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四位母親,四種結局。「兩極分化」的教育方式折射出多少...

2020-11-17 騰訊網

《安家》這部劇一播出就有了足夠的話題度,無論是人設還是講述的問題都在接地氣的同時引起共鳴。

雖然是以中介為視角,以買房子為主軸,但在賣出的每一間房子背後,滲透著婚姻、職場、親子等問題,劇中幾位母親的教育方法,使得觀眾在追劇的同時也引發了共情。

1

老嚴夫婦

花盡積蓄在上海買房,被兒子兒媳拒之門外

為給兒子買房結婚,用全部積蓄買了一套60平米的住房。在兒子的要求下在房產證上寫上了兒媳的名字。

順利交房後,老兩口歡天喜地的退了租,準備和兒子住到一起。

當他們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爬樓到家門口時,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場「意外」。

他們的兒子小嚴呢,一臉尷尬,連門也沒讓進,只說讓父母先回去,自己有空會去看他們。

有人說,老嚴夫婦的遭遇是因為遇到了不孝順的兒子。既是這樣,為了不讓兒子為難。嚴嬸還是違心的和兒子說:「我們只是順路上來看看」。

兒子不孝雖然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老嚴夫婦愛的毫無保留,也是一種因素。

做父母的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所有需求,他們即希望孩子成才,又不想孩子經受任何磨難,為了孩子,他們願意付出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自私,只考慮自己,不知感恩的心態。

2

二胎孕婦宮蓓蓓

「那個女人從肚子平看到肚子大

看了一年了都看不好」

這其實也是現在不少二胎家庭面臨的問題。孩子就快落地了,老大後年要上小學、得要學區;爺爺奶奶幫忙帶娃,得住得下;想要房間朝南、想要個儲藏間。

最後房似錦給她介紹的一套「奇葩」房形,完美解決了這家人的難題,卻也戳中無數老母親的心。

爺爺帶老大睡,奶奶和媽媽照顧新生兒,而男主人對解決問題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呢?

這似乎就是中國家庭的育兒現狀,也恰恰代表著最大眾的看法:照顧孩子,是媽媽和老人的事,爸爸還要上班,需要好好睡覺。

雖然在照顧孩子這一塊,媽媽的確需要分擔一部分的精力。但孩子也更容易在爸爸身上學到勇氣、決斷、邏輯、擔當和幽默感,看到人性豐富的一面。

所以~ 讓爸爸們也多發揮發揮他們的作用吧,其實他們可厲害了!

3

蘇天培媽媽

「天大地大,輔導學習最大」

蘇天培是星星灣的一位七年級學生,由於學習不好,處於青春期的他聽不進媽媽的教導。崩潰的蘇媽媽每天在輔導孩子時都氣急敗壞的嘶吼,以至於影響到隔壁房子的出售,令鄰居們苦不堪言

蘇天培家媽媽,其實也是現在許多中小學生家庭中父母的現狀。他們聒噪、愛著急、發脾氣……但他們並非不愛孩子,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教育方式。

蘇天培的媽媽最後在校長的引導下,找到了蘇天培的興趣切入點,從而讓蘇天培徹底愛上學習。

其實,一切不好的未來,也許都是父母焦慮引起的假想。我們要想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糾正學習態度,就要找到孩子的興趣,糾正他的學習態度,去找到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法。

4

潘貴雨

有事房似錦,無事房四井,以生養之名綁架

編劇六六在接受採訪時,對於房似錦這個人物的真實度,是這樣回應的:「這種事情,在中國是常態。」她口中的「這種事情」就是指房似錦這樣的重男輕女的家庭,還有潘貴雨這樣偏心的父母。

房似錦這些年在外打拼,省吃儉用,錢幾乎都被家裡勒索去了。潘貴雨仍不滿足,兒子買房還差的100萬定要房似錦拿出來,全然不顧女兒房似錦有沒有錢,能不能拿出來。

潘貴雨愛兒子沒有錯,不忍心兒子成為房奴也沒有錯,可是她用這種方式來愛兒子,就有問題了。她自己的兒子,她自己應該承擔責任,她自己沒能力承擔,那就只能讓她兒子自己來承擔。

可是,潘貴雨卻把自己沒能力承擔的責任,一股腦地甩給了四女兒房似錦。

但幸運的是,潘貴雨這樣的奇葩媽在新生媽媽這一群體裡已經很少了!現在的父母已經很少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男女平等的意識深入人心。他們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堅信父母要與孩子共同進步,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隨著劇情發展,關於《家》每一層含義的解釋都在逐漸深入。

家代表著房子,是普通人努力奮鬥的目標,是遮風擋雨的住所。

家代表著家庭,是每一個人都要好好經營的關係,是愛的港灣。

家代表著教育,是每一個孩子上人生第一課的地方。

來源中小學教育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孫儷新劇《安家》開播,口碑兩極分化,編劇六六偷偷致敬《蝸居》
    從《甄嬛傳》到獲獎無數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孫儷近年來的電視劇基本都有品質保證,時隔兩年多,《安家》(原名《賣房子的人》)終於在21日晚開播。說這部劇未映先火一點都不過分,因為這部劇的話題和噱頭太多了。
  • 由《安家》遙想未來的四種養老方式
    時光倒退到幾十年前,也許如何養老就不是社會問題,那時「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個小家出了問題,七大姑八大姨都會來噓寒問暖,但是家庭規模的縮小是時代的趨勢,年輕人和父母單過不僅是潮流,更代表著科學的生活方式,可是問題隨即又來了,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的統計,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到2025年,中國每2.5個適齡勞動力需要供養1位老人,到2050年則是1.6個贍養一位老人。
  • 影片的評價為什麼會兩極分化?——評《金剛川》
    影片的評價為什麼會兩極分化?--評《金剛川》文/小Tea《金剛川》從拍攝到上映只用了短短3個月的時間,這樣趕工出來的電影能看嗎?不少影迷都捏了一把汗。從近日兩極分化的評價來看,電影的優缺點確實都很明顯。
  • 《金剛川》口碑為何兩極分化
    剛看完了電影金剛川,對電影的預期和情緒出發點會決定一個人對《金剛川》的評價,一半是「趕工才拍成這樣」另一半是「趕工都拍成這樣」,如果口碑不兩極分化倒是奇怪了。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離《八佰》太近了,同一個導演,同為戰爭題材,一個守倉庫一個守橋,都呈現極端環境下小人物的人性光輝,然而《八佰》處處用心,《金剛川》則讓人覺得是電影工匠管虎交出的行活:一切都對,就是不好。
  • DC電影《BVS》解析:兩極分化嚴重不僅僅是因為一句「瑪莎」
    DC電影《BVS》解析:兩極分化嚴重不僅僅是因為一句「瑪莎」前面幾篇都多少解釋了「瑪莎」,雖然沒有多少人看文章就直接開噴了,不過無所謂,已經習慣了,其實《BVS》這部電影兩極分化不僅僅是因為「瑪莎」,還有一些缺點,我就來聊聊吧。個人認為這個電影有兩個主要缺點:1.
  • 為什麼《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
    《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這也和前作君名的太過成功有關,畢竟前作實在是太火了,下一部作品肯定要不可避免的被人和上一作對比,也能理解。作為商業片,君名和天氣之子都是相當成功的。兩極分化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結局,結局還是挺有爭議的,對於看慣自己拯救世界這種劇情的大眾來說,天氣之子的結局會有人接受不了的。對於接受得到的人來說這是不輸君名的好作品(例如我),對於接受不到的人來說這作就是爛作,所以才會那麼兩極分化。其實現在主要的爭論點就是在結局方面,一些偉光正的人們認為不該出現這種為了愛情放棄天下的幼稚做法,所以不顧電影裡的種種線索毫無理由的抨擊。
  • 《劍徒之路》完結,評價兩極分化,結局是文青作祟還是恰如其分?
    不過對於這本小說的結局,讀者的觀感有些兩極分化。李績最後捨身合道,沒有選擇成就劍仙,算是符合自己「劍徒」的人設。只是絕死的理由是親人都不在了,他對生活沒了依戀。而成就劍仙,則必定要斬去自身情感,他並不願意這樣。
  • 《天氣之子》同《你的名字》美翻天,結局為何出現兩極分化呢?
    而對於最後的結局卻兩極分化,這部電影同樣也是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但他的結局卻不像是你的名字一樣,給了大家無限猜想。天氣之子,最後的結局簡單明了。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部電影。可能正是因為你的名字,票房口碑雙豐收,才讓大家總是拿天氣之子跟你的名字作對比。而我個人認為,看完天氣之子以後,比起上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你的名字。
  • 動漫電影姜子牙之所以評論兩極分化,全都是因為哪吒的原因
    上映後的姜子牙的口碑卻呈現出兩極分化之勢,造成這個原因的,是同為國產動漫電影的哪吒,動漫電影姜子牙成也哪吒敗也哪吒,評論兩極分化全都是因為哪吒。因為哪吒,姜子牙如今在票房高漲的同時口碑兩極分化國產動漫電影哪吒,全名叫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期間票房累計破50億,票房超流浪地球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第二。
  • 鄭希怡女兒7歲前不會寫字,教育觀念引爭議,網友評論呈兩極分化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同的父母採取的方式會有所差異。然而現在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會落後於他人,所以在教育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從眾心理",當父母看到別人家孩子適合的東西,就會開始感到焦慮,進而強硬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去接觸這樣東西。鄭希怡教育女兒的觀念引發討論在綜藝節目《小巨人運動會》當中,鄭希怡和田亮的教育觀出現了一定的分歧。
  • 為什麼《誅仙 青雲志》收視不錯,口碑卻兩極分化?
    就演員陣容來說,主角趙麗穎、李易峰在影視劇中人氣口碑都是不錯的,再看男二女二秦俊傑和楊紫,那也是有著自身實力的,這些主角演技也是有的,那麼為什麼口碑卻兩極分化這麼嚴重呢?就原著粉來說,電視劇完全沒有按照小說的走向去拍攝,劇情與原著有些偏離,甚至原著裡面的很多人物在電視劇中提前出現,而原著女主是陸雪琪(楊紫飾),電視劇則為碧瑤(趙麗穎飾)。
  •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時間:2018-07-28 0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虹市首富上映在哪裡看? 《西虹市首富》口碑兩極分化 傳說中的2018年夏季的特笑大片終於在今天上映了,它就是以開心麻花為主創,沈騰主演的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這次沒有馬麗什麼事,多少有點遺憾。
  • 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是國漫的一次勇敢嘗試
    然,《姜子牙》的關鍵詞除了「破紀錄」還有一個「口碑兩極分化」,喜歡的觀眾點讚它的高維度然,口碑兩極分化的《姜子牙》雖有爭議存在,卻也是國漫的一次勇敢嘗試,它的缺點很明顯,創作方向卻又很驚豔。首先,它大膽脫離合家歡基調,向觀眾輸出獨立特色《姜子牙》口碑兩極分化,一定程度上與觀眾的預期息息相關。
  • 孫儷口碑兩極分化!電視劇鐵打的「一番女王」,電影卻全部撲街
    之前可能還有人對此有所質疑,但隨著《甄嬛傳》和《安家》等影視劇出現之後,觀眾對她的質疑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但對於她出演的一些電影,大部分觀眾卻很難買帳,比如說當初和老公鄧超出演的《分手大師》、《惡棍天使》等等作品就讓人很難給出好評
  • 《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動畫黨與原著黨的眾口難調
    《一人之下3》出現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一人之下3》評分低於前兩季的原因除了篇幅短小與播放平臺這些外界因素之外,最為關鍵的就是評價的兩極分化。給予差評的人以動畫黨為主,給予好評的人以原著黨為主,雙方站在各自立場來對《一人之下3》這部作品進行不同的評價,這導致雙方在評分上出現極大的差異,漫改作品在原著黨與動畫黨之間一直存在著眾口難調的問題。
  • 電影《金剛川》口碑兩極分化嚴重,家國情懷怎能輕易被消費?
    今天各大影評平臺也都為這部電影打出了評分,總體還不錯,但是兩極分化真的很嚴重。而豆瓣平臺於24日也給出了評分:6.9,相對於上面的高分,6.9分算是低了不少,在豆瓣,這分數確實不算高。這樣的口碑兩極化不只體現在評分這一方面,還在於觀眾的評價。
  • 《以家人之名》四種家庭四種結局,只有「兩爸三娃」成幸福之家
    這部劇主要圍繞李尖尖、凌霄以及賀子秋三個孩子以及由他們組成的三個原生家庭、「兩爸三娃」的「重組家庭「這四個家庭展開。果然,結局很悽慘,凌霄因為給妹妹餵食核桃,不小心導致妹妹氣管被核桃卡住,但是門又被陳婷反鎖了,凌霄出不去找人幫忙,最終孩子錯過最佳救治時機,等陳婷打完麻將回來,黃花菜早都涼涼了。
  • 《姜子牙》上映2天,票房高達6億,為何口碑兩極分化?
    最近期待已久的「封神宇宙」系列之一《姜子牙》上映了,截止目前它已經收穫了6億多的票房,領跑國慶檔,然而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要是一部美國大片,特效很好,加上人物的英雄大義,即使你能一眼都能知道結局,也不會給太差的評分。
  • 鄉村振興——鄉村發展如何面對思想兩極分化現象
    我們說到鄉村振興,說到鄉村發展,肯定少不了的話題就是人員思想改變,前面我們說過很多這方面的話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思想兩極分化帶來的影響,我們怎樣來面對思想兩極分化現象。何為思想兩極分化,其實主要說的就是老年人和年輕人思想觀念不一樣,大家思路不一樣,想法不一樣,老年人珍惜土地,年輕人可能不在乎,畢竟老年人就是靠著土地生活習慣了,感覺離開土地我們就沒有辦法繼續生活,年輕人有多種技能,況且很多在城市發展,就是在農村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做什麼事情可能都會遇到阻力,老年人反對的年輕人願意,年輕人反對的可能老年人願意。
  • 「安家」結局了,​開篇是個王者,但結局就像是甜的齁嗓子的飲料
    由於我沒有充騰訊會員,所以一直到今天早上才看到「安家」的大結局,按照很多媒體的的報導,這部播放量已經突破50億的「安家」是妥妥的3月份的熱播劇。01相信大家通過劇中的各條線的發展,都已經預判到了「安家」這部戲的結局會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因為就在3月20號的時候,劇中的大部分主演都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相關的博文和大家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