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與曹雲金,誰先壞了規矩?

2021-03-03 南周知道

郭德綱與曹雲金之爭,表面上看是相聲界「誰壞了規矩」之爭,根本上它折射了傳統規矩在現代社會的尷尬處境。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爭鬥,有爭鬥就要有規矩,規矩是不同的人和勢力在江湖中以生存為籌碼博弈時達成一種共識,是一個微妙的平衡。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郭德綱與曹金雲的撕逼事件背後的深意。


2009年,北京,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關機儀式在京舉行。從左到右;何雲偉、李菁、郭德綱、曹雲金。(東方IC/圖)

郭德綱與曹雲金之爭,再次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先是8月31日,郭德綱在微博發文,「該清的清,該驅的驅。所謂的清理門戶,是為了給好人們一個交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正為本。留下藝名帶走臉面,願你們萬裡鵬程。從此江湖路遠,不必再見。」在所配圖片中,可見《家譜》上記載:

「另有曾用雲字名者二人,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鮮恥令人髮指,為警效尤,奪回藝名逐出師門。」

9月4日,曹雲金微博發文回應,「你可真有意思,從來不敢指名道姓,一貫含沙射影,就因為不再給你賺錢了,你逼走了我們,現在你栽贓陷害,強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在我們身上,對我們趕盡殺絕,置我們於死地!」

9月5日,曹雲金再次在微博發表長文,歷數郭德綱「多宗罪」,攛掇大家騙徒弟學費、勒令曹雲金央視退賽、讓曹雲金拍戲分文片酬不給、罵春晚罵記者、藉助輿論力量「背後捅刀」、背地裡阻撓演出等等。

孰是孰非眾說紛紜,但唯一可以確認的,郭德綱與曹雲金兩人之間的師徒情誼已蕩然無存。相聲界的師徒關係是怎麼來的?曾幾何時親密無間的師徒,為何今日卻鬧得這般魚死網破、你死我活的下場?

目前相聲界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是,要入行就得拜師學藝。這一規矩源於舊社會時相聲藝人艱難的生存處境。

作為現代曲種的相聲,形成於晚清時期,其歷史不過一百餘年,藝人主要是失去土地的農民。清末民初的社會底層人士,按職業被分為「風」、「馬」(má,音同「麻」)、「雁」、「雀」等四大門(這四大門指群騙),和「金」(相面算卦)、「皮」(賣藥)、「彩」(變戲法)、「掛」(打把式賣藝)、「評」(評書)、「團」(tuǎn,說相聲)、「調」(diào,騙局)、「柳」(唱大鼓)等八小門,可見相聲地位非常低。「說書唱曲,平地摳餅」,當時相聲表演沒有固定的表演場所,常是「撂地」演出,生活朝不保夕。為了維護自身生存權利,便創造出行業祖師和師承制度,既可傳道受業,又可抱團取暖。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想要學相聲必須正式拜師的規矩,沒有師承門戶的是不被同行的承認,而且會遭到排擠,難以立足。

有了師承關係,自然會產生出新的規矩。比如徒弟按「字」排名;比如拜師之初,尚無登臺表演的可能,而是吃住在師父家中,打雜兼習技藝,出師以後才能正式登臺。而拜師之時往往會立下「門生貼」,寫下字據:「師道大矣哉,入門受業投一技所能,乃係溫飽養家之策,歷代相傳,禮節隆重。今有×××(師賜藝名××)情願拜於×××門下,受業學演相聲,三年期滿,謝師效力×年。課藝期間,收入歸師,吃穿由師供給。自後雖分師徒,誼同父子。對於師門,當知恭敬。身受訓誨,沒齒難忘。情出本心,絕無反悔。空口無憑,謹具此字,以昭鄭重……」

很顯然,郭德綱的德雲社目前仍嚴格地恪守著相聲界的一些規矩,入門就得拜師;取名以「字」為序;學藝之初吃住師父家,藝成方能登臺;藝成之後必須為師效力;師徒之間講究等級與秩序……乃至當郭德綱與曹雲金鬧翻了,郭德綱檯面上仍是老規矩,弄了一個《德雲社家譜》,認定曹雲金、何雲偉「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並逐出師門。這要放在以前,等於是將一個手藝人判定了死刑。

郭德綱為何下手如此之重?

這讓人想起徐皓峰的幾部電影《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師父》,講的就是師徒與規矩這一主題。在《師父》中,廖凡飾演的南派詠春傳人陳識要來天津開館收徒。金士傑扮演的天津武術泰鬥鄭山傲告訴他,小拳種有小拳種揚名立萬的規矩:徒弟踢館,踢夠八家,由天津武林公推一人擊敗他,保全天津武林的尊嚴,趕走徒弟,但承認師父,準其開館。就像電影《一代宗師》(徐皓峰也是編劇之一)的臺詞說的,「一門裡,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裡子,面子不能沾一點灰塵,面子流了血,裡子得收著,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面子請人吃一支煙,可能裡子就要除掉一個人。」


《師父》(電影劇照/圖)

為何要講規矩?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爭鬥,有爭鬥就要有規矩,規矩是不同的人和勢力在江湖中以生存為籌碼博弈時達成一種共識,誰都不會太吃虧,誰也佔不了太大便宜,它是一個微妙的平衡,誰都不能壞了這種平衡。曹雲金的出走則壞了規矩。從裡子上看,動搖了德雲社建立在師承傳統上一系列規矩,動搖了軍心;從面子上看,這不僅讓德雲社遭到輿論質疑,也可能讓德雲社失去根基。郭德綱對曹雲金痛下「殺手」,就是「面子請人吃一支煙,可能裡子就要除掉一個人」。

很多評論由此痛批傳統師承制,但這也有一棍子打死的嫌疑。傳統規矩固然有其落後和殘酷之處,但它又有其合理的一面。

徐皓峰在其編劇的《鏢門》中借人物之口說道,有了規矩就有了體面。規矩意味著秩序、倫理和一整套的行為規範,它既是一種自我約束,也是妥協的結果,因此偶爾也有著驚人的合理和高明。比如藝成之後,要為師父效力一年——大家都不吃虧;比如如果不是郭德綱,曹雲金不一定紅,而曹雲金也給郭德綱賺了不少錢——大家都有利可圖;即便像《師父》這樣背地裡有偷偷犧牲一人的勾當,但開武館還是要守規矩:該比武比武,開館要打八家,街面不見鐵器,沒一個人玩陰的,沒人說正比武我給你放個冷槍。也因此,規矩往往能保證一個行業平穩地傳承和發展。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郭德綱所說屬實,曹雲金等人真的「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那郭德綱的做法並非無章可循,裡子流血了,他守住了面子;可如果曹雲金的長微博屬實,那郭德綱既傷了裡子也丟了面子。他看似守護規矩,實際上是他先破壞了師徒之間的規矩,比如騙學費、剋扣工資、背后里陰徒弟。他也無意於守護相聲界師徒傳承的規矩,他想守住的是只是德雲社自己的那一套規矩: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就是爺,一日為徒弟你就得給我賺錢,賺了錢我拿大頭……

郭德綱與曹雲金之爭,表面上看是相聲界「誰壞了規矩」之爭,根本上它深刻折射了傳統規矩在現代社會的尷尬處境。今日相聲的處境不同於往日,當德雲社一次路演就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票房收入而徒弟只能抽成幾百元時,傳統那一套規矩,真的還能管住人心嗎?在一個經濟社會中,傳統規矩真的都是糟粕嗎?如果不是,它到底有何為,又該何為呢?

這或許是一地雞毛的輿論紛爭之外,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稱打人弟子為「民族英雄」,罵記者有時不如「妓女」,說北京電視臺「太齷齪」,郭德綱過去一周被千夫所指,民間有人稱之為「缺德綱」。當外界對其私德指點不已之時,各路消息紛至沓來,「郭德綱」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郭德綱被下達了封殺令?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閱讀《失德的郭德綱VS「失控」的公權力》。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不要臉?
    郭德綱與曹雲金之爭,表面上看是相聲界「誰壞了規矩」之爭,根本上它折射了傳統規矩在現代社會的尷尬處境。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爭鬥,有爭鬥就要有規矩,規矩是不同的人和勢力在江湖中以生存為籌碼博弈時達成一種共識,是一個微妙的平衡。
  •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更對不起誰?
    郭德綱的老婆王慧在一次回老家時發現了表弟曹雲金是個說相聲的好苗子,回北京時便把他帶上了,曹雲金從十幾歲吃住都在郭德綱家裡,名為師徒,卻情同父子。也就是說,郭德綱既是是曹雲金的表姐夫,又是傳道受業解惑的師傅。
  • 郭德綱終於要立規矩了?孟鶴堂重現曹雲金昔日叛師行為,罵得好
    這次是真的要下定決心立規矩,不僅是教導秦霄賢「為什麼壺嘴不能衝著人」,還讓觀眾了解到了很多的新老規矩,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孟鶴堂重現曹雲金當年的叛師行為。節目中的孟鶴堂,因為與郭德綱要求相背,慘遭郭德綱「逐出師門」,在得知錯誤之後,又直接跪在了師傅面前。
  • 郭德綱曹雲金恩怨始末
    說到曹雲金,先要提一提他的師父,郭德綱。郭德綱,1973年出生在天津,父親是當地的一名警察。自懂事起,郭德綱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讀書,小學沒上幾天就不想上了,跑到茶館聽書。為了讓兒子將來在社會上能混口飯吃,不至於餓死,父親便把郭德綱送到一個書評人那裡拜師學習。一晃時間過去多年,郭德綱已經成年,還沒有正式工作,除了聽書聽戲,就是整日街頭晃蕩,無所事事。父親可愁壞了,先將他介紹到紅橋文化館工作,然後又給他介紹了個媳婦兒,胡中慧。可郭德綱自小不愛管束,受不了文化館裡的氣氛,得罪了楊志剛,幹了兩個月不到就沒幹了。
  • 曹雲金口中的「奸臣」,郭德綱嘴中的愛徒,欒雲平到底何許人也?
    交談結束後,欒雲平一句「誰給誰錢」引起郭德綱注意,在他看來沒有這麼「愣」的孩子,拜師學藝本就需要掏錢,怎麼還問出這麼一句話?郭德綱自然記住了這個「愣」孩子。曹雲金不提前打招呼,還非要上臺演出,這就意味著其他準備好的人要被擠下來。本就直來直去的欒雲平堅持按規矩辦事絲毫不讓,即便曹雲金將郭德綱搬出來,欒雲平也依舊不退步。曹雲金是誰?可是德雲社的臺柱子,是大紅人,他說的話誰敢不聽?他的面子誰敢不給?
  • 李雲天:曹雲金走後,郭德綱將不願說的過往,都藏在了這個名字裡
    曹雲金的搭檔劉雲天,本名劉毅,大家都喜歡喊他「大毅」。第二是他離開德雲社之後,只是繼續和曹雲金搭檔,其實也並沒有說過德雲社和郭德綱的不是,劉雲天還是很有自己的粉絲緣的,如果留在德雲社肯定有不錯的發展。如今曹雲金還能在影視方面繼續風光,劉雲天有點可惜了。
  • 郭德綱口中愛徒,曹雲金嘴裡奸臣,欒雲平為什麼會這麼二極分化?
    交談結束後,欒雲平一句「誰給誰錢」引起郭德綱注意,在他看來沒有這麼「愣」的孩子,怎麼還問出這麼一句話?郭德綱自然記住了這個「愣」孩子。其實欒雲平之所以這樣問也是有原因的,他到德雲社拜師學藝要交學費,但給德雲社幹活算是打工,所以「誰給誰錢」都合理並沒有錯。只是這句話反映出欒雲平直來直去沒有多餘心思的性格,也就是郭德綱所說的「愣」。
  • 防止再出現「曹雲金」,郭德綱立三條規矩:最後一條嶽雲鵬破了
    郭德綱常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在臺上鬧是為了逗觀眾笑,時不時地調侃對方,只要不過分都無傷大雅。但在臺下,是必須要講究規矩,對長輩一定要尊敬,服裝大褂一定要整齊,無論是誰,見面都要道一聲「您辛苦了」……郭德綱6歲學藝,先後拜師評書大師高慶海、相聲名家常寶豐,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他輾轉梨園多年,深知學藝的規矩不可破。在郭德綱的觀念裡「人活著,一定要有規矩、禮數和體統。」無規矩不成方圓。郭德綱為德雲社制定了一系列規矩,也為自己的兒子和弟子創立了不可破的規矩。
  • 曹雲金與郭德綱的恩怨
    曹雲金,曾是德雲社「德雲四少」之一,甚至當時也是德雲社除郭德綱,于謙外,最受歡迎的相聲演員。自從離開德雲社後,上過春晚,負面新聞不斷,與郭德綱的罵戰也是2016年的熱門事件。先說一下我的立場,也算是個資深鋼絲了,老郭的對口相聲幾乎都聽過,對於曹雲金,我覺得曹雲金是郭德綱後,最優秀的相聲演員,沒有之一,看到各種文章評論都在罵曹雲金,忍不住提曹雲金辯解幾句
  • 郭德綱未卜先知,「戲弄」曹雲金?
    被逐出師門的曹雲金顯然氣壞了,發幾千字長文控訴郭德綱犯下的「斑斑劣跡」。眾人議論,怎麼郭德綱不回應呢?其實早就安排好了。原來,這之前的8月3日,郭德綱早接受了《人物》雜誌的專訪,網上題為《學藝別說成為藝術家先努力成為一條好狗》。此文與曹雲金的長博文一對照,即發現他似乎未卜先知,早就知道曹將說什麼,所以相當於提前一個月就對曹的指控做了回應。郭德綱當真工於算計。
  • 北大教授:郭德綱就是個泡沫,沒幾天就完了,壞「規矩」的郭德綱
    同行是冤家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但凡郭德綱出一點小事情,同行就差張燈結彩擺桌慶賀了,深究其原因是因為郭德綱動了相聲這塊蛋糕,並且還壞了「規矩」。其二是同行想通過「靜坐」來讓郭德綱退出相聲圈,只不過此事因為種種原因而擱淺;其三就是「反三俗」,但這件事誰來做很重要,由一幫俗人來做這件事,可想後果是如何。
  • 曹雲金手撕郭德綱演繹成羅生門,但曹雲金是完全被郭德綱利用啦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目前的形式來看,雖然曹雲金是先發制人,壓制著郭德綱憋氣了數十天,但郭反擊,曹雲金是擺明沒有招架住,而現在自說自話,仿佛羅生門。但現在這個事,我們再來看看,覺得一切都好像是郭德綱挖的一個坑,曹雲金是完完全全被郭德綱利用啦。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簡單地捋一捋這個事。
  • 郭德綱養育曹雲金14年,為何曹雲金恩將仇報,師娘下跪所有徒弟?
    這樣的例子,在娛樂圈當中,被提及最多的,要數郭德綱和曹雲金這對師徒,因為當年他們之間的互撕大戰,可是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一、曹雲金大鬧郭德綱生日宴會 2010年1月18日,郭德綱迎來了自己的37歲生日。相聲圈裡非常講究尊師重道,徒弟拜師後,一年三節兩壽,徒弟必須去拜,三節兩壽是: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 曹雲金和德雲社關係鬧僵事件始末回顧 曹雲金和郭德綱到底誰對不起誰
    曹雲金和德雲社關係鬧僵事件始末回顧 曹雲金和郭德綱到底誰對不起誰時間:2019-09-24 10:01   來源:發星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曹雲金和德雲社關係鬧僵事件始末回顧 曹雲金和郭德綱到底誰對不起誰 說起相聲,人們率先就會想到德雲社吧!
  • 為避免再出現「曹雲金」,郭德綱立三條規定,最後一條嶽雲鵬破了!
    還有嶽雲鵬和郭麒麟常常在舞臺上爭奪少班主之位,非常搞笑,有時他們還在臺上調侃師父的身材,相貌等等,只要能逗觀眾一樂,他們誰都敢說。但下臺後,他們相互之間是非常有規矩的,需要恪守,甚至有些禁忌一點都不能犯,一:見面道辛苦,說一句」您辛苦了,二:長幼要有序,尊重長輩,三:大褂必須整齊。
  • 直播相聲解決了誰的難題?郭德綱的回答,曹雲金尷尬了
    有網友指出,郭德綱說的這一番話好像是在暗指叛出師門的曹雲金,因為前段時間曹雲金就開啟了雲直播相聲。其實郭德綱還是了解曹雲金的,畢竟是自己帶出來的徒弟,當初在德雲社的時候,曹雲金確實有點水平,不過要做事先做人
  • 郭德綱與曹雲金,從兒徒到如今的敵人,誰對誰錯,誰能說清楚
    曹雲金也是窮苦出身,自幼不上學,來到北京奮鬥,常常吃不飽飯,有一次在觀看演出的時候遇到郭德綱,那個時候相聲還沒有二次復興,郭德綱也沒有大火,郭德綱一場演出下來只得了一碗水餃,那個時候郭德綱看著曹雲金,問曹雲金餓不餓,曹雲金點了點頭,然後,郭德綱就把那碗水餃給曹雲金吃了,郭德綱問曹雲金有沒有什麼出路,曹雲金搖了搖頭,郭德綱說那你拜我為師吧,我教你說相聲,於是,曹雲金就拜在了郭德綱門下
  • 曹雲金和郭德綱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曹雲金曾在微博裡說:2002年16歲的他隻身來到北京,向「姐夫」郭德綱繳納了8000元學費,對方開具發票後,正式開始學徒生活。另每月還要交500飯費,500生活費。主要工作就是洗衣、做飯、遛狗、撮狗屎、買菜、做家務等瑣事。
  • 李雲天:曹雲金走後,郭德綱將說不出的委屈,都藏在了這個名字裡
    因為大家自然會想起,那個和曹雲金一起背叛師門的「劉雲天」。咱們先說說李雲天李根出生在天津,打小兒就是有名的「曲藝神童」。您想想,天津是「相聲窩子」啊,從小就能被天津觀眾認可,可見這孩子必然錯不了,天生的祖師爺賞飯。
  • 曹雲金再成反面教材,郭德綱提醒徒弟不要步他的後塵
    孟鶴堂表示,在九字科、霄字科的師弟中,有一些不太聽話、不懂規矩的,有的師弟越來越沒有規矩了。孟鶴堂希望郭德綱再給弟子們立立規矩。他說,回去給那些不懂規矩、忘了規矩的弟子們說說,要留神,要注意,否則就會摘字。而且,隨時可能被摘字。不得不說,曹雲金、何雲偉再次成了郭德綱樹立的反面教材。如果不聽話,那就要像曹雲金何雲偉一樣被摘字。