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朝歷史可以長達800年?

2021-02-13 炎黃春秋史

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歷史史事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首先,所謂的周朝應該將西周和東周分開講。

周朝國祚綿長,西周和東周前後八百年國運,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應該歸功於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和周公的制度設計。西周之前的殷商和目前尚存在於文獻中的夏朝,夏商兩代是中國王權的初創時代,夏王和商王僅僅是名義上的共主,整個華夏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各自獨立、各自為政的方國體制。西周之所以能從西部小邦而滅掉大邑商,與這種鬆散的方國體制有著密切關係。

西周滅商之後,採取了基於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國領土被分封制聯繫在一起,諸侯國家與周天子有著一系列複雜的義務-權利關係,這是以往所沒有的創製,宗法分封制對周王朝政權的鞏固有著關鍵的作用。作為周天子與諸侯國之間的經濟紐帶——井田制,同樣也有利於王權的鞏固。

第二,周公制禮作樂,也是周朝國祚綿長的重要原因。西周初年,周公損益夏商舊制,制定了一整套的西周的禮樂制度,從天子到庶人都必須遵守。禮樂制度是周朝統治的文化基礎,在平民以上的階層都形成了一種文化共識,這種共識無疑有利於加強整個國族對於周王朝統治合法性的認同。

第三,周公及時在東方區域建立政治和軍事存在,為日後的遷都奠定了基礎。西周初年,周公為了防備東方的殷頑民反抗,營建了洛邑,也就是所謂的成周。成周的營建,為周王朝提供了緩衝的餘地,日後,犬戎攻破鎬京,周王室得以東遷,到洛邑繼續延續國祚。

第四,周天子並不強大的王權,使得虛君成為可能,也使得任何一個諸侯不會輕易去篡奪中央王權。西周初年建立的宗法分封制,各個諸侯國有著很大的自主權,這看上去好像是周天子沒有強力控制能力,但是實際上這種制度恰好有利於政治的穩定。在周天子強大時,他對諸侯國有很大的約束能力。

到了東周時代,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勢力衰微,但是他仍然是宗法分封制的核心,是諸侯的大家長,這種近乎虛置的君權卻沒有人有能力去篡奪,如果哪個諸侯有野心篡奪這個似乎已經不強大的君權,勢必遭致別的諸侯群起而攻。所以,春秋時代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很有市場,而楚國的問鼎輕重則會遭致群攻!

 周朝能夠延續國運800年,源自落後的生產力,道德至上以及分封制度。

 生產和製造工藝集中在中央

 周朝時期的最高生產力基本上都集中在周朝中央,甚至諸侯國都不具有。中央,諸侯,民眾,三者之間的生產力對比相當於現在的美國,中國,非洲原始部落。生產力最直接的體現在青銅器的製造。中央掌握了最精美的青銅器製造工藝,並把這種工藝上升到神受。各個諸侯國朝貢或做出重大貢獻的時候,賞賜精美的青銅器是最重要的當時。生產和製造工藝集中在中央是周朝國運長久的重要原因。

 尊崇周朝中央的道德至上

 周朝分東西。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東周開始的原因,不是由於平民或奴隸起義,也不是由於各諸侯國造反,而是因為西戎攻擊了國都。雖然中間有深厚的原因。但主力在於西戎。楚莊王曾向中央問鼎,被王孫滿以諸侯不可問鼎,周朝天命未絕,便將楚莊王逼走了。如果放在後世任何一個朝代,不打過不分高低,怎麼可能一句天命未絕就退兵。

 分封諸侯國鞏固了中央

 武王發周滅商之後,分封有功之臣,同姓王族自己五帝後人。其中以同姓王族最多。中央一方面掌握了最先進的生產製造工藝,一方面加深王權神話思想。各個諸侯國對於中央的感情不同,有親有疏,為了利益,以尊崇中央的目的相互牽制。春秋五霸時期,每一個霸主的出現,都需要中央形式上的認可。齊桓公在具有了稱霸實力之後,由中央賜予方伯稱號,才真正稱霸。最不把中央放在眼裡的秦朝也多次獲得祭肉的賞賜。在春秋乃至戰國前期,各大諸侯國由於實力相近,以尊崇中央的名義,各國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東周可以獲得生存。戰國後期,實力平衡被打破,秦國通過商鞅變法一家獨大,最終滅掉了東周。周朝滅亡。

事實上,西周末期,各大諸侯國就已經從實力上超越了中央。幾百年的尊崇中央思想深入民心和分封國的相互牽制,延續了周朝幾百年國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周朝能長達800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 800年周朝的滅亡源於一次歷史的巧合?
    後來周公攝政七年,為周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其中就包括嫡長子繼承制),為周朝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戎狄交侵周孝王違背祖制,打破「規則」,為歷代歷史學者所詬病!當然或許是他覺得此時的周朝急切需要有人挺身站出來挑起這個重擔,以重振王室!
  • 實際統治力:周朝真的統治了800年嗎?
    實際統治力可以及於全國的,才叫真正的王朝統一政權,否則就只是形式上統一的政權。國家政權很可能分為實質統治階段與形式延續階段。所以,不能簡單說周朝擁有八百年的江山。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大階段。西周從前1046~前771年,共經歷了275年。這個時期,西周政權基本上有統一的禮制和法制,對全國各諸侯都有強有力的宰制能力,所以周王也由此具有強力權威。
  • 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天下800年,其實文王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姜子牙對周文王說:"你背了我八百步,我便保你江山八百年!"但是呢周文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周文王弄錯了方向,背著姜子牙向反方向走了三百步,想起來之後,又背著姜子牙向正確的方向走了508步。後來西周就存在了三百年,這三百才是周朝真正統治的時間。
  • 要滅就滅周朝,中國歷史上滅掉幾個周朝的皇帝都具有世界影響力
    先說第一個周朝,這個周朝大家都最為熟悉。他就是武王姬發建立的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他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華夏族奴隸制王朝。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後秦始皇統一中國。東周最後一代天子是周赧王姬延國。
  • 算命先生獻天書,預測清朝國運800年,皇帝壽至81歲,乾隆:斬了
    為什麼當算命先生獻上天書,預測清朝國運800年時,乾隆卻下令斬了他呢?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封建王朝完整存續超300年,根據史書記載,中國唯一存續近800年的王朝是周朝(周朝歷史時長有爭議),但周朝是共主性質的王朝,不是皇帝集天下大權於一身的封建王朝。不過,周朝一直被後世王朝統治者推崇,畢竟它享國久,又有賢臣典故無數。
  • 《海賊王》中天月時和800年歷史有什麼關係?
    ,這個從800年前穿越而來的重要人物,帶著不一樣的氣質與信息,不管是責任還是歷史交給他的任務都是如此。巨大王國敗於多國的聯盟,御田的前生也就灰飛煙滅了,但和之國卻有著傳說,你不斷的穿越,不斷的到下一個輪迴,就一定可以遇到他。於是天真而痴情的天月時進行的長達800年的尋夫之路。時夫人有著她的歷史責任,不止為兒女私情也為夫君未完成的事業天月時有著空間系的果實能力,這個在當時應該也算是轟動的事情。
  • 就因為搬了一次家,他從此開創了一個長達800年的王朝
    歷史上,第一個因為風水而定下國都的君主,就是周朝第四代,名為公劉,他是周朝始祖棄的四世孫。周王室本在涇水、渭水流域,河流密布,縱橫交錯,百姓子民們安居樂業,但是偏於一隅,過得,就是尋常的田園生活,幾代君王滿足於現狀,不想改變,也不曾開疆擴土。
  • 晉朝統治時間長達155年,為什麼不寫入歷史呢?原來是這個原因
    中國的封建歷史長達兩千多年,在這期間誕生了很多朝代,每一個朝代不管持續時間長短按說都有其特殊的存在價值,都有值得後人推崇的先進之處和可以借鑑的地方,應該全都記載下來讓後人學習仰慕才是,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 周朝後人在千年之後,竟出了一位皇帝,又一次建立周朝!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周朝王族的其中一支後人,千年後竟然又建了周朝,可惜只維持十五年!我們都知道,周人始祖為后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根據《史記》記載,后稷母親姜原是帝嚳原配,一次郊外踏青,碰見一個巨人足印,其大小遠勝常人,突然產生踩踏的欲望,結果「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 三國志11逐鹿天地周朝實力如何?9大聖賢武將抱團,攻守合一!
    在三國志11逐鹿天地中,也新增了中華歷史中大名鼎鼎的周朝,這是一個傳說中享國最長的一個朝代,共計約800年,無疑周朝在歷史中的存在感是非常強的,逐鹿天地中對周朝的設定也非常不錯,開局共有31個人才。而且裡面不少人才的素質都特別的高,人物屬性甚至都極為頂尖。
  • 在《海賊王》,天龍可以統治長達800年,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然而事實上天龍人並沒有真正放棄他們的權力,他們只是從臺前移到幕後,在世界政府建立的800時光中,表面上是由世界政府的加盟國家的國王組成的「世界會議」控制。事實上「世界政府」的真正控制權牢牢掌握在天龍手中,他們是世界的實際統治者。
  • 他在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姬發是姬昌的兒子,他和父親在伐紂的時候立下汗馬功勞,是伐紂的主要力量,姬發在很多電視劇中已經被神化,其實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姬發建立周朝之後一、姬發是周武王姬昌是周文王,姬發就是周武王,姬氏父子擊敗暴虐商朝,建立長達八百年周朝,周朝在姬髮帶領下,日益輝煌,姬發英雄故事也一直被人傳頌,在哪吒傳奇中,一方面歌頌哪吒,一方面歌頌周武王姬發,姬發還被後人稱為中國古代英明君王。在封神榜當中也有提到姬發,而且形象還不錯。二、姬發愛國愛民
  • 粵語的起源,它是白話,古代周朝官方言語之一,是古漢語之一
    可以說差不多全失蹤一樣,這裡的人大多是從中原很多地區搬遷過來的,大多數是漢人。來到這裡語言雜,就形成十裡不同音、五裡不同調,官方只能通用白話來方便人們生活。嶺南百越時代是瘴癘之地,不象現在。有人說白話是秦言,極有可能是周朝官方語言。因為秦朝五十萬大軍進攻百越,又經過幾年的戰鬥,百越人所剩下不多。後來,從中原遷來50萬人,到公元2年,廣東人口才37.52萬。趙佗在南越稱王,南越國時間是公元(204—112)年。
  • 周朝為什麼會滅亡?春秋戰國只是催化劑,這才是真正原因
    關於周朝的滅亡,通常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春秋戰國時期,畢竟是春秋戰國的亂世導致了秦國的不斷崛起和周朝的不斷衰落,最終在公元前256年,由秦軍攻入雒邑滅亡周朝。 不過歷史的現實可沒有這麼簡單,實際上在周朝的滅亡過程當中,春秋戰國的亂世只是一針催化劑,秦國的進攻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揭開一段長達9年,不為人知的歷史
    揭開一段長達9年,不為人知的歷史 2019-06-12 16:38  我叫Minecraft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在問我2B2T的故事
  • 尹氏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朝
    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 以官名命名。據《風俗通》所載,尹氏商、周時的官名,職位相當於宰相。商湯時有伊尹為相。 尹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九。
  • 周朝的姓氏制度
    周朝初年嚴格實行「同姓不婚」的制度。《禮記·大傳》說「雖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並高度重視對姓的鑑別確認,作為禮儀之首,在此基礎上建立人們相互關係的各項準則,所謂:「男女辨姓,禮之大司也。」(註:見《左傳》昭公元年)同姓通婚被視為一種很嚴重的非禮行為。與此同時,還建立了較完備的姓氏制度,以保護姓氏,維護統治。
  • 中國歷史上,為何只有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專家:他不敢穿黃袍
    然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穿的龍袍卻是黑色的。    首先,我們要說到的就是五行學說,這在古代可是被封建統治者奉為權威的。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周朝屬火德,尚紅;《禮記·檀弓上》記載:「周人尚赤,大事斂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騂。」
  • 分封制和宗法制,何以能保障周朝八百年,成為延續時間最長的王朝
    #歷史#周朝在確立了對全國的穩定統治後,就著手於鞏固政權,保障對全國各個地區的統治。為此,周朝進行了很多動靜比較大的舉動。因為很多貴族、諸侯在滅商朝時都有功,所以如何封賞這些人,就是周朝首要面對的任務。這一舉動,史稱「周初大分封」,而在神話傳說中,則被稱之為「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