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浙醫二院長興院區,有一僅成立一個多月的學科——老年醫學科,他們服務的對象均為60歲以上的慢性病患者。雖然成立時間短,但已經收穫了不少老年患者的好評。
4月7日,是87歲長興老人韋學飛出院的日子。「住了半個月的院,感覺這裡的醫生護士確實熱心負責!」韋學飛的老伴,92歲的胥玉祥在感慨之餘,特意寫了一幅「仁心妙法 患者康復」的字,送給了病區的醫生護理團隊。
事情要回到半個月前。3月21日凌晨,正在睡夢中的韋學飛老人突然胸口變得異常難受,心跳加速。老人在家捱了一會,還是不見好轉。天亮後,家人將其送至長興院區急診科,經接診醫生心電圖等檢查後判斷老人為急性房顫,隨後老人被收進急診二樓的老年醫學科病區。
「像韋老這般高齡的患者,這種病比較常見,除藥物綜合治療外,還是要以情緒安撫心理疏導為主。」主管醫生、病區主任朱傳明主任醫師在全面了解老人病情後,考慮其患有高血壓、房顫、心功能不全、動脈硬化、焦慮、睡眠障礙等多系統疾病,特地囑咐病區護理團隊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多和老人談談心。
韋學飛住院前期,每日護士們來給老人扎針時,都會格外地小心,輕聲細語地安慰老人一句:「奶奶忍一下,不會很疼!」
每次,韋學飛感受到腹部或心裡難受時,醫生和護士們都會來到床邊,仔細問診並給出診斷建議,打消病人和家屬們心中的疑慮。
「從我母親住院後,醫護們很多暖心的舉動讓我們很受感動。」老人的女兒介紹,除了態度好、有禮貌外,敬業負責也是家屬們認可和滿意的重要原因。「有一天很晚了,護士夏亞萍特意在給我媽媽紮好針後才下班回家。」「朱傳明、袁利峰、湯建華、胡新華、夏津津等醫生,幾乎每天下班前都要來看看她。」……
「老年醫學科的醫護們真的做到了『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老人女兒說,老年醫學科病區收治了很多病情程度不一的老年患者,以朱傳明為主任的病區醫護團隊們,能夠將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控制得很好,他們不厭其煩的一句句問候、一次次查房,溫暖人心。
翻開懸掛在病區過道裡的《病患心聲留言本》,更多與韋學飛一樣受到無微不至照料的病患們用筆在上面寫下了感激滿滿的心裡話:
「老年醫學科想病人所想,竭盡全力的醫德讓人感動……時時處處想著我們病人,我們永遠銘記於心,……」
「……我的爺爺是一名九旬退伍老兵,平時陪護過程中,這裡的護理小姐姐們總是忙忙碌碌,對待爺爺很有禮貌……」
朱傳明(左三)等醫護查房中 資料圖
「老年醫學科的開科,是老年患者的福音。這是我們開科之初立下的承諾,我們要用實際的行動來踐行。」面對朱傳明病人和家屬的稱讚,朱傳明堅定地說。
老年醫學科
浙醫二院長興院區老年醫學科,服務對象主要是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心律失常、心衰、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內科急慢性疾病,特別是合併多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周一安排專家門診,周二至周四開設普通門診,均在門診三樓內科診區,住院病人收治在門診二樓的急診病區。
在長興院區,老年醫學科將對老年患者進行綜合評估診斷,提供多學科聯合治療、全程化連續照護的一站式服務。
最大亮點是可以隨時開展MDT(多學科診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由多學科專家會診討論,然後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同時還可讓康復治療師、營養師、心理治療師、臨床藥師等參與其中,共同做好健康管理。
-The End-
編輯:文秦
監製:長弓
關注醫澤長興,約專家、查報告「掌上」搞定
▼
原標題:《「出道」一個多月,他們實力圈粉長興的阿爹阿嫲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