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重溫電影《怦然心動》,想起韓寒曾經翻譯過影片裡我最喜歡的那句臺詞: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
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人的一生會遇上2920萬人,有的人只和你擦肩而過,有的人陪你走著接下來的路。那些願意陪伴你的人,一定是和你有著相似靈魂的人。
他們在你人生黯淡、孤獨行走時,如彩虹般絢爛出現,真誠地告訴你:有愛的靈魂,終會相遇。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會有一些「執念」,可能是某個愛好,可能是某個追求,可能是某件事或某個人,這些熱愛的人或事,可能會讓我們孤獨行走在人生路上,不被理解。
圖片|遠方-攝
但是,有愛的靈魂,終會相遇。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這薄涼的世界裡,願你遇到一位與你有著相似靈魂的人,一起去做有趣的事情。
畢竟,陪伴,是人間最溫暖的幸事。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樣式換色?我推薦這2種方法!
教你一招如何快速活躍現場氛圍!
推薦一波好看的標題樣式~
I used to think that my life was a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comedy.
我曾以為,我的人生是場悲劇,但現在我意識到,它原來是場喜劇。
——Arthur Fleck / Joker
在這個寒假,大家都取消了聚會, 停止了走親訪友,停止了旅遊採風,小編我更是從大年三十一直到現在都沒出過家門。在網絡時代,信息高度發達的現在,待在家裡大家都在用手機、電腦來打發時間。
最近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除了每日更新的疫情,還有就是關於不久前剛結束的奧斯卡電影節。很多的人都會首先去關注獲得四項大獎《寄生蟲》,小編我也是這樣的。
但是吸引到我關注《小丑》的原因,是有一些盲目的DC迷在刷惡評。小編在這裡想弱弱的建議一句:任何情況下,鍵盤俠能不能多一些理智呢?
我相信一部能獲得奧斯卡電影節獎的電影一定是它出彩的地方。
而《小丑》不僅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還獲得了最佳原創配樂獎。那麼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部備受爭議電影的——音樂!
對,只談音樂!來,先問大家兩個問題:
假如《小丑》這部電影中沒有聲音,你是否會把它當作一般的犯罪片來看呢?
假如《小丑》這部電影只有對白,沒有配樂,你是否會覺得亞瑟只是一個單純的殺人犯呢?
其實呢:
人的感官存在一種互補的現象。有的時候,即使不出現畫面,只有聽到聲音,你也可以依靠聲音來聯想出相對應的畫面。
就如同大家在刷完抖音後,聽到《野狼DISO》的音樂時,便可以在腦海中瞬間聯想到那個音樂所對應的舞蹈畫面。
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聲音在電影中已經成為一種具有感染力的形象了,它的表現是不亞於影片的畫面表現的。
在今年的第九十二屆奧斯卡電影節上,《小丑》就獲得了最佳原創配樂獎,配音師希爾德.古納多提瑞是奧斯卡歷史上第四位獲此殊榮的女性。她是一位優秀的大提琴家和作曲家,擁有很豐富的古典音樂積累。
相當喜愛希爾德.古納多提瑞音樂風格的導演陶德菲利普斯,一改好萊塢的電影配樂流程,不再是請電影配樂師看完影像才進行配樂的過程,而是將劇本寄給希爾德.古納多提瑞,請配樂師看完劇本後就立即進行創作。導演陶德菲利普斯亦在拍攝現場播送希爾德.古納多提瑞的配樂,希望藉由配樂的力量引導出演員的情緒、動作。結果證明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選擇。
在電影中她的一首《Defeated Clown》以低沉的弦樂,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調。這首曲子第一次出現是亞瑟在破敗的街道裡被打的時候,低沉的弦樂,緩慢的節奏,一點點的將觀眾拉進影片中,將亞瑟的無助和痛苦也拉進觀眾們的心中。音樂中濃重的壓迫感,將骯髒破敗的哥譚市和盤突出,將此時隱忍的亞瑟形象告知眾人,與後來亞瑟的變化形成對比。
《Hoyt's Office》
根據曲子的名字就可知道,這是在亞瑟在老闆辦公室被指責的時候,在老闆和同事們的眼中,亞瑟就是一個格格不入的怪胎。在這一段中,後面放大了配樂的聲音,將老闆的指責和侮辱聲遮蓋住,此刻的亞瑟第一次露出了小丑般詭異的笑容。這是亞瑟小丑人格的第一次顯現。
《Bathroom Dance》
這首曲子的出現,是在亞瑟地鐵殺人後的獨舞片段中。昏暗的綠色光線,低沉的大提琴音,詭異的舞步,共同體現著亞瑟內心小丑人格的覺醒。此時的亞瑟體會到反抗的快樂,殺人的快感,暴力的誘惑,促使他開啟了小丑之路。
《Rock'N' Roll Part2》
相信在這部影片中大家記憶深刻的場景,少不了小丑在樓梯臺階上跳舞的這一段。小丑曾說過「我只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
看過電影的應該都知道,其實小丑想要在默裡的節目裡以玩笑的方式自殺。在這臺階的舞蹈,是對自己生命的悼念,此刻的亞瑟已經一改往日的壓抑,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小丑,他完全蛻變成了JOKER。這首歌也是片中較少的不是希爾德所做的配樂之一。
有兩首音樂我想放在一起說,分別是Eric Clapton的《White Room》和希爾德的《Call Me Joker》這兩首音樂是連續出現的,一首是在小丑殺了默裡後坐在警車裡,一首是小丑站在警車頭上受其他小丑的膜拜。
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這個小丑代表著壓抑、無序、暴力、傲慢、混亂、癲狂、仇恨等所有人性的負面與惡。而此時所有小丑的特質都在亞瑟身上展露出來,正如他自己在弒母時所說 :
"你知道好笑的是什麼嗎?
你知道什麼會逗笑我嗎?
我曾以為我的人生是出悲劇
但如今我才意識到它其實是部喜劇"
對於亞瑟而言,他的悲劇已經結束,開始的是小丑的喜劇,是暴力、混亂、癲狂的開端,是這座城市裡所有負面情緒的開端。
在影片的最後,小丑穿著病號服,踩出血印,哼著歌,走向他的病房,然而在他的前方,是一個新的開始。這首音樂的歌詞極具象徵意味,導演將它運用在此處是對亞瑟和小丑的一個總結,也是給觀眾的一個思考:亞瑟這輩子,是否真的存在過。
膽小的我為了碼這篇文章,將這些音樂聽了好多遍,聽的我毛骨悚然,一閉上眼,就全是小丑詭異的笑容。所以我比較喜歡的是這最後一首歌《That's Life》,雖然歌詞較為諷刺,但是小編現在想要的就是調子輕快就夠了。
來,總結一下:
紀錄片《電影配樂傳奇》中曾表示:「音樂是電影臨場感的催化劑,更是觀影過程不可或缺的催情激素。」
這七首音樂實則是將亞瑟變為小丑的全過程展現給了大家。
沉重——是對髒亂無序的哥譚市社會現狀的無奈和思考
壓抑——是對小丑命運的嘆息
陰暗——是對小丑病態心理的展現
其他喜歡的
QQ音樂自取,不謝!
1.《小丑》亞瑟的失敗喜劇演員之歌- Jimmy Durante - Smile
2.《小丑》無盡嘲笑插曲 The Guess Who - Laughing
3.《小丑》電視插曲 Fred Astaire - Slap That Bass
4.《小丑》收音機插曲 Jackson C. Frank - My Name Is Carnival
5.《小丑》插曲Frank Sinatra - Send In The Clowns
6.《小丑》插曲Etta James - Stormy Weather
7.《小丑》插曲Tony Bennett - Put on a Happy Face
8.《小丑》亞瑟成魔主題曲Gary Glitter - Rock & Roll Part
9.《小丑》樓梯之歌Frank Sinatra - That's Life
10.《小丑》病院片尾曲Cream - White Room
最後,小編想說,現如今,疫情嚴峻,大家都宅在家中,為疫情的攻堅階段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大家在家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來緩解在家裡久待的焦慮。或者你可以選擇打開下面這個小編推薦的視頻,這是46歲的美國演員傑昆 · 菲尼克斯(JoaquinPhoenix)憑藉在《小丑》中的演技當選最佳男演員,而他在典禮上的這段獲獎感言,雖然只有三分多鐘,卻令無數電影觀眾感動。 尤其是那句:「用愛去拯救世界,和平自然會到來(Run to the rescue with love, and peace will follow)。」
以上,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