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這部劇很精彩,劇中主要人物,盛明蘭和齊衡之間的愛情故事,被趙麗穎和朱一龍,演繹的很動人,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作為齊國公府的小公爺,齊衡地位顯貴,但他卻深深喜歡上了身份卑微的盛明蘭。巨大的門第懸殊,讓他們終無法在一起,很多觀眾心疼齊衡,也為盛明蘭沒能嫁給他感到遺憾。實際上,靜下心來想一想,就該為盛明蘭慶幸,倘若她真的嫁進了國公府,會有幸福可言嗎?齊衡能護她周全嗎?顯然是不能的。
絕食抗議無效,小廝不為慘死,邑王逼婚等三件事說明一切答案。
盛家在京城達官顯貴人家的眼裡就是個小門小戶,且盛明蘭還是個庶女,根本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她小心翼翼行事,真的是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可還是被人風言風語。
人言可畏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明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就像小桃對齊衡說的那樣:「那時候,我們姑娘到哪裡都有人說我們姑娘痴心妄想。」可不是嗎,她怎麼敢動這心思,平寧郡主連盛如蘭這樣的嫡女都看不上,又怎麼會理會她一個小小的庶女。
可齊衡不管這些,他非常喜歡盛明蘭,甚至長時間絕食,想讓母親妥協,最終瘦到皮包骨頭也沒能換來母親的鬆口。盛明蘭根本不可能嫁入齊府,就連榮妃的妹妹,榮飛燕喜歡上了齊衡,平寧郡主都看不上他的出身,何況盛明蘭呢。
還好,盛明蘭對嘉成縣主毫無威脅可言,不然的話,死的就不是榮飛燕而是她盛明蘭了,甚至,還有可能整個盛家都不會有好下場。
世事變幻,誰也無法預料,後來,平寧郡主在兒子的婚姻上也沒有自主權,邕王家為了女兒逼婚,把國公爺都扣留了,齊衡被迫籤字,那種痛苦和絕望,在外人看來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也因此,平寧郡主後來經歷過生死磨難才明白,自己毀了兒子一生幸福。
齊衡只知道愛盛明蘭,可他沒有能力愛明蘭,他就連從小一塊長大的書童不為都保護不了。
不為因為給盛明蘭報信,被平寧郡主降罪。齊衡苦苦哀求母親放過不為,答應她從此不見盛明蘭,就這樣平寧郡主也沒有放過不為,齊衡眼睜睜看著他被打死。如此這般狀況,他能保護好盛明蘭嗎?不可能的。
在婚姻上,齊衡擰不過父母,不得不遵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更不敢像顧廷燁那樣,和權勢去搏上一搏。他只能放棄明蘭,娶嘉成縣主,也只能在和嘉成縣主去燒香的時候,為盛明蘭默默禱告。可這些只能感動觀眾,與他們幸福無關。
對於明蘭和齊衡之間的感情,能夠洞察世事的祖母不止一次提醒明蘭,這種事情別抱有指望。她知道平寧郡主的心氣很高,也知道齊衡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可她心疼孫女,沒有斷然制止。不過她私下裡還是給明蘭做了安排。
出身侯門的老祖宗早已看透了人情世故,清楚知道榮華富貴也並非一勞永逸,所以她選定了懂醫術,性格溫厚的賀弘文,認為他才能給明蘭帶來穩定幸福的生活。
祖母提醒明蘭,男人給不了你周全,就不要到那險地去。明蘭也懂得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是沒資格按照自己心意來談愛情的。
上天對盛明蘭還是很眷顧的,她最後嫁給了顧廷燁這個有勇有謀,又有擔當的男人,她真的很幸運。人只有在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顧及愛情。
現在社會,戀愛中的人當然不會再有盛明蘭那樣的處境,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顧忌,這也就增大了婚姻的隨意性。很多人被一句「我愛你」弄昏了頭,不顧一切就嫁了,到後來都苦了自己。
要記住,愛情也是有等價原則的,過去講究門當戶對,現在的婚姻也是如此,不匹配的婚姻也很難和諧。
在愛情問題上,光有愛是不夠的,還要有愛的能力。要認真衡量一下自己愛的到底值不值,生活很現實,愛情自然也很現實,別太唯美化了,浪漫幻想之後,終究是要回到煙火現實中來過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