向高鐵,高鐵網降低了運行成本,減少了交通事故,緩解了高速公路擁堵,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山東被毀的百年老站——濟南站,原因令人吃驚,你對復建有何看法
相信不久的將來,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和全國1、2、3天快貨物流圈會全面形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